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822 页

  正因如此,胡俨对学风的转向痛心疾首,是真的出自内心,出自他作为国子监祭酒的责任感,而非是跟那些在背地里插手,试图推波助澜牟取更大利益的人一样是出于什么庙堂利益的考量。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种纯粹的人,信奉他们所追求的道,并为之甘愿付出常人眼中完全不值得的代价。

  见众人闭上了嘴巴,只是仍旧用掺杂着各种神情的目光看向自己。

  胡俨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国朝有法度,国子监有监规,规矩是什么,有多严格,你们应该都清楚。”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均露出迟疑之色。

  胡俨见状,心头不禁松了口气,继续劝说道:“你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今年都是要出仕为官的,对于你们急迫的心情,作为祭酒,作为你们的师长,我能理解,而今日之事,是否有人暗中推波助澜上尚不可知,你们都是要步入仕途的人,心中也应该有所警觉,不要被人当做棋子。”

  生员们对于师长,本来就有天生的敬畏,这种敬畏之心,并不会因为马上步入仕途而减弱,反而会在这种时期增强,再加上在这种集体严肃场合下,气势一旦被压倒,其实很容易就会衰弱下来。

  生员们之所以私下议论纷纷,究其根由,不过是得到了昨晚宴会上胡俨发言的消息,认为祭酒反对整顿吏治的这种态度,会影响到他们出仕的机会,故而表达反对。

  这是很正常的反应,而在国子监这种舆论阵地中,别看似乎吵得沸沸扬扬,但还真没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些思想较为开放,普遍追求进步的年轻生员,精力非常充沛,对于所有问题,包括学术上心学、理学、实学的争论,包括对于科学实验原理的争论,都是这么“厉害”的,国子监里有一些看起来吵的快要天翻地覆的聚众争论,那都是常事。

  因此,在这种常态化吵架下,今天的事情,被胡俨早发现、早制止,出面说清楚,警告生员们不要被人当棋子用,不要当枪使,也就完事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胡俨接下来只需要好好给生员们解释一下,说现在流传的消息,只是他在私人场合上的私人观点被断章取义了,让他们不要相信流言,不要相信被刻意扩大后危言耸听的“事实”,就可以平息此事了。

  生员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令他们安心的解释而已。

  而事情就在此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还没等范惟兴等人说些什么,锦衣卫就上门了。

  在上千人众目睽睽之下,胡俨被锦衣卫客客气气地“请”走了。

  原因是胡俨被都察院数名御史联名弹劾,为此,需要按规定走一趟被调查流程。

  这活本来是不归锦衣卫的,而之所以锦衣卫来,是因为皇帝下旨要保护胡俨本人不出任何意外。

  而且联名弹劾胡俨的御史,身份也比较特殊,正是陈瑛麾下出身国子监的几名御史。

  正在当众讲话的祭酒大人,被当着上千人的面带走了,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这直接导致了像是要停止沸腾的舆论水面,直接大火烧开了锅。

  在几位留学生一脸懵逼的情况下,国子监内顿时出现了一股诡异的气氛。

  所有人都意识到……事情闹大了。

  ……

  这边的姜星火,上午刚从城外回来办公,中午就听说了胡俨的事情。

  “国朝没有因言获罪的说法,而且胡俨是国子监祭酒,怎么处理国子监内部的事情是他的职责,御史是怎么弹劾的?”

  “酒后失仪、言辞狂悖。”

  柴车显然也有些难以置信,这事一听就挺离谱。

  “御史风闻奏事,也没有这么奏的……”

  姜星火揉了揉眉心,真是没有消停的日子。

  “你先去办事吧,我再等等消息。”

  “是,国师。”

  老和尚的消息渠道还是靠谱的,很快,更准确的消息就来了。

  姚广孝不急不缓地推门而入。

  “有鬼。”

  “降了他?”姜星火看他的样子,也跟着开玩笑道。

  对于姜星火来说,这件事情虽然很棘手,但并非是什么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事情,不管是从容地因势导利,还是顺其自然,他都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他现在所需要的只是全面地了解消息,然后再做出判断和处置。

  “小鬼难缠。”

  姚广孝的白眉跟着他的眼睑一起低垂下来。

  好在老和尚没有当谜语人的习惯,很快就揭晓了谜底。

  “应该是大理寺少卿吕震,授意大理寺丞吴中,勾连了御史进行的弹劾。”

  姚广孝把一张纸递给姜星火,道:“看看吧。”

  姜星火展开一瞧,便大略明白了过来。

  “陈瑛呢?什么态度,没有他点头,都察院没法这么快走弹劾程序吧?”

