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428 页

  如果只因引发动荡,而就判决宋敏求、李大临死刑,那么也应该判王安石死刑,判司马光死刑,判张三死刑,判我范纯仁死刑。

  因为我们在公堂上的言论,所能引发的动荡,一定要胜过那张小报。”

  “好!”

  “说得好!”

  “说得真好!”

  ……

  门前的读书人似乎很受感染,激动地振臂高呼。

  赵抃没有制止门前读书人的欢呼,而是坐在那,沉眉思索,等到院内外都安静下来,他似乎才回过神来,瞧了瞧,又沉吟半响,突然朗声道:“其实本官也参与了那场禁止小报的会议,当时也赞成王学士所忧,而且,王学士身为参知政事,此乃其职责所在。

  但他显然轻视了这一张小报,未做出更为周详的考虑,以至于酿造出更大的动荡,这也违反了我朝的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故此本官宣判宋敏求、李大临无罪。”

  苏轼心中不禁哀叹一声,“连宣判的时候都不愿意提一下我的名字,真是一点也不尊重我这个被告人。”

  言罢,便气得起身离去。

  而门口却爆发出声嘶力竭地欢呼声。

  “赢了!”

  “我们赢了!”

  “我们终于赢了张三。”

  “呜呜呜……这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赢了张三,赢了张三……呜呜呜。”

  ……

  只见许多读书人相拥而泣,哭得是情难自禁。

  他们不是为宋敏求而哭,而是为击败张三而哭。

  不容易啊!

  真是太不容易了!

  读圣贤书的他们,向来就看不起那些卑微的珥笔,但是……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在争夺真理的路上,倒在张三的脚下。

  一次次失望,使得他们已经感到绝望,以至于他们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而当真正击败张三时,隐藏在内心已久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出来。

  张斐偏头瞧了眼那些家伙,皱了下眉头,眼中满是不甘,但仍旧尽到一个未婚夫的职责,首先向许芷倩安慰道:“这就是官司,没有人能够屡战屡胜,只求尽力而为,我们已经尽力了。”

  “真是虚伪。”

  许芷倩却狠狠地鄙视了张斐一眼,然后开始收拾桌上的文案。

  张斐愣了一会儿,突然激动道:“芷倩,我在安慰你,也在传授你经验,你竟然说我虚伪?”

  许芷倩道:“可你眼中分明充满着快乐、开心。”

  “简直一派胡言。”

  张斐勃然大怒:“我的演技什么时候拙劣到这种地步,连你都能看出来。”

  许芷倩撇了下嘴角,“行了,快点收拾吧。”

  张斐道:“收拾甚么,现在出得去么。走吧,去祝贺一下对面,免得被人说咱们输不起。”

  许芷倩瞧他一眼,将文案一放,行得出来,嘴里嘀咕道:“什么祝贺,分明就是去耀武扬威的。”

  张斐权当没有听见。

  小两口来到范纯仁、苏辙的桌前。

  张斐拱手一礼,道:“恭喜范司谏赢得官司,我承认这次我有所大意,但输了就输了,我不会为此找借口,下回我会拿出十成功力来的。”

  语气里面透着一股子倔强的傲娇。

  范纯仁斜目瞧他一眼,哼道:“别装了,这官司是你赢了。”

  张斐一脸惊愕道:“此话怎讲?”

  苏辙呵呵两声,“你凭借这场官司,让大家了解王学士所忧,洗脱王学士的冤屈,同时还保住你的名士报,而我们就只是保住三个合法之人。不是你赢了,难道是我们赢了?”

  范、苏二人可都不傻,这官司打到一半,他们二人都已经反应过来。

  许芷倩小声嘀咕道:“拙劣的演技。”

  张斐偏头隐蔽地瞪她一眼,又道:“二位不亏是谦谦君子,果然很谦虚,张三佩服,佩服。请受张三一礼。”

  说着,他退一步,深深躬身一揖。

  门外又响起一阵叫嚷声。

  “你们快看,张三向范司谏行礼。”

  “他是认输吗?”

  “这小子可算是知道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真是痛快啊!”

  ……

  听着门外的叫喊声,范纯仁脸上充满着鄙夷,骂道:“卑鄙。”

  苏辙也骂道:“无耻。”

  张斐直起身来,道:“二位的谆谆教诲,张三必定铭记于心。”

  ……

  “君实啊!你说这赵相公有权力判定这条禁令作废吗?”

  王安石看着司马光问道。

  司马光没好气道:“人家赵相公分明判的是宋敏求、李大临无罪。”

  王安石哼道:“违反禁令属无罪,那与废除这条禁令又有何区别?”

  “你……”

  司马光恼怒道:“我本以为你会从这场官司中吸取教训,也许你所忧是对的,但不代表你解忧之法也是对的,不曾想,你是死性不改。”

  “你又来了。”

  王安石道:“咱们之间争执,今后在算,先找个地方,商量一下,如何教训一下这些后辈。”

  司马光哼道:“还用专门找个地方商量么,走出去的功夫就差不多了,快些走吧,你还嫌不够丢人现眼。”

  “彼此,彼此。”

 

 

第二百六十九章 报复

  在最初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王安石又是故技重施,利用官司,来达到自己的政治需求。

  换而言之,就是要借着将宋敏求、李大临、苏轼三人定罪,从而达到这条禁令得以执行的效果。

  之前王安石已经用过这一招。

  在最初的时候,包括富弼、文彦博他们都显得很紧张,但他们不是怕王安石,而是怕张斐,毕竟张斐在公堂上创造过太多的奇迹,王鸿都被他告到琼州去了。

  上得公堂,那真是生死有命。

  如今张斐真的赢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风暴。

  但是官司打到中段,富弼他们就彻底放下心来,他们看出来,这不过是一场戏。

  就是一场为王安石洗白的戏。

  其实当时王安石也后悔这么莽撞,他真的就没有想到,会引发所有读书人的反对,因为当今小报,也并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样生活物品。

  他考虑只是国家层面,他甚至认为,自己做法会得到大臣们得一致支持,而忽略当今读书人对于言论的关注。

  其实在宋朝,不管是祖宗之法,还是《宋刑统》,都没有说不以言论治罪,这其实是士大夫与皇帝的博弈中,出来的一个产物。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57 , Processed in 0.04437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