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023 页

  因为根据皇庭给出的司法解释,契约就变得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利润、债务,不但涉及到起点,同时还涉及到终点。

  之前的那种契约,将彻底被淘汰,而新得契约,已经需要专业人士来拟,一般人是拟写不了的。

  这也是为什么,张斐之前就将邱征文从法援署调去书铺。

  关于拟契,只有汴京律师事务所是最为专业的,如陆邦兴、李敏他们的书铺,只能针对某一个人服务,而无法做到广泛性。

  然而,汴京律师事务所现在已经做到薄利多销,类似于普通地契,都只需要十文钱一张,全部都是印刷好的。

  不但比牙行专业,同时还便宜这么多。

  这种生意想不火都难啊!

  珥笔这个行业,也因此彻底在河中府站住脚,他们不是仅仅是打官司,还取代牙行的部分职权,如今牙行就只是一个贸易商。

  牙人当然是非常恨,但他们也没有办法,那些书铺全都是开在皇庭门前的,他们哪里还敢去找事啊!

  然而,税务司的一份公告,瞬间,真的就是一瞬间,将公检法的所有风头全部抢走。

  这新得收税方式终于公布了。

  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这件事更受人关注,这真的是关乎到每一个人。

  本质就是新税法,只是由于税务司无权颁布税法,税务司的公告,主要是强调诸税合一,那就必须沿用免役税的规定。

  一共还是分为六档。

  以亩产一石来计算。

  十五亩以下,征收百分之五。

  由于在免役税中,十五亩以下是免税的,这基税就是百分之五。

  十五亩到三十亩,征收百分之六的税,就是粗暴的百分之五加上百分之一的免役税。

  三十亩到五十亩,征税百分之七的税。

  五十亩到一百亩,征收百分之九的税。

  一百亩到三百亩,征收百分之十一的税。

  三百亩以上,征收百分之十五的税。

  至于说商人、市民,对应也是免役税的收入,六档的数额都一样。

  以前的税法,都是算加法,各种杂税加在一起,现在的自主申报,则是算减法,免税特权可以减,契税可以减,酒税可以减,并且还郑重申明,是减完以后,才算最终等级得。

  其中规定,禁军士兵是五十贯开征,要超过五十贯才交税。

  此税法,真是冰火两重天。

  那些大地主、大乡绅都是愤怒不已,穷人只需要缴纳百分之五,我们富人竟然要缴纳百分之十五的税,这还有没有天理啊!

  懂不懂什么叫做封建阶级社会。

  你们怎么能反着来。

  于是他们立刻找到官府,税务司这简直就是在抢劫,我们真是太委屈了。

  其实官员们对此也是非常愤怒。

  官府。

  “你们税务司口口声声,说自己就只管收税,这份公告,说得可不是收税,而是新税法,还是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吗?”

  韦应方抖着公告,向陈明质问道。

  蔡延庆、元绛也是饶有兴致地看着陈明,其实他们内心都是支持的,但税务司这弄得实在是太明显了一点,这摆明就是新税法,你蒙谁呢。

  陈明反倒觉得纳闷道:“关于诸税合一,我已经与各位商量过了。”

  “你这是诸税合一?”

  何春林直接蹦起,“哪怕根据秋税来算,也是亩收一斗,那就是一成,更别提还有夏税,这百分之五是从哪里来的?”

  “田地的良瘠。”

  “良……良瘠?”

  “是的。”

  陈明道:“如江南田亩交税和河中府就是不一样,而河中府也是有大量的瘠田,他们的亩产不到一石,我这是按平均来取,然后再加上免役税。

  但如果各位都觉得这税定低了,我们税务司是并不介意将最低的税,调到一成,上面的税,只需要加五就行。”

  韦应方双目一睁,还加五,那不是百分之二十了,你不如去抢啊!

  蔡延庆暗中一笑,出声道:“低倒是不低,我们也只是问问而已。”

  其余官员皆不做声了。

  元绛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又问道:“陈税务使可有算过,这个税法能否保证财政。”

  陈明点点头道:“只多不少。”

  何春林小声嘀咕道:“说到底还是变着法敛财啊。”

  陈明道:“只多不少,原因不在于这个诸税合一,而是在于我们税务司收税的手段,诸税合一,也只是方便我们税务司收税罢了。”

  蔡延庆点点头:“原来如此。”

  要知道河中府三分之二的田地,都集中在大地主手里,以前他们都是想尽办法逃税,如今收他们百分之十五,这税能不多吗?

  官员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但无一人敢开口。

  其实陈明的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哪有你这么个算法,你这个平均,是怎么平的,怎么就成百分之五。

  但如果他们要质疑税务司善改税务,那就得调高税率,因为这个税率肯定是低了,那这不是疯了吗?

  他们现在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他们这边是苦,但是百姓那边却是甜到不敢相信。

  那河中府律师事务所彻底爆火。

  之前邱征文就已经让人前往乡村做宣传事务所专有的税务申报,价钱也是非常便宜,就几十文钱一年,因为汴京律师事务所已经证明,这是非常赚钱的买卖,因为人够多,反正这普通百姓的土地,很难变动一次,记录一次就可以用很久,个别变动其实也无所谓,珥笔们只需要忙三个月,就可以吃上一年。

  很快,河中府事务所就迎来大量的业务。

  当然,也有些百姓,不相信珥笔,他们更相信法援署,经过前面几次官司,法援署是免费为百姓争取利益,是深得人心。

  此时法援署门前,也是挤满了人。

  “多……多少?范先生,你……你方才说多少?”

  一个三十岁的汉子,张着大嘴巴,望着范镇。

  范镇道:“你是二十亩,税法是以亩产一石来算,你每年收成就是在二十石,等于两百斗,你每年要缴纳十二斗米。”

  “就……就只有十二斗?”

  “如果你没有别的收入,就只需要缴这么多。”

  “哇……呜呜呜!”

  那汉子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真是毫无预兆。

  以前他们家至少都得每年五十斗起步,税法规定是二十斗,还有夏税,还有支移、折变,如今瞬间降到十二斗。

  这能不哭吗?

  “范先生,帮我看看。”

  “轮到我了,轮到我了。”

  ……

  后面的百姓,立刻变得躁动起来,只希望自己也能够听到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

  范镇也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计算,脸上不觉丝毫疲惫,始终保持着微笑,他对于这个税法,其实是相当支持的。

  如他这种正直清廉的官员,也都是非常支持这个税法的,反正他们每年所得收入,基本上都是在免税范围内的。

  这个新税法在某种程度上还使得官场分裂,清廉正直的官员开始倒向税务司、公检法,同时还赢得百姓、士兵们大力支持。

  士兵们之前惶恐不安,如今一听五十贯起征,那你来征吧,朝廷能给我五十贯年薪,我特么也愿意交税。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6:44 , Processed in 0.08333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