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124 页

  美国人的部队全部都是新组建的,士兵们空有万丈豪情,却没有和激情相匹配的作战技能,因此潘兴坚持,对这些美国士兵要最少进行六个月的训练,才能把这些美国士兵派上战场。潘兴同时还坚持:现代战争完整、平衡、独立的最小作战单元是100万人,如果考虑其他因素,要计划周详最少要三倍于这个最小作战单元,也就是300万人。

  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潘兴带领美国人抵达欧洲之后,并没有马上投入战斗,而是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承担作战任务。而训练中所需要的装备以及教官,都要由法国人提供。

  “昨天那位巴顿先生来到我的工厂,开口就要5000辆坦克。我的上帝,现在每个月只有不到300辆的产量,如果满足美国人的要求,等于是1919年之前所有生产的坦克都要装备给美国人,我怀疑到那个时候战争早就已经结束了。”老雷诺也不无怨言。

  老雷诺说的没错,战争确实是在1919年会结束。但是生产出5000辆坦克却不用等那么久,老雷诺正在继续建设工厂,如果顺利投产,每个月的产量可以达到500辆左右,当然了,那必定是在明年,今年是赶不上了。

  “前天你们都看了我的部队对坦克的使用,感觉怎么样?”秦致远趁热打铁。

  “很令人震撼!”克里蒙梭赞赏。

  “非常棒,那是一种崭新的思路,可能会改变以后的战争形势,从这一点上说,秦你已经碰触到战争的精髓。”利奥泰赞不绝口。

  “还不错,确实有点出人意料。”福煦赞赏。

  福煦是一个传统军人,能得到他的称赞很不容易,这让秦致远感到很兴奋。

  “其实那天表现出来的还远远不够,如果有更多的坦克,他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难道你们没有感觉吗?坦克就是新一代的重甲骑兵,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战斗力。”秦致远蛊惑。

  福煦和利奥泰其实都是骑兵出身,他们军人生涯的第一步都是从进入骑兵团服役开始,把坦克和骑兵联系起来,能够激起福煦和利奥泰的兴趣。

  “新一代的重甲骑兵?这个形容有点意思。”利奥泰果然上钩。

  “没错,新一代的重甲骑兵。你看,坦克具有步兵不具备的速度,同时还有无与伦比的冲击力,也具有不俗的防御能力,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他们都是最佳武器。这和传统意义上的龙骑兵没什么不同,只是更换了坐骑,从战马换成了坦克,从吃草换成了喝油。”秦致远淳淳善诱。

  龙骑兵出现于300多年前的意大利战争,当时的法军元帅命令麾下的火枪手骑上战马,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动步兵,因为火枪手们手中的火枪被称为“火龙”,所以“龙骑兵”因此而得名。

  “你的意思是什么?组建一支以华人为主体的龙骑兵?”福煦简直是看见直钩也要咬。

  “为什么不呢?”秦致远反问。

  “秦,说实话,你对骑兵的理解很深刻,所以并不是不想给你更多的坦克,而是还有更多的平衡工作要做。如果考虑到平均数,你的部队已经远远超出,所以再等一等。”利奥泰也有苦衷。

  “我可以等,哪怕等到1919年战争结束都没问题。但是德国人会不会等?法国能不能等?我认为这些问题才是你要考虑的,而不是在所有人中间搞平衡。”秦致远略带不屑。

  利奥泰的分配模式,或者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分配模式都很奇葩,他们把坦克平均分配个所有部队,一个师只能分到十几辆,就好像是大口径火炮一样。

  对于这种分配方式,秦致远并不看好,但同时秦致远也很无奈,因为秦致远不可能向利奥泰展示坦克部队的完整战斗力,那会引起利奥泰的警惕。

  这个平衡也不好掌握。

 

 

第218章 区别对待

  就在此时,距离巴黎90公里的苏松瓦,外籍军团第二旅,也就是秦云鹏的部队正在濛濛细雨中休整。

  第二旅采用了北洋六镇的编制,下辖两个步兵协和一个炮兵协,步兵协每协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目兵十四名。因为尼维勒的特殊照顾,第二旅的炮兵同样有不少火炮,但都是小口径的“75小姐”,大口径火炮一门都没有。

