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33 页

  张斐抬头仰望骑在马上的许芷倩,只见她今日身着一袭紫色黑边窄袖男装,头戴白色帷帽,遮住小半边脸,怎一个英姿飒爽了得。

  低头再看看自己面前的那萌萌哒的小毛驴,突然将手臂搭在驴背上,抬头向许芷倩道:“许娘子,你知道吗,在男人看来,女人不应该骑马,而应该骑驴。”

  许芷倩瞥他一眼,道:“为何?”

  张斐双手比划着说道:“因为马背比较宽。”

  许芷倩轻蔑一笑:“我听爹爹说,你能言善辩,就连司马大学士败在你手里,还以为你会说出什么高深的言论,让我心甘情愿将马让给你,如今一看,也不过如此啊!”

  言罢,她用那修长的双腿一夹,缓缓向前行去。

  很稳!

  丫鬟青梅和一个随从是紧随其后。

  “早就看到你的那双大长腿了,用不着显摆,况且我也不是要骑你的马,在闹市里面开法拉利,不是装逼,就是傻缺。小毛驴它不香么。不听帅哥言,吃亏在婚后啊。”

  张斐不懈的撇了下嘴,骑上那头萌萌哒的小毛驴,跟了上去。

  相对而言,北宋上承唐制,这社会风气虽然不及唐朝,但还是比较开放的,路上也见到不少女人骑着马或者小驴出行,河道里面游舫穿梭,隐隐听得女人地嬉笑声。

  街边许多摊位上,也有着许多妇女撸起袖子,露出白花花的手臂,在招呼着客人。

  行得约莫半个时辰,许芷倩带着张斐来到了相国寺东门。

  这里可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甚至逼得许芷倩下得马来,张斐也赶紧从驴被上下来,毕竟他是从登州来这里的路上,学会人生中第二种骑术的,技术还不是非常娴熟。

  万一一个野蛮冲撞,哇……这官司可就有得打了。

  忽闻东边传来阵阵琴音、嬉笑声,张斐寻声望去,不禁精神一振,但见那巷口的阁楼上,隐隐见得不少女人舞弄骚姿,甚至有些女人就坐在窗边与男人嬉笑……!

  “这难道就是宋朝的摸摸唱,啧啧……这寺院门口就是摸摸唱,咱大宋的和尚可真是幸福啊!难怪我唯一认识的宋朝和尚就叫做花和尚。”

  张斐不禁涌起一股剃度出家的冲动,忽见许芷倩往那街口行去,他顿时一愣,急忙追上两步,“你打算去哪里?”

  许芷倩仰头往街口一扬,道:“书铺都集中在那条街。”

  你当我瞎么,那明明就是烟花之地,别说白天,就是化成灰我都识得啊!这可是男人的第六感。张斐表示怀疑:“那些地方是书铺吗?”

  “书铺在里面。”说罢,许芷倩继续往前走去。

  什么鬼?寺庙?书铺?青楼?真的会有这种奇葩的组合吗?她不会是看我长得帅,带我来这里,然后将我卖了当男妓吧?张斐心里有些打鼓,纠结片刻,还是硬着披头跟了过去。

  那未尝不是一种生计啊!

 

 

第二十五章 创业不易

  原来此巷名为录事巷,里面是妓馆、书铺林立。

  这也不是一个奇葩的组合。

  而是北宋的风俗。

  其实从律法上来说,北宋对于这种行业,是有一定的法律禁止,主要防止逼良为娼,同时对于官员也有一定限制。

  自齐国到如今,也有千年之久,统治者们也非常清楚,这东西就没法完全禁止,又何必掩耳盗铃,只能给予适当的规范。

  另外,北宋是一个商业社会,这方面是非常繁荣的。

  至于为什么书铺会和勾栏瓦舍混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下文人都好这一口,而文人又是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

  典型的例子,就是那状元楼外的麦秸巷。

  这状元楼就是供各地举子居住的地方,可楼外就是京城非常有名的烟花之地。

  汴京大大小小的妓馆,多半都是建在文人出没比较多的地方。

  录事巷是汴京最大的书店街,而且又是在相国寺外面,人流量相当多,这里出现妓馆、青楼,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只能说张斐大惊小怪,没有见过世面。

  这世面,他确实没见过。

  没有这些勾栏瓦舍,青楼妓馆,那就不算是高档地区,如那杀猪巷可就没有什么妓馆,因为那边可都是一些屠夫。

  既然是文人所好,要服务于文人,那就得投其所好,导致北宋的艺伎,但凡出名的,个个都是才华横溢,文采不弱于男子,是受人追捧,很多如许芷倩这样的大家闺秀,也都结交这些艺伎。

