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346 页

  “东亚,现在已经无法平衡,这里注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崛起,现在看来,只能是兰芳。”无论如何,秦致远都要彻底打掉日本崛起的希望。

  “英国人和美国人不会坐看日本被兰芳吞并,所以要收敛点,别过分刺激英国人和美国人。”路易斯·雷诺头脑清醒。

  “谁说我要吞并日本了?不是正在谈么?现在条件既然还没有谈拢,那么战争总是还要打的。”秦致远装无辜。

  “就你们提出的那些条件,换成是我也不会答应!”路易斯·雷诺不屑。

  条件……对哦,这可是敲诈的好机会。

 

 

第511章 人选

  早在兰芳歼灭日军北上舰队和南下舰队之后,日本就通过美国驻兰芳大使格林顿·奥古斯丁向兰芳外长陆徵祥表达了想要谈和和意愿。

  日本之所以有底气对兰芳宣战,凭借的就是他们的“八八舰队”,日本人的“八八舰队”在东亚的海面上毫无疑问是无敌的存在,就连英、美、法这些当世强国,在东亚这片土地上,也要承认日本海军的地位。

  新生的兰芳海军不用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和日本海军相提并论的资格。

  只可惜,兰芳另辟蹊径,既然海面上打不过,那就不跟你从海面上打,而是把战场开辟到空中,最终把日本的庞大舰队全部送入海底。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兰芳和日本之间的“海战”会是这个结果,根本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没了军舰,日本人也就没了最大的依仗,再加上库页岛的节节败退,三个师团还顶不住兰芳的两个普通师,这让日本人彻底看清了在陆军方面和兰芳的差距,残酷的现实终于让日本天皇和内阁开始正视现实,通过美国人准备求和。

  既然是求和,那么就要有个姿态,日本人的姿态很低,表示愿意以目前兰芳和日本的实际控制区为基础展开和谈。

  这就是痴心妄想了,兰芳目前只占领了整个库页岛,其他地区还没来及去占,就连千岛群岛都还没有收入囊中,日本想以现有占领区为基础进行谈判想都不要想。

  其实秦致远的要求不高,等到兰芳登陆瀛洲和琉球群岛,然后把日本人的势力从民国关外赶走,那就算是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

  在秦致远最初的规划中,甚至连高丽的事情秦致远都懒得管。

  看看高丽人21世纪的嘴脸,秦致远不想搭理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战争打到现在,兰芳的军队进展的要比计划中要顺利的多,秦致远也开始修改作战目标,把高丽和北海道也纳入战略目标中。

  在秦致远的计划中,日本要被控制在本土的四个岛屿内,而且北海道还要处于兰芳的监管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削弱日本人。

  于是当美国驻兰芳大使格林顿·奥古斯丁找到陆徵祥的时候,陆徵祥就向日本人开出了兰芳的停战条件:日本割让瀛洲、库页岛上日方所属领土,澎湖列岛、琉球群岛、千岛群岛给兰芳,同时赔偿兰芳军费两亿元……

  说实话,这个条件,让格林顿·奥古斯丁都感觉有点过分,就更不用提还没有彻底绝望的日本人。

  于是战争继续。

  就在前两天,当库页岛上的三个日本师团已经被兰芳北疆军区歼灭,当谢润东率领北征舰队开始对瀛洲展开进攻,当刘子正率领海参崴联军进入民国关外之后,日本人再次通过格林顿·奥古斯丁发出谈和请求。

  兰芳确实是爱好和平的,如果日本人想停战,兰芳肯定会同意。

  当然了,因为这次战争给兰芳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兰芳正在进行的国内建设,兰芳肯定要开出停战条件,只有满足了兰芳的要求,停战才有可能实现。

  这一次,陆徵祥开出的条件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高丽,同时赔款的数额增加到5亿元。

  好吧,这一次,格林顿·奥古斯丁同样感觉过分。

  过分吗?