  尼维勒想把第二旅送上战场,总是要多少给点东西的。

  “早知道到了这里也是当兵,在三叉戟的时候咱们就要求留在那里了,最起码那样不会在这个鬼天气里呆在这里替洋鬼子站岗。”路边的哨卡里,四五个士兵挤在里面瑟瑟发抖,看着岗亭外的濛濛细雨,一名士兵小声抱怨。

  虽然已经是四月,天气已经回暖,但还是乍暖还寒的季节。法国这个地方吧,两面环海,标准的地中海气候,平时挺舒服,但是千万别下雨,只要一下雨,从身边抓把空气都能拧出水来,湿得让人难受。

  “净想美事,你想留在三叉戟就留下了?当时挑人的时候,让你小子跑个五千米你怎么不跑?你要是能坚持下来,不也和顺子他们一样能留下?现在后悔啊,完了!”班长不屑一顾。

  “俺那时候弄不明白那帮人是干嘛的,干嘛听他们的?就算是不当兵,俺还会几手木工活,进工厂当个工人也不错吧?”士兵不服气。

  “没人求着你信,人家说得明白,会技术的让留下,你瞒着不说人家也犯不着求你。我可是听说了,顺子现在就在巴黎,听说当了什么坦克兵,那日子过的美,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管饱,听说顺子这两个月已经往家寄了30多块大洋了。”班长的话语中难掩羡慕。

  班长当初也是参加了选拔的,他的条件本来能进第一旅,但是听了翻译的蛊惑,这才坚决要求到法国投奔“秦总督”。

  “三十多块?”

  “不能把!”

  “不是说要半年一发吗?”

  听到班长提起大洋,五六个人的双眼都是嗖嗖放光。

  “人家第一旅从来不拖不欠,每个月到日子就发,本人要是不缺钱,人家直接给寄回家去。而且人家的工薪开得又高,每天实打实的一个大洋,娘的,我听说进工厂里的那些,有人已经能拿到三块大洋的薪水,真他娘的过瘾。”班长很享受这种掌握信息权的满足感。

  “三块大洋!啧啧,那不是和洋人的工钱一样?”

  有人感叹。

  “唉,早知道当初拼死也要留在三叉戟。”

  有人擂胸顿足。

  “咱现在要是回去人家还要不?”

  有人异想天开。

  “敢!”班长摸着腰间的转轮手枪怒斥,寒着脸用阴森森的眼神从岗亭内众人脸上扫过:“现在想跑,那就是逃兵!就跟前几天第二协的那几个人一样,通通都要吃枪子的。”

  就在前几天,第二旅发生了一起集体逃跑事件,一个棚的士兵集体逃亡,想要去三叉戟投奔第一旅。这些逃兵也不想想,在这个遍地白人的法国,他们这十几个黄种人就像是几只羊驼挤在一群哈士奇里一样显眼,没走多远就被秦云鹏派人追上。

  秦云鹏没客气,当着第二旅全体近万人的面直接按照军规全部枪毙。

  真的是慈不掌兵。

  听到吃枪子,几名士兵缩头缩脑,不敢再言语。

  就在这时,哨卡前方传来汽车喇叭的声音,棚头伸头一看,是辆挂着挂着军牌的卡车。

  第二旅没有卡车,所以从哨卡这里经过的,全部都是洋人的。本来按照规定,从这里经过的所有车辆都要检查,但那些个洋人们没几个愿意老老实实的接受检查,就好像是耽搁这么一会就会耽误了他们投胎似的,这条命令也从要没有认真执行过。

  兵熊熊一个,将雄雄一窝。秦云鹏面对洋人时没有秦致远的骨头硬,也别指望他的士兵能挺直腰杆。所以面对趾高气扬的洋人们,站岗的第二旅士兵也不再坚持。现在也是一样,当看到有车过来时,班长就喊两名士兵去移开路上的横杆。

