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499 页

  张斐道:“那得分甚么情况,如果不影响到战争局势的,可以秋后算账,但如果因一己私利,而影响到战争局势,就必须立即惩罚,但这需要公检法的官员足够聪明,在适当的时候出手,这对于司法官员而言,也是一次重大考验,但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

  “是呀!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

  司马光点点头,突然又看向张斐,“你怎么一点也不慌。”

  张斐道:“因为我认为我们必胜。”

  “为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张斐道:“我是站在道德之上,为什么那些西夏百姓愿意归降我们大宋,不是因为他们讨厌梁太后,而是他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方才司马学士所提到的问题,在他们国家,将一一出现,而这就是公检法的优势,所以我们只会越打越强,而他们会越打越弱。”

  司马光听罢,愣了好半响,突然苦笑道:“这些道理,我常常用来规劝官家,但其实我自己都尚未悟透啊!”

  张斐道:“或许不是司马学士没有悟透,而是在司马学士眼里,只有汉与蛮夷。”

  司马光猛地一怔,过得半响,他缓缓言道:“我远不如你也。”

  ……

  从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的担忧,也不难看出,他们都对新体制在应对战争时,感到担忧。

  因为他们害怕,战争会冲垮整个新体制。

  这确实很有可能的,因为打起仗,谁还顾得了那么多,还能不能做到人人依法,公检法又会不会成为朝廷政令的绊脚石,这些都无法预知。

  这也是对公检法的一次严峻考验。

  如果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展现出公检法的优势,那公检法算是彻底扎根于这片土地。

  这些压力,多半都集中在张斐身上。

  这只能更多依靠他来想办法。

  今日,他来到慈善基金会的总部,与樊颙、陈懋迁他们开会,商议国债的事。

  “是不是要打仗了?”

  陈懋迁小声问道。

  他在西北那么多买卖,当然是收到风声了,听到张斐的提议后,就知道,可能是要打仗了。

  张斐道:“据我所知,朝廷是无意与任何人开战,但你们也是知道的,西边现在很乱,这树欲静而风不止,朝廷必须做好准备,应对那些突发情况。”

  樊颙道:“大庭长开口,而且听上去也稳赚不赔,这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但是相国寺那边可就不一定,到底朝廷每回打完仗,是既没有占到便宜,又打得国库空虚,不见得能够还得上这债。

  我想相国寺那边也会担忧这一点,这会使得我们辛苦经营多年的买卖,全部都付诸东流。”

  借钱不是问题,但是他对于国家打仗,是真没有什么信心。

  打赢了也是输,打输了也是输。

  你怎么能够确保,打完仗,国家能够将钱还上。

  张斐道:“你们何不这么想,如果敌人打了进来,那就不是说大家的买卖付诸东流,只怕小命都没了。

  你们应该这么想,朝廷愿意放债,其实也是不想增税,也是害怕打断国家上升的势头,而且只要战争发生在别国领土,那影响不到诸位的买卖,国家的税政还是会非常稳定的运转,到时自然会有钱还。

  此外,这些钱出去,也不是送给那些贪官污吏,而是送给你们商人,如今朝廷全都是雇人,且直接从商人那里买货,这会掀起一波高潮的,而你们商人将会大赚特赚。

  你们的担忧,相比起这三点,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大家听得面面相觑。

  好像也有道理。

  他们也知道,是西夏在挑事,人家要打你,你不打,那可就死定了。

  陈懋迁突然道:“三郎说得这么情真意切,是想让我们学着去说服相国寺吗?”

  张斐笑道:“知我者员外也,不过我想只要马家和咱们都答应,相国寺那边也会答应的,而且到时三司使会出现跟他们谈的。”

  他身为大庭长,只能跟这几个好友谈,不能代表朝廷去跟对方谈,他没有这个权力,他说的话,也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在跟这些商人沟通好之后,他便又去到立法会,跟富弼、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商议,如何拟定战争动员法。

  如果不写清楚的话,公检法就难以介入。

  而古代没有动员这个概念,只是有一些规定,而这些规定跟之前的律法是一脉相承,也就是以刑罚为主,主要就是规定要按时完成任务,否则的话,要受到什么刑罚。

  但这肯定不符合公检法的理念。

  都需要重新拟定。

  张斐其实不太懂这些,古代打仗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看看历史书,是能够有所了解的,但你要说古代动员是什么样子的,书上可能就只是冰山一角,不经历过,是无法想象的,他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主要是确保大家义务和权益,但具体怎么去拟定,也是富弼他们去商量。

 

 

第八百零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回立法会可是不敢再磨蹭,即便有磨蹭王者司马光的加入,在大庭长的指导下,他们很快就拟定出一部动员法。

  这部法拟写出来后,富弼、司马光他们是既觉满意,又觉惊讶,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小小一部动员法竟然写了三十多页纸,要是再写下去,都快赶上之前的《宋刑统》。

  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张斐提问,他们解答,一问一答,越写越多。

  这里面包括战时的交通管制条例、粮食管制条例、生产管制条例,以及战时契约条例。

  又包括征用、征召、使用、修理、储藏、消费、迁移、转让,等等。

  其中最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契约。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以契约为凭证,而契约都是规范好的。

  假设你要征召民屋,你就必须带着那份强制性契约,去让百姓签字,然后直接征用。

  战时契约条例,是不需要遵守契约原则。

  没有自由,没有自愿。

  但是,你有凭证,凭证上面就包括补偿,你可以拿着去官府要钱。

  虽然这实际上就是战争动员法案,但最终取名为《国防动员法案》,这也是考虑到百姓的感受。

  因为大多数百姓认为战争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想好好的活着。

  这“国防”二字是非常关键,有此二字,就可以解释为我们是保护国家,是保护自己,以此为由,再引用了法制之法理念,阐述为什么国家、君主在最前面,故此这部分法案的抬头,富弼还亲笔写了一段话,阐述整部法案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公检法。

  凡事你都得师出有名,不管实际上是什么情况,但是名义上都得以个人权益为主。

  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出公检法的优势,将权益、义务、责任划分的非常清楚,公检法才能够去执行。

  为什么以前不这么干?

  很简答。

  这执行起来是非常复杂,以前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而这就需要皇家警察。

  张斐只能让警署铁三角亲自前往,也就是曹栋栋、符世春、马小义。

  这三人要是拆开来,那什么都不是,而且肯定会坏事,他们的缺点是非常明显,但是他们三人一旦合体,也未令张斐失望过,曹家的外戚身份,符世春的谋略,马小义的执行力,这简直就是完美搭档。

  在这个动员时刻,是必须要跟军方打交道,而曹栋栋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毕竟曹太后还在宫里坐着。

  内部管制,就是得以皇家警察为主,军队是不能干预这些事务,就只负责打仗。

  ……

  白矾楼。

  砰!

  “张三,与你做兄弟,可真是我符世春此生最大的错误。”

  刚刚从扬州回京的符世春才喝了一杯酒,不禁就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瞪着张斐。

  张斐却是一脸无辜道:“小春哥,此话从何说起,我这可都是为了你们好啊!”

  “为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55 , Processed in 0.07583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