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775 页

  但姜星火却神情不变,反而有几分思索,显然,这次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机会,即便是从他个人来说,也是树立威望和扩张势力的好机会,得罪人归得罪人,可既然都要变法了,哪有不得罪的?又不是和和气气去逛秦淮河。

  一直没吭声的胡广弱弱地说道:“陛下三思啊。”

  “三思?朕早就三思过了。”

  朱棣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盯着内阁成员们道:“朕原来一直没舍得动他们,是念及旧情,念及太祖高皇帝任用他们,但是现在,也该变一变了,朕若是再无视下去,大明迟早会毁在他们手里!”

  皇帝今天对他们说的话,有些出乎意料的……多。

  这让内阁成员们渐渐回过味来,如果只是跟他们说话,哪需要说这么多?

  所以,这些话恐怕都不只是借他们的口对朱高炽说的了,而是对整个朝臣说的。

  可皇帝为什么要找他们传话呢?

  内阁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可没等他们思考,朱棣就猛地拍案,做越想越气状,说道:“朕岂能饶恕他们?”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让他们知道,朕的江山,不需要蛀虫!不仅如此,还要将这些庸碌之人统统扫出庙堂,以警示天下!”

  这是朱棣登基之后,第一次说这样的话。

  在场的内阁成员们,包括胡广在内,都露出惊骇之色。

  他们不是害怕皇帝扫除一批尸位素餐的蛀虫,那对他们后续的仕途反而是有利的,因为不管是解缙还是黄淮、金幼孜、胡俨,这些内阁镀金后走出去的人,都是步步高升,他们是害怕朱棣会失控。

  毕竟,皇帝虽然登基一年有余,看起来操纵庙堂游刃有余,但性格本质上还是有武夫当国的暴戾,谁也不知道,他会突然做出什么疯狂的事。

  不过他们更担心的,还是另外一件事。

  而这件事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待他们都意识到后,朱棣又长叹一口气,喃喃自语:“朕近日偶感风寒,身体倒是有些不适,也该好好休养几天,这几天辍朝,有什么奏折,就先都堆着吧。”

  可看朱棣这副龙精虎猛的样子,哪像是偶感风寒,身体虚弱到了不能视事的程度?现在披甲上马厮杀一天的力气恐怕都有。

  众人心想,完了,皇帝把大皇子关了禁闭,自己退居幕后,把国师推到了前台。

  ——事情麻烦大了。

  “陛下,如今正值岁末,国家大政怎么办?”

  姜星火旁边的内阁成员们,这下是都慌了神。

  他们原本以为朱棣表态以后会雷霆震怒,谁知却是如此风轻云淡地……匿了?

  但朱棣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令这群内阁成员更加惊讶了:“国家大政,又不急这两天。”

  众臣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复了,这话实在是没法接。

  “陛下,这……”

  倒是杨士奇最快缓过来,小心翼翼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今正值国事艰难之时……”

  朱棣呵斥打断道:“国朝蒸蒸日上,不过是清扫一批庸才,哪有这么多说的?”

  朱棣摇了摇头,目光扫视群臣:“朕决意已定,尔等莫须再劝,若是再敢劝阻,休怪朕不念情分了。”

  说着,朱棣直接从御榻上下来,径直往外走去。

  “恭送陛下!”

  众臣只能躬身行礼,目送皇帝离开。

  皇帝走了,姜星火似笑非笑地看着未来一段时间都要在他手底下干活的内阁几人,看的这几人有些汗毛炸起,方才作罢。

  很快,接连三个惊人的消息,就传出了皇宫。

  大皇子被勒令闭门思过三个月,皇帝偶感风寒要辍朝休息几日,同时国师暂时接手了内阁。

  “陛下这是要干啥呢?”

  “不清楚,估摸着有什么大动作吧?”

  众人猜测纷纭,却很少有人能猜透。

  在他们眼中,皇帝似乎是个喜怒无常的人,很多时候时而暴戾嗜杀,时而暴躁易怒,有时候高兴了,倒是挺好说话。

  但不管怎么说,朱棣都是皇帝,皇帝的心思,除了极为接近和了解他的人,是很难猜透的。

  可任谁都知道,皇帝不上朝不看奏折,这次显然就成了姜星火推动考成法产生最终结果的机会。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段里,姜星火拥有了近乎于皇帝的权力。

  就好似张居正的那句话,“吾非相乃摄也”。

  ……

  后宫。

  徐皇后亲自拿着驱寒的姜汤过来,小心翼翼地喂给朱棣。

  “炽儿也没犯那么大的错,何必呢?”

  朱棣原本闭着眼睛躺在榻上,任由徐皇后服侍着喝汤,他忽然睁开眼睛,道:“朕听说,朕那儿媳妇来找你了?”

