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388 页

  “出兵没问题,臣也是来请求调兵的。”

  姚广孝躬身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以忠义卫出动,但应以橹盾围堵为主,不易真动刀兵,毕竟事发突然,定有很多监生是被蒙蔽鼓动的。”

  “嗯,荣国公说的也不无道理。”

  朱棣微微颔首,也晓得刚才有些杀心过重了,他又看向其他人,询问道:“诸位认为呢?”

  丘福等人齐齐拱手道:“臣附议。”

  晚宴到了这个地步,也是开不下去了,诸位武臣勋贵此时也不好回府,他们府里各个都是豢养着家生子组成的家丁家将的,这些人在五军都督府报备过,战时要充当勋贵们的亲兵,被合法允许拥有战马、甲胄、长兵器,夜里的乱子,自家护卫自家的安危不成问题。

  而皇帝自然也不会放任他们回去,免得有人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趁夜惹出更多乱子。

  “老二,去通知你母后一声,让她安心继续宴饮。”

  朱棣想了想对一直没说话的朱高煦吩咐道,又问:“国师呢?怎么没随你们一起来?”

  姚广孝似若无觉地答道:“跟礼部右侍郎宋礼宋大人在谈话。”

  朱棣闻言一滞。

  不过此事朱棣倒也不觉得关姜星火什么事,毕竟这是涉及到军事行动的问题。

  而军权,是朱棣最为关心的问题,他绝不可能允许姜星火直接插手。

  谨身殿里自然是不允许披甲带刀的,此事一众勋贵们无事可做,倒也不慌,镇压这点小乱子,随便派谁去都行。

  然而就在这时,姜星火和宋礼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稍微了解了一下皇帝的决断,姜星火坚决道。

  “陛下,不可调兵!”

  随后,姜星火把自己的一番推断,跟朱棣陈述了一下。

  “变法本就阻力重重,而这群国子监监生想要压下去,不过是陛下翻手之事,随时都可以,眼下重要的是不能激化矛盾。”

  朱棣蹙眉道:“国师未免有些妇人之仁,此时不动刀兵,这些监生满城乱窜起来,惹来更大的动乱又该如何?”

  “陛下且信我一回,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我有把握不动刀兵即可平息事端。”

  见朱棣颇有不虞,姜星火自然晓得,这种铁血帝王的心性,是一定不怕有人跟他对着干的,但姜星火却不愿意给变法增加更大的困难。

  于是姜星火说道:“若是不成,陛下再调兵不迟!”

  思虑片刻,朱棣颔首道:“好,朕信国师之言,不过国师要如何处置?”

  姜星火问了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兵仗局的火药司,平日里还为宫中准备节日的烟花,刚才路过奉天殿前的广场,看到上面不少宫人准备着烟花,想来是陛下打算待会儿与勋臣们观赏?”

  朱棣点了点头,这是他为晚宴准备的节目。

  “请陛下把这些烟花借给我一用,就在太平街上放。”

  “朕允了。”

  朱棣虽然搞不清楚姜星火打算干什么,但还是答应道。

  姜星火继续道:“再让郑和带些宫中孔武有力的太监,拿些扫帚之类的,随我一同去太平街上。”

  “好。”

  朱棣也毫不犹疑地答应了,宫中有不少武装太监,都是他在燕王府时期培养的。

  “陛下且在宫中等消息就好。”

  在众勋臣的面面相觑中,姜星火大步离去。

  朱棣想了想,对老三朱高燧吩咐道。

  “你去跟上国师,万一有个意外,以国师安全为主。”

 

 

第二百九十五章 磊落

  早春的寒风打着旋儿,吹在太平街两侧刚萌发了一丝嫩芽绿意的杨柳上,枝条被吹得“簌簌”作响,偶尔还夹杂着几声猫头鹰凄厉而又刺耳的鸣叫。

  夜空也灰蒙蒙地,月亮躲在铅色的云层后,像是在压抑着什么似的。

  在这个时代,此时大部分人已经安寝了,但仍有些街坊中挑着依稀的灯火,如果不是白玉狮子镇守的朱门高槛,便准是家境殷实、小偷格外眷顾的人家了。

  “郭兄,情况不太对啊。”

