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209 页

  人总是有生理需求的,吃完了就要拉,但是拉在哪里成了大问题。

  虽然这里是阁楼,但白天还是有安保人员过来搜查,如果弄上一堆排泄物,大概是会引起安保人员的怀疑的。于是麦克塔维什白天的时候只能忍耐,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麦克塔维什会从窗子爬出阁楼,到外面的屋顶上解决。

  呃……也不能直接解决,那样也会留下痕迹。

  幸好麦克塔维什带的有罐头,罐头吃完了之后,正好用来盛那些排泄物……

  每次回忆起这三天的非人生活,麦克塔维什就感觉心丧若死。

  十余年的杀手生涯,从来没有像这三天一样狼狈过。

  等到婚礼当天,情况又有变化,那些已经丧心病狂的安保人员拿来锤子,把阁楼上的窗户直接钉死,又用木条堵了个严严实实,这下别说狙击,连看都看不到。

  钉完之后还没完,这些安保人员并没有撤走,留下两个人当起了固定哨。

  如果不是从这俩人的对话中知道这条街上有上百名安保人员,麦克塔维什说不定会直接暴起,先把这两人击杀然后再实施狙击。

  这对于精通暗杀之道的麦克塔维什而言并不困难。

  但麦克塔维什没有把握能在狙击之后成功脱离,于是只能在烟筒内继续煎熬。

  更令人无语的是,楼下有人开始生火……

  麦克塔维什简直想骂娘,大街上有那么热闹的花车巡游不去凑热闹,宅在家里很有意思吗?

  总会有些人对秦致远和朱莉的婚礼不感冒。

  于是麦克塔维什就真正成为烟筒里的老鼠,苦不堪言……

  当保卫人员撤走的时候,秦致远的花车已经走远,麦克塔维什从藏身的烟囱里爬出来,试图继续执行任务。不过麦克塔维什忽略了一个细节,他在烟囱里烟熏火燎的近两个小时,虽然有防毒面具没被熏死,却也已经变得灰头土脸,于是灰头土脸的麦克塔维什刚刚出现在大街上,就被保卫人员盯上。

  如果让麦克塔维什远距离狙击,麦克塔维什确实是把好手,但正面交锋就非麦克塔维什所长,虽然麦克塔维什也试图反抗,但终究是敌不过专业的保卫人员。

  发生在麦克塔维什身上的事情,秦致远没有心情追究,估计也审问不出什么结果,就算是麦克塔维什受人雇佣,雇主想必也不会让麦克塔维什知道他的身份。

  秦致远现在正准备出去度蜜月。

  “蜜月”,听上去是多么浪漫美好的一个词,但因为正处战时,军部特意要求秦致远不得离开巴黎1500公里范围,这个范围,正是运输机的极限距离。

  也就是说,秦致远的蜜月随时可能因为战争而中止。

  虽然不甚完美,但秦致远和朱莉都表示理解,他们俩也没有环球旅行的心思,干脆就返回科西嘉岛,在雷霆崖安静地度过这一段甜蜜时光。

  科西嘉岛正在进行“整风运动”。

  啊,别误会,这个“整风运动”和通常意义上的那个不太一样,并不以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群体为目的,而是以强化保密意识为主。

  其实很多泄密事件都是当事人无意识中泄露,并非故意为之,那么怎么才能减少这种无意识泄露,那就要靠监察部门的监督,以及当事人所在单位经常性组织学习《保密手册》。

  如果保密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能做到不违反《保密手册》中的条令,那么泄密事件自然会大大减少。

  隆承辕理所当然的成为反面教材,被直接写入《保密手册》。

  对此隆承辕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那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隆承辕并不是一个逃避的人。

  秦致远又给隆承辕下达了新任务,开发一种吉普车。

  目前的汽车,除了卡车就是古老的“老爷车”,说实话,秦致远并不喜欢。秦致远喜欢的是吉普车,不是那种不伦不类的各种“UV”,就是那种充满硬朗铁血气息的全地形吉普车。

  提起吉普车,可能人们第一印象就是美国的“威利斯”吉普,实际上还有更早的一种,那就是德国的kfzB20。

  B20吉普才是世界上所有吉普车的鼻祖,而且使用了很多哪怕是到了21世纪,仍然能称得上先进的技术。

  比如H形钢制车阵、前置引擎、五前速手动波箱、恒时四驱系统、前后轴及波箱的差速设有差速锁、四轮独立避震、四轮转向、气阀轴设计1.8公升引擎及干油池式引擎润滑系统等等。

  集如此之多的先进技术于一身,B20却没有取得与之相匹配的名声,原因是因为成本太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到了秦致远这里,自然要规避不利因素。

  秦致远舍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功能,只要求四轮驱动,独立避震,其他并没有过多要求。

  当然了,为了让隆承辕有更清晰的概念,秦致远做了个威利斯吉普的模型交给隆承辕,并不是要求完全防止,而是要求有类似功能。

  一个比例不要求精确的模型,对于模型爱好者秦致远来说简直是太简单了,但让隆承辕看上去就极为震撼,因为秦致远拿给他的模型,完全颠覆了隆承辕脑海中关于汽车的概念,这绝对是超越时代的产品设计。

