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 - 第 871 页

  蔡卞纳闷道:“种副使收复绥州,自然是对国家和君主有利的。”

  张斐没好气道:“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审?”

  蔡卞是诚惶诚恐道:“学生一直都非常专注。”

  “那你就是光顾着听,而没有动脑子。”

  张斐摇摇头,又道:“在上午的审理中,我最为关注的是三个问题,其一,朝廷的决策;其二,两国当时的状态;其三,也就是绥州的战略地位。”

  几人同时点点头,但眼中却是充满着疑惑。

  确实!

  除了陆诜、种谔对过程的阐述外,其余审理,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在进行。

  但他们也疑惑,这三个问题,到底又能说明什么。

  张斐又继续解释道:“首先,朝廷的决策,这是最为关键的,你们之后若遇到此类案件,一定要先确定这一点。

  因为打与不打,是绝对不能让武将来决定,必然是由朝廷决策,如果让武将来决定,他们会给你打到天荒地老,因为武将考虑的只有胜负,且仅限于局部。但是国家需要考虑的是财政,是民生,以及考虑全局,而不是某一个战场,或者某一个敌人。

  如果朝廷从一开始就是否决整个诱降任务,此案就没有审得必要,再大的胜利,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肯定会伤害君主的利益,同时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国家利益。

  但是目前来说,这一点尚不明确,故此就需要引入第二点,也就是两国当时的状态,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证据,因为在这一点上,是很难去隐瞒的,方才无论文武,都是认为处于非战非和的状态,如果两国是处于和平状态,就必须要朝廷绝对明确的决策,才能够出兵。

  但目前来说,这一点也尚不明确。

  至于绥州的战略地位,主要就是考量此战利益,对于国家利益越大,必然是会影响到最终判决。以及这也是从侧面去判断,种副使的行为,图得到底是什么?武将渴望立功,这是人之常情,但贪功显然就是指不顾全大局。

  种副使此番出兵,究竟是立功为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查证的,这也是今天下午,主要要涉及到问题。”

  这一番解释下来,蔡卞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上午那番看似零散的审问,在他们的脑海中开始汇聚在一起,思路突然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学生受教了,多谢老师。”

  四人是激动地向张斐拱手道。

  内心是澎湃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对于这种案件,是完全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该如何审理。

  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对与错,判决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之前他们只是从司法公正的角度去看此案,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现在,他们明白,该如何去思考这一类案件,以及该考虑到那些关键因素。

  张斐笑道:“你们虽然懂得法制之法的理念,但还不懂如何将法制之法理念融入具体案例中,这也是带来你们来此的原因,也是你们重点要学习的内容。”

 

 

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与法(十)

  草草填了填肚子,贵宾们又回到皇庭里面去休息,便饭不给就罢了,要是还不让休息,那就真心说不过去了。

  张斐当然也不敢做得这么绝,休息可不要什么经费。

  不过也没有谁在午睡,毕竟这些官员也难得齐聚一堂,自然得抓紧时间叙叙旧,不过话题还是围绕着这场官司。

  这种审理方式,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以前如这种案子,说白了,也就是权力上的角力,当初为何要处罚种谔,不就是如郑獬所言,朝中官员对于种谔的行为,非常愤怒,而赵顼又只是刚刚上位,也不敢得罪大臣,于是下令罢免种谔的官职,连带薛向也一同受到惩罚。

  但之后为什么种谔又能官复原职,其原因也在于赵顼执意提拔,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凭借皇权。

  本质上,还是皇权与臣权之争。

  但是今日不同,至少目前为止,完完全全是以此案过程、背景为主,没有涉及到任何权力。

  不管是郭逵,还是郑獬,都只是在上面阐述事实,与他们的地位和权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他们的主张,张斐是直接表示,毫无意义。

  故此审到这里,他们甚至都看不出,到底哪方占据优势。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对此都是感到忧心忡忡,还是那句话,未知是最令人不安的。

  正午过后,庭审继续。

  贵宾们在庭警的邀请下,再度来到山谷中,经过短暂的休息,他们脸上倒是没有太多疲倦,唯独见到张斐上得庭长台时,每个人的脸上,多多少少是有些怨气的。

  府衙不拨钱,那是府衙的不对,但是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可以提供一顿便饭,那我们自然会偏向你,而不是采用这种方式,让我们去记恨府衙。

  我们怨得还是你。

  真是一只菜鸟!