  被汹涌而盲目的人流裹挟着,看着远处愈发昼亮的灯火,柴车不安地拉着身边郭琎的绸布衣袖说道。

  天可怜见,总裁变法事务衙门还没成立就被阻挠,两个小吏又偏偏已经被诏狱调了出来,这时节郭琎和柴车二人就成了孤魂野怪般没人管的存在。

  郭琎一时惶急,却也是欲哭无泪,这已经被浩荡的人群裹挟到太平街了,再往南走,可就是皇城!

  “今日只是回太学买些监本,如何摊上这种事?”

  郭琎的抱怨声被湮没在此起彼伏的声浪当中……

  “铲除奸贼姜星火!”

  “我等要面见陛下!”

  “国朝养士三十年,今日有死而已!”

  数以千计的国子监监生们义愤填膺地喊着口号,乱糟糟地从各自所属的区域冲向那座巍峨的皇城。

  人群中,不乏有国子监的官员,试图控制住混乱局势。

  然而,当一位国子监教授模样的中年男子站出来时,他那瘦削的手臂挥舞着,却根本无济于事。

  “都冷静点!”

  “你们要干嘛?!”

  这名国子监祭酒气喘吁吁地指挥着身旁的几个助教:“快!把他们往另一边引,不要真的冲到了皇宫!”

  他的命令并没有生效,反而在人群中引发了一阵涟漪般的骚动,很多国子监的监生纷纷跳了出来,将这名教授团团围住。

  “王教授,您怎么能这样呢?”

  一个名叫楚大恒的监生面露阴鹫,道。

  “平日里您教我们忠君效命,今日陛下身边有奸佞,岂容其放肆误国?”

  听了他的煽动,旁边的监生亦是说道。

  “王教授,请与我等一同叩阙,为民做主!”

  “对!诛杀奸佞!”

  王教授脸色涨红,他想要解释,想要劝阻众人,可却发现自己的嘴唇哆嗦着,完全说不出话来。

  眼见国子监的监生们互相推搡起来,他心里顿时升腾起了无限悲凉之感。

  太祖高皇帝时,国子监法度森严,建文时风气愈发败坏,如今这些监生不知轻重,恐怕会重蹈赵麟故事……国子监前面当年挂着人头的长竿,可还没被拔掉呢。

  “王教授。”混乱中,忽有一人抓着他的手,王教授抬头一看,却是昔日的学生郭琎。

  “郭琎?你不是去锦衣卫当差了吗?今日怎么也来了?”

  顾不得寒暄,郭琎急切地问道:“王教授可知今日为何忽然乱起来了?”

  见其人一时犹疑,柴车在旁亦是按住这位王教授,勉力来问:“实不相瞒,我等在锦衣卫效命,王教授且说出来,若有线索,或可避今日之祸!”

  王教授顿足喟叹道:“一场误会,被有心人煽动了!”

  其人言语潦草,但两人总算是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今日内阁按惯例,将要分发给朝廷各衙门的《邸报》送到国子监的印刷厂进行刻印,最醒目的地方,自然写着皇帝交代给解缙的事情。

  解缙的原版标题是“雨已有天理,存何哉?”,按照格物致知而求天理的说法,便是说雨已经有它的天理了,但是存在哪呢?怎么理解呢?

  但不知是负责雕印的工匠还是监生有意或无意为之……都无法探究了,总之,最后“已”被改成了“岂”。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事情走漏出去,简直就是粪堆上插杆秤——过粪!

  看到的监生们都怒了,因为“雨岂有天理,存何哉?”的意思,就变成了雨有什么天理呢?在哪呢?

  稍加联系,便将之前景清血誓的悲壮之事联想起来,这是祸国奸臣想要从根子上否认雨没有天理,为天怒人怨惹来江南无雨提前开脱啊!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57 , Processed in 0.043408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