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623 页

  姜星火无语地叹了口气:“虽然不知道第一种方法为什么制备不出来大蒜素,但眼下时间紧迫,也只能用第二种方法试试了。”

  “另外,要注意大蒜素的酶解时间,应该是四分之一个时辰为最佳,同时环境温度要略高,比人体的温度还要高一小截(45°)最好,如果做不到,在现在夏天的温度条件下(30°)则需要更高浓度的白酒才能更好地制备出来……记住,制备出来不是目的,而是要做好又好又快地制备出来,这东西是救命用的。”

  “这里面的原理,还有新的体物之道的原理,都什么时候告诉我?”孔希路连珠炮似地发问道。

  “这里面的道理,我马上就会告诉你,至于你在新的体物之道遭遇的困难,我也会给你解答。”

  既然要人干活,姜星火总得给点好处。

  “那你费尽周折,到底要救谁?”

  姜星火沉默了几息,说道:“救一个不该死的人。”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征

  “细菌、真菌、病毒……细胞核、细胞壁。”

  当姜星火解答完毕时,孔希路仿佛走进了新世界的大门,正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可自拔。孔希路的眼睛闪烁着光芒,那是崇敬和激动并存的色彩,虽然眼前这个男人此刻外表的样子也仅有二十多岁,但对于半截身子入土的孔希路来说,他已经完全相信了传说中的谪仙传闻。

  这个世界,真的有仙人!

  毕竟,孔希路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天资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从小受到家族的全力培养,有名师教导,有无数的典藏书籍可供阅读,如此数十年,站到了人间之巅,而他在经义方面却犹自败给了姜星火一招。

  孔希路确信,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二十来岁就达到这种地步的人,就算是那个曹端,也还差得远,更何况,他已经大略了解了辩经擂台赛的过程……姜星火不仅深精理学,而且继承发扬了实学,更重要的是,还在心学开辟了一片天地。

  南宋三大学派集于一身,如此可谓是一代儒宗,几近圣人。

  然而这也就罢了,姜星火却还有商鞅、王安石之才,能够在庙堂上纵横捭阖,推动整个大明前进。

  更重要的是,姜星火除了学问、政治,竟然还对体物之道有着完整而真切的见解!

  你告诉我,数千年来,这种人能有几个?就算是有,有没有二十岁出头就能有这种惊世骇俗之能力的?

  如果这还不是谪仙人,什么叫做谪仙人?

  姜星火走了,但孔希路仍然没能从刚才那种震撼与狂热中清醒过来。

  在他看来,姜星火传授给他的知识,简直就像是神迹!

  孔希路认为,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将会创造出许多难以置信的技术,这条体物之路,不仅能向上追溯万物的起源,而且向下能够了解到人体的奥秘,甚至可以说,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触摸到了“道”的边缘!

  “如果这条道路能成功的话……”

  这种想法一旦萌芽后,便再也无法抑制,孔希路激动得身躯都有些颤抖。

  既然大蒜素的秘密可以被解释,那么同样,姜星火所说的青霉素,应该一样能够解释,这些药物的问世,不知道能够拯救多少生命。

  当然,对于孔希路来说,救人不救人这都是附带的,重要的是,这条路,将完全解析生命的秘密。

  不光是大蒜素这样的东西能被他实现,在姜星火口中,还有许许多多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生物技术也同样令他惊讶,而且更加让他感觉兴奋的是,对方还有很多没有时间完成的研究,承诺交给他来进行!

  孔希路相信,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自己将会搞明白这一切,虽然上了年纪,但孔希路从不怀疑自己的智慧。

  “孔公,接下来打算做什么?”纪纲走过来问道。

  “我准备继续研究。”孔希路终于从难以遏制的畅想中回过了神,回答道。

  “还需要白酒吗?”

  纪纲有些忌惮地看向孔希路,他搞不明白这个衍圣公之后为什么会这么能喝,甚至比他还能喝!

  事实上,姜星火不知道的是,那天他让王斌转达的命令,本来是明确无误的,但纪纲带着人拿着蒸馏器和大蒜、白酒等物品去找孔希路,结果孔希路提议“喝一杯”,两人开始喝,喝到了最后纪纲直接醉了过去,醒来已经全然不记得还有口述转达的部分了……

  孔希路舔了舔嘴角。

  “再来两缸。”

  ……

  太祖忌日这一天,毫无疑问是大明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刻,但与现在大多数官员认知所不同的是,重要的并不是上午的哭陵事件,甚至下午的奉天殿廷辩重要性都要排在其次,真正最为要紧的,乃是在晚上于五军都督府召开的作战会议。

  跟那些繁杂的政务相比,朱棣更为钟意战争,尤其是对外征服。

  奉天靖难那是被逼无奈,开疆扩土重现汉唐雄风才是帝王该做的事情。

  五军都督府,四位国公,几十位侯伯齐至。

  朱棣顶盔掼甲,腰扶宝刀,上来就给征安南定了性。

  “安南陈氏,乃太祖高皇帝所列不征之国,世受大明天恩,如今胡(黎)氏父子篡国,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派细作来我大明窥探情报,其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

  这便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意思了,同样身着戎装的曹国公李景隆率先低头拱手请命:

  “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等请伏天威,一举殄灭之!”

