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884 页

  “有说法?”姜星火问道。

  “有。”

  “这不是一个满编卫,从五军都督府的档案上看,现有官兵5300余名。”

  李景隆娓娓道来:“镇海卫城建于洪武二十年,大明一共有两个镇海卫,一个就是这里的,另一个是福建的,那个是江夏侯周德兴筑造用来备倭的。”

  “原来如此。”

  姜星火观察了一番,点了点头,李景隆记忆力确实好,不愧是能带六十万大军的男人……能不能打赢两说,就说这调度和统筹能力就不一般。

  而就在两人城下逗留之际,镇海卫城的城门却迟迟不开。

  “尔等何人?竟然胆敢擅闯镇海卫?”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穿着铁甲的将领走了出来,来到了城楼上,他脸色冷峻,目光冰寒,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通传国师和曹国公抵达视察的信使,早就出发了,而且不止一拨,是两拨,以一个小小的镇海卫,不说出城十里相迎,那也该早早地在城门外恭候,怎么敢如此托大?

  换句话说,哪怕是镇海卫指挥使,官阶距离姜星火和李景隆都差的远,谁给他的胆子?

  如果不是别人给他的胆子,那就说明镇海卫,有某些不敢让姜星火和李景隆看到的东西,这是在硬着头皮阻挠,虽然这种阻挠的方式也说不过去……毕竟,要是真想送走他们,那恭敬地带他们来看,然后送上礼物,也许就可以指望他们走马观花地看看就走了,这才是正常的接待方式。

  给姜星火和李景隆下马威,你的脑袋是不是嫌长得太高了?

  姜星火和李景隆的马匹就停在镇海卫城城下,李景隆身边的家将曹阿大勒马向前,凌空挥了一鞭,怒斥道:“谁给你的胆子?曹国公视察防务,你也敢拦?滚下来!”

  这是一个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名字,曹国公这个名号,可不简单啊,这位可是皇帝陛下指定的百官之首!

  中间似乎有什么信息差,那铁甲将领一怔,旋即下了城来。

  这铁甲将领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们几眼,等看到李景隆正脸的时候,心脏猛地缩紧了。

  “真是曹国公!”

  “不错,的确是本国公。”

  李景隆微微抬头,一脸的淡然,仿佛根本就没有把这名铁甲将领放在眼里。

  铁甲将领哭丧着脸,连连行礼认罪,但让人奇怪的是,他就是没让开道路。

  “既然知道是曹国公当面,那为什么不让开?”曹阿大厉声问道。

  “没有接到命令。”

  铁甲将领的回答让姜星火觉得非常奇怪。

  没有接到命令,是没有接到姜星火和李景隆来这里的命令,还是没接到放他们进去的命令?

  如果是前者,那么信使显然出问题了,如果是后者,谁敢下这样的命令?

  亦或是,兼而有之?

  毕竟前面两拨信使没回来就已经引起他们的警惕了,好在身边的军队足够多,也足够精锐,所以姜星火和李景隆才直接来镇海卫一探究竟。

  “命令?”

  李景隆冷笑一声,从腰间摸出双龙金符牌,举起来晃了晃,道:“这就是命令,接到了吗?”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明初,跟以前的朝代一样,军中都是用符牌制的,有金龙符牌,也有镀金符牌,还有素银符牌,根据武官的不同级别,老朱发了好几千个,而李景隆手里拿的就是最高级别的,他的符牌在一些细节上还跟其他国公不一样,属于是私人订制款,见了这块符牌,就已经能表明身份了,而且这块令牌就足够下令了。

  而这位铁甲将领接下来的反应更是奇怪,就好像在等李景隆表明身份一样,他长舒了一口气,赶忙让开路,恭敬地说道:“末将参见曹国公,不知国公驾临,失礼之处请国公海涵,请国公随末将进城吧。”

  姜星火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这人,就像是接了上级发布的不得不完成的得罪人任务,而在走完流程以后,一副自己终于解脱了的样子。

  “嗯。”

  李景隆应该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翻身上马,带着自己的队伍,昂首阔步走入镇海卫城。

  镇海卫的城池不小,但因为靠近海边,所以土壤并不肥沃,哪怕是城里各家前的自留地,甚至还有很多地段还荒芜着,显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耕耘,这种状况,在镇海卫城内随处可见。

  城里的军户并不全是当兵的,反而绝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之类的家属,他们的营养情况并不乐观,很多人面有菜色并且不良于行。

  这种情况显然是非常不正常的。

  毕竟,太仓州东面的土地,都是镇海卫的军田,而且镇海卫就守着长江出海口,别的不说,最起码鱼虾这类肉食是管够的,朝廷确实有禁止捕捞的规定,但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这种规定根本不可能严格落实到卫所这里,君不见崇明岛上的崇明沙所顿顿大鱼大虾?