  连这个为官之道都不知道。

  张斐并不在意,要是有下回的话,你们还是会来,我还是不会提供便饭,只是轻轻一敲槌,“我们继续审理绥州一案。”

  语气比较随意,就没有上午那些庄重的仪式。

  言罢,张斐突然左右一看,贵宾们也随着他的目光左右看了看,发现较比起上午,种谔、陆诜位子更加向中间靠拢,都能算是直接坐到庭上。

  只听张斐朗声道:“经过上午的审问,我们大致清楚,收复绥州的过程,朝廷的决策,以及当时的环境和背景。而下午我们将会审理此案的具体过程。故此,我将陆知府和种副使的位子安置在庭上,这是为了方便本庭长更清楚了解整个过程。”

  说着,他看向种谔和陆诜道:“不过规矩还是一样,我希望不管是陆知府,还是种副使,不要打断证人的做供,以及用任何眼神、动作,影响证人做供,如果发生这种事,不但会影响到本庭长的判决,同时也会令检察院介入其中,对于你们双方都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有疑惑之处,本庭长会自向二位提出询问,二位是否已经清楚?”

  种谔、陆诜同时点点头,但这种完全陌生的方式,令他们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就如同小学生第一天上课。

  而那些贵宾,只是觉得别开生面。

  你这是在审案,还是在讲课。

  不过蔡延庆、韦应方等河中府官员,倒是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明。

  在说明之后,张斐轻轻敲槌,朗声道:“传秦州武山县李水李主簿出庭。”

  听到此人的名字,种谔不禁皱了下眉头,而陆诜则是面露惊喜之色,似乎没有想到李水也被找来当证人。

  而不少贵宾也是交头接耳,询问这李水到底是何人?

  但到底是个主簿,此种案子,还需要一个主簿来出庭作证吗?

  过得片刻,但见一个身形瘦弱的中年人上得庭来。

  请他坐下之后,张斐便问道:“李主簿,你是何时去到武山县担任主簿的?”

  李水道:“熙宁元年六月。”

  张斐低头看了眼文案,道:“据我所知,我朝县主簿是不常调动,这是为了让知县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情况,不知朝廷为何要调你去秦州武山县?”

  李水回答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但也许是因为绥州一战,因为当时我是与陆知府一块调去秦州的。”

  说到这里,他还瞧了一眼陆诜。

  张斐问道:“你说得也许是因为绥州一战,可是治平四年,种副使收复绥州一战。”

  “是的。”

  “为何你认为这与你调任有关系?”

  “当时我是在青涧城担任主簿,而在种副使出兵的前一天,我曾质疑过,并且想要阻止种副使出兵。”

  “你在质疑什么?”

  “因为当时种副使是说,他已经得到朝廷的诏令,允许他出兵,但是我认为这很可疑,因为如果真的下达诏令,我身为主簿,不可能对此毫不知情。”

  “之后呢?”

  “之后种副使并未理会我,凭借其种家在青涧城的威望,统帅全部兵力出击。于是我赶紧书信陆知府。”

  “嗯。”

  张斐先是偏头看向陆诜,“陆知府,可有此事?”

  陆诜点点头,道:“确有此事,李主簿的那份书信,我至今都还保存着。”

  “可有带来。”

  “有。”

  陆诜立刻掏出一份保存完好的书信。

  他一直认为此事,遭遇到不公对待,以他资历和功劳,如果没有这事,多半是进入中央的,故此他非常渴望有一天,讨回公道来,这些证据,他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

  而当时的审理,可没有在乎这些证据。

  信件呈上之后,张斐仔细看了看,然后递给蔡卞,旋即又偏头看向种谔,“种副使,李主簿之言,是否真实?”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2:35 , Processed in 0.05804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