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117 页

  “谁知道朝廷来了一出‘摊役入亩’?”

  张二郎重重点头。

  “也不知道‘摊役入亩’这种办法,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简直就是绝户计!”

  老人一边咳嗽,一边苦笑点头。

  对于他们这些地方上以宗族为单位形成的小豪强来说,摊役入亩,就是绝户计!

  若是散布在几个村的大宗族还好,人家以前可以轮流组织青壮年去服徭役,现在不服徭役也没什么问题,继续耕地就好了。

  可这种一村一姓的小宗族,很多流民和外乡人,甚至说本地人,愿意把田地投靠过来当隐形的佃农,本质上不就是恐惧徭役吗?

  现在好了。

  徭役取消了!

  没有了徭役的压迫,这些人干嘛不种自己家的地,反而去给你当佃农呢?

  那么没有了投靠的流民劳动力和供奉田地的佃农,小土豪失去了对这些人的人身控制权以及财产管理权,又凭什么在乡里作威作福呢?

  充其量不过是地多一点的富裕农民罢了。

  张二郎叹道:“摊役入亩,这是绝了我们的根啊!”

  “非止如此。”老人怔怔道,“这一轮在江南大略地推行过了摊役入亩,民心必然会归附新帝……你周世伯要做的大事,恐怕就真的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被吹得无影无踪了。”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建文帝,回不来喽。”

 

 

第一百零四章 化肥神迹,张天师的提议

  就在朱棣亲自深入江南,体验姜星火所提出的“摊役入亩”之策,是到底如何快速收拢被靖难之役吓散的民心,又是如何利用取消徭役从最根本上摧毁了乡间豪强的统治基础,以及刚刚露出苗头的农村坞堡化萌芽的时候。

  远在数百里外的张天师,此时刚刚睡醒。

  是的,晚上刚睡醒。

  “我自黄粱未熟时,已知灵山有仙奇。

  丹池玉露妆朱浦,剑阁寒光烁翠微。

  云锁玉楼铺洞雪,琴横鹤膝展江湄。

  有人试问君山景,不知君山景是谁。”

  张宇初一身丝绸内衬,微敞着怀,从床榻上起来,漱了口水后吟道。

  身为天师,穿衣这种事自然是不用自己管的,早有道童帮忙,张宇初呈现“大”字站立,一边看道童们给自己穿衣、梳着胡子,一边问道。

  “清风,今日那点芽苗菜如何了?”

  在门口的道姑挥了挥搭在臂弯上的拂尘,声音淡漠地说道:“回禀师尊,早晨刚去廊道看过了,跟往日无二。”

  张宇初不出意外地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就是随便问一句,压根就没指望能得到什么其他的回答。

  毕竟,这玩意是皇帝让他也种一点的,如果他不种或者不问,被皇帝知道了都是欺君大罪。

  张天师这辈子就为了振兴道门,振兴道门靠自己没用,儒家早就把佛道两家压得喘不过来气来,只能依靠皇帝赏识才有机会,所以着实从心的张宇初压根一点都不想得罪皇帝。

  每天问一句,表达一下对芽苗菜的关切,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又有什么费劲的呢?

  “师尊,今日去哪?”

  张宇初淡淡道:“今日去琪国公府上,老将军虽然身材健硕,龙精虎猛不减当年,但毕竟上了岁数,阴阳之道还是需要本天师的秘方调养一二的……咳咳。”

  听了这话,旁边的道童,嗯,说是道童其实岁数也不小了,都露出了一副“你懂得”的神色。

  道姑则是抬起拂尘,呸呸呸了几声。

  不过,这也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虽然有句话叫做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但朱棣不是这种人,朱棣对靖难功臣们,甭管你是跟着张玉朱能夺北平九门的八百勇士,还是在白沟河、夹河、藁城一起血战过的,甚至是大宁系以及其他地方派系投降过来的,朱棣基本都做到了一视同仁。

  所以,朱棣打进南京城坐上龙椅后,就开始大封靖难功臣,而且是那种毫不吝啬的封赏,田地、俸禄、爵位、散官名号、金银、美人……只要是你能想到的物质或是名誉上的赏赐,朱棣基本都满足到位了。

  也正是如此,现在虽然大明国内的局势还是比较复杂,充满了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但进了南京城这个富贵窝的将军们,也普遍性地开始松懈了下来,开始讲究起了享受。

  事实上,这也是朱棣带着大军清扫江南的一个次要原因。

  这才过了几天的太平日子,就开始这副惫懒的样子了?都给老子动起来!

