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510 页

  等到韩琦下去时,张斐拿起木槌一敲。

  所有人仿佛在催眠中惊醒一般,又睁大双眼看着张斐。

  不是吧!

  不会吧!

  不要啊!

  只听张斐道:“今日庭审暂且到此,本庭长还要查证相关证据,而且此案另一个重要证人,沈天监还未回京,待沈天监回京之后再审。”

  就知道是这样。

  百姓们是一阵哀嚎。

  你……你就不能一次审完吗?

  而且,都已经说得这么清楚,难道还不可以判决吗?

  要不是张斐,这指定骂了起来。

  太坑了!

  但张斐根本不理会他们,转身离开了。

  院里的老爷们,已经敢笃定张斐的套路,就是要裹挟民意,迫使朝廷对辽国强硬。

  这都已经不用怀疑。

  是,韩琦是过去式,此番谈判的使臣是沈括,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证人,但问题是沈括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

  河东的百姓都已经抵达京城,他竟然还未回来,如今辽国都已经出兵占领那些地方,他理应回京复命,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啊!

  不过这一点,他们还真是猜错了,大庭长什么时候开审,还得看别人行程?

  不可能呀!

  真不是张斐故意让沈括晚点回京,而是沈括奉王安石的命令,跑去河北视察军器监去了。

  没有办法,谁让沈括多才多艺。

  可不管怎么样,张斐这一招还是非常有效的。

  因为上回开庭,张斐在最后是留了一个争议点,也就是没有确定那些土地就是属于宋朝的。

  要是真的存在争议,甚至属于辽国,那皇庭就不能轻易判他们胜诉,你不能拿着别人家的东西来索赔啊!

  当时百姓埋怨的也不是底气十足,到底他们也不清楚这里面发生的事,以往这种军国大事,怎么可能在这种场合说。

  而这一个争议点,随着韩琦口供,也变得烟消云散,可以确定那里就是咱们大宋领土啊。

  原本差不多消停的舆论,再度掀起高潮,并且比上回还要更甚。

  真是越听越憋屈,人家一个人跑来侵耕,就能导致一个国家的整条边界线后移,这扩张的成本,简直不要太离谱啊。

  也不怪辽国咄咄逼人。

  你们这么怂。

  换谁都会来欺负你。

  其实宋朝百姓脾气也在见长,这都是法制之法造成的,在权益方面,他们现在是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不但如此,朝中鸽派的声音,也是渐渐变小,因为韩琦一直主张维护与辽国的关系,再加上他在朝中的地位,很多大臣也是看着他的,但是在庭上,韩琦没有办法,他只能彰显自己的强硬,事实上,他当时也确实很强硬,这对朝中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然而,许多投机派也看到这一股风向,于是他们纷纷上奏皇帝,要求对辽国强硬。

  这些人虽然是为求荣华富贵,属于投机取巧,但他们的奏章,也使得朝中以文彦博为首的强硬派终于是占据上风。

  文彦博也顺势在朝中提出自己的主张。

  彼占吾地,如何不争?占雄州亦不争,相次占瀛洲又不争。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

  结论就是,交战又有何妨?

  这不是一回两回,外交要是扼制不了,就只能开战,不然的话,下回他们又要雄州,给还是不给?

  但他不是说主张伐辽,或者说,主张撕毁澶渊之盟,而是主张强硬应对辽国的这种不耻行为。

  这不是属于极端派,而是属于中间派。

  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接受的。

  而这就取代之前主流的想法,也就是:河北未有备,如何交兵?

  其实不管是王安石、司马光,还是富弼、韩琦,也都认为无论是时机,还是准备,都还不足以与辽国对抗。

  但是现在这种主张的声音,是越来越小。

  话说回来,他们的主张并不是关键,关键还是皇帝的主张。

  因为文臣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这里面有鹰派,也有鸽派,比如说寇准、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沈括,就连韩琦、富弼,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是强硬派。

  只是说后来宋朝被三冗拖累,他们也强硬不起来,这种事不看道理,就看实力,但他们都是坚决反对割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往往是皇帝倒向了鸽派,主张妥协。

  所以,皇帝这一票是至关重要。

  而赵顼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表态,不过他采纳了文彦博其中一个建议,就是撤换掉边州一些鸽派的官员,换上一些强硬派。

  真是巧了!

  就在这时候,沈括回京复命了。

  大家议论纷纷,这尼玛不是安排好的,鬼都不信。

  张斐也懒得去解释,立刻召开第三次庭审。

  而此次开庭,相较前两次,气氛中少了一丝不安,多了一丝期待。

  第一次庭审时,院内的老爷们愁得头发都掉了不少,但审了两次,他们也渐渐习惯,关键还是朝廷内部的风向也在转变,他们也知道,自己再担忧无济于事,只能是等待一个结果。

  而院外的百姓虽说是一度哀莫大于心死,但大庭长还保留着他们的心中唯一的希望。

  不过由于他们不太知晓沈括,故此看到沈括来到庭审,内心还是有些担忧的。

  可别说个怂货啊!

  “沈天监,听闻你是刚刚从河东与辽人谈判归来。”张斐问道。

  沈括点点头道:“是的。”

  张斐道:“那你能否说说,现在那里是什么情况?”

  沈括回答道:“在四个月前,北朝突然派兵入侵,驱赶我朝在当地的百姓,占据我们七百多里的领土。”

  张斐问道:“你是说辽国突然派兵入侵?”

  “是的。”

  “也就说你事先并不知晓?”

  “辽人派人通知我了一声,未等我们的回应,便直接派兵进驻。”

  “你们是没有谈妥吗?”

  “没有。”

  沈括摇摇头道:“在此次谈判中,北朝简直就是蛮横无理,他们唯一的依据,就是他们的边民在某些时段,或许曾在当地放牧耕地。

  但那是由于我朝边州官员疏于对当地的管理,以至于让他们的边民得寸进尺,侵耕我朝的领土。

  这我怎么可能答应他们的诉求。”

  张斐道:“当他们派兵入驻之后,边州官府是如何应对的?”

  沈括沉默少许,又深深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在当地的军事力量,我朝是就远不如北朝的,况且,由于西夏内乱,导致我朝必须派兵维护我们在西北边境的利益,而他们则是有备而来。所以……所以边州官府也只能及时疏导百姓离开,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张斐低头看了眼文案,“但是我听说还是有一些百姓蒙受不小的损失。”

  沈括点点头道:“是的。”

  张斐又问道:“沈天监能否大致说一下,此番谈判的起因。”

  沈括点点头道:“此次谈判是北朝主动提及的,三四年钱,他们派特使来汴京,说是河东地界屡屡使得两国发生冲突,希望能够划清边界,以免误会,伤了两国的和气。

  确实,河东地界争争吵吵已有数十年,当今圣上也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记得当时就是派大庭长前去与辽使谈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5:31 , Processed in 0.0815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