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755 页

  可胡季犛却只是轻微地摇了摇头,随后重重地敲击了几下手中的木鱼,撂下一句话。

  “接着瞧。”

  ……

  汤山。

  昔日豪华气派的别墅区已经被拆了个七七八八,这里是曹国公府的产业,李增枝自然是想怎么嚯嚯就怎么嚯嚯。

  “你说咱二爷是图个啥?这么好的别墅不要,推平了开煤矿。”

  “谁晓得呢,这煤矿能挣几个钱,现在家家户户用的都是木炭。”

  “哎呀,你懂什么,咱二爷也不舍得拆,但是没办法。”

  “真的假的,咱二爷可是出了名的豪横,还有让他没办法的事?这煤矿谁让开的?”

  “当然是真的,刚才我跟管事去换班,你猜我看到谁了?”

  ……

  仅存的一小片别墅的房屋内。

  李增枝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手下的家将们则站成两排恭敬地等候吩咐。

  最近李增枝没少从漕运的粮食里挣钱,淮安府的烂兜子被掀了个底朝天,什么陈芝麻烂谷子也都顺着抖搂了出来,可这兜子终归是不能总空着,李增枝借着宋礼在的机会,也趁机掺和了一手。

  盐这东西,作为大明最顶格的专营商品,哪怕是从里面捞个朝廷指缝里流下来的,也能把寻常的豪商富贾撑得肚子都快爆了。

  而审法寺那边重新修改了《大明律》里面盐法的内容,产销区统一,大明的两京十五布政使司下,都要设立单独的都转运盐使司,不再承担辖区内盐场的管理责任,而是成为一个行政兼核算单位,负责测算整个布政使司年度用盐需求和食盐的运输、销售工作。

  至于盐场,则是收归中枢统一管理,按理说应该是重新回到户部名下的,毕竟洪武年间初开盐使司系统的时候,整个系统都是在户部下面,但朱棣受够了没钱的困扰,这时候反而把所有专营商品,包括食盐、玻璃、化肥等等在内,打包到了皇室的内廷名下。

  当然了,实际上的情况,也并不是“皇帝一句话就全给没收了”,而是盐场收归内廷管理,但盐场不负责销售(即不直接对接开中法和日常销售),还要对数十万灶户负责,责权是基本相等的,盈利取决于各布政使司下的都转运使司的购买。

  至于玻璃和化肥工坊,则原本就是皇室和户部负责出钱的,按照股份公司制度,皇室赎买了户部的股份,就成了皇室的产业,而诸如姜星火、袁珙、张宇初等技术的提供者和实验者,都有相应的股份。

  但跟外界猜测的不同,这却并不是不合的征兆,而是姜星火出动提出的,并借此推进《专利法》的出台。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普通劳动者的发明创造,在这时候,科学对于科技爆炸的推动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事实上,以现在大明还不成体系的科学,也确实很难将作用落实到实践层面上。

  而如何才能形成勇于、乐于发明创造的风气?自然是保护发明人的权益,也就是《专利法》。

  姜星火并不在乎那些钱,他更在乎的,是以自己为典范,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进步。

  “你们说,这国师不让我们跟着去煤矿,是个什么意思?”

  李增枝喝了半天茶水,还是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周围的家将面面相觑,他们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

  曹阿八斗胆道:“兴许,是怕咱都是习武之人,血气太盛,冲撞了山神?毕竟这挖煤矿,不就是在刨山神的根?”

  “去你娘的!”

  李增枝烦闷之下,直接把茶杯朝着曹阿八扔了过去。

  曹阿八机敏地躲过,还嚷嚷着:“二爷,我娘老早就盼着您来家里吃顿饭了。”

  众家将齐齐哄笑,这些人都是曹国公府的家生子,要么父亲是跟着老岐阳王上战场出生入死的,要么母亲是服侍李家的仆妇婢女,这曹阿八的娘就是李增枝的奶娘。

  这些人除了密不可分的人身依附关系以外,也有一些感情在里面,基本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在府中地位高于其他人,因此平素里这些人都是跟主家敢开些玩笑,主家一般都不以为意,而真到了需要他们卖命的时候,他们也都会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的性命。

  闹归闹,李增枝想了下,还是做出了决断:“你们几个,去煤矿外围看看,别真让国师在咱们的地盘上出了什么事。”

  另一边,刚刚开采的汤山煤矿。

  跟姜星火在后世看到的汤山煤矿不同,那时候他看到的煤矿,已经是开采枯竭后的状态,为了保护环境,改建成了矿坑主题公园,从远处看去,就像是被挖了三大勺的半拉西瓜一样。

  而在此时,汤山还是完好无损的,从周围十里八村招来的矿工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

  跟地下矿井不同,汤山的煤,主要是储藏在山里,所以更多的工作是挖山,向下挖掘开采反而没有其他煤矿那么多。

  也正是这种较为特异的矿脉贮藏,才让汤山周围也有一些天然硫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汤山温泉。

  “砰!”

  随着一声不算剧烈的响动,汤山上又炸出了一个大洞。

  作为国师关注的重点工程,这里也是有一些特殊资源倾斜的,火药和专业的爆破人员的参与开矿,就是其中一项。

  “知行,你觉得这煤矿好开采吗?”

