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235 页

  “直音法”更坑爹的是,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就会出现让人非常无语的,用生僻字来注常用字的现象。

  第二阶段是【反切法】。

  【反切法】的起源时间说法不一,但东汉到唐代这段时间,肯定是跑不出去的。

  反切法其实很好理解,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

  【反切法】和现代汉语拼音,本质上都是拼音,区别在哪?

  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而【反切法】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声调。在【反切法】的拼音规则体系内,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换言之,会说话不代表你能拼出【反切法】规则下的音,你必须达到以下三点条件,才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查字典。

  首先,你得认字,最起码你要认识拼出某个字的相应两个字,那你要是不认得其中某个怎么办?对不起,你拼不出来。

  其次,你以为你认了字就能拼出音了?不可能的,你还得背非常复杂的规则。

  最后,认了字背了规则,你还是有很多字是拼不出音的……

  所以【反切法】虽然已经是此时最先进的汉字注音方法,但是其实,也挺坑人的……

  “姜星火到底是怎么注音的?”

  “唉……”解缙叹息道,“姜星火,是直接拿符号来注音的!直接跳过了‘以字注字’的怪圈!”

  等到解缙把他看到的内容稍加详解,说出了姜星火那套汉字拼音的原理。

  杨士奇、杨荣等人闻言,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这事情闹大了!

  以前之所以推广不了识字,就是因为不管是“直音法”还是“反切法”,都是“以字注字”,这就陷入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里,你不认识字怎么学“以字注字”的注音办法?可问题是,我特娘的都认字了,还要学以字注音干嘛?

  而且历代文人搞得这套【反切法】注音体系异常复杂,学会了不代表通用,有的字一样注音不出来,或者读出来就是错的音。

  但姜星火提出的汉字符号拼音,完美地解决了这个怪圈!

  哪怕是个文盲,也不需要去学习别的字来给其他字注音,而是只需要学会二十几个符号,就可以把天底下成千上万的汉字给注音出来!

  而且注音的精准度,远胜【反切法】无数倍!

  这也就意味着,姜星火的这套汉字拼音方法,推广难度极低,速成效率极高!

  这对于他们这些大皇子一党的支持者来说,可实在是称不上什么好消息。

  皇帝的态度很明显了,不管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肯定是有一个要上位当储君的。

  朱高炽能文,朱高煦能武,储君之争,不可避免。

  而且皇帝的意思就是要尽量把这个争储的过程控制好,绝对不容许有任何大的差错。

  而二皇子朱高煦蹲了这么久的大牢,你甭管他在里面过得啥日子,蹲大牢没有大范围人身自由总是没错的吧?那皇帝就一定会给予朱高煦一些补偿,而税卒卫,就是许给朱高煦的补偿。

  朱高煦能不能拿到皇帝的补偿,关键点不在于朱高煦也不在于任何人,而在于姜星火。

  在于姜星火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说那般,也就是众人觉得夸下海口,二个多月就能让文盲认识五百个常用字。

  消息甫一出来的时候,自然是没人相信能做成的。

  原因就在于,注音这个难题,上千年来,都没有人能够完美解决。

  这也是解缙为什么今日稍有失态的原因。

  这种上千年悬而不绝的历史级别的难题,姜星火竟然解决了!

  这种震撼,大约跟现代社会监狱里有个劳改犯,公布了哥德巴赫猜想“1+1”的论证过程一样……

  难度肯定不一样,但造成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文无第一嘛,文人基本都是一身傲气,要是这个问题老祖宗解决不了,那我解决不了也不算丢人。

  但是如果老祖宗解决不了、我也解决不了的难题,让你给解决了,我的脸往哪放?

  这不是让人搁在地上踩?

  “税卒卫之事恐怕想要阻止是难了。”

  杨士奇叹息了一声。

  虽然他跟解缙有点不对付,可是现在,他倒是希望姜星火做不成扫盲班这件事。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

  不管是解缙还是杨士奇,亦或是杨荣、胡俨,他们既然跟大皇子朱高炽的牵扯越来越深,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庙堂生涯已经与其绑定在了一起。

  大皇子朱高炽争储失败,他们的下场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重的自然是族诛、流放,轻的则是贬官边缘化,前途尽毁。

  毕竟立朱高煦当太子的呼声本来就高,跟着朱棣奉天靖难的勋臣们,除了老了的顾成和年纪还小的张辅,其他清一色地二皇子党,旗帜鲜明的不行,就差把这几个字写脸上了。

  朱棣对此也没办法。

  原因便是靖难的时候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有多大机会打进南京城当皇帝,谁能想到日后立储的问题?

