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409 页

  一直在家养病的富弼,今儿也随大流,出得门来,与文彦博来到一个小茶馆吃早餐。

  富公之意是在报不在早点啊!

  毕竟名士报不零售的,只能看这里看。

  “这韩稚圭真是一点没变啊!”

  富弼放下报来,呵呵直笑。

  文彦博小声道:“更绝的还在后面。”

  富弼忙问道:“此话怎讲?”

  文彦博道:“我听闻韩稚圭明儿就离京回大名府去了。”

  韩琦不是在京任职,只是挂了个宰相头衔,而是在大名府担任安抚使,主管河北四周的军政。

  本来过年后就得走,他一直拖到现在。

  富弼稍稍一愣:“他这是将风头抢走,可连还手的机会,都不给王介甫。这倒是像韩稚圭手段,让你堵得慌,还要让你无可奈何。”

  文彦博瞧了眼富弼,笑吟吟道:“富公不会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吧。”

  富弼神情一敛,瞪他一眼。

  不会说话,你就少说一点。

  当年,在拥立英宗一事上面,他刚好在家守孝,结果让韩琦一下子将他给甩到后面,一直都未缓过来。

  ……

  而当司马光看到韩琦这篇文章时,直呼:“我不如韩相公也。”

  他也想到如何胜王安石,今儿正准备去找张斐再发一篇,结果韩琦的文章已经发了出来。

  可见韩琦早就看透这一点。

  但是司马光也不气馁,毕竟他又不是跟韩琦比,他是要跟王安石比,韩琦都已经开了路,这必须顺上去踹上一脚,在文章上击败王安石,还有比这更爽的事吗?

  揣着文章就去找张斐。

  汴京律师事务所。

  “啊?”

  张斐一脸错愕地看着司马光,“司马学士又要发表文章?”

  司马光都有些尴尬,不悦道:“怎么?有了韩相公的文章,就嫌弃老夫的文章?”

  “不敢!不敢!”

  张斐赶忙解释道:“只是我没有想到,司马学士这么快又要发表文章。”

  司马光咳得两声,“是这样的,新律已经修改完了,但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想借你这小报,先广而告之,且看看大家有何看法,若有不当之处,自当改之。”

  这理由多么冠冕堂皇,你还真挑不出毛病来。

  而且,这其实是最好的方式,先放风出去,看看反应。

  张斐拱手道:“司马大学士深谋远虑,秉节持重,实在是令晚辈汗颜。那晚辈就将司马大学士的文章,刊登在名士报上面。”

  司马光点点头:“随你。”

  将文章交给张斐,便赶去上班了。

  许芷倩都傻了。

  韩琦走了,司马光又来了。

  没完没了了呀!

  一看文章,许芷倩都替王安石捏了一把冷汗,“看来他们都已经知道如何赢王叔父了。”

  司马光的文章表面上提得新律,其实是在阐述司法,又拿衙前役为例,在阐述司法的重要性。

  表示许多衙前役破产,是因为执法不严,官府害怕自己承担损失,故而在遇到衙前役的案子,就不经具体审判,直接要钱。

  并且以史家一案为例,表示若想解决差役弊端,首先要伸张司法,让衙前役得到公正的审判,而不应以利为先。

  王安石新法就是讲利,这里他又杀王安石一刀。

  这些天才玩起文墨来,比键盘侠强上百倍,处处藏着杀机。

  张斐乐呵呵地笑道:“斗起来了就好,斗起来了就好,这回我是铁发了,哈哈,孔圣人来了也拦不住啊。”

  说着,他向外面喊道:“李四。”

  李四入得屋来,“三哥,啥事。”

  张斐道:“帮我约陈懋迁。”

  许芷倩诧异道:“你约陈员外作甚?”

  张斐呵呵道:“我要买房。”

  ……

  大家都在笑,唯独王安石在吃瘪。

  王安石是气疯了,拍着桌子骂道:“韩琦这老狐狸,他这文章分明就是讨好取巧,减轻一点赋役,就能解决问题吗?他这纯属花言巧语,博取民心,不行,我得写篇文章回击他,拆穿他的面目。”

  吕惠卿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王安石道:“有话你就说。”

  吕惠卿道:“我听说韩相公马上回大名府了。”

  王安石听罢,眼珠子都快鼓了出来,咬牙切齿,“这只老狐狸。”

  吕惠卿又道:“恩师,这么下去,你是斗不过他们的,邸报拢共才发几十份,官员们分都嫌少,还只能自己去抄录,其他人根本就看不到。

  可是张三那小报,一发就是数百份,恨不得是人手一张,所引发的动静,根本就无法比。恩师也可以在小报上面发表文章,让张三多印一点,咱直接卖去大名府,也不让韩琦安心。”

  这厮手段也非常狠得,你韩琦想跑,你跑得了吗。

  “不行。”

  王安石果断拒绝。

  吕惠卿都傻了,“为何不行?”

  王安石道:“这比得是文章,若是我不找张三,我就赢不了,那最终这赢家是谁,是他张三,谁得张三谁赢啊。”

  吕惠卿无语了。

  就算都发小报,比得还是文章啊。

  张三就只是个工具人啊!

  但是他也清楚王安石的个性,一钻牛角尖,就很难出来,苦口婆心道:“邸报的数量有限,就是恩师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是很难赢的。”

  王安石道:“可见这进奏院需要改进,人家民间作坊都用印刷,进奏院还在抄录,那些官员真是不思上进,都应该被辞退。”

 

 

第二百五十七章 混战

  王安石被戏称拗相公,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性格就是很抝。

  一旦他认定的事情,别人是很难去改变的。

  如果他不是这个性格,历史可能就不会有王安石变法,他就是凭借着这一股执念去变法的。

  可见凡事都是有两面的。

  另外,与别人的不一样,王安石的执拗和坚持,往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使得他去坚持这么做。

  他不是那种脾气又臭,又不讲道理的人。

  在官司上,他曾与张斐合作密切,但在这事上面,他却选择不与张斐合作。

  虽然其中也有斗气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执政理念是崇尚国家主义。

  国家控制一切。

  打官司最终还是官府判决,而不是珥笔。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4:53 , Processed in 0.05472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