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524 页

  但是辽国万万没有想到,这不过是宋朝的虚晃一枪。

  就在辽国集中注意力防守幽州之时,西夏突然暴乱,然后西军部分主力顺势从西夏境内撤出,与太原合兵,十五万大军沿着朔州、应州,一路攻向云州。

  辽国万万没有想到,西夏会突然爆发大起义,导致西军主力可以西夏境内撤出。

  之前辽国支援梁太后,不就是为了西夏能够牵制住西军主力么。

  等到辽国回过神来,已经是为时已晚。

  西军在种谔、折继世等一干将领的带领下,是一路势如破竹。

  因为西军在西夏打了这么多年,不但获取大量的牧场、战马,同时士兵们也得充分的历练,关键这两年打得都是防守战,耗损不大,是武力充沛,同时还有火炮的支持,而相比起来,辽国在河东附近的士兵,已经好些年没有打过大战。

  回过神来的辽国,发现宋朝只是在重复雍熙北伐的路线,而萧太后已经给出教科书一般的解法,最初辽国上下也不慌。

  根据这路线来看,宋朝一定先用河北军,吸引辽军主力在幽州,然后趁着西面空虚,调动西军突破云州的防线,直接绕道幽州来,与河北军两面夹击。

  目的肯定还是幽州。

  然而,西军攻克云州后,便立刻停止进攻,加紧部署防线,河北主力也从进攻阵型,转变为防守阵型。

  哎!就是逗你玩。

  原来这个战略计划,目标根本不是幽州,而是云州,因为河北地区没有多少战马,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可一旦拿下西夏,再拿下云州,那么辽国就在宋朝的包围之下。

  幽州随时面临腹背受敌。

  宋朝也是为求避免,重蹈雍熙北伐的失败,这回选择一步步去蚕食,而不是想着一口气拿下,因为时间始终是在宋朝这一边,宋朝也没有必要冒风险去进攻辽国。

  此番大举进攻,其实就是改善一下对辽的战术位置而已,而主要精力还是先平定西夏。

  河东。

  大黄平。

  但见两三千百姓,激动的站在校场内。

  只听一人高喊道:“陈旭。”

  “在在在!”

  陈旭挥舞着契据,跑上前去,又将手中契据递给面前的官员。

  那官员拿着契据看了半天,然后执笔在契据上面划了一笔,又将一份崭新的地契递和屋契还给陈旭,“朝廷与你们的债务,一笔勾销。”

  “多谢!多谢!”

  陈旭接过两份契约来,连连道谢。

  他们这些人就是当初被辽军从争议地界赶出去的百姓,当时根据大庭长的判决,是直接冻结与辽国岁币,然后补偿给他们。

  虽然赵顼已经废除澶渊之盟,但钱一直在给。

  有大臣建议将一些官田赐予他们,这种补偿,他们简直可以躺着吃,但是赵顼没有这么干,就是要激励自己,要将失去的土地夺回来。

  如今终于是一雪前耻。

  你们当初将爷赶走,爷今儿又回来了。

  而当初侵入这里的北民,几乎都被抓住,因为宋军来的太快了一点,他们都没来得及逃,如今就在边上看着,看着他们的财产又是如何回到宋人手里。

  这必须羞辱回去。

  ……

  云州大捷,传到朝廷,与以往不一样,此番大捷,这君臣、百姓皆是欣喜不已,以前的话,即便打得胜仗,朝中依旧是忧心忡忡。

  但此时此刻,不管是富弼,还是司马光,都非常坚信,收复燕云,就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随着西夏的沦陷,以及收复云州,辽国已经是步西夏的后尘,要做困兽之斗。

  他们已经在积极商议,如何消灭辽国。

  东京汴梁。

  在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宅院内。

  “还记得这里吗?”

  赵顼一边打量着四周,一边向张斐问道。

  张斐笑道:“如何不记得,当初我岳父大人就租的这间小宅院,也是我跟陛下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不过这里好像是一点没变。”

  赵顼呵呵笑道:“听说这宅子的主人,害怕打破这里的风水,所以布局从未变过。而且这间宅院的租金,比其它宅院,要高出两倍有余。但可惜这里未能再出现另一个张三。”

  张斐心中暗笑,那你可得跑去二十一世纪招聘。

  “坐吧!”

  “是。”

  君臣二人又如同第一回见面那样,坐在院里的石桌旁。

  “真是恍如昨日啊!”

  赵顼又是感慨道:“你可还记得,当时我们的谈了些什么?”

  张斐想了好一会儿,“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你给朕的解法是?”

  “法制。”

  “但此法制非彼法制啊!”

  赵顼笑呵呵道:“当时朕以为你说得是法家,却不曾想,你指的法制是法制之法。”

  张斐嘿嘿笑道:“我也是后面才想到的,毕竟在咱大宋推崇法家,没有多少人支持纯粹的法家,必须得结合儒家。”

  赵顼哈哈一笑,对此倒也没有怀疑,又问道:“第二次见面,我们又谈了什么?”

  张斐不太确定道:“治国先治吏?”

  赵顼点点头道:“你当初说这至少需要十年,说实在是,朕当时可没这耐心,然而,事实却正如你所言,当真就用了整整十年啊!不过如今回头看去,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也是朕这辈子做得最为正确的决定。”

  张斐笑道:“我还记得,当时我就说过,咱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十年过去了,咱们现在也才三十出头,正年富力强,时机刚刚好。”

  “是呀!咱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赵顼笑着点点头,对未来也是充满憧憬,又问道:“第三回交谈?”

  张斐想了想道:“如果是以交谈国家大事来算的话,第三回,陛下表露了身份。而我给陛下的建议是潜龙勿用。”

  “正是潜龙勿用。”

  赵顼点点头,道:“接着就是见龙在田,然后是飞龙在天,虽然朕以为,我大宋尚未达到真正的飞龙在天的境界,但是朕现在想知道,你这最后一招又是什么?”

  张斐神色微变,讪讪道:“目前离飞龙在天还早得很。”

  赵顼道:“但朕现在想知道。”

  张斐思忖少许,道:“这最后一招,其实不是人可决定的,是必然的规律,也就是亢龙有悔。”

  “怎讲?”

  赵顼问道。

  张斐道:“潜龙勿用寓意着暗中积蓄力量,避免被他人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藏于深渊,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故此等到力量积蓄一定的地步,则是见龙在田,浮出水面,初露锋芒,一展抱负,从而达到飞龙在天的境界。

  但是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亘古不变之理,任何一个强大的帝国,都无法避免的会走向衰落。所以,亢龙有悔则是为求缓解这个衰落的过程。”

  赵顼急切地问道:“如何利用亢龙有悔来缓解这个衰落的过程?”

  张斐道:“陛下可知唐玄宗是如何从开元盛世走向安史之乱的吗?”

  赵顼道:“那是因为唐玄宗后来心生骄傲之情,听不得逆耳忠言,只顾着享乐。”

  张斐笑道:“陛下可别千万看不起人家玄宗,或许陛下将来也会如此。”

  赵顼听罢,鼓着眼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以前你都是拿朕给唐太宗、汉武帝比,今儿就唐玄宗了,真是无情啊!

  张斐道:“因为此乃人性也,当陛下消灭周边所有的敌人,又创下更古未有之盛世,陛下难道就不会去享受,这是不可能的,那唐太宗老了不也开始享乐么。

  到时陛下也会任人唯亲,嫌公检法碍事,然后利用宦官干政,来避开公检法的监督,又开始一轮新得内耗,从而使得帝国走向衰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7:36 , Processed in 0.10012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