  朱棣说的自然不是别人,而是张氏。

  徐皇后闻言,手上的汤匙微微一顿,柔声道:“是来给我问安了。”

  朱棣当了皇帝以后,皇家虽然不讲究昏定晨省,但这种皇室成员入宫问安还是很常见的。

  朱棣微微颔首,旋即叹息一声。

  “炽儿是被她们连累了不假,可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蛋,这一年以来,炽儿有时候,有些事情,也的确做的太过了。”

  朱棣想到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就觉得头疼。

  若非是机缘巧合,他也不想将姜星火推到前台,暂时秉国。

  可如今诸事都凑到了一起,朱棣认为,这已经是他眼下的最优解了。

  既然丈夫都这么说了,徐皇后也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此时已经快日落了,按照惯例,朱棣过不久也该休息了。

  只是这时候,徐皇后刚出去,朱棣一骨碌爬起来,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哭泣之声,他转身望向殿门的方向,就看到穿着红色小衣的朱瞻基站在那里,脸上满是泪水与委屈。

  “皇爷爷……”朱瞻基哽咽喊道,迈动两条小短腿跑到朱棣身边。

  朱棣蹲下身子,将朱瞻基抱起,温声道:“怎么了?告诉皇爷爷?”

  朱瞻基吸吸鼻子,抬起湿漉漉的眸子,抽噎道:“娘不肯原谅我……呜……”

  这一句话倒把朱棣吓了一跳:“你说什么?谁不肯原谅你?”

  朱瞻基瘪着嘴巴,委屈又难受地说:“娘不理我了。”

  朱棣眉毛皱得死紧:“慢慢给爷爷说,怎么回事。”

  朱瞻基一说,朱棣才明白过来,这件事情倒还真跟朱瞻基有关系,张氏那时开玩笑,问朱瞻基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朱瞻基顺着她心意说想要个弟弟,张氏方才跟朱高炽请求,说去寺庙祈福生个男孩,朱高炽这才准了,不然的话,大冬天的他是不会让怀孕的张氏外出拜佛的。

  而如今因为张氏收留的这个和尚闹出了天大的祸患,朱高炽只能暂时闭门思过,好好的势力扩张期被骤然打断,关于争储的事情,也平生了几分波澜,所以回府后自然是没什么好脸色给张氏看的。

  张氏自知理亏,不敢跟朱高炽怎样,但却难免对着儿子撒了气,埋怨若是朱瞻基不说那话,自己也不会去寺庙,不去寺庙,就不会有后续的事情……这本是妇人没什么道理的埋怨,可朱瞻基却趁着大本堂放学,直接进后宫来告状来了。

  朱瞻基此举,并非是他爹朱高炽授意,而是这小子自作聪明,不过鬼精鬼精的朱瞻基倒也不是单纯地为了坑他娘,而是自有一番道理在其中的。

  “皇爷爷,孙儿知错了,您让我娘原谅我吧!求皇爷爷了!”朱瞻基搂住朱棣的脖子,撒娇似地摇晃着。

  朱棣却不知道该如何哄孩子,毕竟朱棣这性格,从小到大就是这么霸道的,除非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揍他,不然就是大哥朱标出言训斥,否则的话,就是二哥和三哥跟他起了冲突,朱棣都得上去干一架再说……关于怎么温柔地哄孩子,朱棣实在是没经验。

  朱瞻基这么一说,朱棣虽然没有被动摇,但对朱高炽府上的这导火索,反倒没那么生气了。

  “乖,今天就宿在宫里,等明天皇爷爷带你去见你娘,让她好好跟你说,好吗?”

  朱瞻基点点头,伸手抓住朱棣胸前的衣襟,用力扯了扯:“皇爷爷答应我,一定要让娘原谅我!”

  朱棣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顶,道:“好,答应你。”

  朱棣对于大孙子的宠溺,其实有点像朱元璋对小时候的朱雄英。

  而在朱雄英去世后,朱元璋的这种爱,则转移到了朱允炆身上。

  事实上,朱元璋对孙子都十分骄傲,因此在朱标去关中视察回来病逝后,就竭尽所能地帮助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允炆从成为皇太孙开始,朱元璋就开始为他登基继位铺路了,而朱允炆从小到大,都顺风顺水,除了在登基之前遇到一点挫折外,几乎没有吃什么苦头。

  朱棣当时对于父亲的偏爱,非常的不理解和不满,但到了他自己身上,这种隔代亲又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朱棣当燕王的时候,他对父亲为什么时不时就要发起规模巨大的庙堂清洗,也不甚理解,他觉得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51 , Processed in 0.05428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