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766 页

  “这里确实是有个典故的,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

  曹端闻言莞尔一笑,这种风月场上的东西,确实对人文和景观都影响很大,这时候的人也并不觉得什么,反而以此为雅事。

  “那咱们这处楼阁,也有典故?”曹端又问道。

  “自是有的。”

  高逊志笑呵呵道:“太祖高皇帝与中山王徐达对弈于此,原名胜棋楼,诏以为‘汤沐邑’,并赐予徐家,这里是徐家的产业。”

  曹端这次没说话,点了点头,心中有了几分猜度。

  “来,吃火锅。”

  此火锅非彼火锅,跟后世的川渝火锅不太一样,但总体来说,还是逃不脱铜锅涮煮的范畴。

  其实火锅这东西,在北宋时期,吃法于民间就已十分常见,汴京的酒馆,冬天必定有火锅应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亦是明明白白写着火锅怎么做,所以不算什么稀奇玩意,也轮不到穿越者来明初发明……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这时候的火锅,主料用的还是山鸡等野味。

  不得不说,这时的火锅,虽然不及后世精细,但有些食材却胜在原汁原味。

  只见曹端拿了筷子,夹了块肉放入嘴中,细细品味着,脸上露出陶醉神情,赞道:“鲜嫩多汁,回味无穷啊。”

  “若喜欢,尽可敞开肚皮吃。”高逊志豪爽道。

  “那我便厚颜了!”

  曹端毫不客气地把手伸进火锅底,捞了几筷子肉塞入嘴巴里,嚼着吃着,满足地眯起眼睛。

  农家小子,从小也没吃过啥山珍海味,情有可原。

  一会,看着窗外风景刚回过神来的孔希路忽然想起什么,扭过头来,说道:“对了,你那个……哲学,研究的怎么样了?”

  听到这儿,曹端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句。

  接着,曹端咽下嘴里的肉,说道:“还在研究。”

  这句话说出来,他忽然感觉嘴里的肉不香了。

  “哦。”

  以孔希路的身份地位,当然不是要刻意打击曹端,而是忽然想起来就一问。

  “孔公,怎么了?”

  孔希路喝了口酒,放下杯子道:“我在想几个问题,不知道你和小高能不能回答。”

  曹端微微一怔,爽快道:“当然,晚辈知无不言。”

  “你说,这‘人’,是从什么时候算开始的?”

  见曹端和高逊志似乎没听明白,孔希路干脆说的更准确一些:“我之前研究细胞的时候,就在想这些问题,就比如‘人’,是从出生起,他/她算作‘人’,还是在娘亲肚子里就算?若是娘亲肚子里就算,那有以什么为标志来判断?有多少细胞才算一个‘人’?”

  曹端:“……”

  高逊志:“……”

  见两位聪明的大儒也搞不明白,孔希路叹了口气。

  看老头叹气,曹端于心不忍,但这种问题他确实也想不明白,只得试探着说道:“要不咱们,换个问题?”

  “那你说,这‘人’是从哪来的?神话说女娲娘娘捏土造人,捏累了,就甩泥点子造人,可我研究过,无论是什么泥土,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跟人身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泥土里面即便有活动的物体,那也只是附着在其中的小虫子(微生物),却并不存在‘细胞’这种东西。”

  曹端沉吟了刹那,这次倒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或许,人就是人?并不是从哪里来的,而是天生地长,从古至今就有的。”

  高逊志想了想,也是这般说法。

  孔希路失望地看着这俩人,夏虫不可语冰也。

  又喝了口酒,孔希路叹了口气,惋惜道:“可惜了,早知如此,我倒不必特意跑来了。”

  听他这般一说,高逊志倒是好奇问道:“怎么?”

  “冬日万物归于沉寂,蛇熊等物还会陷入如死一般的休眠,这里面定是有些道理的,可惜啊!可惜!”

  孔希路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便闷头喝酒吃菜,倒也不再提其他,但明显看他的神情,不是很开心的样子,这倒是让曹端有些手足无措了起来,本来拉着孔希路出门,就是他的主意,这下老头反而更郁闷了,曹端也有些无奈。

  高逊志对此倒觉得无所谓,他拿起酒杯:“今日雪景,若不尽兴岂不可惜?来,满饮此杯!”

  ……一看就是老酒鬼了。

  “来!”

