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282 页

  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无法评价。

  眼看临时政府还没有击败布尔什维克,就为了胜利后的分配出现内讧的苗头,刘子正和葛立夫也只能步步为营,互为犄角的向北推进,因为除了外籍军团的这四个师,刘子正和葛立夫现在无法信任任何所谓的“友军”。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纵然是刻意放慢速度,到五月中,外籍军团的锋线还是推进到了奥缪尔。

  这里距离莫斯科只有300公里。

  到这个地方,已经算是进入俄罗斯的腹地,纵然是仍没有遇到布尔什维克的主力部队,但是各种游击队和义勇军越来越多,外籍军团有时候一天会遇到十余次小规模进攻,这大大减缓了外籍军团的推进速度。

  如果说原来的速度是乌龟,那么现在的速度就是蜗牛。

  其实如果放开了打,外籍军团完全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打到莫斯科。

  从进入俄罗斯境内开始,这里的地形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莫斯科的位置就在东欧平原的中部,从奥缪尔到莫斯科之间没有高山,也没有太大的河流,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推进。

  外籍军团中可是拥有大量坦克的,如果刘子正和葛立夫有决心,他们的部队一天推进个五十公里没有任何问题。

  而目前的速度……

  好吧,刘子正已经在一个叫格尔克的小村子里呆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面,部队只前进了五公里,指挥部干脆就没挪窝。

  但侦察兵部队不一样,他们没有任何限制,比如刘双喜率领的这个小队,他们的前出侦查已经抵达切尔尼附近,哪里距离奥缪尔足足80公里。

  哦,是奥缪尔以北80公里。

  “从这里往北80公里,有一条河叫奥卡河,这条河水量充沛,现在正处于春汛期。我们沿河侦察过,附近大概七八十公里只有一座铁桥可供咱们的坦克通行,如果不能尽早控制那座桥,很难说俄罗斯人会不会破坏她,所以我们这一次的任务就是夺下那座桥,控制她直到咱们的坦克部队赶到。”刘双喜边走边向陈永胜介绍。

  仅仅是刚刚赶路不到一个小时,陈永胜已经明白刘双喜他们为什么有资格穿这身衣服。陈永胜自认为他们已经携带了不少东西,但和侦察兵们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侦察兵们身上的背包几乎有一人高,里面鼓鼓囊囊塞满了东西,看样子也不是被褥之类的东西,而是各种工具的弹药补给。

  哪怕是在负重远超陈永胜连的情况下,这些身穿“迷彩服”的战士们看上去还是相当轻松,他们甚至有余力派出尖兵。

  仅仅是一个小时,陈永胜的手下就已经开始气喘吁吁,很多人脚下甚至有点踉跄,看上去非常狼狈。

  纵然如此,那些侦察兵们也没有帮忙的意思。

  陈永胜理解那些侦察兵,侦察兵们或许还有余力,但那要留着对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不能用来浪费在无谓的消耗上。

  嗯,如果陈永胜的部队连行军都跟不上,那帮助他们确实是“无谓的消耗”。

  “这种情况下,咱们是不是应该先请示一下?”陈永胜无法理解刘双喜的思维方式。

  “不用请示,我们发现作战机会不需要上报,可以自行决定发起攻击的时间和方式。”刘双喜解释完,看着陈永胜眉头微皱:“如果你感觉不妥当,现在你可以领着你的人回去。其实你们没有多少作战任务,主要是负责之后的防御,如果有敌人的援兵,由我们负责狙击。”

  “回去?咱爷们可不干那事,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怕个球……”陈永胜意志坚定。

  “行,这次的功劳算你们的。”刘双喜大方。

  “那不行,这不合适。”陈永胜推辞。

  “别客气,我们不缺这点功劳。”刘双喜的话能把人噎死。

  我了个大操!

  陈永胜差点就骂出声来。

  “听说了吗?秦爷已经返回兰芳,八月十五的时候准备登基大典,你不想回去亲眼见证?”刘双喜看似不在意。

  “卧槽……真……真的?”这次陈永胜脱口而出。

  “真金白银的那么真,不过按咱们的推进速度分析,明年八月十五有希望咱们估计有希望回去。”刘双喜自己有小九九。

  在目前的外籍军团中,获得“大十字骑士勋位”的,还是只有秦致远和刘双喜他们两个,所以刘双喜在外籍军团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哪怕刘双喜现在还是军士长,刘双喜也有和刘子正、葛立夫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