  不一定。

  如果日本答应了兰芳的条件,那么等于是日本人从明治维新以来获得的所有成果全部付诸东流,日本人通过历次战争获得的所有战利品会全部被迫交出。

  仔细看那些条件,瀛洲和澎湖列岛是日本通过甲午清日战争获得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上的领土是通过日俄战争获得的,高丽和琉球群岛则是日本主动吞并的,兰芳对日本提出了很多领土要求,但那些领土,没有一寸是属于日本自己的。

  同时关于五亿元的赔偿,这个数字看似非常多,但如果考虑到日本人在日清战争之后从当时的清帝国勒索了相当于本国三年半收入的两亿两白银,这个数字也说不上大。

  再说了,有刚刚过去的世界大战作为参考,有德国人的那2260亿马克的珠玉在前,好像五亿元也不算太多。

  当然了,这只是秦致远这样认为,格林顿·奥古斯丁和日本人可不是这么认为。

  但同时,格林顿·奥古斯丁也知道,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么随着兰芳的军事进展,兰芳会继续提高自己的条件,如果现在日本人不同意,兰芳下一次提出条件,说不定会加上北海道。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兰芳和日本人开战之前,秦致远只想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当开战之后,秦致远想要的是击败日本人,但当“宁北港战役”和“金兰湾战役”之后,秦致远就开始想要的更多。

  秦致远现在要的就是把日本人一棍子打死。

  在兰芳和日本开战之前,秦致远要的确实是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当兰芳的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秦致远同样会向日本人宣战,不管是用什么理由。

  陆徵祥第一次提出条件时,日本人拒绝的很坚决。

  这一次,日本人没敢坚决拒绝,而是表示这个条件可以谈。

  那么就开始谈。

  时间每过一天,兰芳军队推进的步伐就会加快一步,日本首相原敬不敢耽搁,马上和陆军大臣田中义一乘坐美国军舰前往兰芳,准备开始和兰芳通过谈判停战。

  当然了,在条件还没有谈拢之前,战争还会继续。

  就在原敬前往兰芳的时候,谢润东正前往东京湾,张添寿已经在基隆港登陆,刘子正在前往宽城子的路上,葛立夫准备登陆北海道。

  现在的这个局面,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甚至就连开战之前一力主战的秦致远也没有想到战争能进行的这么顺利。

  所以秦致远这几天的心情很不错,连带着跟陆徵祥聊天的时候都是面带笑意的:“对日本人不用客气,想想当年伊藤博文怎么逼迫李中堂的,你就怎么逼迫原敬,时间拖得长一点没关系,现在着急的不是咱们而是日本人,该拿架子的时候就要拿架子。”

  笑眯眯的说这样的话,怎么听上去有点渗人呢。

  “其实原敬是个挺不错的人,他是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前段时间还代表日本政府宣布收回了一部分《民四条约》的一部分条款,又把青岛还给了民国,让我去当这个恶人,我还真有点不忍……”陆徵祥也是笑眯眯的。

  当初日本人提出《二十一条》的时候,陆徵祥就是北洋政府的谈判代表,在《二十一条》变成《民四条约》的过程中,陆徵祥也是功劳卓著。

  当然了,很多披着爱国者外衣的流氓估计不会这么看。

  “……不过我现在是兰芳的外长,站在华人的立场上,为华人报这个仇也是理所应该的,原敬人确实不错,错在不该在这个时候成为日本首相,摊上这个事,算是原敬倒霉吧。”陆徵祥的屁股还是能坐得正。

  “这就对了,日本人当然有‘好人’,但日本的‘好人’总是不能掌权,那这些‘好人’还有什么用呢……咱们的要求也不高,日本人通过《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从民国弄走了多少东西,现在加上利息还回来就行,当然了,如果能多一点也不错,但总是不能少的。”秦致远为即将开始的谈判定下基调。

