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090 页

  吕惠卿立刻道:“其实这也怪不得恩师,公检法完全成于张三,且他与司马学士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今朝中形势变了,且他的行事作风充斥着诡异,恩师对其有所怀疑,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安石道:“可事实证明,张三是一门心思在为我着想,我真是愧对于他啊!”

  吕惠卿也不知该如何说是好,只道:“那……那我们更不能辜负张三的一番好意。”

  “放心,这我不会因此心慈手软的。”王安石点点头,又道:“你去准备一下,到时我非得将司马光气得上跳下窜,他肯定没有想到,我要的可不是一较高下,而是通杀。”

  “那学生先告辞了。”

  吕惠卿点点头道。

  “去吧!”

  王安石点点头。

  吕惠卿走后,王安石不禁扶着额头,“真是奇怪,这张三屡屡相助于我,我为何就是不能像相信吉甫一样去相信他。”

  ……

  没过两日,张斐的密信就来了。

  王安石这回真的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将信拆开来。

  信的前半部分,跟韩绛讲的是同一件事,也是讲述新政给财政带来了多少增长,不过却比韩绛说得更加详细,且更加合理,到底提举常平司是张斐的设计,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如此鞠躬尽瘁,差点没有把王安石的眼泪给看出来。

  感动!

  太感动了!

  可是看到下半部分,王安石的神情渐渐变得凝重,甚至有些一丝丝紧张,握着信的双手,开始抖动起来,“阴谋?这是那司马小儿的阴谋?”

 

 

第六百三十九章 杯茶释乡法

  在王安石收到张斐的密信的同时,司马光也收到了张斐的来信。

  这信才看到一半,司马光便已是暴跳如雷,“王介甫啊王介甫,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竟然想釜底抽薪,将河中府的功绩都据为己有,你真是枉读圣贤书……!”

  一番破口大骂后,司马光气得是直喘气。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想跟王安石比一比,而且这个竞争氛围,也就是王安石搞出来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来王安石要的是通杀,是立于不败之地,无耻的将河中府的政绩全都算在新政头上,这真是将他气得够呛。

  幸亏张斐来信,将这一切告知他。

  半响过后,司马光稍稍冷静下来,又拿起信,继续看了起来,接下来,张斐也告诉他,司法改革从中发挥的作用,看得他不由得直点头,“若无司法改革为其肃清吏治,他的新政如何取得成功,这个忘恩负义的王介甫。”

  可随后的内容,却令他双眉一挺,“原来张三也意识到京东东路的问题所在。”便立刻收拾心情,非常仔细地看了起来。

  忽闻门外有人言道:“老爷,文公来了。”

  “不见。”

  司马光直接回应道,可说着,他突然一怔,“谁来了。”

  “文公。”

  “快快有请。”

  说罢,他立刻将信折起来,连通信封一同没入袖中。

  过得片刻,文彦博入得屋内。

  二人互行得一礼,文彦博道:“君实,你可有得知河中府财政的消息?”

  “我……”

  司马光刚刚张嘴,又轻咳一声,“听说了,河中府财政比往年都要好。”

  文彦博点点头,“肯定是要好过京东东路的,但是我料想王介甫肯定不会就此认输,你可得做好完全准备。”

  你一定想不到,他其实是想将河中府的功劳也据为己有。司马光暗自嘀咕一句,可嘴上却道:“这事实胜过雄辩。”

  文彦博道:“话虽如此,但还是得小心一点好。”

  司马光嗯了一声。

  他并没有将张斐的来信告知文彦博,因为这封信的内容太过劲爆,他认为告诉任何人,都是对张斐的一种出卖。

  ……

  王府。

  一个模样与王安石有着三分相似,向王安石恭敬地拱手一礼,“安国见过兄长。”

  此人正是王安国,他与王安石,以及王安石之子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石可以位列唐宋八大家,能与他齐名,其才华可想而知。

  这“别人家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家的每个孩子”,以及他们孩子的孩子,这真是令人感到绝望啊!

  “你还真是一点没有变,还是这么守礼,这里又无外人,我们兄弟又何须这般见外,坐吧。”

  “多谢兄长。”

  王安国又是毕恭毕敬行得一礼,然后坐了下来,不洗澡、不修边幅,可不是他们整个王家的遗传,好像也就王雱略得王安石真传。

  王安石是无奈地摇摇头,突然问道:“安国,你可知,为何官家会调你回京?”

  王安国道:“那自是看在兄长的面上。”

  王安石呵呵一笑道:“也许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因你能力出众,否则的话,官家自也不会真的重用你。”

  王安国没有做声。

  王安石突然笑意一敛,“听说前几日官家曾单独召见你。”

  王安国稍稍点头。

  王安石道:“还问你如何百姓是如何谈论新政的。”

  王安国点点头道:“是的。”

  王安石又问道:“那你又是如何回答得?”

  王安国瞧了眼王安石,稍稍犹豫片刻,“我当时是说外面都说你用人不当,急于敛财。”

  王安石也并不生气,神情略显玩味,继续问道:“那你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安国沉默少许,“不瞒兄长,安国亦是这般认为的。”

  王安石点点头,“你我兄弟,从小到大,常为时事争论,吵得是面红耳赤,但从未争个高低出来。你不喜我的新政,我也是早有预料,我唯一不满的是,你所想,皆是外人所传,而非亲眼所见,你竟信外人,而不信我这个兄长,着实令我感到伤心。”

  王安国笑道:“新政所图,路人皆知,这里亦无外人,兄长又何须狡辩。”

  王安石道:“你说我狡辩,我说你见风是雨,这么争下去,毫无意义,我们兄弟不妨借此,分个胜负出来。”

  王安国不明所以地看着王安石。

  王安石道:“过些时日,官家会让你去济南府担任一个闲职,你只需要时时刻刻盯着新政,若有弊端,你大可写信给我,要真是属实,那我便承认。你看如何?”

  王安国先是一愣,旋即点点头……!

  “你先别忙着答应。”王安石手一抬,又道:“倘若并不属实,你便要全力辅助我推行新政。”

  王安国不假思索,“一言为定。”

  王安石又道:“但此乃你我兄弟之事,我不想有外人知晓,包括弟媳在内。”

  王安国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但也没有多想,点点头道:“好!”

  王安石瞧了眼王安国,微微沉眉,心道,张三所言到底是否有夸大其词,安国此去,一探便知,届时我再做决定也不迟。

  ……

  ……

  河中府。

  虽然在河中府的百姓看来,京兆府这几十个告状的百姓,是一件大事,在坊间的热度,也一直是居高不下。

  但不管是在皇庭,还是在官府,大家似乎都还是非常冷静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大家还是在忙着自己的事,比如说完善酒税、矿产等制度。

  在这件事上面,韦应方等人也都是非常积极,因为这事要是不搞定,检察院悬在他们头上剑都不会消失。

  今日,元绛就带着自己的方案来到皇庭与检察院谈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7:44 , Processed in 0.08100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