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96 页

  听到这里,姜星火已经开始无语问天了。

  【早知道……我也跟着出去好了】

  “那这个纸条又是什么?”姜星火有气无力地问道。

  李景隆言之凿凿:“这是叛军谋逆,杀害忠良的证据,被陆钊臣副千户委托给姜郎,姜郎面对叛军的刀锋依旧冒死保存了下来。陆千户的家人和同僚、战友们感念姜郎的义薄云天,联名写血书上奏陛下……陛下亲口称赞姜郎是‘重一诺而轻生死’,因此下旨给刑部和大理寺,特旨免除姜郎死刑,如此等待明年改元时,大赦天下即可出狱!”

  “其实这张纸条是小吏塞给您的,但是没关系,我使了金子给他封了口,这个功劳您跑不了的。”

  朱高煦在旁边疯狂邀功。

  一行清泪,从姜星火的眼角滴落。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姜郎感动的都哭了。”

  李景隆用羽扇盖住了自己的脸,说:“我也有点感动的想哭。”

  朱高煦诚恳说道:“姜先生,您平日里教导俺们太辛苦了,这都是俺俩做弟子的应该做的,您不用感动成这样。”

  “性情中人,合该如此。”袁珙老头闷了口酒:“这便是师以诚待弟子,弟子以义报师恩啊!劫后余生,相视垂泪,这份师徒情谊太让老朽有所感触了。”

  此情此景,对方如此想方设法地救自己,姜星火说不感动,其实也是假的。

  可是。

  【我他喵的不想让你救啊!】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

  毕竟,这已经是大胡子第二次试图营救自己了,并且这次还特喵的成功了!

  他俩都算是仁至义尽地“帮”自己,谁能真的相信自己就是想死呢?

  论迹不论心,做到这种程度,可谓是真爱了。

  所以难道自己要痛骂他一番?

  姜星火委实是做不出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虽然对方不让自己死,对他来说……真的已经算是恩将仇报了。

  姜星火的内心也有些触动,情绪异常复杂。

  最后,姜星火绷紧了腮帮子,咬牙切齿地憋出了五个字。

  “——我谢谢你啊!”

  朱高煦:“姜先生说的哪里话,见外了。”

  李景隆:“就是,这都是我们应该的。”

  姜星火再次转世穿越的希望彻底幻灭,站起身来坐在榻上,想了想,越想越气,于是起身道:“诸位,既然如此,那姜某就谢过各位的仗义援手了,咱们日后再叙。姜某身体并无大碍,今日天色已晚,姜某先回去了。”

  “姜先生……”

  “嗯?”

  “您只昏迷了一上午,现在是中午,该讲课了。”

  【老子死不了了,还讲你喵的课!】

  “对呀别急啊,接着讲嘛。”李景隆赶紧挽留道。

  “不必了。”

  “告辞!”

  姜星火拔腿便走。

  然后,就僵硬地停在了原地。

  “姜先生怎么了?”朱高煦疑惑问道。

  袁珙抽了抽鼻翼,闻着空气中的味道,不确定地说道:“可能是起的太猛,火罐里的纸……烧到肉了。”

 

 

第九十三章 立国之本

  诏狱,老歪脖子树……坑。

  “所以,姜先生其实还有一节课没上完?”

  朱高煦挠了挠大胡子,斜视着李景隆问道。

  “不错。”

  李景隆极为肯定地说道:“当初讲《国运论》的时候,讲到了想要延长王朝寿命,更化大明的田地制度,从根源上讲就必须解决自耕农向国家交税遇到的三大负担。”

  “因为这三大负担,恰恰是地主阶层利用来进行对自耕农田地兼并的三种主要手段。”

  “而这三大负担得到了解决,就可以抑制田地兼并速度与地主阶层比例,从而达到稳定王朝税基,延续王朝寿命的目的。”

  “其一是徭役,这一点在理论上已经通过‘摊役入亩’解决了,自耕农不再需要服徭役耽误农事。”

  “其二是粮食,这一点则是通过‘白银宝钞’解决了,自耕农只需要交纸钞就可以,不需要再交粮食,以避免贪官污吏通过种种手段对粮食的盘剥。”

  “其三是耕牛与种子,这一点,姜郎还没有讲。”

  今天,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请来给诏狱伤者看病的袁珙也跟着凑了过来,四个人围着满是泥土与根须断茎的树坑,呈四方形坐了下来。

  被强拽过来的姜星火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一直在长吁短叹。

  眼看着老师没心思上课,三人倒也无所谓,反而发散思维,开始自发地小组讨论了起来。

  俨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袁珙听得新鲜,他没听过《国运论》,但是仅仅从李景隆转述的几句话里,就砸摸出了味道。

  谪仙人不得了嗳~

  就跟站在天上俯瞰了人间几百年似的,不仅看透了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更是找到了解决之道。

  在袁珙心里,这是真的不得了。

  袁珙是标准的宋朝顶级士大夫家族出身,放到魏晋隋唐那就是五姓七望那般的高门大阀,家学渊源自不必多说。

  蒙元灭宋后虽然家道中落,乃至举族被灭,可袁珙反而因此走出那片小天地,从此后云游四海,既见遍了苍生黎庶的万千悲苦,也因相术接触了无数的达官显贵。

  再往后,大明建立,袁珙当了侍郎,复又辞官归乡。

  袁珙的一生,可谓是阅历丰富,什么人都见过。

  ——可他真没见过姜星火这种人。

  身上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仿佛是一个时刻准备以生命殉道的圣贤,而他的眼界、格局更是高的出奇,就好像……高高在上地看透了历史长河一般。

  智慧自不必多说,前面的就不谈了,光说为了解决自耕农的三大负担。

  白银纸钞是什么袁珙不知道,可即将被朝野推行下去的摊役入亩,那就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啊!

  你说姜星火这种人不是谪仙人,谁是谪仙人?

  且不提袁珙这边心思无数,朱高煦却是直接了当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耕牛与种子?”

  “种子俺不知道怎么解决,耕牛还不好办?直接去打草原上的蒙古人,只要扫清北元,那能获得的牛羊不是以百万计?”

  朱高煦挥了挥拳头:“到时候,天底下的农民需要多少耕牛,朝廷都发的起!”

  袁珙欲言又止,李景隆则干脆开口。

  “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朱高煦一愣。

  “草原上的牛,品种跟耕牛不一样。”李景隆看傻子一样解释着,“只说耕牛,北地多黄牛,江南多水牛……至于蒙古人养的算是草原牛,用来吃肉挤奶的,善运动迁徙,肉质肥壮,跟耕牛不是一回事,驯化起来没个几代是训不熟的。”

  李景隆换了种说法:“就跟你熬的鹰一样,天生野长的畜生,得多久才能变成跟人亲近,听人指挥的可人儿?”

  袁珙这才扒拉着树的根须开口:“训练牛耕田的时候,都是先让小牛后面拉个东西,便是这种粗细的树木的树根,目的是让它锻炼体力。等到练习耕田技巧的时候,就会给牛戴上鼻圈,就跟给马套上缰绳一样,这样小牛就会听话,到了田里哪怕饿极了也不会吃田里的庄稼……至于口令也是慢慢训练出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事。”

  “那倒也是。”

  朱高煦沉吟片刻,旋即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这个注意确实不可行。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2 , Processed in 0.04122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