  “呵呵呵……陛下请放心,如果在目前这个局面下,我们外交部还不能为兰芳争取最大的利益,那我这个外交部长也该做到头了。看看现在,再想想以前在民国的时候,唉,真是一言难尽……”陆徵祥心里的酸楚溢于言表。

  对于一名外交人员来说,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强大,外交官们的腰杆才能硬起来,才能为国家争取更大的利益。

  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就算是外交人员都是孙猴子请来的救兵,也谈不出一个令人相对满意的结果。

  “做到头就做到头吧,你总不能总是当外长,合适的时候也要挪挪地方,否则你们外交部的年轻人什么时候能成长起来?”秦致远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

  兰芳目前的局面,还是缺少有能力的官员,这个在施政中的问题其实并不大,兰芳毕竟是一个法治国家,只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纵然不会有巨大的跨越,但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

  “这……陛下放心,等再过几年,臣自然会致仕的。”陆徵祥表情愕然。

  “哈哈哈哈……子欣啊,你想岔了,让你挪地方可不是要致仕,你也不想想,我要是想让你致仕,这一次还何必让你负责和日本人的谈判……”秦致远大笑。

  “谈……谈判……”陆徵祥表情愕然,继而陷入狂喜的激动中。

  日本人这一次来的可是首相,按照对等原则,应该是兰芳首相黄博涵去谈,但现在秦致远却让陆徵祥这个外长去谈,这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第512章 真黑!

  其实黄博涵到目前为止做的还不错,秦致远对黄博涵并没有什么不满。

  但按照兰芳《宪法》的规定,如果黄博涵这边出了什么问题,秦致远随时有权利更换首相,所以秦致远手中至少要有一个备用人选,才能在黄博涵这边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顶上去。

  现在看起来,兰芳能够胜任首相一职的,除了黄博涵也就算只剩下陆徵祥了。

  在这种情况下,秦致远很有必要先同陆徵祥沟通下,这样才能让陆徵祥随时做好接班的准备,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起陆徵祥的积极性。

  果然,当听到秦致远这么说之后,陆徵祥马上就变的又兴奋又紧张:“陛下,莫不是首相先生……”

  陆徵祥的话并没有说完,但很明显,陆徵祥是想探寻秦致远对黄博涵是否有不满。

  如果陆徵祥能确认秦致远对于黄博涵有不满,那么陆徵祥就会顺着秦致远的意思对黄博涵发动攻击,这样一来才能算得上是体察圣意。

  陆徵祥问这话的时候,心里也在打鼓。

  陆徵祥和黄博涵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陆徵祥打心底里不希望黄博涵出什么事。

  现在的兰芳正处于一个快速的上升期中,正是需要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力争上游的时候,如果在这个阶段出现诸如更换首相之类的大新闻,那可不是件好事。

  “这倒没有,只是这段时间,咱们这朝堂之上也太和谐了点,首相先生现在干得不错,并没有失误的地方,但首相先生不可能永远正确,谁都不能保证下面的人不会阴奉阳违,所以需要有人监督咱们现在整个政府的运行。”秦致远想的远,尽可能把所有的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陛下您的意思是……要小心‘党争’之祸啊。”陆徵祥马上面色大变。

  明末党争,这算是距离现在最近的党争之祸,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一部分就要归结到“党争”误国上,所以听到秦致远表示出类似的想法,陆徵祥马上就极力反对。

  “不至于到那个程度,明代的那个,搞到最后已经搞成单纯的为了反对而反对,于国于民都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本质上都是一群蛀虫,最后落得坑了国家,害了百姓,也害了自己。咱们的情况和明代不同,明代因为先天上的不足,对商业的压制导致国库空虚,最终拖累了整个国家,而咱们兰芳的国有企业和国家的税务政策已经可以保证国库充盈,所以情况远远比明代好得多。”秦致远解释了自己的想法。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0:11 , Processed in 0.03942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