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682 页

  他立刻跑回家,激动地将这个消息告知曹评。

  啪啪!

  能左右开弓的曹评,也不含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曹栋栋两边脸上印上自己铁掌印。

  “爹爹!”

  曹栋栋双手捂着自己脸颊,眼中含泪:“你为何打孩儿?”

  其实他很少被打哭,但这回感到很是委屈,我光宗耀祖,你还打我。

  曹评紧握着拳头道:“你说说,这开封府的职役都包括什么?”

  曹栋栋眨着眼,挠着发红的脸庞,心道,对呀!这官家到底安排了个啥任务给我?

  曹评看到儿子呆萌的表情,差点没有吐血,道:“你小子连职役有些都不知道,你怎么去管?”

  曹栋栋憋了半天,突然来了一句,“但是孩儿有张三。”

  “……张三?”

  曹评眉头一皱,这个名字倒是点醒了他,心道,难道是故技重施?这官家也真是的,老是利用我们父子来为张三掩护,就不能换他们高家和符家吗?莫不是欺我父子老实。

  上回警署成立时,不就是皇帝跟张斐打配合,逼得曹家建议成立警署。

  “对啊!”

  曹栋栋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虽然上回爹爹没有允许孩儿将张三招到咱们警署来当皇家警察,但是孩儿每年可是花了不少钱雇佣他张三,如今孩儿又不常闯祸,这钱可不能白花呀!”

  你个蠢货,是我不允许吗?人家如今可是张博士,不是张珥笔,上面会答应让他调职吗?曹评深吸一口气,然后咆哮道:“那你还不快去找张三。”

  “哎!哎!孩儿这就去。”

  曹栋栋转身就跑了出去。

  围着京城跑了一圈,终于在脸肿到最高峰时,在正版书铺找到张斐。

  “衙内,你的脸怎么了?”

  张斐看到曹栋栋那肿的跟包子似得脸,不禁吓得一跳。

  他不提还好,这一提,曹栋栋顿觉两边脸颊疼得眼睛都睁不开,嘴上却道:“哦,方才在警署跟七八个皇家警察练了几手,不小心受了点伤。”

  大哥,这一看就是你那位能左右开弓的老爹打得。张斐憋着笑,故作惊讶道:“你一个人单挑七八个?”

  曹栋栋冷冷一笑:“有什么稀罕的么?别说七八个男人,就是七八个女人,本衙内也能对付。”

  张斐哦了一声:“那我比衙内差一点,我就只能对付七八个女人。”

  曹栋栋不禁狐疑地打量着张斐。

  “衙内,我可没有怀疑你哦。”

  “那咱们到时比一比?”曹栋栋鄙夷道。

  张斐道:“衙内找我什么事?”

  曹栋栋疼得嘴一歪,将一份契约拍在桌上。

  张斐拿起一看,“咦?这不是我跟衙内签订的雇佣契约吗?难道衙内是来续费的么?”

  “续什么费?”

  曹栋栋道:“我花这么多钱雇佣你,你一点忙都帮不上,岂有此理。”

  张斐赶紧道:“等会!可不是我不帮忙,而是你也没有找过我帮忙,你要有官司问题,我亲自提供帮助。”

  “现在有了!”

  “啊?”

  “咳咳……官家最近将要扩编我们皇家警察,还要求什么职役都归我们警署,你得帮我?”

  “这可是公事……”

  啪!

  又是一张契约拍在桌上。

  曹栋栋激动道:“你莫要忘记了,我们警署可也雇佣了你。”

  我擦!准备的这么充分吗?张斐哈哈一笑,“衙内,咱们之间谈契约可就生分了,只要你一句话,我张三两肋插刀,又有何妨。说吧,到底要我干些什么?”

  “我方才不是说了么。”

  “啊?不,你那说的也太笼统了,能不能具体一点。”

  “不能。”

  “……?”

  张斐懵逼道:“那我咋知道怎么干?”

  曹栋栋一拍桌子,理直气壮道:“岂有此理,你可是张大珥笔,本衙内花了这么多钱雇你,你就不会自己去悟么?要是本衙内都知道,还雇你作甚?”

  但眼中却透着心虚,我要知道的话,我能不告诉你吗?我之前忘记问了官家,到底要干什么。

  张斐还打算装一装的,可这……这怎么装的下去,“好……好吧,我自己悟。不过衙内,你这好像快要续费。”

  曹栋栋哼道:“你将这事办好我再续费。”

  ……

  而那边王安石占据舆论优势后,就立刻向赵顼汇报民声。

  文彦博、司马光、赵抃在旁默默看着王安石在那里跟皇帝吹牛皮。

  最终,还是文彦博看不下去了,站出来道:“反对的人可也不在少数。”

  王安石笑道:“审刑院的司法改革,可也有不少人反对。自古以来,不管是颁布任何新政策,都会有人反对,这都是很正常的。为证此法良恶,可先在开封府先试着推广,若是可行再在全国推行。咱们用事实来说话。”

  司马光鄙视了王安石一眼,你得意甚么,靠得是人家张三在帮你监督。

  文彦博也不做声了。

  差役法改革,是早就定下的,如今新法出来,不少人支持,那王安石要试行,他没有理由去反对。

  赵顼等了一会儿,见大家都无话可说,这才道:“那就依王学士所言,先在开封府推行这募役法。”

 

 

第四百零八章 保持律法的弹性

  既然已经决定在开封府推行募役法,那么该由谁来执行。

  变法归变法,制度是不能变的。

  制置二府条例司这个临时机构,是可不能亲自下场。

  好在赵顼、王安石是早有准备。

  自司农寺、太府寺的老大被张斐赶出京城后,至今这位子上都是空着的,一直就没有安排人顶上去,这就是给新政留着的。

  因为此二寺之前已经没有太多权力,财政大权全都控制在三司手中,而王安石是无法控制三司的,办法就是咱另起炉灶。

  王安石就是看中二寺仓管系统,他的变法是围绕着理财,要是连个仓库都没有那怎么理?

  所以他向赵顼建议,由司农寺在主持募役法,再推荐韩绛出任判司农寺事。

  这韩绛可是出身北宋的顶级名门,他曾祖父韩处均被封周国公。

  他祖父韩保枢被封陈国公。

  而他父亲韩亿也是宰相封冀国公,谥号“忠宪”。

  他自己也很争气,在仁宗时期是进士及第,并没有去凭借祖荫当官,而在英宗时期,就当过权知开封府,后来又拜参知政事,一直在西北治军,去年才回来的,他弟弟韩维也是宋朝有名的宰相。

  反正他家真是一屋子宰相。

  而且他就曾在地方上针对差役法进行过改革,虽然有些成效,但也只是小修小改,没有治到根上,王安石的募役法也有吸取他的经验。

  关键这韩绛与司马光、文彦博他们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

  推他上去的话,司马光、文彦博他们也会稍稍放心一些。之前转运使薛向上位,那就非常麻烦,天天被人弹劾,王安石为了薛向也真是天天跟他们争辩。

  韩绛主持的话,这种情况就会大为改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3:02 , Processed in 0.0698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