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77 页

  “而这,在靠以种植粮食创造真实价值,靠以收农业税为主的赋税来填补货币超发缺口的国家,就注定无法实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们在‘货币游戏:模拟元朝’里,无论如何抉择都会导致【变钞】的必然发生。”

  李景隆恍然醒悟,他急切问道:“所以摆脱【变钞】这个结局,姜郎是有办法的,对不对?就是你说的‘白银宝钞’!”

  “正是如此。”

  朱高煦亦是恍然:“俺也明白了,这才是姜先生让我们玩这个游戏的目的!”

  姜星火的话语,仿佛给掀开了密室的屋顶,照进了一轮中天烈日!

  本来还在‘钞法必定败坏’这种暗无天日的宿命绝望中挣扎的夏原吉。

  呆立当场。

  夏原吉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看得太透彻,理论懂得太多。

  而正是如此,姜星火从理论层面,直接给他点出一条破解宝钞败坏宿命的明路时。

  以夏原吉的智慧和多年从事管理大明财政的工作经验,几乎没怎么费劲,就理解了姜星火的意思。

  并且他的经验和学识在第一时间告诉他,姜星火的这套全新理论,是对的!

  这套理论,从根源上指明了为什么钞法必定贬值败坏。

  就是因为发钞的速度超过了创造真实价值的速度,市面上的钱多了,有价值的物品却没多,也就相当于钱不值钱了,所以纸钞越发越贬值。

  这个道理夏原吉懂,但接下来姜星火话语中隐含的意思,夏原吉却不懂了。

  如何创造其他真实价值?如何摆脱税收对农业税的依赖,继而有其他收入加入进来来填补货币钞发的缺口?如何有效阻止纸钞的贬值?

  当想明白了这一切后。

  夏原吉忽然失态地扑倒在陶瓷墙壁面前,用耳朵紧紧地贴着,仿佛这样就能第一时间听到他最想知道的消息一般。

  “快告诉我!”

  “到底怎么才能阻止影子吞噬实体?”

  夏原吉的眼神中满是希冀。

 

 

第八十二章 扯一个弥天大谎!

  “夏尚书,回来!不怕耳朵被震聋了吗?”

  纪纲今日不在,两个小吏放下笔,连拉带拽方才把夏原吉拖回了椅子上。

  而夏原吉坐在椅子上,还是躁动不安地死死看向墙壁,仿佛目光能穿透墙壁,看到对面一样。

  夏原吉心态产生的变化,并不难理解。

  ‘钞法注定败坏’这道题,被历代帝国的财政精英们研究了近二百年不得其解。

  夏原吉曾经不服气,作为这个时代的顶尖财政专家,他觉得他就是那个解题人。

  可事实证明,他错了!纵使他再顶尖再聪明,还是没有能超越前人。

  所以,原本在灰心丧气的夏原吉看来,这道题是注定无解的。

  可有一天,忽然有人说这道题有解。

  夏原吉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这很正常,因为自己解不出来的题,如果一个无名小辈说自己能解出来,岂不是让他的才华天纵成了笑话?

  况且,那么多前辈都解不出来,凭什么你小子能解出来?

  所以夏原吉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但很快,夏原吉的心态便发生了一丝转变,因为对面的小子,竟然真的对“经国济民”这门在当世非常深奥的专业,堪称了如指掌。把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说的头头是道。

  而最后,更是通过游戏证明了原来的解题思路绝对行不通以外。

  提出了新的,让人足够眼前一亮的解题思路。

  夏原吉现在倒也算不上“朝闻道夕死可矣”,但终归这是困扰了他多年的心魔。

  自视甚高的他,每当午夜梦回,想到自己这辈子都要被‘钞法败坏’这个无解难题所困,夏原吉不知道多少次披衣而起、对月唏嘘。

  他太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而眼下,这个问题答案距离他只有一步之遥!

  好在,姜星火向来不是一个喜欢吊人胃口的人。

  姜星火温和而坚定的声音,透过墙壁被扩大,传到了密室内,形成了回环音。

  “如何破解两百年无论是何国何人主持的钞法,都难以持续到四五十年的问题呢?”

  “就如同刚才所说,我认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实体,也就是真正创造的真实价值;其二是影子,也就是超发的货币。”

  “而这两者,对于一个基本依赖体内循环的传统农业国来说,就形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悖论。”

  “基于农业所收上来的赋税总量是基本固定的,就是围绕一个基准线上下波动,也就是财政收入基本固定。可不同时期需要的财政支出却不是固定的,一旦运气不好,连续遇到倒霉的事情……就像是你们在模拟游戏里遇到的一样,那短时间内财政支出的需求会激增。”

  “需求激增,国家唯有超发纸钞靠印钱来解一时之急,而超发纸钞基本上都是无法控制的,必然会导致钞法败坏,走向【换钞】。”

  闻言,刚才被游戏里年年扣钱折腾到麻木的朱高煦,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都不追求风调雨顺,能每年小灾小难熬过来就不错了。

  而最让人糟心的就是,坏事情通常会引发连锁反应,继而陷入恶性循环。

  明末就是一个跟元朝一样典型的恶性循环,譬如旱灾会引发饥荒,饥荒会引发起义,镇压起义需要钱,忙着抵御后金的朝廷又没钱,没钱就要开源征三饷就要节流裁撤驿站,然后……然后天下无敌的大明就亡了啊。

  李景隆急切道:“姜郎,道理我都懂了,可是怎么解决呢?”

  这个问题,也同样是隔壁密室的夏原吉所期待的。

  “别急啊。”姜星火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

  “办法当然是有的,第一是打开国门走出去。通过长期稳定的跨国贸易,带动出口相关的大规模手工工场(非工厂)与作坊的产业发展,让制造产业创造更多的真实价值,就相当于传统农业以外的自我造血,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源源不断赋税。同时进口和出口,也会带来高额的关税收入,嗯,也就是市舶司收外国货物的进门税。”

  “第二,便是控制纸钞超发这个影子,并且让它由完全的虚体,变为半实体,继而反过来与真实价值这个实体相辅相成。”

  隔壁密室,夏原吉皱紧了眉头,陷入了苦苦思索的状态中。

  便如前面所说,朝贡贸易体系之所以存在,便是因为以中国为核心的这一圈的国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贸易价值。

  换句话说,唯中国富有四海,四海之外皆穷苦蛮夷尔。

  那么姜星火所说的跨阔贸易促使制造产业发展,在传统农业以外发展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厂,就必须是突破朝贡贸易体系才能实现,便如元朝那般把货物卖到更遥远的极西之地去。

  那么……夏原吉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朱棣。

  所以说,前段时间在中秋大宴上号召全体宗室、勋贵下西洋,应该便是这个意图。

  但又不完全是,或许只是一个开端。

  毕竟由皇帝主导的行动,很难惠及民间,形成新的造血能力。

  第一点的实现还有些为时尚早,夏原吉的注意力,全部被第二点所吸引了。

  如何让纸钞超发这个影子由虚变实?

  想不通!

  实在想不通!

  夏原吉打破了脑袋,也没能在短时间内想明白这一点。

  就仿佛前面是一片大雾,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一样。

  墙对面的李景隆则有些了然,他回忆起之前的内容试探性地问道。

  “这也就是姜郎所说的‘白银宝钞’。”

  “不错!”姜星火点了点头,“就是白银宝钞!”

  “第一点目的其实没什么好讲的,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就是这第二点。”

  听到这里,隔壁的朱棣和夏原吉,同时屏住了呼吸。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2 , Processed in 0.03366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