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149 页

  这个庭长太猛猛了。

  能成吗?

  风险太大了一点吧!

  赵顼也是故作纠结。

  他当然也想解除那些大酋长的兵权,但问题是,目前根本不可能。

  司马光见张斐演得差不多,站出来道:“陛下,张庭长虽然才华横溢,在律学上的造诣,更是令人望其项背,但是张庭长到底缺乏经验,又未经战事,还需要一番历练啊。”

  张斐郁闷道:“司马学士,其实我很有把握的。”

  司马光皱眉道:“你闭嘴。”

  张斐郁闷地挠挠头。

  赵顼赶忙借坡下驴,又问道:“司马学士有何建议?”

  司马光立刻道:“臣以为可派蓝田县吕大均和河中府法援署范镇前往。”

  吕惠卿神色一变,立刻站出来道:“此二人皆不合适,吕大均不过一个乡绅,在治国上面,毫无建树,这难以服众。

  而那范镇的话,哼,他上回肆意造谣,诋毁新政,岂能再用。”

  司马光抚须笑道:“吕大均虽是一个乡绅,但是他熟知公检法,并且提出《蓝田乡约》,解决了乡法与公检法矛盾,足见其在律学的修为。

  而熙河路是吐蕃、羌人、汉人杂居,他的才能非常适合熙河的情况。

  至于范镇,他乃御史,可闻风上奏,何错之有。如今他在法援署兢兢业业,为许多百姓讨回公道,同时他为官数十年,经验丰富,也擅于应对百姓所面临的各种危机,这便是张庭长所不具备的。”

  刘述立刻道:“陛下,王宣抚使的建议,非一日之功,但目前的情况是,当地百姓面临着生存危机,需要安抚和救济,而这方面,范镇是政绩斐然。

  官府先得帮助当地百姓走出危机,还当地百姓一个安定的环境,然后才能进行通商,否则的话,贼寇遍地,纵使政策再得当,也无法进行通商。”

  许多范镇的老友全部站出来,表示支持。

  赵顼稍稍点头。

  吕惠卿却有些着急,不免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站出来,道:“陛下,方才张庭长言之有理,当地的大酋长享受惯了自治权,公检法若去,只怕会引发他们的不满,臣建议先在当地规划一个贸易重镇,然后在此重镇试行公检法,亦可避免其中矛盾。”

  革新派的大臣,紧张的神情,稍稍缓和几分。

  这等于是画个圈,束缚住范镇他们。

  但换而言之,也就是答应让范镇他们去。

  保守派那边对此本就没有把握,他们也是乐于接受你画个圈。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终于达成一致。

  “此事就交予司马学士全权负责。”赵顼拍板道。

  司马光立刻站出来道:“臣遵命。”

  赵顼突然又道:“至于张庭长么,富公曾建议,让张庭长暂且到京城检察院任职,因为青州正在进行债务重组,而此法就是张庭长提出来的,立法会也需要他的协助。朕也觉得富公说得很对,张庭长,你就暂时检察院任职吧。”

  张斐心有不甘地拱手道:“微臣遵命。”

  “今日会议到此为止。”

 

 

第六百六十三章 转危为机

  “唉……真不知道咱们这么做,是在帮范景仁,还是害范景仁。”

  刘述是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

  周边不少官员,也都是纠结地看着司马光。这保守派可是非常团结的,他们虽然希望帮范镇复职,但是让范镇去熙河,这……!

  司马光赶紧安慰道:“我敢说范景仁得此消息,一定会非常开心。”

  众人疑惑地看着司马光。

  司马光道:“如今范景仁身在河中府,以他的性格,若是见到河中府的百姓因熙河拓边又变得苦不堪言,但又无力阻止,一定也会痛苦不堪,此时若让他去熙河,他一定会非常开心。”

  ……

  “恩师,他们可真是会见缝插针,竟然借此机会迫使官家再度启用范镇那老匹夫。”

  吕惠卿是咬着牙道。

  当初他跟范镇吵得天翻地覆,好不容易将范镇赶出去,结果这才过了多久,就又重新启用范镇,这他能爽吗。以至于王安石都不敢将这实情告知他。

  王安石道:“这回到底是咱们准备不足,就让他们沾点便宜吧,但绝不会再有下一回。”

  ……

  “那小子是故意的。”

  孟乾生临出门前,余光微微瞟了眼正在眼观鼻观心的张斐,然后低声向赵文政言道。

  赵文政叹道:“他这一招,咱们还真没有办法,他说得都是实情,但官家可也不敢真让他去革除那些酋长的兵权。”

  孟乾生道:“那最近咱们可得小心一点,这小子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其实他们心里也都清楚,如果这回不能将张斐送去熙河地区,那么张斐必然会进入检察院。

  他们在皇帝和宰相都同意的情况,已经拖了足够久,也差一点迎来转机,但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这可是大宋最高级别会议,皇帝在这个会议上拍板,他们也知道是无法再继续拖下去。

  但话说回来,其实这场高级会议更多只是形式上的,私下大家已经谈妥,只是演给别人看,我们可不是妥协,我们据理以争过,只是没有办法。

  所以,这会议结束之后,几乎人人都是一张怨妇脸,就没有一个人对这个结果是非常满意的。

  革新派感到非常不解,认为这真是自作孽,找范镇去监督自己。

  而保守派则认为自己为什么要去趟这浑水。

  反对派则是郁闷没有将张斐送走。

  而他们脸上的郁闷,张斐全都看在眼里,对此也是忧心忡忡,他知道双方的妥协是非常脆弱的,多半还是因为他在中间调解,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破裂。

  常言道,风险与收益并存。

  三家饭给张斐这么一个政治素人,提供巨大的便利,令他无往不利,但要巩固这三家饭,也绝非易事。

  等到这些大臣们尽数离开后,张斐才蹑手蹑脚地准备出门。

  “咳咳!”

  “啊!”

  张斐回过头来,但见富弼一瘸一拐地上前来,他赶忙拱手一礼,“富公。”

  富弼瞧他一眼,“臭小子,真是胆大包天,在这垂拱殿也敢大放厥词,就不怕官家治你的罪。”

  张斐是故作糊涂道:“什么大放厥词,下官不是很明白。”

  “非得让我点穿?”

  富弼问道:“你当真就敢依法处置那些大酋长?”

  张斐道:“我当然敢,可惜大家都不支持我去。”

  富弼呵呵笑道:“我看你就是吃准,官家和大臣们都不敢让你去。”

  张斐是死不承认,一本正经道:“岂敢!我是真的有把握。”

  “是吗?”

  富弼微微笑道:“那你不妨就在京城试试,看看能否依法治理。”

  张斐当即就傻眼了,旋即讪讪道:“富公,想不到你会跟我这么一个臭小子使激将法。”

  “这其实也是我让你留在京城的目的之一。”

  富弼神情严肃道:“虽然公检法最早是在京城试行,但其实治理是远不如河中府,若是无法再京城取得成功,地方州县执行的再好,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为何当初张斐的离开,会令河中府的百姓感到恐慌,就是因为当下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任何改革变法,必须从中央开始,如果中央不改,到时一个政策下去,再多努力都付诸东流。

  虽然公检法最早在汴京试行,但其实只是一个半成品,原因就在于,在很长的一段时日内,开封府还是掌控着司法大权,是后来将赵抃调去皇庭后,还将司法权从开封府转移到皇庭,但这只是人事调动所带来的,朝廷始终没有明文下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23 , Processed in 0.07378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