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246 页

  韩琦听罢,更是焦虑:“那你们都在这里干什么,为何不去阻止他?”

  富弼瞧他一眼,道:“你没有看邸报吗?制置二府条例司颁布的是救济法,他是要花钱雇人,这怎么去阻止。”

  韩琦反问道:“你信吗?”

  其实他非常赞成以工代赈的思路,但那都只是小规模的救济,这么大规模的,皇帝不见得舍得这钱,那么结果就只有两个,要么将财政给折腾坏,要么将百姓折腾坏。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

  财政年年赤字,还搞这么大规模的救济,这不是疯了么。

  文彦博叹道:“信与不信,我们也都难以反对,不过我们也在加快推行公检法,是可以制止滥用民力的现象。”

  正当这时,吕公著走了进来,“诸位或许还不知道,方才官家亲自下令,司农寺将再拨二十万贯给河北的提举常平司,推行农田水利法。”

  “什么?”

  众人无不大惊失色。

  司马光忙问道:“是官家下达的命令,还是王介甫?”

  吕公著道:“是官家亲自下得诏令。”

  文彦博都不可思议道:“难道……难道朝廷真的打算以工代赈,救济河北百姓?”

  韩琦问道:“司农寺能拨出这么多钱吗?”

  吕公著道:“那免役税可是让司农寺得了不少钱,二十万贯还是拿得出。”

  大家都觉头晕。

  骂都不好骂。

  你要真的是以工代赈,那他们其实都赞成。

  但总觉得这不可思议,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

  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在民力凋敝之际,继续大兴工程。

  这回司马光都不觉得王安石是在斗气,因为他太清楚赵顼和王安石,肯定舍不得这钱。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纵使他们智慧超群,也没有想到,张斐才是幕后的推动者,到底张斐很少掺合行政方面的事。

  表面上,张斐也是这么做的,此时此刻,他正在白矾楼。

  不!

  准确来说,是在设在白矾楼的慈善基金会。

  一众富商站在慈善基金会的大门前,昂着头,张着嘴,吞咽着口水,不少人甚至眼泛泪光。

  顺着他们那闪烁的目光看去,一块崭新的匾额,冉冉升起。

  中贵人蓝元震是上蹿下跳,指挥者两个禁军护卫将那匾额挂在门上。

  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上善若水。

  咋一看好像没什么,但问题是边上还有一个刻有”御“字的章印。

  原来这是皇帝赐给慈善基金会的匾额,而原因就是感谢慈善基金会对于军器监的捐助,让军器监研发出一款适用于皇家警察的火器。

  并且赵顼已经下令,将那种火器装备给京东东路的皇家警察。

  挂上之后,蓝元震是左看右看,见十分平齐,这才稍稍松得一口气。

  张斐悄悄上前来,问道:“中贵人,这是官家的墨宝吗?”

  蓝元震道:“当然不是,这可是蔡襄蔡相公当年献于先帝的墨宝。”

  书法家蔡襄?可如今书法家太多,这没意思啊。张斐暗自嘀咕一句,又问道:“为何官家不亲笔给咱写一个。”

  蓝元震双目一睁,“这你还不满意。张检控,你可是咱家见到的唯一一个,能够得到官家连赐两匾的人,你可就知足吧。”

  上回赵顼还给张斐送了一块“御讼”匾,现在还挂在汴京律师事务所的。

  张斐道:“要是官家的墨宝,岂不是更显尊贵。”

  一旁的陈懋迁、樊颙等大富商,听到张斐在那里讨价还价,不由得是冷汗直流,默默地往另一边移去,尽量跟这厮拉开距离。

  在他们看来,只要有这个“御”字,那已经是不得了了,是不是皇帝写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蓝元震瞟了他们一眼,又小声道:“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张斐好奇道:“难道官家的字不能外露吗?”

  “……!”

  蓝元震真想捶死他,纠结半响,道:“这要不跟你说,咱家还真怕你今后闯出祸来。”

  说罢,就将张斐拉到一边,道:“这匾额是挂在门前的。”

  张斐道:“匾当然是挂在门前的。”

  “你怎还不明白。”

  蓝元震是急得直跺脚,“这人来人往,要是将官家的墨宝挂在上面,可能会引人笑话的。”

  张斐更是惊奇道:“为什么?”

  “你……!”蓝元震道:“因为朝中的书法大家遍地都是,这点道理你还不明白么。”

  张斐问道:“他们敢笑官家吗?”

  蓝元震道:“别得不敢,可要说这诗词文章书法,他们一定会笑的,官家的字其实写得很好,但……但是也比不上文相公、司马学士他们。”

  张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赵顼不用自己的墨宝,是怕被人嘲笑,这确实有可能,因为他最爱的李清照,不就是经常怼天怼地么。

  只要你敢写,绝对有人敢嘲笑。

  赵顼的书法当然非常不错,但到底这年头变态实在太多,在这皇帝中,可能也就那徽宗老哥和他儿子赵构的书法能够与那些变态比一比。

  交谈完这个话题后,樊颙是赶紧带着人将蓝元震一干人等请到楼内,享受白矾楼的美食,这辛苦钱那更是不能少啊!

  而张斐则是与一干大富商去到基金会的会议室。

  “那军器监到底弄出什么武器来?皇家竟赐匾奖赏我们?”

  “据说是一种火器。”

  “哇……这军器监可真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啊!”

  “这还用说,军器监可是王相公建议设立的,也算是新政,自然是了不得啊!”

  “只怕全天下的巧手工匠,尽在这军器监啊!”

  ……

  “等等!”

  张斐有些听不下去,“各位员外,你们之前可不是这副嘴脸,还要求不再继续捐助军器监么?你们翻脸可真是比翻书还快啊!”

  “……!”

  会议室里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差点忘记这厮的存在。

  “咱就说说。”

  “是呀!咱也不是不愿意,咱就是着急,希望能看到一点成果,这也没什么不对的吧。”

  ……

  一众商人赶紧找借口,为自己之前的说辞找借口。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也没有什么不对的,适当给军器监一点压力,也是合情合理的。”

  说罢,张斐话锋一转道:“我只是想提醒各位一句,我们不单单是在捐助军器监,也是在捐助警署,这对于咱们买卖人而言,可是有莫大的帮助,我们的买卖需要保护。”

  陈懋迁连连点头道:“三郎说得是,只是如今咱们在东边开铺,西边也在开铺,这手头上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能像以往那样,大手大脚的捐助。”

  张斐道:“故此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赚更多的钱。”

  陈懋迁愣了下,当即笑道:“三郎不会又是想去河北开铺吧?”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05 , Processed in 0.08956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