  这就是为什么许芷倩行走于这烟花之地,也没有引来太多的侧目观望。

  反倒是张斐一开始觉得有些尴尬,可见人家许芷倩坦荡荡,也就渐渐放开,眼珠子开始到处乱瞟,先探探路,看看哪家好,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行到一半,胭脂香味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扑鼻而来的墨香。

  张斐举目望去,但见前面是书铺林立,文房四宝,古琴字画,满目琳琅,令行人是应接不暇。

  又见不少书生才子,文人墨客穿梭于各店,流连忘返。

  “你看,但凡门前招子上写有一个‘状’字的,就是你要找得店铺。”

  许芷倩指着前方道。

  这种书铺就相当于律师事务所,全名叫做“写状钞书铺”。

  张斐抬头看去,数得一会儿,道:“好像也就七八家,不是很多呀!”

  许芷倩道:“这已经不少了。因为如这种店铺,都是茶食人开的,他们与官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也比你们珥笔之人要更加规范。”

  “是吗?”

  张斐问道:“有何不同?”

  许芷倩道:“就拿官府批示的公文来说,批给你的公文,那只是批给你个人的,但你若想开这种书铺,就必须再去申请一道公文,这道公文,是批给书铺的,每间书铺都必须记录在案,同时每隔三年还得接受官府的审查。”

  “想不到这么规范。”

  张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其实就是律师事务所与律师的区别,律师执照是要考取的,但你拥有律师执照不代表你就能够开律师事务所,这还得接受政府的重重审查,不是想开就能开的。

  得要有资格。

  茶食人也是如此,因为茶食人一般是作为官府的补充,茶食人的状纸,能够帮助官府省略许多工作的。

  对于案情的了解,直接看他们写得状纸就行了,就不需要再派人去调查,因为茶食人是要对状纸负责任的,如果状纸出问题,茶食人也要受到牵连,珥笔之人就不需要,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是不敢乱写的。

  这能够帮助官府节省不少公费,要知道目前政府的财政那是一塌糊涂,是能省则省。

  既然要求这么严格,当然就少。

  如此说来,我还得去申请一道公文才能够开律师事务所,天呐。张斐有些头疼,问道:“也就是说珥笔之人也必须得上这书铺找生计?”

  许芷倩道:“能力出众的珥笔之民可以上这些书铺做事,但大多数都在那边的巷子里面。”

  说着,他手指向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子,这小巷子还有一个专属名字,名为珥笔胡同。

  张斐瞅了眼那小巷,就那宽度,只能摆个小摊位,店铺是不可能开得了,道:“其实我们珥笔之人也能够写状纸,还能够上堂辩护,为什么地位相差这么大。”

  许芷倩解释道:“茶食人与官府关系密切,若仅仅是写状纸,大户人家也更愿意找茶食人,珥笔之民需要上堂辩护才能够赚得更多的钱,这也导致官府并不喜欢珥笔之民,许多珥笔之民还是得找茶食人来写状纸争讼。”

  “原来如此!”

  张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茶食人是帮官府解决麻烦的,老爷们当然喜欢,而珥笔之人是要为官府添加麻烦的,若要争讼,官府要多出官府当然不是很喜欢。

  这就导致一些案件,珥笔之人需要借这些大书铺之名,用他们的名义去敲开官府大门,然后再进行诉讼。

  久而久之,许多厉害的珥笔之人就直接被这些大书铺给招进去。

  可见这些大书铺是具有垄断性质的。

  聊着聊着,张斐与许芷倩来到那条小巷子前,果不其然,见里面摆放着十余个摊位,几乎摊主的帽檐上都插着一支短笔,不过生意好像不太行,许多人都在打着瞌睡。

  “小哥,写状纸么?”

  一个珥笔之人上前来,一脸热情地询问道。

  张斐问道:“多少钱?”

  那珥笔之人道:“那得看小哥你打得是什么官司,若只是普通的钱财纠纷,且数额不大,就只需要一百文钱,贵一点可就得需要更多的钱,若还需要咱帮忙上堂,那就得一两贯钱。”

  就目前的行情,书铺的状纸,一张大概在一百八十文左右,珥笔之人相对要便宜许多,因为他们承担的责任比较少。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31 , Processed in 0.02809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