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389 页

  陈懋迁道:“如果赚钱,咱们现在能与你合作,犯不着弄什么慈善。”

  “当然。”

  张斐点点头:“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正好要弄这慈善机构,那不如用慈善机构来与我合作,这样的话,就能够相互配合。如果你们不愿意,也可以直接与我合作。”

  陈懋迁和马天豪显得还是很犹豫。

  虽然规避了朝廷的风险,但这代价可也不小。

  如今的人可是惜地如命啊!

  捐出去,这个……

  正当这时,李四突然走了进来,“三哥,司马大学士来了。”

  陈懋迁、马天豪听罢,立刻起身告辞。

  关于这慈善机构,他们还得认真考虑考虑。

  张斐当然也不会勉强他们。

  “小民见过司马大学士。”

  刚刚来到前院,便见司马光走来,陈、马二人赶紧行得一礼。

  “嗯。”

  司马光点点头。

  张斐道:“司马大学士里面请。”

  入得厅堂,司马光这老头还挺不好意思的,“没有打扰到你吧。”

  古人真的有冒昧拜访一说。

  士大夫之间都是先下帖子的。

  张斐笑道:“没有!他们就是来找我咨询一些事。”

  司马光抚须道:“是关于偷税漏税一事吧?”

  张斐讪讪道:“是关于补交税收一事。”

  司马光哈哈一笑,“那你又给了他们什么主意?”

  对呀!我都还打算上门忽悠,如今他自动送上门来了,不如笑纳了。张斐灵机一动,哦了一声:“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

  司马光愣了下,“你跟他们两个商人说藏富于民?”

  张斐点点头。

  司马光很是好奇,“可否说来,让老拙开开眼界?”

  “司马大学士说笑了。”

  张斐呵呵一笑,又道:“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想交那点税,只不过司马大学士也知道,这税钱是没有一个定数的,时而高,时而……非常高。”

  司马光没有做声。

  张斐道:“他们主要担心的是这个,毕竟他们这些富商,朝中可没有什么亲人,缺乏安全感,我就建议他们,将土地都捐出来做慈善,以此来规避这一点。”

  司马光听得稀里糊涂,“做慈善来规避?”

  这听着像似舍本逐末啊!

  张斐点点头,然后将这慈善机构解释了一番。

  司马光听得目光急闪,“你这慈善倒是与相国寺有些像似,只不过你这比较规范,还得公布账目,写明每年所捐数额。但是你若这么做,朝廷收入怎么办?”

  张斐笑道:“我以为我不这么做,朝廷也收不到这钱。”

  司马光道:“你这场官司打得他们心惊胆寒,谁还敢偷税漏税。”

  “我要有这本事,那就好了。”张斐呵呵一下,又道:“今年可能不敢,明年就不一定了,毕竟不是一个原因促成这种情况的,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司马光稍稍点头:“你比王介甫聪明多了,他就老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张斐忙道:“王大学士怎会不明白,他就是太明白,故此才想竭尽全力去改变,有问题,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司马光道:“既然你恁地相信他可以改过来,那你还弄这慈善作甚,只要王介甫能够让每个人合法交税,让朝廷合法收税,那他们所忧,自也不足为虑。”

  张斐呵呵傻笑着。

  那么多免税户,那么多特权阶级,体制摆在这里,张斐不认为王安石可以做到,只要有一个漏洞没有堵住,这个漏洞就会慢慢变大。

  他都是建议皇帝从商税着手,这边就先放着不管。

  司马光又道:“其实你这主意不错,只要他们真的愿意拿钱出来捐助,以辅助朝廷为主,是能够很好的协助朝廷。以前我在地方为官时,曾遇到水患,同是赈济,朝廷赈济和乡绅赈济,其耗费相差十多倍。”

  就宋朝的体制,一个政令彻底落实,损耗简直不要太高。

  司马光坚持藏富于民,不是说纸上谈兵,他也是根据自己经历来判断的,朝廷一笔款拨下来,到地方能剩多少,当地士绅出同样的钱,是能够达到十倍的效果。

  平时优待他们,换取他们支助,算下来是划算的。

  但问题也存在,有道德的乡绅,确实能够帮很大的忙,没道德的乡绅就会令事情变得非常糟糕,甚至就是祸乱之源,此案也反应出这个问题。

  司马光当然也清楚这一点。

  张斐这个慈善机构,似乎可以解决这里面的问题,之前的藏富于民,是没有法律约束,全凭自觉,而这个慈善是有法律约束的。

  “他们答应了吗?”司马光又问道。

  张斐道:“他们说还要考虑一下。”

  司马光又问道:“那你认为他们会答应吗?”

  张斐摇摇头道:“这我不知道。”

  司马光不太认为他们会答应,于是道:“如果他们答应了,你再找我谈谈。”

  你不说,我也会去找你,这事要找王安石,他会杀了我的,到时还得让你去跟王安石斗。张斐很随意地点点头:“好的。”又问道:“司马大学士光临寒舍,是为何事?”

  他不能表露出来,自己早有算计。

  司马光道:“关于佃租契一事,陛下已经将此事交予审刑院,我想来问问你,对此有何看法?”

  张斐道:“这很简单,田税随地就可以了。”

  司马光道:“这我也知道,但我非常担心,在执行方面会出问题。”

  汴梁一亩三分地,他倒看得住,出了汴梁呢?

  他就很担心那些地主借机辞退佃农,来给官府制造麻烦,故此他就不打算,只规定田税随地,还要规定不能借机辞退佃农。

  怎么立法,这就很值得商榷。

  宋朝对立法是很看重的,你得解释清楚,定此律例的依据是什么,在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

  这是要考虑周全。

  司马光更是出了名的慢工出细活,若非皇帝逼着他半年之内全落实,他估计还不会这么上赶着来找张斐商量。

  “这不是我……!”

  张斐本想说,此非我所擅长的,突然心念一动,道:“目前司法改革,也还在筹备中,司马大学士所能控制的也有限,若想在执行方面,不出问题,就只有一招。”

  司马光忙问道:“什么招?”

  “宣传。”

  张斐道:“只要宣传到位,就能弥补吏政方面的不足。”

 

 

第二百四十五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宣传?”

  司马光是一脸困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点点头,“司马大学士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大家意识这个问题,将会损害到许多人的利益,得不偿失,以及这回朝廷是下了决心,如果不照办,那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的。”

  司马光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这就不用你劳心了,我是想问你法律上的问题,朝廷若修改律例,之前那些还未到期的佃租契,到底应该怎么处置?”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1:32 , Processed in 0.05280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