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168 页

  司马光也不争辩,只是道:“你能否解释一下这两句。”

  “当然可以!”

  张斐接过旁边递来的小纸条,念道:“此句是引用古文经典《汉书,礼乐志》,其原话为,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大意是指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规定制度,防范周密。

  而太宗诏令上的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大抵是指,所有的事情都要预先防范,且制定周全、详细的规定进行制约,防微杜渐,防弊之政。”

  上面那个“曲”是指“小事”。下面这个“曲”则是指“周全”。

  司马光点点头,又问道:“如果说颁布没有预防隐患的制度,是否违反祖宗之法?”

  张斐点头道:“当然违反。”

  司马光又问道:“颁布未有周全规定的制度,是否违反祖宗之法?”

  张斐点头道:“当然算是违反。”

  司马光点点头,不再多问了。

  张斐瞧了眼司马光,暗道,真不愧是我光哥,现在还这么清醒。

  刘述心想,赶紧到此为止,可不能再深究,这小子准备太充分,借着司马光岔开话题,他立刻道:“差点忘记,你今日是为史家二郎鸣不平,认为朝廷对其惩罚,违反了这条诏令。”

  诏令!

  不是祖宗之法。

  也就是说,他们不愿承认张斐定下的基调。

  但语气也软了,违反太宗诏令,当然也属于违反祖宗之法。

  张斐刚刚开口,忽见司马光那老儿端着茶杯,稍稍呷了一口。

  他在喝茶?

  他竟然在喝茶。

  我也要喝!

  张斐咳得几声,张着嘴,“啊哦呃!咦唔吁!”

  刘述纳闷道:“你在干什么?”

  张斐故作嘶哑道:“嗓子不舒服。”

  司马光低声道:“又轮到你了!”

  王安石略微有些不爽,但还是训斥手下道:“你们是怎么办事的,连壶茶都不给人家张三准备,这要传出去,岂不是会让人认为朝廷胜之不武?”

  还胜之不武?

  我看是败之不武吧!

 

 

第一百一十四章 撤!

  什么?

  还给他茶喝?

  你没有看见这厮又骂我们是猪吗,还给我们戴上不肖子孙的帽子。

  许多陪审官对于王安石所为,是深感不满。

  这厮就是官僚中的叛徒啊!

  看到我们这么狼狈,你竟然还给这厮上茶?

  真是岂有此理。

  王安石遇到司马光这老狐狸,也是没有办法,赶紧端杯茶,遮住半边脸。

  看不见!

  听不见!

  ……

  茶水奉上。

  许芷倩积极地为张斐倒茶。

  方才的辩论实在是太精彩了,她也看得很是激动,此时她真是心甘情愿为张斐服务。

  张斐嘀咕道:“会不会有毒?”

  许芷倩听得手上一抖,洒出几滴来,压低声音道:“你瞎说甚么?”

  张斐道:“你看看他们那眼神,都好似要生吞活剥了我,万一下毒怎么办?”

  气氛本来就很紧张,许芷倩偷偷瞄了眼刘述等官员,顿时受到张斐阴谋论的感染,又低声道:“要不我先尝尝。”

  她完全沉浸中官司当中,没有想其它的,就只想打赢这场官司,所以张斐决计不能倒,就好比战场上,要保护主帅。

  张斐登时满怀感动地看着许芷倩。

  许芷倩也反应过来了,顿时俏脸一红,嗔道:“这都怪你,干嘛要茶水喝,如今茶水来,你若不喝,他们又会怎么想?”

  “吓唬你的,你还真信了。”

  张斐呵呵一笑,端起那杯茶,就是一饮而尽,砸吧了下,“舒畅了。”

  许芷倩轻轻跺脚道:“这时候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张斐道:“你没看见我已经是胜券在握了吗?接下来就到了羞辱他们的环节。”

  嘿!你们还聊上了。

  王安石顿时眼中一亮,机会来了,哪知刚张嘴,司马光却是抢先训斥道:“你们要聊天就回家聊,这里可是大理寺,容不得你们放肆。”

  “是是是!”

  张斐忙不迭地点头。

  王安石非常郁闷地瞟了眼司马光,低声道:“此话你也要抢?”

  他也想表现一下,自己不是叛徒啊!

  司马光一脸无辜:“哎呦!我不知道你要说,我这是怕你不忍心,你没看见大家对此已经很是不满了,这等行为得赶紧制止。”

  王安石哼得一声。

  “关于此案……!”

  张斐看了看流程,才道:“我准备了一些事例。”

  许芷倩立刻起身,又给每位陪审管发了一份案卷。

  张斐道:“诸位审官现在拿到的,是在庆历五年,发生在滁州的一桩牛杀人案。这件案子的过程非常简单,就是讲述当地的一个佃农,一直以来,这佃农都是非常勤劳的为雇主耕地放牛。有一天,那耕牛突然发疯,往山坡跑去,那佃农拼命地拽住耕牛,结果就是人牛一块滚下山坡,人牛俱亡。”

  说着,他低头又看着眼前的案卷,“之后那雇主便去状告那佃农害死他家耕牛,寻求赔偿。最初当地县衙是判佃农赔偿,但是佃农的家人不服,于是继续上诉,最终这场官司打到滁州州府。由当时在滁州任知府的欧阳相公亲自审理。

  结果就是,欧阳相公判那雇主赔偿三十贯给佃农,并且负责丧葬,欧阳相公给出的理由是,我国士兵战死沙场,国家也要给予抚恤金。而那佃农是在为雇主务农时,而丢掉性命的,故而判雇主赔偿。”

  他口中的欧阳相公就是欧阳修。

  关于古代工伤制度,张斐还真是非常了解,因为他是学过的,就是出自北宋时期,而且就是王安石变法的里面内容之一。

  但是现在还没有出现。

  不过一些州府也有过工伤判例。

  王安石也不可能凭空想象新法,肯定也是根据一些案例来制定新法的。

  吕公著对此案比较了解,他也是研究过的,于是问道:“这与此案有何关系?”

  张斐不答反问道:“不知吕知府以为欧阳相公判得可否合情合理?”

  吕公著点点头道:“十分合理。”

  张斐又环顾众人,“诸位审官以为此判罚可有过错?”

  众人情不自已地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张斐又看向许芷倩。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31 , Processed in 0.03227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