  外籍军团如龟速一样的推进,早就令刘双喜打心底里厌恶。

  刘双喜或许没有能力决定这场战争的节奏,但刘双喜有办法把这个节奏加快。

  “快点,快点,快点,特么的八月十五之前必须占领莫斯科,咱们好回兰芳……”陈永胜着急,顾不上隐藏行迹,扯着嗓子开始喊。

  “八月十五是十月八号,如果考虑到这一路上舟车劳顿,那么咱们最起码要八月初返回兰芳,哪怕只是等到八月中,咱们也赶不上。”刘双喜没忘记公历和农历的换算,提醒陈永胜要更有紧迫感。

  “操,快快快……”这一次不用刘双喜催促,陈永胜比谁都着急。

  没错,秦致远确实准备八月十五登基。

 

 

第433章 集体犯贱

  五月中旬,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的“黑天鹅”号皇家邮轮收到兰芳驻民国大使馆的电报。

  和原本的历史一样,就在五月四号,民国京城的学生们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游行。

  和上一次“天津码头事件”一样,这次游行再次被某些有心人利用,在游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冲突,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事态既有失控的征兆,但没有引起北洋政府的任何警惕。

  民国派往欧洲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既有北洋政府的代表,又有南方军政府的代表。

  要知道此时北洋政府和南方军政府实际上还处于战争状态,这样的一个代表团,要能够齐心协力那才是怪了。

  于是几乎是从和会刚刚开始,各种各样的消息便不断发回民国。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庚子赔款中的对日和对荷部分。

  前文已经说过,日本人和荷兰人坚持不肯放弃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欠荷兰人的还好说,毕竟数量较少,但欠日本人的就数额较大,再加上日本人的态度极其坚决,所以民怨越来越大。

  其实处于北洋政府的官方层面上,他们在巴黎和会上几乎没有话语权,因为不管是克里蒙梭还是劳合·乔治,甚至是威尔逊,都认为民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多。

  如果把外籍军团算成是民国排出的部队,那么民国确实贡献巨大,但现在的事实是,民国已经抛弃了外籍军团,外籍军团也自立一国,那么民国还有多少贡献就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

  而因为外籍军团的出现,日本人也向欧洲派出了第六师团,并且落得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虽然第六师团全军覆没的原因还有待考证,但毕竟是结局已经无法更改,所以看上去,日本人的对世界大战的贡献要超过民国的。

  其实就在“天津码头事件”之前,克里蒙梭和劳合·乔治他们的态度都是偏向民国的。

  但在“天津码头事件”之后,在如何对待民国和日本的问题上,克里蒙梭他们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北洋政府是没办法向国民解释的。

  总不能直接说:因为你们的冲动,现在外籍军团已经被你们赶走,然后导致咱们国家在巴黎和会上不招人待见,所以现在谈判进程对咱们不利……

  这不是平复民怨,而是火上浇油。

  就在五月一号,民国谈判代表、代表团团长顾维钧电告北洋政府,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

  五月二号,北洋政府致电代表团,可以签约。

  北洋政府同意签约的理由如下:如果不签,那只是做了一个情绪表达,对于民族利益没有丝毫用处。如果不签那么就进不了国联,以后被欺负还能叫上这么一大帮人帮自己说话,这个是很严重。

  而且如果不签,以后还要赔辛丑条约的钱给德国,德国的赔款也拿不到。

  如果签了:给日本的赔款还要继续给。

  两者比较起来,该不该签结论很明显。

  但这些理由,同样是没办法公布的。

  而就在同日,外交委员会事务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虽胜尤败,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于是在五月三号,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国民外交协会理事蔡元培将外交失败转报学生。

  于是整个局面彻底失控。

  就在五月四号当天,学生们想要走出校门,但遇到事先得知此时的北洋政府排出的军警的阻拦。

  此时的军警面对学生,没有丝毫优势可言,哪怕是身上佩戴有武器,军警们也不敢造次。

  军警们甚至戏称:我们是丘八,你们是丘九,你们比我们大一辈!

  辈分在华人中是非常重视,自认矮一辈,可见军警在学生们面前的弱势。

  在学生们要求走出校园时,甚至有军警下跪,苦苦哀求学生们不要冲动。

  但没有任何作用。

  学生们终于走出校门,他们向英、法、美、意四国使馆递交了“陈情书”,除了美国使馆接受了“陈情书”答应考虑,其他三国拒接接受。

  别责怪英、法、意三国,对于这种“陈情书”,人家本来就有权不接受,因为处于此时通用的递交方式是,如果有需要,可以托民国外交部转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8:09 , Processed in 0.03787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