  曹端愣头青,豪气干云地将手中酒饮尽,不一会儿,就脸上开始红了。

  孔希路这时候似乎放下了什么,亦是爽快地应声道:“那便再来!”

  唯有曹端神情微动,似乎在想些什么事儿,直至高逊志催促,方才回过神来,他拿起酒盏抿了口,随后又重新倒满。

  见状,孔希路与高逊志二人,皆以为他被灌醉了,哈哈大笑。

  然而曹端只是笑了笑,并未解释什么,继续举杯,他心里明白,自己虽有几分醉意,但尚能保持清醒,并非是真正喝醉了。

  而是他忽然想明白了一个命题。

  就在这时,忽然隔间的门被推开,高逊志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来人非是旁人,正是姜星火。

  “国师怎么来了?”高逊志惊讶道。

  听了这话,曹端和孔希路却是“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姜星火笑呵呵地说道:“世上无闲人,唯有存闲心之人。”

  见了三人正在饮酒吃火锅,隔间内暖炉烧的彤红,开着一扇窗对着莫愁湖的雪景,却好似神仙般的日子,颇为令姜星火羡煞。

  姜星火也不说来什么事,就好似本该当值,就是偷溜出来喝酒一般。

  片刻功夫。

  姜星火已喝下四五杯,依旧是兴致盎然,丝毫不见醉态,反而是戟指眼前湖景道。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小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此美景,不做些青史留名的大事岂不可惜?”

  高逊志三人当然晓得,若非真有要事,平素日理万机的国师是断断不会寻他们喝酒的,此时精神俱是一震。

  事实上,高逊志倒还能冷眼旁观些,他可是眼见着自从“王霸义利古今”三辩后,曹端和高逊志两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每日亢奋地研究,这种状态如今是持续了接近半年,方才有些缓和下来的意思。

  而姜星火若是比作棋手,晾了这两枚棋子这么久,这时候寻上门来,便是要重新启用的意思了,而且看起来,不像是要走寻常棋路,恐怕上来就是要杀招。

  可如今的大明,永乐元年十二月,马上要到了年终岁末,姜星火又要做什么呢?高逊志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姜星火也不用他猜,直接揭晓了答案。

  “我要你们登两篇文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六经

  莫愁湖上,小雪纷纷。

  湖畔阁楼中,四人拥炉火而坐,姜星火开门见山道:“这些日子之所以未曾来寻孔公,乃是国朝诸事实在繁杂,今日湖畔一晤,见湖面宽广、白雪皑皑,心中亦是有几分遁脱囚笼之感,有些话说起来,倒也敞亮……今日是来借孔公之名的。”

  孔希路听后,心下倒是了然,自己既然是威孚海内之望,乃是儒林的泰山北斗,那姜星火有所图方才正常,若是一无所图,反倒说不过去。

  毕竟对方拿来做交换的,正是他真正能用以开宗立派,乃至青史留名的东西。

  但孔希路毕竟是南孔家主,一举一动,既要看自己心意,也同样要顾全家族,而姜星火乃是变法派的旗手,从实际角度上,是与保守的程朱理学相冲突的。

  故此,若是姜星火有什么特别过分的要求,孔希路的内心里,还是会有所权衡的。

  “咳咳。”

  这时候,一直在角落里隐身的慧空走了出来,他的手向怀中伸去,摸出了一本小册子。

  “这位乃是大天界寺的慧空禅师,一向喜欢钻研医术,对于医术有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高逊志看了看,此人已经强壮到冬天都只穿露出一条胳膊的僧袍,再看了看对方一身的腱子肉……不,是脖颈连接处都练出肉眼可见的强劲肌肉。

  高逊志此时的脑海有一点混乱,可能是由于过度饮酒导致的,但不管怎样,他都很难把眼前的人,跟“精通医术”联系在一起。

  高逊志人品很好,但他不是一个酒品很好的人,这时候脑子里奇怪的思绪四处飘飞,然后竟然打着嗝伸出了一只手:“嗝……给我看看。”

  姜星火看着高逊志,笑道:“高太常可是醉了?”

  高逊志摇了摇头,只道:“人又非清心寡欲的圣贤,偶尔喝两杯,助助兴,哪里会醉呢?”

  看着应该不会把东西掉火锅里,高逊志这番表态,姜星火也就放心许多,随即将那本慧空递过来的小册子递给高逊志。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15 , Processed in 0.0561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