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624 页

  朱棣的语气很平稳,听不出什么沉重感。

  “帖木儿汗国若倾国来征,连同仆从军、辅兵、牧民,恐有五六十万众,兵锋不逊昔日全盛之蒙古。而北元刚刚覆灭,帖木儿若至,鞑靼、瓦剌定会举兵响应与其汇合,到时百万控弦之士南下牧马,大明则危矣……而安南不过小国,地方都司兵马汇聚,亦足以灭其国,所以朕不准备动南京附近这二十三万主力精锐,打算将其作为总预备队。”

  这句话让很多武将感到惊讶,因为在他们心里,只觉得帖木儿应该跟北元一样,这些异族同样不是大明的对手,可是听朱棣的语气,竟然隐约有种忌惮的意味。

  全盛的蒙古人,到底是如何横扫天下的,将军们当然清楚。

  而朱棣对帖木儿如此高的评价,想来也是有缘由的,至于所谓的奥斯曼帝国到底战力几何,他们却并不清楚。

  就在氛围变得很紧张的时候,朱棣话锋一转。

  “不过倒也不必太过担忧,帖木儿纵然聚兵,彼之军马甚众,又要跋涉数千里之遥,途中多是荒漠戈壁,何其难也?便是行军,一年也难以走完,大明最少还有一两年的时间进行准备,所以并不耽误征安南,征安南有征安南的作用,大明也不是要彻底占领整个安南,不会牵扯太多精力。”

  听人劝,吃饱饭,姜星火给朱棣的建议就是肢解安南取其精华,自然参考了前世的历史上,大明深陷安南泥潭十几年,拖累无数兵马军费的情况。

  事实上,安南这地方就邪性,如果历史没有姜星火的干扰,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都会在这里栽大跟头。

  所以把北面汉化程度高的红河三角洲拿到手就好了,其他全是丛林的土地,真的没必要占了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了,朱棣收到的消息也不是假的,按照正常的历史线来说,这时候帖木儿那个老瘸子确实在得知大明发生了内战后,就准备对大明动手了,他也确实做了精心谋划,在去年(1402年),刚刚击败奥斯曼帝国返回撒马尔罕不久后,帖木儿就在撒马尔罕召开了忽里勒台(蒙古的诸王大会,又作“忽邻勒塔”或“忽里台”,蒙古语会议的意思,最初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后演变成大朝会),商讨远征大明之事。

  管中窥豹,实际上帖木儿虽然用了苏丹的称号,但帖木儿在种种施政举措和政治制度上,还是极力维护成吉思汗一系的正统性,以察合台汗国继承者的面目示人,包括娶成吉思汗系公主为妻;努力撮合子孙与蒙古部落首领女儿的婚事;在颁发的敕令中签上察合台系后裔的名字;在发行的铸币上铭刻着察合台系汗王的名字;帖木儿汗国士兵按蒙古人的习惯留着辫子等等。

  帖木儿既然自命为成吉思汗的继承者,那么对于大明自然也早有野心,他派遣了不少间谍,命人做了详尽的军用堪舆图,包括亦力把里到甘肃的重要水源地、城池关隘等等。

  而且帖木儿并非带着五十万大军一股脑莽上来A,而是参考了察合台汗国留下的大量关于华夏的典籍、图书、笔记后,计划先率二十万精锐东征,先打下甘肃和陕西、宁夏,据守潼关,然后留下部分士兵沿途屯田,此后再从中亚逐年调遣援兵。

  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最起码帖木儿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而此时的历史线走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帖木儿已经开始了总动员,他将用一年时间征集二十万步兵和二十五万骑兵的庞大部队,然后命其孙哈里勒率领前锋部队从塔什干出发,在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翻越天山,正月六日推进到伊犁河畔。

  然后……帖木儿患疟疾噶了。

  是的,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就是这么搞笑,世界第一强国和世界第二强国的巅峰对决,在一触即发的时候以这种荒诞的形式收场了。

  而这一切,朱棣并没有告诉姜星火,他不希望姜星火插手军事上的事情,打算让姜星火专注于变法。

  如果他早点告诉姜星火,那么姜星火一定会给一个让他安心的答案。

  当然了,由于姜星火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历史的轨迹是否跟原来完全一致,恐怕姜星火也不敢保证。

  但无论如何,朱棣的谨慎都是有道理的,毕竟之前他收到的消息是只是流言,而如今是帖木儿是真的要动手进攻大明了,既然打安南不需要杀鸡用牛刀,那就得把最锋利的刀,留在自己手边。

  见众将沉默不语。

  朱棣沉声喝问:“怎么,你们怕了吗?”

  众将大多都是靖难四年,跟着朱棣枪林箭雨里厮杀过来的,哪能受得了这般激将?

  当即便有一名身材魁梧高壮的伯爵站出来道:“陛下何必如此说来!末将等虽然不及那古之关张,无万人敌之能,但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陛下一句话,臣百死不辞!”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粉身碎骨绝无怨言!”

  其他诸将听他如此讲话,纷纷附和起来,显然并无怯战之意,朱棣欣慰地点了点头,又看向众将中,年纪最长之人:“淇国公,你以为呢?”