  叶宗行还是以前那副黑黢黢的样子,从安南回来以后,变得更黑了。

  他被工部尚书黄福带去了安南前线,帮忙炸塌了鸡翎关,立下了功劳,此时已经升任了主事,以他这般年纪,又是秀才出身,即便是专业技术官僚,升官的速度也着实不慢了。

  “不费劲。”叶宗行想了想回答道。

  “不过,这东西怕是不好卖。”

  他说这话倒是没错。

  靖难成功,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年,但这两年,南京周边的这些产业,却已经基本被因靖难而骤起的各方势力渗透个干净,木炭产业这个大产业也不例外,因此甚至于汤山要开煤矿的事情,连几位侯爵都亲自过问过,只不过都被李增枝给搪塞了过去,曹国公府面子大,谁也不敢真把李增枝怎么样。

  更何况,现在刚立下灭国之功的李景隆还按照朱棣的意思,带着几万驻军赖在安南国不走,监督和保护着安南秩序的重建,而很多勋贵家的子弟,可都是在李景隆手下呢。

  但各方面有不满是正常的,因为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实是,只要南京城里的百万人口用上煤炭,那木炭就不好卖了。

  木炭不好卖,买下了大片林场用来做木炭的勋贵、官员们,钱可就都打水漂了,而且还少了一个稳定的进项。

  一进一出之下,可谓是亏到了姥姥家。

  毕竟这么多年来,过冬都是烧木炭的,参与这行的,基本都认为是一项能传承给后世子孙的稳赚不赔的买卖。

  汤山煤矿能开起来,李增枝出了不少力,而汤山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矿工前来投靠,主要原因却是因为姜星火之前便做好了布置,不光是跟收养景清两个女儿的那个村子谈好了,跟其他的村子,也都做出了保证。

  再加上这里上工给发棉袄,伙食待遇也不错,隔几天还能吃到肉,故此来这里做工的村民很多。

  也有人看这里眼红,但可以这么说,除非姜星火愿意主动放弃汤山矿区,否则谁来抢夺这块肥肉,都等于是跟他过不去。

  这就造成了各方的平衡,各方都希望矿区被开发出来有自己的份,又担心开发得太快彻底,自己连汤水都喝不到。

  这些日子,也有人来跟李增枝谈,但都被李增枝顶着压力推掉了。

  李增枝其实不希望手里握着这块红得发亮的烫手山芋,想效仿刚进行的股份制收购的玻璃工坊和化肥工坊一样,直接作价卖给皇室。

  毕竟卖给皇室,总不会有人敢跟皇室抢这份产业。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面对送上门的肥肉,刚刚给内帑增收了不少的朱棣却主动拒绝了,表示汤山这片地,都是从老岐阳王那里传下来的,既然是曹国公府的产业,他绝不会以九五之尊夺人所爱。

  李增枝虽然知道皇帝在放屁,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继续把矿山经理这份没什么前途的职业干下去。

  不过,开采还是比较谨慎的,并且在矿区内布置了很多。

  李增枝不希望在他这里搞出太大的事故,这跟钱没关系,死多少人他都赔得起,他是怕更大范围内的影响,怕上升到庙堂高度。

  不过新的能源,好吧,煤炭也不是啥新能源,只是针对目前的情况,算是旧能源翻新,可不管怎么说,新能源跟旧能源之间的争端,总是避免不了的。

  这个时候,矿坑处传来一阵惊呼声。

  “怎么了?”

  听到这声音,叶宗行脸色顿时变化,赶紧朝着山体处跑了过去。

  “轰隆……”

  刚跑到矿区中央,就见到山上的一大片落石忽然开始抖动、滚落,直接冲破了防落石网,砸在地上,巨大的烟尘腾空而起,整座矿区都微微颤抖起来。

  显然,这是爆炸后因为山体特殊结构而带来的延迟反应。

  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没有带来什么人员伤亡,只是有几个矿工被埋在了矿道之下,落石暂时堵住了矿道的入口。

  但矿道并非只有一个入口,所以没多久,几个矿工就灰头土脸的从另一边的竖井里爬了出来。

  而被李增枝派来查看的几名家将,却刚刚来到矿区边缘,见到落石,脸色陡然苍白,也顾不上许多,疯狂地跑了过来。

  他们见到姜星火,才重重地松了口气。

  确定了山体不在落石后,姜星火带着他们一起来到了刚跑出来的矿工那里。

  “咳咳……”一个矿工咳嗽了两声,脸色煞白,艰难地睁开了双眸。

  他的脑袋被砸出血来了,头顶上有个伤口,汩汩流着鲜血。

  “慧空,给他缝两针。”

  跟在后面当贴身武僧保护姜星火的慧空没说话,熟练地拿刀剃了矿工的一部分头发,掏出了一小瓶酒精,用压实的棉花团蘸着给头皮周围的伤口消毒,然后又把一个含有麻醉物的布团递给矿工咬紧,干净利落地把伤口缝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01 , Processed in 0.07389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