  靖难的时候,燕军以一地对一国,李景隆在北平送了一次,退回德州在白沟河依旧组织起六十万大军。而燕军呢?一次都不能输!

  甚至连战连胜,因为过于深入南军腹地,遭到了一次小的失败,便开始军心有些动摇,还是朱能拔剑力谏才阻止了退兵的想法……难道这么多天下名将并不晓得这个道理?不是的,只是脑海里的那根弦,绷紧的太久了,遇到任何意外偶容易断。

  如今刀口舔血的日子结束了,不用时刻担心自己这群叛军叛将被建文帝拉到南京城砍脑袋,老当益壮的丘福自然也就动起了多子多福的念头,其实不足为奇。

  张天师一边思量着这里面的关节,一边向外面的回廊走着。

  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张宇初如今在靖难功臣的圈子里混的不错,不论是提供点阴阳调和的保养,还是治疗将军们的陈年旧伤,亦或是做个法事祈福……总之,张宇初得到了新贵们的普遍尊重和认同。

  这对于张宇初来说,就是极好的,毕竟龙虎山虽高,大上清宫虽远,但也避不开庙堂的这些风波。

  至于黑衣宰相道衍,张宇初打心眼里是不想去见的,因此,只要在大天界寺的道衍没有邀请自己,哪怕同在南京城,张宇初也就当没这人。

  不然呢?

  他张天师是天下道门领袖,道衍是天下佛门领袖,可道衍在新皇帝心里的地位,比张宇初高到不知哪去了,去人家佛门的地盘伏低做小,多憋屈。

  就这样,张宇初瞎琢磨着走出了廊道,即将来到外面的院子,就在他一脚已经踏出石阶的时候,余光一瞥,却骇得踉跄了起来,要不是身后的两个道童眼疾手快,险些摔倒在地上。

  “清风!”

  张宇初的手指都有些颤抖,他指着廊道后面新开垦的几片菜地,大声吼道。

  “师尊我在。”

  清风道姑一开始摸不着头脑,不过随着她的目光移了过去,登时呆立在了原地。

  “啪嗒!”

  臂弯处搭着的雪白拂尘坠落在了地面上,粘上了一层泥灰,清风却恍若不觉。

  她呆呆地看着廊道后面那新开垦的几片菜地。

  “不可能……不可能啊师尊!”

  “你说不可能。”张宇初揉了揉眼睛,复又问道:“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不是用盆子装的,这好几片地,还能被人不知不觉偷梁换柱不成?”

  眼前的几片菜地里,芽苗菜的长势犹如天差地别!

  是真的天差地别,不是夸张。

  其中的三片地,芽苗菜还耷拉个脑袋,蔫了吧唧地长了一小节出来。

  而另外跟这三片地隔开种的其余三片地,芽苗菜则是长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嗖”地一下就变了样,又粗又高,明显地比旁边地里的芽苗菜长势要好上一大截。

  金灿灿地,看着就很有食欲,想拿来炒鸡蛋。

  清风道姑顾不得仪态,慌里慌张地跨过了木质的回廊,来到菜地旁,撩起了道袍下摆蹲在地上,亲自用手伸进去检查着。

  “这……这……”

  清风道姑完全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小脑袋里压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早晨长势还差不多的芽苗菜,到了晚上,突然就能拉开这么大的差距。

  “清风,你早晨的时候,确定看了吗?”张宇初有些怀疑的问道。

  面对师尊的怀疑,小姑娘都快急哭了,眼泪在大眼睛里打转,直接指着天赌咒发誓:“师尊,我早晨真的看了,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肉眼看不出任何分别。弟子,弟子若有欺瞒,愿意受天打雷劈!”

  旁边的道童亦是帮衬道:“师姐没撒谎,早晨……早晨我俩在这施肥来着,那时候长势都差不多的。”

  “不是为师怀疑你,只是……唉,这也太过不可思议了!”

  张宇初叹了口气。

  “不对!”

  张宇初看着两个道童,问道:“你们给施肥了?怎么施肥的?莫不是你们两人搞的鬼?”

  见两个道童不说话,张宇初沉着脸说道:“这是皇帝陛下交给本天师的大事,你们到底是怎么施肥的,如实说来,切莫说谎!”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30 , Processed in 0.04161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