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418 页

  走了半日,原本在官道上旌旗鲜明的队伍,竟是走出了曹丞相败走华容道的落魄感。

  绕过一处山脚。

  “前面有个挺大的村子。”王斌遥遥指道。

  正打算实地考察这些地区赈灾情况的姜星火闻言一喜,赈灾这种事不进行实地调查就容易被这些知府蒙蔽,之所以不走寻常路,不就是为了看到民间最真实的一面?

  “你们先在这里等着,王斌挑几个没披甲的、裹着刀跟我进去,宋大人也一起。”

  宋礼是历任过山西、陕西按察司的,倒也不算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自然欣然应允。

  几人进了村子,眼见因为天气炎热,又经历过雨水冲刷,很多房屋的茅草屋顶已经坍塌。

  土路上也无行人,偶有看到他们的村民,都躲回了家里,此刻的村子显得颇为萧索。

  然而诡异的是,村中心的大槐树下,开着一处大粥棚,正有不少人在吃粥。

  “这是赈灾?还是义粥?”

  姜星火看着粥棚里的青皮无赖,有些诧异。

  还未待派人询问,忽有一孩童埋头哭着从旁边的茅草房里跑了出来。

  “我不吃!”

 

 

第三百一十九章 疾苦

  孩童的脚步虚浮无力,偏偏逃走的念头却坚定的很,茅草房里,似乎有什么骇人的东西一般,逼着他迈着小腿往外踉跄而行。

  没几步,就“咚”地一下,撞到了姜星火的大腿上,若不是姜星火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险些跌倒在地上。

  屋内,一个面色惨白的妇人,勉力扶着门板走了出来,她见到姜星火几人,第一反应不是交涉向他们要回儿子,反而是惊恐。

  “你们快走!”

  妇人的嗓音不算嘶哑,显然不缺水,只是有些有气无力。

  姜星火看了看她鼓鼓囊囊的肚皮,心里大约明白了些什么……不是灌了个水饱,就是吃了涨肚不消化的东西了。

  见姜星火几人不走,妇人还想说什么,却不用说了。

  身后粥棚里,十几个吃饱了粥的青皮无赖,赤着膊齐齐走了过来。

  出乎姜星火意料,接下来发生的,竟然不是什么“村中地痞欺压孤儿寡母,国师路过仗义出手相助”的打脸小混混剧情。

  领头纹了一只虎的无赖,看了看几人的衣着,竟是颇为恭谨地说道。

  “方才便远远觑见了几位贵客,不敢上前叨扰,可见您几位来了刘婶家,却得冒昧问一句,不知可是刘婶还欠了哪位地主老爷的债?若是不多,我们兄弟几个凑份子替她还了,您也不用进去了。”

  说罢,指了指妇人的家,透过门板看去,说一句“家徒四壁”不为过。

  “路过。”

  姜星火很诚恳:“真是路过。”

  领头的‘一只虎’……权且这么称呼他罢,见状倒也爽利,只是抱拳说道:“那还请速速离开村子,待会儿怕是走不脱了。”

  “为何?”

  姜星火自是不嫌事大,耐心来问。

  ‘一只虎’还未回答,听得远处传来动静,却是面色陡然一变。

  也不与姜星火再做解释,十几个人青皮无赖齐齐返回大槐树下的粥棚,抽了些自制的嫁接武器出来,譬如镰刀加长棍之流。

  随后,在‘一只虎’的带领下,向村北头走去。

  妇人的气色愈发灰败,可下一瞬,看着倒在地上痛苦不堪的儿子,却慌乱了起来,眼眸中多了一丝生气。

  “幺娃,你忍着点。”

  妇人褪下儿子的衣衫,竟是拿了根小树枝,帮捂着肚子想要满地打滚的儿子开了眼。

  “快了,快了……”

  小孩不配合,妇人愈发焦急,拉不出粪便来更是疼的小孩哇哇直哭。

  “再忍一会儿就好,马上就好了!”妇人说着又加重力道往外拽。

  “哇——”

  孩子嚎啕大哭,似乎要把心里所有委屈都喊出来。

  姜星火看不下去了,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妇人。

  “用这个吧。”

  妇人接过,看着小瓶子里干净剔透的油脂,一时竟是怔住了。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油。

  “快点用吧。”

  妇人不再犹豫,有了鱼人膏的帮助,小孩很快排出了堵塞在肚子里的粪便。

  眼见着儿子的性命之忧解除,不善言辞的妇人对着姜星火连连叩首。

  而姜星火这时候,也终于可以问出他刚才心中的疑惑了。

  “方才那些人,不是要吃绝户的?”

  妇人一怔,旋即道:“贵人您误会了,他们都是先夫的好友、子侄。”

  能跟这些人做朋友……想来不会是什么勤恳种地的农人?多半是浪荡子,或是想当侠客的。

  “那我见他们都喝了粥。”

  旁边的宋礼不好说太多,意思却也很明显。

  你们母子俩都这么困难了,这些好友、子侄怎么一口粥都不肯分?

  村北头传来了争吵声。

  妇人的神色有些焦急。

  姜星火开口道:“告诉我们事情的原委,或许我们可以帮你。”

  妇人一咬牙,讲述了一段这几天发生的故事。

  ……

  妇人的丈夫是洪武十一年出生,今年是永乐元年,周岁算二十五,名叫李六七。

  可李六七这老光棍始终没有结亲,他家太穷了,不仅给他娶不起媳妇,他爹自己家的子女还要往外送,也就是过继儿子或者嫁女儿,从而减少口粮的负担。

  直到去年,方才娶了死了一个丈夫的妇人,也就是青皮无赖们口中的“刘婶”。

  本来全家靠着给隔壁村的地主当佃农,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可今年春天先是大旱,绿苗眼看着枯萎成了黄苗,黄苗又被一场河流改道而来的过境洪水冲了个干净,今年定然是颗粒无收,地主家还有些余粮过活,农民就真的只能等饿死。

  李六七的家里除了他和婆娘孩子,现在有父母,大哥大嫂侄儿一家,还有打光棍的二哥,一共九口人,其余的兄弟姐妹,都过继或是嫁出去了。

  而家里的米缸,已经只剩爬满了灰尘的浅浅一层米了。

  故事来到了李六七的最后一天。

  “吱呀~”

  缺乏润滑的旧门轴发出了一阵令人牙酸的异响,母亲陈氏背着左手,右手端着个豁了口的泥碗走了进来。

  她很虚弱,短短的几步路,便要扶着窗棂缓很久。

  “嘘……”

  李六七接过眼前的泥碗,里面是小半碗浑浊的汤水,中间有些肉沫飘起,见李六七还愣着神,陈氏忙悄声催促道:“赶紧喝啊!”

  “这是什么汤,你们喝了吗?”

  陈氏看着最心疼的老么,挤出一丝笑意,道:“村头的黄狗炖的,爹娘喝了,你快喝吧。”

  李六七没有任何疑惑,他实在是饿极了,他的这副身躯高大雄壮,年轻时跟着拜师学艺过,练过武艺,也曾闯荡过江湖,只是没混出名堂,但在十里八乡倒也有些威望……尤其地不耐饿,便毫不犹豫地“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小半碗碗暖和的肉汤下肚,连骨头渣都咀嚼的细碎咽下,李六七恢复了些许力气,不再眼冒金星了。

  “谢谢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28 , Processed in 0.04307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