  虽然天上还下着雨,但两名士兵不敢违抗命令,顶着雨跑过去把横杆移开。

  那卡车几乎都没停,开车的司机几乎连一个微笑都欠奉,脚底下猛踩油门,卡车就像是飞一样的冲过去。

  这几天一直都在下雨,地上还是有些积水,卡车冲过去的时候,刚好从一个水坑上碾过。

  哗……

  还在移横杆的士兵躲闪不及,被从头淋到脚。

  “你娘……”浑身湿透的士兵拎起枪就要拉枪栓。

  “你不要命啦?”班长眼疾手快,从哨卡里冲出来。

  “娘的,太欺负人了,这还拿不拿咱们当人了?”士兵不甘心,脸上也不知道是泥水还是雨水,又或者是泪水。

  “……”班长没说话,看向远去军车的眼神复杂,看向身边周围士兵们的眼神更复杂。

  这些士兵抵达欧洲的第一站都是科西嘉岛的三叉戟市,在哪里他们见识过第一旅士兵对待洋人的态度,和对待华人没什么分别,既不卑躬屈膝,也不排斥漠视,就是平平常常的态度。

  秦致远虽然在科西嘉岛采取了迁移政策,但三叉戟市还是有洋人,那些洋人是往来的商船水手,以及原本就属于第一旅的海军士兵们。这些人对待华人的态度也很正常,既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呼来喝去,跟对待他们自己人没什么不同。

  华人们由此认为,欧洲的洋人们对待华人的态度本来就应如此。

  但没想到,等到了法国大陆,当这些华人脱离了第一旅的保护范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折。

  洋人对待第一旅和第二旅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同样都是华人,但洋人对待第一旅的人就像是对待自己人,对待第二旅的人就和对待那些来自印度以及印度支那的东南亚人没什么两样。

  拥有的时候总是不珍惜,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才感觉到可贵。

 

 

第219章 坏消息和好消息

  四月十五号,这一天是传统的复活节。

  春季攻势到现在已经开始了一个星期,英国人在阿拉斯的攻势近似停滞。黑格在第一天的进攻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几乎所有的部队都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两三英里,但随之而来的,是鲁登道夫调整之后的坚决防守。

  最近的三天以后,英国人的进攻没有任何进展,并且每天的伤亡人数已经上升为5000人。

  还好,这些死掉的军人大多是印度人或者是非洲人,如果死的都是纯正的英国人,那位看相的说不定会因此下台。

  尼维勒还在对舍曼代达姆使用火炮进行轰击,这样的轰击已经持续了六天,虽然从开战以来法国人还没有出现伤亡,但是已经用掉了近百万发炮弹。

  总理保罗亲自批示,命令尽全力保证对前线部队的炮弹补给。如果可能,保罗希望尼维勒能一直使用火炮轰击德国人,而不是用年轻的法国生命去排队送死。

  这个希望在明天就会破灭,根据尼维勒的计划,明天早晨就将是出动步兵展开进攻的时间,这令保罗忧心不已。同时忧心的还有秦致远,因为秦云鹏率领的第二旅在第一波的攻击批次里。

  也在这一天,西线的俄国人从战壕中一跃而出,冲向德国人的阵地。他们不是为了进攻,而是和德国人以及奥地利人进行了一场毫无准备的,具有反战色彩的复活节庆祝活动。

  真是讽刺,东线战场打的如火如荼,西线战场却在联欢,不知道雷蒙·普恩加莱和劳合·乔治知道了作何感想。

  还是在这一天,列宁从他的流放地瑞士回到彼得格勒。这是鲁登道夫的计划,他亲自批准让列宁坐火车走,回到俄罗斯去争夺政府的控制权,使俄罗斯陷入内乱。不管列宁和鲁登道夫有没有默契,反正列宁现在考虑到俄国人的反战情绪,开始命令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们采取反战姿态,以争夺民心。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22:10 , Processed in 0.0430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