  “陈瑛先是压了压,然后很快就通过了,而且走通政司绕过内阁,将此事上奏了陛下,陛下没有犹豫,直接让锦衣卫把人请去都察院先喝茶了。”

  姜星火道:“这么说,陛下是想把事情闹大的。”

  姚广孝点头道:“应该是。”

  他随后思忖片刻,又道:“对我们、对变法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那倒是,可就是让人觉得不太舒服,尤其是胡俨,明显是被算计了。”

  姜星火从个人道德上来讲,还是有那么一点道德洁癖的,庙堂上意见相悖、立场不同,那是一回事,但如今胡俨明显被卷入了阴谋之中,成了风暴中心,他反而有些于心不忍。

  或者说,姜星火行事比较磊落,很少用阴私手段,他一直觉得,想做大事,那就要行堂堂正正的大道,如非迫不得已,这种鬼蜮伎俩还是少用的好。

  姚广孝反而对此看的很透,只说道:“胡俨性格如此,心里藏不住话,又信他的道,早晚都有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一天。”

  如果从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上来讲的话,姚广孝这话说的倒也没毛病。

  “是这个道理倒是没错。”

  姜星火心中还是下了某些决定,突发事件处理结果不论如何,对于胡俨本人,他是不希望最终被当靶子吊起来打,甚至遭受某些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的,如果能加以回护,还是要让帝国的司法流程和弹劾程序公正地对待他。

  “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

  姚广孝看了一眼姜星火:“变法到了今天,也该从思想舆论上,配合庙堂,一起把整顿吏治深入下去了。”

  “我知道。”

  姜星火微微颔首,道:“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我不会心软动摇的。”

  变法,一开始争论的是要不要变法,经过了思想界的“王霸古今义利”三辩后,在思想上,确立了实学、心学、理学分庭抗礼,朝廷以实学的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进行变法。

  随后,在怎么变法,要不要大规模更改旧有的经济制度上,经过奉天殿廷辩这个大明版本的盐铁会议以后,确立了通过实际税收来决定要不要从“重农抑商”转向“四民皆本”,要不要从“海禁政策”转向“开海裕国”。

  而经历了一年的经济新政,通过清查盐税、发展海外贸易、投资专营商品,大明的国库已经极大富裕,解决了经济窘迫这个最急迫的问题后,变法自然也有了向政治领域深入的资本。

  这次的突发事件,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的产生的。

  事实上,胡俨只是千千万万持传统观点的士人的一个代表,又恰好处在如今学风、世风皆开始转折的时代节点,恰好处于国子监祭酒这个学政系统领袖关键位置。

  就像是姚广孝说的那样——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

  即便是没有胡俨,也会有李俨,没有李俨,也有王俨……

  变法到了今天这一步,就是要从思想到经济再到政治,并且最终回归与其相互纠缠且不可分的思想、道德、风气上面。

  树立和引导正确的吏风、学风,也是变法的重点任务之一。

  但姜星火还是表现出了某种担忧。

  “太急迫了……我不清楚吕震是不是真的这么想往上爬才铤而走险,但苍蝇不叮无缝蛋,总归是有人太急迫了。”

  姚广孝当然很快就听明白了姜星火的意思。

  “姜圣是说,陛下太急了?”

  “是。”

  姜星火揉了揉眉心,神情有些疲惫。

  “这件事情要处理起来,没那么简单,更不是绝对稳妥的,舆论上的反弹会很大,积累了这么多年风气,又岂是一时半会儿能通过三言两语扭转的?我本来想慢慢引导,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变革,可是眼下……又到了风口浪尖。”

  “既然变法已经深入到了这一步,那么关于吏风和学风、世风的论战,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姚广孝对此表示很淡定。

  “古今王霸义利”三辩,以及奉天殿廷辩,从难度上来讲,可比现在这个高难度得多的。

  不过从广度和影响力来讲,这次的论战,一定是波及范围更大,也更加旷日持久的。

  “道理不辩不明,讲道理不是一件坏事,只是现在时局也不算轻省,本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姜星火似乎是受到了昨天所见到的百姓生活的影响,心态平和中甚至有些偏软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37 , Processed in 0.07881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