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353 页

  清晨,札幌机场。

  “多带一个备用油箱,咱们就要少携带四枚航弹,这样的话,咱们这四十架轰炸机只相当于原来的25架,轰炸效率大打折扣,可惜咱们的凝固汽油弹已经用完了,只凭借高爆弹能获得多大的战果是个问题。”北疆区空军指挥官梁励山看着停机坪上已经做好起飞准备的轰炸机有点遗憾。

  札幌是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攻占札幌,其实已经可以宣布兰芳已经占领了整个北海道。

  北疆军区在攻占札幌之后,第一时间在札幌修建了机场,现在北疆区的轰炸机部队已经从乐浪机场转场札幌机场,勉强可以对东京展开空袭。

  轰炸东京,这对所有的军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说实话,如果不是梁砺山身居要职,梁砺山也想亲自驾驶轰炸机去东京过把瘾。

  “已经够了,凝固汽油弹……毕竟有伤天和。”葛立夫还是有一份怜悯之心的。

  兰芳对基隆和旅顺的两次轰炸,现在已经传遍了兰芳,说实话,凝固汽油弹的效率确实是高,威力也足够强大,但水火无情,只要凝固汽油弹扔下去,不管下面是什么都会烧的一干二净,这实在是有伤天和。

  站在某些具有皇汉倾向的华人立场上,日本人当然是死的越多越好,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个底线,并不是非要把日本人全部灭绝掉,华人和日本人之间的仇恨才能化解。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进行第二次中日战争,同样的,也还没有发生“九一八事变”,更没有“南京大屠杀”,华人确实恨日本人,但并没有另一个时空中华人的恨意那么强烈。

  “嘿嘿,老葛,你倒是悲天悯人,你想想,要是现在日本人有轰炸机,而咱们却没有,那是个什么情况?日本人会不会忍住不用凝固汽油弹炸咱们的椰城?忍不住把。所以说,既然是要打落水狗,那就要打死,不能让他喘过气来,给他报仇的机会。”梁砺山就是想把日本人一棍子打死。

  “喘过气来?呵呵,就算是喘过气来又怎么样?咱们能揍他们第一次,就能揍他们第二次。”葛立夫霸气四溢。

  葛立夫的思想,代表了现在一部分兰芳军人的思想,对于日本人的危害,他们认识的不够清晰,但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如果有必要,随时能再教训日本人。

  这种自信,正是建立在无数次胜利之上。

  “得,你有理。”梁砺山主动停止了无意义的争执,把视线放到正在依次齐飞的战机上。

  轰炸机起飞之后进行了简单编队,马上就飞向东京。

  札幌距离东京的直线距离是800公里,兰芳的轰炸机作战半径是750公里,在携带副油箱的前提下,作战半径能提高150公里,飞到东京没有问题。

  两小时后,轰炸机群飞临东京上空。

  此时的东京,已经是惨如人间地狱,隔着十几公里都能感觉到东京城区的热度。

  就在半个小时前,谢润东率领的舰载轰炸机刚对东京进行了空袭。

  和面冷心热的葛立夫不同,谢润东是标准的“皇汉主义”者,在轰炸东京的过程中,谢润东的舰载轰炸机再次使用了凝固汽油弹,这让现在的东京已经成为一片火海。

  东京原名江户,江户幕府结束统治后,明治天皇真正成为日本的“天皇”,于是明治天皇把日本首都从京都迁移至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以前的江户城则被改成为天皇的居所。

  秦致远的命令对谢润东还是起了点作用的,就在已经陷入火海的东京城中,皇宫所在的千代田区很明显没有多少明火点,这给包德水他们清楚地指明了攻击方向。

  日本天皇所在的皇宫叫做“皇居”,这里虽然地处东京闹市区,但绿化情况非常好,就像是一个森林公园,从空中非常好辨认。

  包德水可没有那么多的悲天悯人,和自己的僚机比划了几个手势,向着“皇居”的方向直飞过去。

  坐在飞机的驾驶舱内,能清楚的看到地面上如同蝼蚁一样的人群在奔跑,很多人甚至就向着“皇居”的方向在奔跑,或许是因为现在东京中,“皇居”是唯一没有起火的地方,这些人是在躲避火魔,又或者是这些日本人都忠心耿耿的想去救他们的大正天皇。

  站在这个角度上,的确是有一种俯瞰众生的感觉,真的就感觉无数的生命就在自己的手中,想让他们生,他们就能活下去,想让他们死,死亡就在一瞬间。

  很多军人在退伍之后都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治疗,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无所谓了,战争,总是会带给人最大的伤害,这一点无可避免,不是带给兰芳的百姓,就是带给日本的百姓,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公平的。

  当飞到皇居正上方的时候,包德水向着自己的副驾驶点头示意,副驾驶马上开始投弹。

  炸吧,都炸个稀巴烂才好!

