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109 页

  开宗立派?

  他疯了吗?!

  堂哥做学问什么水平,姜萱还是略有耳闻的。

  二十岁就达到了童生大圆满。

  俗称,

  ——半步秀才境。

  这种水平在敬亭山自然算是姜氏一族的青年才俊,但是在南京乃至大明……

  开宗立派这种说法,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啊!

  “我决定了。”姜星火目光坚定的道:“你就不必劝我了,我这里还攒了些银钱,你拿着,雇正规车行的马车回家。”

  说罢,姜星火掏出了一个小布袋,把他讲课所得的银钱递给了姜萱。

  婶婶对他很好,即便他在这个世界的父母已经去世了,仍对他照顾有加,可他却变卖祖产辜负了这份恩情,他于心难安。

  更何况……

  如果他继续留在这个世界,写文章触怒了士绅阶层,也是早晚会被搞臭、搞死的!

  虽然这就是姜星火的隐蔽作死意图之一。

  但他宁愿自己早死早穿越,也不想连累了婶婶她们。

  至于其他的事情,至少他尽力了,问心无愧。

  “堂哥……”

  姜萱欲言又止,可看着姜星火坚定的目光,她终究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

  “回去过你该过的日子。”

  丢下这句话,姜星火转身朝诏狱内走去,背影显得格外孤寂与萧索。

  姜萱沉默的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眶微微泛红,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而下。

  她没想到,姜星火竟然真的会决定出狱了也不回家了。

  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打击了少女不算坚强的内心。

  姜萱总觉得,堂哥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

  可是,她又无法阻拦姜星火,只能暗暗祈祷着,希望堂哥能够渡过难关,重新站起来。

  ……

  “哪怕是出狱了,姜郎真的不打算回家吗?”

  看着姜星火从值房里出来,李景隆好奇地问道。

  “不打算。”姜星火摇了摇头。

  “为什么?”

  面对他的问题,姜星火沉默了片刻。

  为什么呢?

  最终,姜星火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前我觉得教书育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创造一些真实存在的物质,或许能改变这个世界。”

  “现在想法变了?”

  “想法没变,我还是觉得教书育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或许有一种事情,是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姜星火淡淡说道。

  “什么事情?”

  李景隆似乎还没从讲课的捧哏角色里脱离出来,问个不停。

  “一时半会儿既然死不了,那或许是老天注定的安排。”

  “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我现在就想尝试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拿起笔,用自己的文字当做武器,去批判、去改造这个世界,改造的不是物质,而是思维……是人脑袋里固有的东西,我觉得只有把思维改变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地去做一些其他事情。”

  姜星火语气平缓地说道:“倒也不是我异想天开,而是确实这种事情,是在我的认知里真实存在过的。”

  正如西方有启蒙运动,东方有新文化运动。

  思维变革,永远都是指导人们前行的动力。

  姜星火穿越的时候,虽然并没有亲眼见到过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发生,但他也确实体会到了,哪个时代的不一样之处。

  只有心中有理想信念,那些觉得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事情,才能成为现实。

  这并非是唯心主义论调,也并非是主观决定客观……不是那回事。

  而是正如姜星火昨天所说的那样,人是活生生的人,他也是一个且是存在的个体,那么既然是人,就不能抛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而现在姜星火就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主观能动性。

  譬如……在大明的思维界里,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固然周树人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可总得有第一个人去走,去开路,不是吗?

 

 

第一百章 如何打压江南士绅?

  “芽苗菜长得怎么样了?”

  皇宫里,徐皇后被朱棣同样的问题弄得烦不胜烦。

  “陛下,您这两天为什么一直关注那点芽苗菜啊?”

  朱棣拒绝了宫女的服侍,自己穿着燕居常服,一边穿一边对身后榻上的徐皇后说道。

  “秘密,成功了再告诉你。”

  不多时,被派出去看芽苗菜长势的侍女回来了。

  “陛下,两边差不多,没什么肉眼可见的变化。”

  朱棣闻言轻叹了口气,倒也没说什么。

  “陛下是要去内阁吗?”徐皇后云鬓散乱地起身问道。

  “不去内阁。”朱棣挎上了犀带,说道,“去大天界寺……听说老和尚最近疯病稳定下来了。”

  徐皇后嘀咕道:“那么大把年纪,都快七十的人了,天天还琢磨新学问,换谁都得疯。”

  “哼哼,患难与共二十多年,老和尚对朕不仁,朕还能对他不义不成?”按惯例,朱棣在牛皮靴子的靴叶里插上了一把用了很多年的割肉匕首,“朕就当他是个疯子,带点蔬果去慰问慰问……今天不去看看,要不然就得等朕回南京再去喽。”

  徐皇后沉默刹那,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丈夫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像是每次出征前的那样。

  只是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摊役入亩,非得陛下亲自带兵去吗?”

  朱棣低头认真说道:“你知道朕的习惯。”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

  大天界寺。

  秋天的味道已经在这座宁静的寺庙里飘散开来。

  小沙弥们拿着大大笤帚清扫着开始掉落的秋叶、老僧们裹得比往年更紧一些的衣衫、附近前来祈福秋收的农人们虔诚的神情……无不说明了,秋天真的来了。

  “笃~”

  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朱棣缓步走到门口敲了敲门,另一只手中亲自拎着一篮子新鲜果蔬,上面还点缀了一束红白相间的野菊花,显然是徐皇后的手笔。

  几名路过的僧人向皇帝陛下恭敬地行礼,朱棣登基这几个月以来,佛门和道门在建文朝被打压的情况明显好转了起来。

  最直观的……就是香火钱开始逐渐变多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28 , Processed in 0.03165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