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700 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京察

  “解副总裁官,国师有事唤您过去。”

  衙门里,解缙正在一张大纸上反复涂抹修改《明报》关于安南战事的最终报道,突然郭琎敲门,隔着门向他说道。

  “好,这就过去。”

  解缙心头一时有些不解,不知道姜星火找他有什么事情,最近王景倒台后,刑部又倒了一个左侍郎马京,随后朝野上下就消停多了,而第一批离开内阁的人,也都各自在新职位上耕耘,倒也没什么新的风波。

  “国师,您找我?”

  “对。”姜星火抬起头,招呼解缙坐下,随后递给了解缙一个东西。

  “这是?”

  解缙看着手里有点像是老黄历的东西,进一步端详着。

  很快,他就发现跟老黄历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简易的注音日历。

  “这是……”

  “你先拿回去慢慢研究,这两天记得把它检查完,这个以后是要在民间便宜卖的,能提高百姓的识字率。”

  注音日历,是与汉字拼音字典相搭配的普及产物,充分利用百姓日常关注的事情,来提高他们认字的水平,毕竟每天总是要看看日子的,而日历上面还写了一些常用字,都注好了音,只要稍稍用心看一看,脱离纯文盲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而注音日历的售价,因为注定产量比较大的原因,是会进一步压低的。

  百姓识字率这种问题,想要短时间内解决,肯定是不现实的,但通过种种方法,经年累月之下,还是能提高不少,最起码到了二三十年后,百姓自己囫囵看个报纸,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很多百姓看报纸还要读书人帮着念。

  见姜星火神色严肃地交代,解缙立刻意识到此物必定非同小可,便将其收起来,打算待会儿再细细观摩研究。

  “那个……还有其它事吗?”

  “有。”

  姜星火问道:“永乐大典的事情现在进度如何?”

  “很稳定,没个几年乃至十几年,应该是修不完的,不过目前第一卷已经快要完成了。”

  姜星火点了点头,永乐大典按照他的思路,那就是百科全书式的存在,是要一卷一卷慢慢修的,跟连载体差不多,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卷的终稿,都会印刷出来,给天下人讨论。

  一开始,还是传统的经史子集部分,倒也没什么,而随着时间推移,后面是要加入一些诸子百家,以及科学的内容的,如此一来,一旦前面培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后面的内容,自然就会在社会上引发巨大的讨论热度和深远的影响。

  “《明报》报社的工作做个收尾,把安南的事情好好写一写,鼓舞一下民心士气,毕竟仗也打了这么久了,如今胡氏父子投降,安南灭国,该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要鼓动起来。”

  说完这些,姜星火终于说出了他叫解缙过来的原因:“如今快要到了年底了,考成法第一年的核查,以及审法寺那边关于《大明律》等整个法律体系框架的重新构建,我都得盯着,所以去两淮盐场进一步整顿盐务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有信心吗?”

  解缙闻言大喜,他当然知道卓敬升任礼部尚书后,自己这个副总裁官其实来的取巧,坐的也不踏实,平时主要负责的就是《明报》的舞文弄墨,如今算是经历了几个月的考察期,姜星火已经对他放心了,打算委以重任。

  “请国师放心!我保证完成整顿两淮盐务的任务!”解缙拱手行礼。

  “嗯,那你便先去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收尾吧,到了那边,有需要的,就跟扬州知府王世杰配合。”

  送走解缙后,姜星火站在窗口处,望着窗外,陷入沉思。

  整顿两淮盐务,还用不着他专门跑一趟,让解缙去就够了,这种事情有都察院的陈瑛和当地的扬州知府王世杰协助,办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也算是给解缙一个锻炼的机会。

  除了目前手上的税收和货币等方面的经济工作,姜星火最关注的还是考成法的推进情况,以及整个法律体系的改革……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可越是想着手头的这些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姜星火就越觉得有些气闷。

  他像是被一个无形的牢笼所束缚住了,而且始终不得舒展。

  这种异样的感觉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最初,总是满怀热诚,而随着时间推移,开始变得愈发颓丧麻木。

  “或许该写点什么了。”

  姜星火挥笔写下一篇文章,随后派人交予解缙,最后给内阁和皇帝审阅,就可以正式刊行了。

  但饶是如此,姜星火还是觉得不通透。

  “他娘的,既然以后要谋朝换代的决心都下定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既然没有敌人,都缩在龟壳里不敢露头,这次何妨把他们都震出来?毕竟在此之前,都是自己一直在被挑战,如今可谓是攻守之势异也,为何自己不能主动发起挑战?”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姜星火顿时感觉心里压着的那座大山被挪开了。

  对啊,一直被动反击,从景清、梅殷到黄信、暴昭,再到王景、马京,如今也该是自己掌握主动权的时候了,凭什么一直被动挨打?