 

 

第521章 瓜分日本

  仅仅是不完全统计,兰芳对东京的这次轰炸,造成了东京大约十万人丧生,超过二十万栋房屋被完全摧毁,近一百五十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超过二十亿日元。

  要知道,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京的人口只有大约三百七十万人,近一百五十万人无家可归,等于是兰芳的这次轰炸,几乎摧毁了小半个东京,破坏效率之高,令谢润东也感觉不可思议。

  东京的房屋还是秉承日式的木屋结构,隆冬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北风凛冽,风助火势,以至于造成这么大的威力。

  另外一个原因是东京市的煤气管道,凝固汽油弹几乎是在第一时刻就引爆了煤气管道,这引发的后果更加严重,可以说这次火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一大半的功劳要归功于煤气管道,如果不是东京已经铺设了遍布全城的煤气管道,仅仅只靠凝固汽油弹造不成这么大的伤害。

  不仅仅是谢润东感觉不可思议,格林顿·奥古斯丁和斯科特·詹姆斯也感觉不可思议,因为谁都没有想到,兰芳居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轰炸东京。

  要知道,就在东京城内,还有着和日本建交的各国列强的大使馆,兰芳的这次轰炸虽然刻意避开了使馆区,但在煤气管道和西北风的双重肆虐下,使馆区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有大约六名西方外交官在这次轰炸中丧生,如果算上西方平民,那么这个数字要超过百人。

  在遇难的西方外交官中,职务最高的荷兰驻日大使,当时这位倒霉的大使先生正要去“皇居”拜访天皇,没想到正好赶上包德水他们的轰炸。

  而且更令人难过的是,这位大使先生并不是死于轰炸,而是因为在下车查看的时候被马车撞死的,这也算是奇闻。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这次轰炸中丧生,格林顿·奥古斯丁和斯科特·詹姆斯就要为他们的国民求个公道,因此格林顿·奥古斯丁和斯科特·詹姆斯第一时间分别面见首相黄博涵,向黄博涵提出严重抗议。

  “格林顿,这只是个意外,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应该知道,当时我们的空军在轰炸的时候已经避开了使馆区,那些人并不是死于阴谋,而是死于意外。”虽然有点苍白,但黄博涵还是尽量解释。

  又能怎么样呢?人死不能复生,关键问题是善后。

  说实话,只要能让格林顿·奥古斯丁满意,格林顿·奥古斯丁并不在乎死几个美国人。

  人总是要死的不是么。

  “首相先生,不管这是不是意外,这都是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挑衅,有超过二十名美国人在这次的轰炸中丧生,其中还包括我们的驻日武官,这个结果让我们无法接受,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机制,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同时还需要对那些可怜人进行抚恤,让他们的家人获得一定程度的安慰。”格林顿·奥古斯丁开始提条件。

  “当然,我们会给那些可怜人的家人一些补偿,以表达我们的同情。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声明,如果有现金出现,那仅仅代表人道主义的补偿,并不是赔礼道歉。这是战争,不受任何人控制的战争,而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所以如果有道歉,那么也应该是日本政府道歉,正是因为他们挑起这场战争,才会导致这么多无辜的人遇难。”黄博涵拎得清,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既然弄死了人家的国民,赔钱也是应该的,但道歉就要慎重。

  如果要道歉,那就表示是兰芳政府犯了错误,这可是一个原则问题,来不得半点的含糊。

  “哦,你总是这样,首相先生,难道你就不肯给那些可怜人一些安慰吗?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母亲,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兰芳现在是一个大国,你们应该由足够的同情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充满攻击性。”格林顿·奥古斯丁说的意味深长。

  “格林顿,你应该知道,华人从来就没有攻击性,只有在我们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才会反击。如果从华人的历史来看,清帝国之前的几千年,华人在全世界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但是我们的祖先做了什么?我们的祖先什么都没做,高丽还是高丽,日本还是日本,他们作为华人国家的属国存在了上千年,到现在还依然存在,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黄博涵当然不会承认兰芳具有攻击性,这同样是个原则问题。

