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30 页

  张斐闭目叹了口气,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小民为方云申诉,乃为报其救命之恩,但是小民对陛下的忠诚,亦是日月可鉴,故小民来此自首,以求两全。”

  吕公著听完之后,也不知该夸他忠心,还是该骂他愚蠢,虽然他不赞成张斐那日在审刑院所言,但是一事归一事,这事他觉得没有必要,他也不认为张斐真的犯了欺君之罪,可事已至此,他也不能当做没有发生过,这个罪名非常敏感,是口袋罪,他若不理会,可能连会冠上这罪名,于是道:“你若不来自首,倒也没有人调查此事,如今你自己跑来自首,其罪名之大,本官也不敢隐瞒……”

  不等他说完,张斐便躬身作揖道:“还望知府成全。”

  吕公著叹了口气,一挥手道:“押下去。”

  这都不用调查,因为他也参与了此案,他太清楚不过了,其实真的没有人在乎这些。

  这都已经打到审刑院去了,从未有过珥笔之民这么干过,谁还在乎张斐到底有没有公文。

  但张斐一定要这么说,那也确实是欺君之罪啊!

  关键这罪谁敢隐瞒啊!

  可话说回来,既然是欺君之罪,就必须得通报皇帝,因为皇帝是受害人,是当事人!

  吕公著立刻就报了上去。

  要知道阿云一案虽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极具政治意义,而张斐又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吕公著可也不敢大意。

 

 

第二十三章 给他!都给他!

  也许阿云一案告一段落,对于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而言,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对于许遵而言,这就是一个结束。

  虽然这场大漩涡是因他而起,但他并无心思卷入其中。

  他的心思依旧是放在工作上面。

  今日他是怀以激动的心情来到大理寺,如今身为判大理寺事,他有权对律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他首先要完善的,就是他在阿云一案中,自己提出来的疑点。

  一,进一步规范自首认罪。

  二,自首认罪适用于那些罪行。

  三,朝廷该如何权衡民间礼法和朝廷法制。

  这三点看似简单,但其实都非常艰难,尤其是基于目前宋朝出现的冗官现象,同一件事情,有许多衙门可以介入,修法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民间礼法与朝廷法制,虽大同小异,但法制不容许出现小异,可又不能完全倒向一边,必须要考虑到民间礼法。

  在阿云一案中,他们显然是完全忽略民间礼法,而是以朝廷律法为主,但是要较真的话,很多人婚事都将不被朝廷承认,那么这就会引发一系列户籍问题。

  整个社会都会天翻地覆。

  好在当今也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法制社会,也不是一个诉讼时代,如果谁以阿云一案作为判例来诉讼,朝廷又可以酌情判定,因为就没有判例一说!

  但这到底是一个漏洞。

  可正当许遵充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时,结果那些堂录刚刚调过来,他就被皇帝给召入宫中。

  来到殿内,只见除神宗之外,还有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三位大佬。

  “臣参见陛下。”

  “免礼。”

  宋神宗微微伸手示意,随后又道:“朕今日召卿前来,是有一事想向卿询问。”

  许遵问道:“不知陛下所问何事?”

  宋神宗道:“是关于那个珥笔之民张三的,他在登州之时,你可有给予他官府公文,允许他上堂辩诉?”

  许遵心里当即咯噔一下,这事怎么连皇帝都知道,那小子手段真是厉害呀,摇摇头道:“臣并没有给予。”

  司马光面色凝重道:“许寺事应该知晓,珥笔之民必须拥有官府的公文,才能够进行诉讼。”

  许遵忙道:“司马大学士说得是,这是我的疏忽。当时是由于张斐本就是此案一名证人,他也曾替自己辩诉过,并且他还提供一些新得证据,故此我也没有在意其有无诉讼的权力。”

  此话一出,宋神宗、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神色各异。

  许遵也感觉到气氛有些诡异,于是问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吕公著狐疑地瞧向许遵,道:“许寺事不知晓?”

  许遵摇摇头。

  吕公著又问道:“那张三不是你府上的幕客吗?”

  许遵解释道:“不瞒吕知府,我曾招揽过他,但是他当时一心只想报恩,为阿云辩护,故此没有答应我。到底发了什么?”

  这越说他越慌啊!

  张斐一个珥笔之民,怎么能令皇帝与三个朝中大佬讨论他,这不可思议了。

  吕公著道:“方才张三来开封府自首。”

  “自首?”

  许遵错愕道:“他自首甚么?”

  吕公著道:“欺君之罪。”

  “甚么?”

  许遵差点都没有蹦起来,整张脸是毫无血色。

  这个罪名真是地狱的敲门砖啊!

  吕公著道:“他说自己无权诉讼,但他却没有告知陛下,而且还在陛下的授意之下,为阿云进行辩护,所犯欺君之罪。”

  “这……”

  许遵人都傻了。

  不愧是专业人士,自首都自首的这么条理清晰,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王安石突然问道:“许寺事,你当真对此毫不知情。”

  “我真的不知道,他没有跟我提过此事。”

  话说至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也有份,赶紧向宋神宗道:“陛下,臣有罪,臣……臣当时也没有及时告知陛下,臣罪该万死。”

  这好像越闹越大了。

  宋神宗一时也不知所措,他自己都不认为这是欺君之罪啊!

  这个口袋罪,一般都是对付大臣用的,几乎就没有对百姓用过。

  王安石突然向宋神宗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十分可疑。”

  宋神宗问道:“卿此话怎讲?”

  王安石道:“此案已经结束,而且朝中上下也无人追究这个问题,为什么张斐会突然去到开封府自首,臣以为这背后定有人威胁他,而且此人来头不小,以至于张斐都不敢求助于许寺事。”

  宋神宗听得眉头一皱,很是不爽了。

  这就过分了呀。

  官司打输了,还不认账,搞这种歪门邪道。

  你们要玩这种手段,那我也可以。

  你这老小子,这暗箭放得,可真是杀人不见血啊!司马光立刻站出来道:“臣也赞成王大学士之言,此事必须调查清楚,看看是何人所为?

  另外,臣以为此案的关键,并不在于张斐的身份,他是许寺事推荐来大理寺辩诉的,这胜于官府赐予的公文。”

  宋神宗瞧了眼司马光,点了点头,又向吕公著道:“卿可有问明他为何突然自首。”

  吕公著道:“臣再三向其确认过,张斐并没有提及有任何人威胁他,他只是觉得若不说出此事,有愧于对陛下的忠诚。”

  王安石道:“此理由不足以令人信服。”

  司马光眉头紧锁,他确实不服,但也不至于用这下三滥的手段,为证清白,他立刻言道:“陛下,臣有一个建议。”

  宋神宗道:“卿有何建议?”

  司马光道:“正如臣之前所言,张三乃是许寺事举荐的,是绝对有资格为阿云辩护,而如今有人要较真这个身份问题,那朝廷何不补个身份给他,堵住那些人的嘴。”

  吕公著也立刻站出来,道:“臣也赞同。”

  王安石狐疑地瞧了眼司马光,心想,看来真不是他,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3:49 , Processed in 0.03833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