  “可是该怎么发起挑战,怎么敲山震虎,又该怎么借机扩大自己在庙堂上的影响力呢?”

  姜星火看着桌子上写的东西,开始了思索。

  半晌后,姜星火忽然有些恍然。

  他找到了办法。

  考成法。

  京察。

  ……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就在姜星火自己生闷气的时候,整个南京城却都随着《明报》正式宣布安南战争结束的加刊,陷入了一片兴奋的气氛之中。

  “真赢了!没想到在富良江僵持了两个月,终于赢啦!”

  “怎么?之前说要打到明年的不是你啊?”

  “哎,那谁能想到还有绕后的啊。”

  “啧啧,兵者诡道也,正面那都是牵制,这你就不懂了吧?”

  街上的商铺里,茶楼酒肆里,无数百姓聚在一起,兴奋不已的议论着此次大战的胜利,甚至一些人,直接就吵了起来。

  街上有人在大吼大叫着,周围的人纷纷侧目,随即赶紧挤了过去,而当他们看到这篇新版的报纸后,更是激动莫名。

  大明已经太久没有发动对外战争了,这种远离本土打击不臣之国的军事行动,无疑是能极大地展示军威的,而且百姓也与有荣焉。

  尤其是大明是驱逐胡虏后建立的大一统汉人王朝,经历过被蒙古人统治的屈辱,这种国家越发强盛的感觉,更是能极大地凝聚人心。

  这一瞬间,他们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史书上大汉、大唐,以兵革之利威服四海的时候,那时候,是万国来朝!华夏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如今大明立国不过三十六年,还有很多亲身经历过蒙古人统治时代的中老年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更是感慨万千。

  当年在家乡,他们都曾亲眼目睹蒙古人如何耀武扬威,也有人亲眼目睹家园毁于一旦,更有人背井离乡、流落异乡,一路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百姓们最后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终于看到了国泰民安,看到了汉人王朝不再受人欺辱,而是在被冒犯威严的时刻,可以随时随地的重拳出击。

  “给咱念念这报纸上写的什么。”

  致仕在家的前礼部左侍郎董伦,自从上次辩经擂台赛上当了一回裁判,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过,如今老眼昏花,也只能儿孙辈来念给他听了……董伦还是很喜欢听别人给他念《明报》的,因为《明报》的总编,就是他最欣赏的门生解缙。

  “蠢兹凶竖,积恶如山,四海之所不容,神人之所情怒。

  兴言至此,尽然伤怀,实不得已,是用兴师。

  期伐罪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命总兵官征夷将军曹国公李景隆等,率师八十万讨之。

  我大明天军飞渡富良,深入逆境,桓桓虎旅,威若震霆。

  业业凶徒势如拉朽,七百万之众须臾而尽,二千里之国次第皆平。

  生擒逆贼胡氏父子,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及军民衙门,设官分理,廓清海微之妖氛,变革遐邦之旧俗。”

  “唔……竟然是姜星火写的吗?我还以为是解缙的手笔,没想到几月不见,姜星火的文章又进步了,这倒是与他儒学宗师的身份匹配了一些。”

  董伦躺在摇椅上,看着外面热闹的场景,也是由衷地感到了一丝慰藉。

  国朝如今是越来越好了。

  而城里虽然有些人还不清楚具体经过,但从各种途径,以及邻里口耳相传的话语中,绝大多数南京城中的百姓还是知晓了这场战役中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当安南大败,俘虏胡氏父子后,更是让百姓感受到了胜利的光辉。

  安南国的国王被俘虏,即将押解到南京来举行献俘仪式,已是板上钉钉,不会有任何变化了。

  欢呼声震彻云霄,街市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庆声。

  这一刻,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哪怕是一些顽固派,都忍不住跟着一起庆祝了起来。

  而在靠近太平街的宫墙上,朱棣和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茹瑺,也默默看着这一幕。

  茹瑺作为兵部尚书,开口汇报道:“安南那边统计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根据安南的户籍,目前一共是州府一级的区划共48个,县一级的区划是186个,人口则是312万人。战果方面,俘虏了87500余人的安南本地军队,缴获了1360万石的粮草储备,另有象马牛等牲畜共235900只,缴获的大小船只共有8677艘,弓箭、盾牌、甲胄、长枪、大刀等军器,共2539852件……”

  “嗯。”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4:05 , Processed in 0.050258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