  姜星火和李景隆骑着马,一边慢悠悠地沿街行走,一边品评着街上的风俗物事。

  “这里的军户,饿的不像样子啊。”

  行走了半响,姜星火忍不住感叹道

  李景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等到了城中指挥使的地方,铁甲将领如释重负一般与二人分别了。

  指挥使衙门中,镇海卫的指挥使叫做王文,他是个中年男子,身形孔武有力,脸颊上留着一圈络腮胡,面相威严,看起来是一位颇为沉稳的人物。

  他正在指挥士卒,烧毁着什么。

  忽然,他抬起头,望向远方。

  “指挥使,曹国公来了,同行的应该还有国师。”

  王文眯了眯眼睛,露出警惕的表情,同时一股难以抑制的烦躁从他的胸膛中涌起。

  他无视了李景隆派来的两拨信使,故意让铁甲将领去拖延时间,可还是来不及了。

  “不要烧了,烧不完的都倒入海里!”

  无可奈何之下,王文只得去迎接两人。

  “这是烧什么呢?隔着老远就见好大的烟气。”

  王文陪笑道:“烧木炭呢,这些天太冷了,最近刚放晴,赶紧预备一些……国公,不知你们到来,实在是有失远迎。”

  “无妨。”

  李景隆摆了摆手,然后指了指身旁的姜星火:“国师也在此,王指挥使,不介意让你的属下暂避吧?”

  王文看了姜星火一眼,眼中闪过一抹诧异的光芒,但却没说什么,点了点头,说道:“当然不介意。”

  跟军队交涉,李景隆出面比姜星火好使的多,所以姜星火刚才并没有喧宾夺主,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姜星火的分内之事了。

  大门一闭,曹阿大则带着一众甲士,警惕地守卫在门外。

  大队士兵已经进城了,虽然镇海卫的态度很奇怪,但在这里地方,倒是不虞真出什么事。

  屋内只有寥寥几人,姜星火吩咐道:“把镇海卫所属军田的资料拿出来给我看看。”

  “是,国师大人。”

  王文早有准备,很快就让人把资料文书拿了过来。

  姜星火接过来,随便瞟了一眼这些册子,随后便翻了一册出来,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着。

  过了片刻,姜星火合上了册子,将它放到了旁边,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来镇海卫城多久了?”

  王文连忙拱手说道:“回禀国师,在下王文,来镇海卫城十七年了。”

  姜星火点点头,十七年,那就是从镇海卫城建立就来了,按他的岁数看,不像是二十岁就能凭借战功当指挥使的人,所以多半是父死子继。

  随后出乎王文预料,姜星火和李景隆并没有对信使被扣留的事情发难,而是让王文把镇海卫其他的中高级军官叫过来问话。

  镇海卫虽然不满员,但在编制上跟明军其他卫并没有区别,设有左、右、中、前、后共五个千户所,标准编制是1120人为一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百户所下面则是设总旗2个(每总旗辖50人)、小旗10个(每小旗辖10人)。

  而在军官方面,除了王文这个正三品指挥使,卫城里的中高级军官还包括从三品的指挥同知、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从五品的卫镇抚,这些军官一般来讲,也都是世袭的。

  不过姜星火还是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虽然有人在王文口中生病不便来,但李景隆还是让曹阿大带兵把所有镇海卫的中高级军官都“请”了过来。

  而这里面,果然有王文不愿意让其露面的,这也是王文之前扣押信使的原因,就是为了给各种准备争取时间。

  其中就有一位卫镇抚是从吴淞江所升任的,而吴淞江所和宝山所,之前因为靠近松江府,所以都抽调参与过江南治水的行动,这人姜星火虽然叫不出名字来,但是打过几次照面,脸还是认识的。

  “什么时候调过来的?”

  “回禀国师大人,卑职今年刚调过来镇海卫的。”

  “喔。”

  姜星火点了点头,又问道:“那镇海卫城的情形,你了解多少?如实说。”

  “国师真想知道?”李镇抚反问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40 , Processed in 0.08318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