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817 页

  确实是大家伙。

  只有当测试的量级继续提升,使用了最重的配重式投石机,也就是蒙古人进攻襄阳同款的那种,扔出来的石头都快跟脸盆差不多大的时候,才对混凝土墙造成了明显的毁伤。

  而配重式投石机也能对钢筋混凝土承重柱造成毁伤,但效果不明显,承重柱依然能起到结构效果。

  最后,则是直接上了火药。

  面对大当量的火药掘地爆破,所有墙体都无法幸免。

  看着眼前倒塌的墙体,徐景昌苦笑道:“现在唯一希望的事情就是,敌人没有我们这么多的火药。”

  “帖木儿的火药肯定不多,但重型投石机就未必了。”

  “所以混凝土虽然坚固,但绝非坚不可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构建棱堡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混凝土筑得足够厚,想来重型投石机也没什么办法。”

  这时有衙门里工业司的官员好奇问道:“西北多沙尘风暴,而且天气忽冷忽热,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这样的混凝士能扛住侵袭吗?”

  众人也陷入沉思,这世界上很多东西看起来牢不可破,但最后都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混凝土是否是其中之一,众人不得而知。

  事实上,即便是秦始皇筑造的万里长城,到了如今也不过是一堆黄土而已,当年这些墙体,可是服役的民夫用铁锥都刺不穿的。

  “当然,否则这东西又怎么能拿来筑堡呢!”

  姜星火肯定地道:“这混凝土可以说是世界上人工能获得最好用的建筑材料了,就是火烤都能耐很久很久,至于西北的气候,忽冷忽热肯定会对混凝土墙本身有影响,造成裂纹,但整体结构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整体来看,这次水泥工坊关于水泥道路和混凝土墙的验收结果,姜星火是满意的。

  混凝土墙壁和房子你确实不能指望它坚不可摧,但这已经是跨越式的进步了,棱堡完全可以靠堆厚度来弥补防御力的不足。

 

 

第五百零九章 私宴

  夜幕渐临。

  运粮河旁的大溪沟村,灯笼纷纷亮了起来,远远看去,竟如同漫天星辰一般。

  这个时候,村子各家各户都飘出诱人香味,一派热闹喜气的景象。

  随着工坊区在此地安家落户,不仅另一侧的小溪沟村受益于夜市经济的繁荣,就连作为新建定居点的大溪沟村,也肉眼可见地多了烟火气。

  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拖家带口的工匠,来此地定居的,这片区域原本是荒地,如今靠着工坊区规划起来,不算是家属区或宿舍,但在官府那里是有正式登记的,勉强算是“人才特惠新村”之类的概念。

  “娘,鸡汤炖好没?我要喝!”

  厨房内,小孩坐在灶洞跟前烧火,眼巴巴看着灶膛里的柴禾噼里啪啦地燃烧着,鸡汤的香味让他垂涎欲滴。

  刘氏笑眯眯道:“等一会儿,先给你爹,待会儿娘再给你端过去。”

  “嗯呢,谢谢娘!”

  “这孩子……”

  刘氏心疼地看着儿子,只觉得儿子这段日子受苦了。

  “先给孩子喝吧。”

  孩子的父亲邓老秤砣在外面劈柴,听到妻子和儿子的交谈,忍不住插话道。

  “行!”刘氏爽快答应,她早就发现儿子馋的厉害了,这段时间更是连隔壁邻居的猪都看着流口水,“等着,我先给你盛半碗尝尝。”

  刘氏麻利地从橱柜里端出带着豁口的破碗,盛了半碗鸡汤递过去。

  “嘿嘿!娘就爱疼我!”

  “贫嘴。”刘氏嗔骂,“赶紧喝吧,喝完了娘再给你盛,保准你喝了没够!”

  “嗯呐!谢谢娘!”

  小孩乐滋滋地捧着鸡汤,迫不及待喝了一小口,脸上露出享受之色。

  “太烫了!太烫了!”但随即他急忙把碗放在石桌上,不断哈着气吹凉。

  “德行。”

  邓老秤砣的跛脚算是治不好了,但跟在诏狱扫盲班里那时比起来,整个人的精气神却是完全不一样了,他抱着柴火走了进来,一边弯腰放下柴火,一边说道:“今儿冬就这点柴了,烧完咱家也改烧煤。”

  “烧煤不比烧柴费钱?唉,你说这官府,也不晓得是怎么想的……”

  刘氏的嘀咕还没说完,便见自家丈夫脸色有些不高兴,连忙止住了话头。

  “妇人之见!国师都让烧煤,你比国师还懂?”邓老秤砣训斥道。

  “是是是,我说的不对。”

