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934 页

  回到府邸后,朱高炽将自己关在书房中,整日闭门不出,拒绝了所有来访的宾客。

  在这段时间里,朱高炽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除了读书,还开始在府邸中栽种花草,每日亲自浇水施肥,看着那些生命从种子一点点破土而出,逐渐茁壮成长,朱高炽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朱高炽甚至还养了一只白毛小狗,这是朱瞻基捡回来的。

  这些小小的生命仿佛在告诉他,即使遭遇了挫折,也依然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高炽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

  坚韧如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

  朱高炽明白,自己虽然失去了储君之位,但仍然是父皇的嫡长子,在朝廷中拥有强大的势力,是父皇用来制衡太子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点上,朱高炽看的反而比朱高煦更透彻。

  朱高炽不相信自己这个飞扬跋扈的弟弟能在某些事情上忍得住,因为太子这个位置,要承受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上下总得得罪一头,而很多事情难免与皇帝的立场相悖。

  更何况,朱高煦和姜星火两两相加,已经足以威胁皇权,他在等着朱高煦广结党羽,公然挑战朱棣的权威,甚至暗中谋划篡位之事的时候。

  这场较量,在朱高炽看来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或许还会持续下去,十年、二十年……

 

 

第五百六十三章 欧洲

  在浩渺的大洋上,郑和的宝船舰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地航行着。

  两千料旗舰桅杆高耸,帆布饱满,船身镶嵌着象征大明皇威的金色龙纹,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整个舰队所到之处,海浪都仿佛畏惧三分,轻轻退避。

  这一日,瞭望手忽然报告,前方出现一支陌生舰队。

  郑和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用望远镜过了一会儿才远眺到那支逐渐清晰的船队,只见那些船只虽不及大明宝船雄伟,但也颇具规模,船帆上绣着奇异的图腾。

  很快,有消息传来,确认是锡兰岛上甘波罗王国的舰队。

  郑和眉头微皱,这个位于满剌加海峡以西的岛上的国家,对大明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不算友善,却偏偏是姜星火的计划里必须要控制的地方。

  锡兰岛即后世的斯里兰卡,最早由属于印度雅利安语系的部落其首领僧诃罗率领移民到该岛,故其部落也称僧诃罗人,是锡兰岛人口最多的民族。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将该梵文Kāsī音译为“僧迦罗”,义静《求法高僧传》音译为“僧诃罗”,华夏史籍因其特产狮子所以多称“狮子国”。

  由于南天竺诸邦国的势力分布实在混乱,所以之前郑和对锡兰王国一直保持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并未贸然动兵,不过通过之前在古里、柯枝等几个王国的港口通商,郑和算是搞清楚了南天竺的状况。

  南天竺虽然有数十个邦国,看起来非常混乱,但这些邦国主要就是两种人构成的,一种是泰米尔人,一种是马拉雅兰人。

  泰米尔人主要信印度教中的个人专奉一神的“守贞专奉派”,而马拉雅兰人则信奉“蛇神”,主要特点是母系社会和大家族制。

  这两种人从外表、衣着和饮食习惯上来讲还是很好分辨的。

  从外表上看,泰米尔人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卷曲;拉雅兰人起源于达罗毗荼人,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和达罗毗荼人大规模通婚产生的,因此现在的拉雅兰人从外表上看肤色较白,鼻梁适中,嘴唇薄。

  从饮食习惯上看,泰米尔人食物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拉雅兰人则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饭,或用椰子汁煮大米、干果、豆饭,穷苦人家以鱼类和薯类为主食。

  但无论是泰米尔人还是马拉雅兰人,衣着都是差不多的,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女人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

  而现在的锡兰岛上,也有两个王国,一个是泰米尔人的王国,一个是僧诃罗人的王国。

  泰米尔人的王国“贾夫纳王国”占据了锡兰岛的北部沿海一小部分区域,而锡兰岛的主体由僧诃罗人占据,大明所指的“锡兰国”其实并不准确,但总体来讲,在大明的概念里,锡兰王国就是僧诃罗人的王国“甘波罗王国”。

  而现在掌握了锡兰国或者说甘波罗王国话语权的,就是摄政王亚烈苦奈儿。

  亚烈苦奈儿是前任摄政王的哥哥,之前在政变中失败,借道贾夫纳王国逃亡到了南天竺,现在前任摄政王死了,他顺势回来夺取了甘波罗王国的控制权。

  但亚烈苦奈儿在国家治理上远不如他的弟弟,是个极度好战的主,不仅在甘波罗王国沿海港口训练水师,还仗着地理优势到处劫掠前往满剌加海峡的商船,甚至还屡次跟北面的邻国摩擦,准备灭亡贾夫纳王国一统锡兰岛。

  随着两支舰队逐渐靠近,甘波罗王国舰队的指挥官派出一艘小船,上面载着几名使者,前来大明舰队交涉。

  甘波罗王国的使者小船缓缓靠近大明宝船,使者的脸上带着倨傲与不屑。

  他们身穿五彩斑斓的无领长袖绸衫,手持象征权威的黄金节杖,仿佛自己就是这片海域的主宰。

  郑和站在甲板上,身后是一排威严的大明将士。

  郑和身材高大,此时身着斗牛服,腰悬玉带,端地是气宇轩昂,不怒自威。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擅自闯入我国海域?”

