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310 页

  比较客观地评价朱棣的庙堂智慧,那就是确实有一些,但远逊于他的军事天赋。

  否则,朱棣如果是一个极富庙堂才华的政坛老手,也不至于道衍不在身边,他就干出入南京城不去拜朱元璋陵墓而是去宫里登基这种事……如果不是杨士奇等人拦着,几乎就造成了重大的庙堂灾难。

  反而是寻常人看来有些缺乏庙堂智慧的举动,也就用极为酷烈的手段清洗建文旧臣,动不动玩族谱消消乐的事情,其实在很多大明帝国高层眼里,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虽然在政坛老手眼中这些举动有些操之过急,但这种雷霆之威,倒也不妨视为朱棣自己用来树立新皇威严的独特庙堂手段。

  故此,其实大家对朱棣的庙堂智慧,在心里的评价都普遍不是特别高。

  可庙堂智慧不是特别高的朱棣,却可以靠着姜星火这套方法,在很短很短的时间内,看着地上的四方格,就独立推导出了这个近乎完美的结论。

  如果换了夏原吉这种官僚来,哪怕心思再玲珑,人情世故再通透,可这种统筹规划、权衡利弊的纯理性思考,总得要个一时半会儿能想明白吧?

  但朱棣却只用了五六个呼吸的时间!

  却恰恰说明了,姜星火办法的可行性!

  因为这证明了上层制定考成法目标的官员们,只要有正常的庙堂判断力与管理执行能力,就很容易掌握这套办法,来为各个部门制定出属于自己的、合适的考成法目标。

  简单易推广,且不易出错,这就是姜星火这套办法的最大价值所在!

  此时朱高炽犹疑了刹那,反而有些小家子气地询问意见道。

  “这个办法,要不要建议父皇不要外传?”

  夏原吉微微一怔,旋即哑然。

  大皇子这是怕《国家管理学》这门课程里的精髓所在,轻易地流出到朝野,反而会不利于皇权的统治。

  毕竟,这东西说起来做起来都简单,可是总结归纳起来,却非常困难!

  甚至可以说,如果姜星火不点拨他们,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悟出来!

  事实上,这也是近现代科学,包括管理科学对于封建时代的代差优势所在。

  别不信,光是一个‘流水线作业’,最基础的管理办法吧?多简单的东西,可有人点出来跟没人点出来之间造成的制造力差距,就是天差地别。

  这一层窗户纸,没有姜星火伸出手指头戳破,把外面的光透进来,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是会觉得屋里昏暗乃是理所应当的。

  这也是姜星火用现代管理学对考成法进行改良的意义所在。

  张居正的考成法不是不好,而是在很多细节上,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还糙得很,就像是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一样。

  姜星火只需要运用几个简单的管理学原理,对考成法稍加改良,考成法监督激励官吏的功效,就能放大好几成!

  而且还能通过合理制定考成法目标,来避免对百姓的伤害。

  折磨官老爷什么的,最喜欢了。

  对于朱高炽敝扫自珍的想法,道衍却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考成法,老衲觉得可行!”

  朱高炽亦是点头,他也觉得考成法可行,然而正是因为觉得可行,才对考成法的核心要诀外传感到有些可惜。

  但随即,朱高炽看着神情古井无波的道衍,就明白了道衍话语里的另外一层意思。

  那就是,考成法可行,可为了推广考成法,令其不在一级一级的操作中走形变样,那配套的制定考成目标方法,也得可行才行!

  也就是说,道衍不认同朱高炽关于敝扫自珍的想法。

  旁边的夏原吉亦是说道:“大皇子殿下,臣觉得,想要推行看起来很可行的考成法,那么其可行的前提……也就是合理的制定考成目标的方法,也得跟着推行。”

  “所以不要外传应该是不行的。”夏原吉苦笑道,“否则就得少数几个人制定整个大明六万余官员,再加上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吏员的考成办法,恐怕累死都难以做到。”

