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643 页

  学生们都是尴尬不语。

  张斐突然又看了眼周边的士大夫们。

  几乎人人都是一脸不屑。

  你这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学问,不值得我们动脑。

  只有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沉吟思索着,但也未有给出反应。

  曹太后也完全是一头雾水,本想问问赵顼,结果发现赵顼比她还呆一些。

  张斐微微一笑,“如今这些理念都是非常清晰的,那我们可以来推论一下,到底德主法辅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又来了!

  学生们可都非常期待。

  这种推论式的教学,虽然令他们感觉自己很笨,但其实也很爽,就好像走迷宫一样,出去那一刻,总是非常爽的,如果不爽的话,他们也不会期待上这课。

  “方才我们说过,法家之法重刑罚,而在儒家之法中,恰恰缺乏刑罚,二者是可以直接融合的,因为本身就是互补的,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现在我们看看法是否如刑一样,能与之完美融合。”

  张斐又问道:“法制之法的理念是什么?”

  “捍卫个人正当权益的一种共识。”

  “礼呢?”

  “礼可总结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圣人所想吗?”张斐又问道。

  学生们点点头。

  张斐问道:“谁想的?”

  “孔圣人,三纲之道就是来源于圣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在孔圣人之前,就没有君臣父子一说?就不存有男尊女卑?就没有仁、义、礼、智、信?”

  “呃……”

  “有没有?”

  “有。”

  “当然有啊!”

  张斐道:“这要是没有的话,孔圣人这番话的依据是什么?其实这一点跟李悝的《法经》是一个道理,君臣父子男女本就是一个存在的关系,就是一个约定俗成。

  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开始不遵守这个约定俗成,导致天下大乱,孔圣人就认为大家不讲规矩,所以天下乱了,那么回到周礼,天下就不会乱了。

  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学生们点点头。

  虽然张斐说得很粗糙,但基本上还就是这么回事。

  张斐又道:“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得出结果,孔圣人之所以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得是天下安定,家庭和谐。”

  大家点着头。

  张斐又问道:“那么三纲五常的目的呢?是为了体现尊君卑臣,男尊女卑吗?”

  “不是。”

  “那是什么?”

  “也是为了天下安定、家庭和谐。”

  “不错。”

  张斐点点头道:“这一点是很重要,你们一定要记住,三纲五常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男尊女卑,而是说这么做,天下才会安定,家庭才会和谐。哪怕那些山野村夫,他们也是知道这些道理的,就好像他们也知道盗窃是不对的。”

  说着,他回到木板前,“那么,我们现在再看看三纲五常与法制之法的关系。这二者的理念是不是非常像似?”

  大家是直点头。

  这么一解释的话,理念真的很像似。

  张斐又问道:“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学生们又是面面相觑。

  “看来你们前面三堂课真是白上了。”张斐叹道。

  王安石忍不住道:“是捍卫关系。”

  “就是捍卫关系。”

  张斐也顾不得谁说得,指着木板道:“说得都已经这么清楚,这还用想吗,三纲五常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那就是属于一种共识,而它的目的是希望天下安定、家庭和谐,这不就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亦属个人利益。那么根据法制之法的理念,二者关系不就是法捍卫德吗。”

  学生们是恍然大悟。

  但……但也仅此而已。

  张斐不禁问道:“你们现在脸都不红了吗?”

  学生们只是憨厚地笑着。

  富公、文公都在那里沉眉思索,我们怕什么羞,看不起谁呢。

  张斐嘴角抽搐了下,无奈地摇摇头,又指着木板道:“现在可以对比这二者关系,方才我们已经讲清楚德主刑辅的关系,刑在礼中,是对礼的一种补充,甚至可以简单理解为礼需要刑。

  而法制之法是捍卫德,是我来保护你的关系。所以前者是被动关系,后者是主动关系,能否理解?”

  上官均就质疑道:“那就不能说是德主法辅。”

  其余人也点点头。

  而那些士大夫们不屑一笑,我们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你这小伎俩连学生们都瞒不过。

  这图一目了然,刑在礼中,礼在德中,一大一小,层次分明,太明显了。

  到了法制之法,就变成保护在内,你这……

  只是你说得好听罢了。

  张斐问道:“我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你,你说谁主谁辅。”

  “啊?”

  上官均当即一愣。

  张斐又向其他人问道:“谁主谁辅?”

  “德……德主法辅。”

  “当然是德主法辅。”

  张斐道:“虽说一个是补充,一个是保护,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但二者有点是一样,就都是以德为主。那我们现在看看,二者实现目的方式有何区别。”

  说着,他又走到木板的另一端,“我们现在回到方才提到过妻告夫律案例上来,方才我们也说得非常清楚,妻告夫,属实,亦徒二年,这条律例属法家之法,这也是在维护三纲,只不过是被动的,你违礼,我就罚你,正如我们之前几堂课所讲到的,法家之法,一贯的简单粗暴,永远以最低的成本,企图达到最高的要求。能否做到?”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摇摇头。

  张斐问道:“为何?”

  蔡卞回答道:“只要妻子去告丈夫,首先妻子肯定是要徒刑二年,其次丈夫也有可能入罪,这个家庭就……就没了。”

  “就是这么个道理。”

  张斐道:“礼接受了刑,二者是直接融合,既接受了法家的优点,也接受了法家的缺点。而法家的缺点与儒家思想又是对立的。

  许多家庭就是因为这条律例,变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妻子在家受到虐待,只有两条路,要么自杀,要么逃跑,还是那个道理,因为法家之法只有罚,没有保护的。

  但这非三纲五常所追求的天下安定、家庭和谐美满。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法制之法,法制之法要不要保护妻子的权益?”

  大家点点头。

  张斐道:“当然是要保护,假设妻子在家受到虐待,去官府告状,若依法制之法,该怎么处理?”

  上官均道:“应当制止丈夫虐待妻子。”

  张斐又问道:“怎么制止?”

  上官均道:“先是用口头警告,若是丈夫不听,就得用刑罚来威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21 , Processed in 0.08967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