  “当然,如果从这个方面说,华人确实是个很温和的民族。”格林顿·奥古斯丁双手摊开做了个无奈的手势。

  华人的历史,实在是太辉煌了,只要祭出这个大杀器,那就是无往不利的,特别是当面对美国人的时候。

  美国……好吧,美国没有历史。

  “表现出攻击性的另有其人,想想看吧,自从马修·佩里将军和和江户幕府签订《神奈川条约》之后,日本人就开始了明治维新,仅仅是十年之后,日本吞并了琉球,又过了二十年后,日本吞并了高丽,如果给他们时间,他们会吞并整个地球,这并不危言耸听,如果你了解日本人,你就会同意这个判断。”黄博涵准备策反格林顿·奥古斯丁。

  马修·佩里就是美国人,1853年,正是马修·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日本,这才引发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居功至伟。

  嗯嗯,这么看起来,日本人崇拜美国人是有道理的,谁让美国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揍他们呢。

  “当然,日本的表现的确令人不安。”格林顿·奥古斯丁同意黄博涵的话。

  格林顿·奥古斯丁无法反驳黄博涵的话,并不是因为黄博涵提到了马修·佩里,而是因为黄博涵说的全部都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嘛。

  “同样的,在世界大战进行的过程中,日本逼迫民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而这些条约都具有严重的排他性,如果真让这些条约成为现实,日本就会独霸民国市场,那可是个四亿人的大市场,全世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黄博涵的诱饵下得足。

  “那些条约不可能成为现实,除了日本人,根本就没有人承认那些东西。”格林顿·奥古斯丁一票否决。

  看看吧,西方人崇尚的契约精神就是这样的,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当那些条约对他们有利的时候,契约精神就会成为西方人诚信正直的象征,但当那些契约对他们不利时,那些契约就是废纸。

  如果秦致远在场,那么秦致远肯定会想起21世纪想要精选美国总统的哪位大嘴先生,他居然堂而皇之的宣称美国人对外签订的所有合约都没有法律效力,都要重新进行谈判,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对于咱们来说,那些条约都没有效力,甚至对于民国的北洋政府来说,那些条约也没有任何效力,因为民国的北洋政府根本就没有实施他们。但如果民国南方的军政府上台,这些条约会不会成为现实还很难说。”黄博涵开始掺沙子。

  南方政府和北洋政府……

  不说也罢,某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怎么纯粹。

  “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我们美国政府正想提出对民国的禁运,要知道民国现在几乎没有工业能力,如果限制全世界对民国的武器出口,那么民国的混乱或许会结束的早一些。”格林顿·奥古斯丁有信心。

  武器禁运,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但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

  华人的战争史,几乎贯穿了华人的整个历史,而且冷兵器战争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除非是华人自己打够了,否则的话,想要靠武器禁运就让华人停止战争那就是痴心妄想。

  “这个问题咱们以后说,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对付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要知道,这一次日本人的确是失败了,但如果给他们机会,他们的野心还会再次膨胀,而且永无止境,怎么样才能让日本不具备对全世界的威胁性,我认为这才是咱们应该考虑的问题。”黄博涵终于绕回日本人身上。

  日本人拉着格林顿·奥古斯丁当帮手,无非是想要遏制兰芳的野心,格林顿·奥古斯丁虽然确实也帮日本人说了话,但有几分是真心实意很值得考究。

  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那么多的真心实意,所以另一个时空中PLA和“巴铁”的关系才会那么铁。

  在正常情况下,胜利者才是拥有话语权的,所以国际关系从来不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主流,“落井下石”才是主流。

  等格林顿·奥古斯丁离开黄博涵的办公室的时候,格林顿·奥古斯丁的脑袋里再也没有了在轰炸中遇难的美国人,而是全身心的思考美国能在这场瓜分日本的盛宴中获得什么利益。

  没错,就是瓜分,日本这个国家虽然没有资源,但他们还是有一些挺不错的东西,比如“长门”级战列舰……

  好吧,就算得不到实物,仅仅是图纸也不错,要知道美国人正在建设“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如果能获得“长门”级的技术,那对于美国人来说可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送走格林顿·奥古斯丁之后,黄博涵又等来了斯科特·詹姆斯。

  在斯科特·詹姆斯之后,德国驻兰芳大使里宾特洛普在排队……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4:48 , Processed in 0.05492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