  确实是超越时代,如果没有秦致远横插一杠子,威利斯吉普要到20年后才能诞生,现在时间则是大大缩短。

  圣诞节之后就是元旦,对于这个西方节日,其实华人并没有庆祝的习惯。

  于是就在元旦这天,早已厉兵秣马的兰芳公司治安军,终于向荷兰人率领的殖民军队发起进攻。

  就在发起进攻之前,其实兰芳公司的治安军和荷兰人的殖民军队已经对峙了近两个月。

  这两个月中,兰芳公司和殖民政府虽然没有动用武力,但嘴炮从未停止。

  殖民政府把兰芳公司说成是“叛乱者”,并且在婆罗洲各地进行了妖魔化宣传。在殖民当局的宣传中,兰芳公司就是一群残暴的入侵者,他们来自民国大陆,是民国国内斗争的失败者,他们极端仇视本地土著,动辄毁村屠城,已经在泗水犯下滔天罪行,整个婆罗洲应该联合起来反对兰芳公司。

  在兰芳公司的宣传中,他们才是本地人的代表,而荷兰人则是卑鄙无耻的入侵者,荷兰这个已经沦为二流的“破落户”国家,为了维持在婆罗洲的统治,压榨婆罗洲百姓,刻意挑拨本地人之间互相仇杀,而他们则是居于“调停者”的地位超然其上,婆罗洲的百姓应该联合起来把荷兰人赶出婆罗洲。

  荷兰人毕竟已经统治了婆罗洲数百年,而且很多当地土人的手上都沾有华人的鲜血,于是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婆罗洲居民开始了大规模的迁移,主要是兰芳公司控制区中的土著居民向殖民公司的控制区开始迁移。

  这倒是遂了兰芳公司的心意,他们不加任何阻拦,想走就走,哪怕是携带财物也不加干涉。

  与此同时,殖民政府控制地的华人也在向兰芳公司的控制地迁移。

  殖民公司虽然有意阻挠,但因为有“保护伞”公司派出的武装人员随行保护,荷兰人倒是也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是土著居民向那些没有来得及迁走,或者是不想迁走的华人家庭发动了袭击。

  和以前一样,所有的财产全部被抢光,所有的男人全部被杀死,所有的女人也是一样,而且在临死前还要遭受各种非人虐待。

  这些帐,兰芳公司都记着呢!

 

 

第350章 谈判

  张添寿和秦浩歌并没有留在婆罗洲,这俩的军衔太高,不好糊弄过去,于是随“保护伞”撤往西贡。

  现在的婆罗洲,当家作主的是顾兴邦和关建元他们这些低级军官。

  虽然是低级军官,但他们手下的人可不少,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上万人。

  当然了,这些人并非全部都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有些人甚至是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的土著。

  之所以接收土著进入军队,这是为了团结极少数,反对大多数。

  这里的极少数,不是指某个民族,或者是某个地区的原住民,而是指不仇视华人、向往中华文化的那些人。

  至于如何区分,很简单,只要会说简单的汉语就行。

  这种方法或许并不科学,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也只能如此,毕竟现在“兰芳公司”的主要敌人是荷兰人,而不是当地的原住民。

  这样一来,顾兴邦和关建元他们每个人手下就足有上万人,其中本地原住民都占据大多数。

  在荷兰官方的宣传中,婆罗洲的“兰芳公司动辄屠村灭寨”并非空穴来风,就是兰芳公司的这帮原住民干出来的。

  顾兴邦和关建元他们并不是全都待在泗水,他们现在已经遍布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群岛,声势浩大,遍地开花,颇有烽火燎原之势。

  进攻从泗水和坤甸等地同时开始,泗水从东往西向着椰城方向进攻,坤甸则是从西往东向着真正意义上的婆罗洲方向进攻。

  荷兰人此前虽然组织了近四十万人的殖民军队,但在兰芳公司的攻击中几乎是一触即溃,和真正的荷兰陆军一样,几乎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战斗力。

  从一月一号开始,顾兴邦在泗水七天之内三战三捷,击溃近三十万殖民部队,从泗水一直打到三宝垄。而关建元则是在坤甸高歌猛进,七天之内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加里曼丹。

  战争打到现在这个份上,荷兰人再继续打下去几乎没有任何希望,于是荷兰人终于低下头,找英国人通过法国人向秦致远请求停战。

  找秦致远?

  荷兰人得到的答复很干脆,秦致远正在度蜜月,没时间管这事;同时“保护伞”公司已经撤出婆罗洲,发生在婆罗洲的战事,和秦致远没有任何关系。

  一句话,管不着……

  管不着!

  真是不要脸,全世界都知道婆罗洲的“兰芳公司”和“保护伞”脱不开关系,恐怕也只有秦致远能厚着脸皮否认。

  但在这个当口,荷兰人已经没心思指责秦致远不要脸,因为就在这几天扯皮的功夫,顾兴邦已经打到椰城附近,关建元则是占下大半个中加里曼丹。

  而另一路马高杰率领的“兰芳公司”部队,从泗水自西往东进攻那一连串的岛屿,已经接连攻占巴厘岛、萨萨克、松巴岛等地,殖民军部队接连后撤,眼看就要撤到巴布亚岛。

  北路的关建元也分兵,董子时率领近3000士兵登陆苏拉威西岛,仅仅是三天工夫,3000士兵已经发展到近万人,半个苏拉威西尽在掌握。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最多半个月,荷兰人就将被赶出苏拉威西。

  形势如此之严峻,令荷兰人心急如焚。

  荷兰驻法大使恩哥拉尔天天待在黑天鹅城堡,苦苦哀求想见秦致远一面而不可得。荷兰人终于走投无路,向法国发出如果不停战,荷兰就加入德国同盟对法宣战的最后通牒。

  还是那句话,发生在欧洲的世界大战,其实就是一帮表兄弟之间的纷争,雷蒙·扑恩加莱或许是不想欺负荷兰女王,从中牵线促成英、法、荷、“保护伞”公司、“兰芳”公司五方之间的停战谈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20:15 , Processed in 0.04740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