  老将丘福捋须而笑:“陛下,臣认为,那帖木儿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区区乌合之众,就算加上瓦剌、鞑靼,咱们要平定,亦是易如反掌!届时老臣请挂帅西征,御敌于国门之外!”

  朱棣大笑起来,拍了拍丘福的肩甲上的吞金兽。

  “若是帖木儿倾国而来,寇可往,朕亦可往!朕将亲赴边关坐镇。”

  朱棣突然说出要亲征,令在场众将全部震动不已。

  奉天靖难的燕王可以亲冒矢石,因为建文帝要他死,但既然登基成为永乐帝了,亲自带兵打仗这种事,那就大可不必了吧?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明怎么办?

  ……要真是朱棣噶了,亲近文臣士大夫的大皇子继位,那他们这群勋贵武臣的日子可就没现在风光了啊!

  曹国公李景隆甲胄在身,只能单膝跪倒在地表忠心,连声劝谏道:“陛下三思啊!”

  对于曹国公的识趣,朱棣很满意。

  “这只是最坏的情况。”

  说到这里,朱棣停顿了一下。

  “朕已派出谍子秘密潜往亦力把里,伺机寻找帖木儿军队的踪迹,只待时机成熟,我大明即刻挥师向西讨伐,决不会坐等帖木儿上门,届时大明兵锋所指,帖木儿必退!”

  众将闻言,不禁松了口气。

  原本还觉得皇帝可能上头了,现在想来,皇帝考虑周详,倒也无需担心,只是给他们表个态度,激励他们而已。

  但真的是这样吗?

  解释了关于为什么征安南不动用燕军主力的原因后,朱棣继续刚才征安南的军议话题。

  而这次,在调配兵马和粮草后,开始了点将。

  “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东路军主帅。”

  “命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西路军主帅。”

  “命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两位侯伯协助成国公主持东路军军务。丰城侯李彬为左参将,协助西平侯沐晟主持西路军军务。”

  “命都指挥同知程宽、指挥事朱贵等为神机将军;都指挥同知毛八丹、朱广及指挥事王恕等为游击将军;都指挥同知鲁麟、都指挥事王玉、指挥使高鹏等为横海将军;都督事吕毅、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同知江浩、都指挥金事方政等为鹰扬将军;都督佥事朱荣、都指挥同知金铭、都指挥事吴旺、指挥同知刘塔山等为骠骑将军。”

  这里的各种将军号,只是为了激励将军们发放的荣誉称号,跟汉代的那种杂号将军还不太一样,不然最高等级一列的骠骑将军也不会发给佥事、同知这个级别的武将了。

  ……

  “陛下,末将请战,愿随成国公一同前往安南,剿灭那些叛逆!”

  “卑职也要请战,还望陛下恩准!”

  朱棣的话音落下不久,就传来阵阵请战之声。

  征安南是灭国之战,也是靖难结束后第一份大军功,自然人人都想参与,这份名单实现也有风声透漏出来,但即便自己没被选上,关乎到自己的利益,这时候也得努力争取一把,万一呢?反正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朱棣目光扫视众将,片刻后,现场鸦雀无声。

  “不在名单上的人,各司其职。”

  随后,朱棣拍了拍朱能的肩膀。

  “虽然南征安南应该不会遇到太多阻碍,不过要记住,苍鹰搏兔亦用全力!此次任务,务求圆满,帮助陈天平复国,不许放跑胡氏父子。”

  “臣定不辱使命!”

  ……

  五月十一,天色渐亮,远处的朝阳如血,洒满大地,映红了半边天空。

  成国公府上,朱能已经一晚上没睡了。

  “咳咳咳……咳咳!”

  “吱呀~”

  房门被推开了,朱能站在军用堪舆图前没有回头,捂着嘴巴低声怒斥道:“谁让你进来的?”

  然而进门的人却没说话,这不像是仆人的行为举止,朱能警觉地回过头,手已经摸上了肋下的短刀,怕有人刺杀自己。

  然而回过头,却见是自己的儿子朱勇端着一碗粥走了进来。

  “爹,您昨天晚上没吃东西吧?这是我娘给您熬的粥,快趁热喝。”

  看到儿子的身影后,朱能脸上的阴沉缓和了许多,但他还是皱眉训斥:“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个房间不让你进来,怎么就不听呢?”

  “爹,我知道错啦,我这不是心疼您嘛。”

  朱勇嘿嘿笑着将粥送到了朱能跟前,朱能瞪了眼儿子,但终究还是接过了那碗粥。

  虽然只是一碗普通的白米粥,里面连肉丝都没加,却也令他感动不已,他伸出一只手想把粥放在桌子旁,然而却突然间抑制不住地咳嗽了起来,差点把粥洒在地上,只好加上了另一只手。

  “爹,您没事吧?”

  朱勇赶紧给朱能拍了拍后背顺气,但似乎没起到太大的效果。

  朱能摇了摇头,将碗放到桌子上,又问道:“对了,今天什么日子?”

  “今天是五月十一啊!”朱勇疑惑地答道。

  五月初十是太祖忌日,昨天发生了哭陵、廷辩、军议,这么多大事,怎么爹好像转头就忘了?

  “咳咳咳咳……”

  朱能剧烈的咳嗽着,声音有些沙哑,胸口更是疼得厉害,就像是要撕裂开来似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45 , Processed in 0.05119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