  被两位重臣这么一说,朱高炽也不由地讪讪一笑,晓得是自己心头起了贪念,被蒙蔽了心智。

  “但怪就怪在,姜先生的办法也太好了啊!”朱高炽心里这般对自己说道。

  而想到这里,朱高炽的心头,也涌起了一股不一样的情绪。

  朱高炽,从未有过如此迫切地念想,想要把姜星火这位五百年恐怕都难得一遇的无双国士收为己用。

  原因无他,姜星火的能力,对于大明帝国的决策者们,实在是太过强悍逆天了。

  宏大的历史视角,仿佛能看穿未来一般的眼界,种种令人叹服的治国神策……

  越听姜先生的课,朱高炽只觉得受益越多,而且越发感到,自己过去引以为傲的治国才能,在姜先生的通天智慧下,究竟是多么地渺小。

  “姜先生仅仅随口一句话,就能解决不知道多少历代治国名臣都无力解决的吏治问题。”

  朱高炽望向扩音墙壁的目光,刹那间变得敬佩无比。

  而在这倒数第二节课里,显然,很多关键人物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朱高炽不必再提,闭关跟随姜星火学习数月的朱高煦则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朱棣则定下了拜姜星火为国师,借用其通天智慧来增强大明国力的决定。

  郑和呢,却是一边怀念珍惜这段所剩无几的诏狱安逸时光,一边对自己未来的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另一边则对给予他这些明路的姜星火充满了感激之情。

  嗯,若是姜星火知道了,恐怕也不会要求郑和给予他什么回报。

  ……当个旅行青蛙就好了。

  时不时寄回来点海外土特产,写写下西洋见闻,多好。

  ……

  “发挥畅所欲言,克服党同伐异,参与国家大事,回避锦衣缇骑。”

  姜星火的眉宇间,带上了一丝笑意。

  “燕校尉果然不凡!”

  朱棣的脸上,自然没有任何神色波动。

  姜星火夸朕,朕就该高兴?想得美!

  姜星火回到了正题:“接下来,就是这节课的最后一小部分内容,也是八字秘诀的后四个字的解释……学会了这些,你们也就学会了如何在这个时代,最大程度上避免踏进‘黄宗羲定律’和‘血酬定律’所交织产生的,封建国家管理中因为基层吏治所产生的大坑。”

  “这后四个字便是刚才所说的。”

  “——用停成御。”

 

 

第二百二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姜星火没有任何藏私的意思,便打算将八字秘诀的最后四个字,给他们拆解出来。

  其实,这都是公共管理学中非常经典且实用,在后世广为流传应用的战略管理规划技巧。

  但这种后世人们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积累了数百年才逐渐摸索出来的管理学技巧,对于刚刚迈入十五世纪第二个年头的大明,无疑是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

  毕竟,在大明这个传统封建国家的公共管理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目标导向分析可言,所有官僚部门都是在年复一年地执行着从历史中演化过来的职责。

  管理混乱,目标模糊,导致的结果就是得过且过!

  对于这一点,朱棣也早就觉得极不满意。

  只是朱棣苦于官僚机构强大的历史惯性,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反而怕越弄越乱,越改行政效率越低。

  眼下,姜星火则是不仅给他递了“考成法”这把刀,还手把手地教他“优劣危机,用停成御”的刀谱!

  简直就是生怕他拿了刀不会以最刁钻、最致命的角度向官僚系统劈下去!

  ……贴心极了。

  姜星火缓缓道:“之前的‘优劣危机’分析方法,是一种态势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危险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大明某个部门或职位所需设定理想的考成目标的方法。”

  “而‘用停成御’,则是基于‘优劣危机’分析结果,进一步地精细化符合大明某个部门或职位现实情况的目标……也就是说,先有‘优劣危机’的分析结果,才有‘用停成御’的进阶分析。”

  “用,便是如何根据现有的优势,在不会妨碍大明其他行政部门的考成目标的情况下,善用自身的优势。”

  “我只举一个例子,免得啰嗦。”姜星火指着地上的四字格说道:“之前根据‘优劣危机’分析法,分析出大明台谏系统的内部优势是——发挥畅所欲言。”

  三人纷纷点头。

  “而‘用停成御’的用,便是说,如何善用‘发挥畅所欲言’的优势?既然是善用,那一定不能只偏向于弹劾官员吧?台谏系统能不能对其他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呢?如果可以,都有哪些可以善用这个优势的问题?各自大约占什么比例?”

  姜星火此言一出,顿时让几人开始了新一轮思考。

  很显然,这是对官吏考成目标更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16 , Processed in 0.0498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