  刘氏连忙赔笑,如今自家丈夫在工坊里当那劳什子“质检员”,乃是技师序列的,一个月挣得工钱比从前走街串巷给人等秤挣得可多多了,这“家庭帝位”自然一下子也就上来了。

  再加上搬了这敞亮的新房,空荡是空荡了点,居住面积也比以前要大,眼见着家庭条件方方面面都改善了,刘氏自然也就比以前体贴温柔了一些……贫贱夫妻百事哀,若是从前,怕是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吵起来,如今兜里有了俩子富余,也就没那么大气性了。

  明初社会除非是勋贵豪族,否则其他阶层基本还是流行“两餐制”,指的是早餐和晚餐,早餐也被称为“朝食”,朝意味着一天的开始,也就是一天的第一顿饭,而晚餐叫作“飧”,从“飧”这个字的组成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夕阳下的饭食,也就是一天的最后一顿饭。

  见刘氏端上来了饭菜,看在晚餐的面子上,他也神色一缓,对妻子解释道。

  “烧煤就烧煤呗,贵那两文钱,听说明年黄淮的煤矿开出来,煤价马上就贱了。”

  说完,邓老秤砣终于把碗凑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鸡汤。

  刘氏问道:“怎么样?”

  邓老秤砣砸吧着嘴道:“比运粮河镇上酒楼做的还好喝,镇上那些人卖得太贵了!”

  刘氏笑道:“你还是别惦记镇上的东西了,镇上卖的东西贵死了,一斤猪肉七十文钱,鸡蛋要八文钱,糖果糕饼更加昂贵。”

  儿子也凑了过来,虽说是独子,但性格只是跳脱,并无坏毛病,非要说有,就是贪嘴,总喜欢吃一些好吃食物。

  这不,今天一早他就嚷着肚子饿了,一家人就这么用着餐,邓老秤砣一如既往地蹲在凳子上吃饭,鸡汤泡米饭,吃的是有滋有味。

  “听说国师今天来工坊里视察了?”

  听了刘氏这话,他只是闷声点了点头。

  刘氏右手放下筷子,用左胳膊肘怼了怼他,悄声问道:“那你没去求见?你好歹跟国师有这份香火钱,人家教你认字算数,又给你们这些人寻了生计,说是恩同再造也不过分,你去叙叙旧,这评中级技师的事情,不就手拿把掐了?要不你总在工坊里闷闷坑坑的,人家谁拿你当回事,晋升都耽误了。”

  邓老秤砣闻言,直接便不高兴了,撂了筷子。

  “国师对我们有恩不假,可人家都帮到了这份上,若是不知好歹还想奢求更多,那成什么了?”

  刘氏还想说什么,丈夫马上继续说道:“而且人家国师日理万机,一天不晓得有多少事情要忙,抽空来看的都是军国重事,我算什么东西,哪能为了自己的私心耽搁人家的时间?”

  刘氏点了点头,自责道:“是我见识短了,而且国师那么忙,若是真因为无暇见你,让你在众人面前折了颜面,反倒让人觉得这香火情不可靠了,你做的对。”

  邓老秤砣一怔,他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地觉得做人不能太功利,能自己走的路,就少靠别人。

  就在这时,门扉却忽然被敲响了。

  “五叔叔!”

  听了自家孩子的叫嚷,邓老秤砣晓得来人了,小五以前是磨镜子的,现在在玻璃工坊当工匠,而且是高级技师,算是他们诏狱扫盲班里专业能力非常强的了,除此以外就是烧窑的也在玻璃工坊里烧玻璃……邓老秤砣和木楞一起在化肥工坊当质检员,张灵和变脸儿听说调去香水工坊做什么“推销员”了。

  工坊区现在共有玻璃、化肥、水泥、香水,一共四个工坊,而这些从扫盲班毕业的人,并没有在水泥工坊工作的,所以今天姜星火也没见到他们。

  但姜星火并没有忘记这些交织在他命运轨迹中的老朋友、好学生。

  “邓老秤砣,快来!”

  小五难得欢快的声音传了过来,邓老秤砣又一次放下碗筷,迎了上去。

  到了门口,他整个人都怔住了,嘴唇剧烈地哆嗦着,一个熟悉的称呼脱口而出。

  “先生!”

  来人非是旁人,正是提搂着一袋橘子的姜星火,他身后还跟着几个随员。

  柑橘是江南百姓在冬季最容易获得的水果之一,也是郑和远洋舰队补充维生素预防败血症的常备水果……虽然后者是否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还算存疑,但姜星火还是坚持在郑和临行前给他预备了好几舱。

  姜星火把橘子交到邓老秤砣手里,用手心拍了拍他粗糙的黑黄色手背,轻松地解释道。

  “今天来这边验收,眼见着天黑了,就不往回走了,正好上次带孩子来这逛了小溪沟的夜市,又听说你们的新居在这边,一道过来看看,怎么样,添副碗筷?”

  邓老秤砣激动坏了,抓着柚子皮的双手颤抖不已。

  “要得、要得。”

  他结巴了很久,才勉强挤出了几个字,眼角隐约闪烁出泪光。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57 , Processed in 0.06097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