  靖难四年,需要朱高煦这个当世第一猛将,作为全军锋矢来玩命的地方多了去,朱棣怎么限制朱高煦跟将领们的交往?

  所以,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尴尬现象。

  靖难勋臣一窝蜂地支持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太子,而大皇子朱高炽在行政体系内旧部,大多数都留在了北方收拾被靖难打成白地的河北、山东等地的烂摊子。

  大皇子朱高炽带到南京中枢的只有寥寥数人,再就是收拢的这帮以内阁为主的建文旧臣。

  因为靖难结束,刚刚不到五个月!

  所以在南京,二皇子朱高煦的支持者,力量是远高于大皇子朱高炽的,动不动就是国公、侯爵、伯爵,而大皇子朱高炽的支持者,只有一些品级比较低的文官。

  如此也就罢了,随着大皇子朱高炽掌国日久,总是能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势力的。

  可朱高煦再过两个月出狱后,手上就能掌握“税卒卫”这种强硬的势力,如果在大明帝国的行政系统,在被其渗透,有些关键职位的人选落在朱高煦手上,大皇子朱高炽就会彻底失去了制衡之力。

  “唉,这件事,难啊!”

  解缙出奇地没跟杨士奇唱反调,而是颔首同意了杨士奇的观点。

  如今经历了“江南周缙谋反案”朝野本就动荡,若是储君之争再起,将来必然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而且,如果真是朱高煦当上了太子,等个十几年二十几年,一旦朱高煦登基,按照朱高煦的暴烈性子,肯定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就算朱高煦当不上太子,仅仅是在储君之争里占据上风,到时候杨士奇这些人手中掌控的权势,也必然会遭受损害。

  杨士奇等人都是从小就看史书的人物,自然清楚皇族内部竞争之激烈,以及争储的残酷性,都远超普通人的想象极限。

  “殿下,臣有一策!”

  正在沉吟之时,老实敦厚的胡俨突然站出来说话了。

  朱高炽看向他,胖胖的脸上勉强露出了一抹笑容,问道:“胡侍讲有什么办法?”

  “臣倒是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胡俨苦笑道:“只是觉得,此事既然无解,不如顺水推舟。”

  朱高炽疑惑道:“你的意思是坐视税卒卫成立?”

  胡俨微微点头道:“说句诛心之论,二皇子虽然是次子,但靖难四年出生入死下来,陛下一直觉得亏欠他,所以税卒卫这件事,陛下恐怕早就打算交给他。如果我们非要上书阻止,陛下反而会雷霆大怒。”

  “臣的意见就是,既然阻止不了,不如干脆主动上书提议此事,同时提议由张辅任副手或是实际上的主官,把税卒卫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张辅,这位未来的一代名将,唯一一个从靖难之役打到土木堡之变的存在,也是大皇子朱高炽如今仅剩不多的勋臣支持者了。

  “胡闹!”

  解缙猛地拍案而起,怒斥道:“此计不可,殿下万万不可糊涂!”

  解缙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陛下如此作为,分明就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大明的统治根基。倘若二皇子得了这份权力,下手不知轻重,地方税收反而会适得其反,绝不能让二皇子来统领税卒卫。”

  几人一阵无语,解缙什么都好,才学高、资历深,唯一的问题就是性子,实在是太狂浪了。

  说的这话就没水平。

  大家都知道税卒卫会影响地方士绅的利益,问题是你就不会换个委婉的说法吗?

  杨士奇皱眉道:“那依照解侍读的意思,应该如何?”

  解缙咬牙切齿地说道:“此刻二皇子已经在诏狱中,咱们只需要设法让御史再上奏,给二皇子鼓捣些罪名出来……众议纷纷,那么此事便阻止了!”

  朱高炽沉默不语。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43 , Processed in 0.03555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