  甘波罗王国使者率先开口,语气傲慢。

  郑和凝视着他们,半晌才说道:“我等乃奉大明皇帝旨意,率领舰队巡视海外,宣扬和平,促进贸易。此来并无冒犯之意,只是希望与你国建立友好关系。”

  甘波罗王国使者闻言冷笑一声,道:“大明?哼,你们想要建立友好关系,就得向我们进贡缴税,否则就休想从这里过去!”

  郑和的声音变得冰冷而坚定:“使者此言差矣,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物产丰富,国力强盛。我们巡视海外,是为了宣扬和平,是为了自由贸易,而非向他人低头,你国若真心希望与大明为敌,还请看清楚,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甘波罗王国的使者们顺着郑和的目光望去,却见远处的海面上,又浮现出了两支庞大的舰队。

  这不由地让他们一窒!

  他们已经集结了全部的水师,原以为跟大明舰队的规模和船只大小虽然略有差距,但还没到不能打的地步,可谁知眼前的舰队,竟然只是大明的前锋舰队!

  上次郑和舰队归航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看到规模,所以这次难免产生了信息差。

  甘波罗王国的使者们被郑和的气势和大明军威所慑,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不安与惶恐。

  要知道,这次交涉并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反而让大明看出了他们的装腔作势。

  过了半晌,大约觉得实在丢人,甘波罗王国的使者试图再次强硬起来,以挽回面子。

  其中一名使者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如果你们不按照我们的规矩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郑和闻言,不禁冷笑一声。

  他上前一步,逼近那名使者,厉声道:“不客气?你们想怎样不客气?难道还想与我大明开战不成?”

  翻译把郑和的话翻译了过来,使者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郑和见状,心中已有计较,他转身对身后的将士们说道:“传令下去,做好战斗准备,若敌人执迷不悟,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大明舰队的厉害!”

  将士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天动地。

  甘波罗王国的使者吓得两股战战,竟是半晌难以挪动。

  他们虽然嘴上强硬,但内心深处却已经对大明舰队的实力感到恐惧。

  他们知道,按现在的规模来看,一旦真的动起手来,自己的舰队根本不是对手。

  这时,另一名甘波罗王国的使者赶紧上前打圆场:“大明使者息怒,我们并没有要与您开战的意思。”

  郑和听了这话,心中更加有底,甘波罗王国使者已经开始示弱了,这说明他们并不是真的有底气想与大明为敌,一开始多半也是武力威慑加上言语恐吓的打算。

  于是,郑和决定暂时稳住甘波罗王国,等做好合纵连横的准备工作再动手。

  “既然你们这么说,那大明也不是不讲道理,只要甘波罗王国以后对大明保持友好态度,不再挑衅滋事,大明自然不会为难你们。但是,如果你们执迷不悟,非要与我们为敌的话,那就要后果自负了。”

  甘波罗王国使者们连连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将郑和的话转告给摄政王亚烈苦奈儿。

  对于这些使者来说,这次交涉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至少没有让舰队规模远超他们想象的大明动怒发兵,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郑和见状也就不再为难他们,驱离了甘波罗王国的舰队以后,郑和立即召集舰队高层,于旗舰的宽敞议事厅中召开紧急会议。

  众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海图前。

  “诸位。”

  郑和声音沉稳:“甘波罗王国对我大明不敬,意图挑衅,我们该如何应对?”

  指挥官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主张以强硬手段回应甘波罗王国的挑衅,展示大明的军事实力;有的则建议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郑和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已经有了对接下来行动的计划。

  郑和冷静地说道:“甘波罗王国虽然有些舰队,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不过此次下西洋,目标乃是从上次的终点南天竺继续向西,与帖木儿汗国、白羊王朝、马穆鲁克王朝等国家建交,同时进行贸易和补给,最后一鼓作气绕行整个大陆,抵达西班牙……所以如果能够妥善解决甘波罗王国问题,还是要尽量减少我们的损耗。”

  跟其他国家航海家的一无所知不同,大明的远洋舰队有完整的地球仪和海图,以及最先进的定位方法。

  这就相当于姜老师已经把标准答案告诉你了,你按着步骤进行就行,并没有太多的未知危险。

  因此,此行的路途虽然遥远,但难度并不大,只需要沿着大陆边缘走就行,只是比较考验后勤补给和水手的忍耐力。

  而既然如今已经与帖木儿汗国达成契约,那么补给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同样经历了这几次远洋,郑和舰队的水手也不是没有经验的菜鸟了,在目标和路线都非常明确的前提下,他们完全能够承受长途旅程的痛苦……为此,船上还没少养羊和猫。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0:11 , Processed in 0.10740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