  众将随后应和道:“愿效忠陛下,平叛逆,诛不臣!”

  将军们的嗓门大,五军都督府内一时惊起无数飞鸟。

  朱棣对此非常满意,很有精神。

  随后他看向成国公朱能,问道:“今命尔等将兵讨之,尔等由广西入安南境内,西平侯沐晟由云南入安南境内,分为东西两路大军,尔度用师几何?”

  “咳咳咳……”

  朱能捂着嘴巴咳嗽了片刻,朱棣也不恼,安静地等这位心腹爱将咳嗽完。

  片刻后,朱能的眼神有些歉意,旋即正色道:“臣闻仁不可为众也,盖仁义之师天下无敌,陛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臣等奉扬天威,当一鼓扫灭,而师之多寡,惟上所命。”

  事实上,带兵打仗是东西路军主帅朱能、沐晟的事,但计划调度各路人马,却是朱棣作为统帅的事情,朱能当然不会跟皇帝抢活干。

  更何况,五军都督府也轮不到他来做决策,毕竟从名义和排位上,他上边还有淇国公丘福与曹国公李景隆呢。

  朱棣点点头,拿着指挥棒对着地图上的云南,缓缓口述道。

  “拟旨,敕镇守云南西平侯沐晨曰:今兴师南伐,敕云南、贵州、四川等都司,选马步军卒七万,俱隶西平侯沐晟,就云南操练听征。并敕蜀王,于成都三护卫选卒五千,听尔调遣,大军合用粮储须预为会计,从便规划,输运不可后期……另赐晟白金五百两。”

  旁边随驾的金幼孜从容记下,这便是对西路军规模的确定了,一共是西南三个都司兵再加上蜀王五千护卫,共计七万五千兵马。

  西路军从云南入安南,地形险要,道路难行,而且正是因为几乎只有一条道路(即现在的红河州-老街省),所以注定会遭遇安南方面的重兵把守,而朱棣想要削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西路军属于三省都司兵+土司兵+蜀王护卫+沐家私兵的集合体,死了哪个朱棣都不心疼。

  众将自无异议,随后朱棣又把指挥棒向东移动,安排起了东路军的规划。

  “敕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广都指挥使司,调军八万。另,福建、浙江属卫仍精选壮鞑军(明初遗留),令鞑官统领,俱赴广西听征。”

  “敕长江南北之滁、寿、泗、扬、徐、庐、宣……等二十卫,精选马步军一万,往广西听征安南。”

  “山东都指挥使司,前命将青州二护卫及仪卫司军校分调各卫,今可精选三千名,遣官统领赴京,随总兵官南征。”

  等等!

  众将越听越不对劲,他们不敢看朱棣,但是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几位国公。

  但是不管是作为东路军主帅的成国公朱能,还是理论地位最高的曹国公李景隆,都一副茫然的样子,谁都不知道皇帝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忽然就更改了之前的计划?

  朱棣似乎没有察觉到空气中异样的氛围,继续说道:

  “命广西总兵官、都督同知韩观,于广西各土官衙门选土军三万,于太平府听征,仍令观等询察安南贼中动静以闻。”

  “此外,给韩观口谕。”

  “广西总兵官、都督同知韩观,今大军征讨胡(黎)贼,合用粮饷,已敕户部先拨二十万石,命大理寺卿陈洽押运并赴广西计议军事,及至,尔等即与广西都司布政司规划,调发军民,运赴顺便去处贮之,俟大军至,顺带前去,余令土兵随军攒运。”

  后面的命令是极为正常的,而且是马后炮式的废话,因为早在决定对安南动手之前,五军都督府就已经给广西总兵官韩观下令,令其筹备兵马、粮饷、情报等事宜了,而十几万、二十几万军队聚齐在广西太平府作为出发地,自然要给粮草辎重做好保证,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

  但众将疑惑的是,南京附近的军队呢?!

  要知道,在朱棣刚才的命令里,不算韩观负责的广西,整个南国可都被调动了……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广,除此以外,长江南北的二十个卫也被抽调了,甚至还从山东调了兵当做朱能的直属部队,但唯独南京附近的二十三万燕军主力纹丝未动!

  他们当然也看出了事情的不对劲,但将军们虽然粗鲁,但不代表憨直,在场的哪个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去率先点破。

  这时候却是老将淇国公丘福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陛下,臣有个问题……”

  “讲。”

  “南京附近的二十三万兵马,一点都不动吗?”

  “不动。”

  朱棣摇了摇头,对众将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甘肃急报,有亦力把里商人带回一条消息,帖木儿汗国在安卡拉击败了奥斯曼帝国,俘虏了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后,有意整军向东进攻我大明,在商人离开前,撒马尔罕已经开始向汗国范围内的土绵(万户)们发起了征召命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8 , Processed in 0.07025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