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355 页

  兰芳的这个借口在兰芳人看来那肯定是合情合理,但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看来就不切实际。

  于是在《椰城合约》签订的第二天,格林顿·奥古斯丁和斯科特·詹姆斯就找到黄博涵,要求兰芳给予北疆区一个合法地位。

  同时来的还有欧文·乔纳,这种热闹,法国人肯定要凑一腿。

  “合法……这个问题要看你们怎么看,是否合法,咱们也可以拿到国联去论证,一两个国家认为北疆区不合法,并不能改变北疆区的现状。”对于这个问题,黄博涵没有回避,而是建议把更多的国家拉入局中。

  “首相先生的意思是……”斯科特·詹姆斯有点不确定。

  国联,顺便说一句,在昨天的《椰城合约》中,日本将自己拥有的国联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让给了兰芳,这样一来,在国联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兰芳并不是势单力孤,法国人早就想让兰芳成为常任理事国,那样的话,法国就有了对抗英、美的实力。

  好像还有一个国家是常任理事国……

  对了,是意大利!

  好吧,忽略意大利吧,虽然意大利是战胜国,但在战后,希腊人马上就糊了意大利人一脸,把意大利打回原形,现在的意大利,又恢复了总是没有存在感的常态,没有人在乎意大利的态度。

  “如果要讨论北疆区的合法地位,我建议咱们可以从非洲开始,要知道,我们最近收到了很多非洲国家请求建交的要求,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他们。”黄博涵实话实说。

  “这绝不可能,非洲的地位没有讨论的余地。”斯科特·詹姆斯一口回绝。

  欧文·乔纳没有发言,不过看向斯科特·詹姆斯的眼神有点玩味。

  格林顿·奥古斯丁更过分一点,当听到非洲的时候,格林顿·奥古斯丁马上双眼放光。

  现在的非洲,可没有60个国家,想要画非洲地图根本就不用四种颜色,这片神奇的土地现在几乎就只有两个颜色,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法国。

  这么说或许不全面,因为除了英、法之外,在非洲大陆还有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这么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会牵扯进去。

  也不对,没有美国人什么事,虽然美国国内有很多非洲裔,但美国在非洲并没有殖民地,所以格林顿·奥古斯丁比较倾向于这个问题可以讨论。

  “如果非洲的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那么北疆区的问题也没有讨论的余地。”黄博涵也是果断回绝。

  “北疆区……”斯科特·詹姆斯面色有点变幻。

  “对,北疆区,我们和民国政府已经签订了相关协议,我们会出兵帮助民国把日本人在民国关东的势力清除出去,还给民国一个干净的关东,同时民国承认北疆区的存在,哪里现在已经是兰芳的国土。”黄博涵冷漠。

  牵涉到领土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斯科特·詹姆斯是这个态度,黄博涵当然也是这个态度。

  这还是兰芳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使用“北疆区”来形容那片土地。

  见黄博涵的态度坚决,斯科特·詹姆斯不再说话,一时间会客厅里寂静的只能听到呼吸声。

  黄博涵的意思很明确,如果英国人和美国人质疑北疆区的地位,那么兰芳也会在国联里质疑英国人在全世界所有的殖民地的地位,这样一来事就闹大了。

  就目前的全世界来说,“日不落”虽然已经显露出衰弱的迹象,但“日不落帝国”还是那个“日不落”,英国的殖民地仍然遍布全世界。

  如果说兰芳现在的疆域可以用“庞大”来形容,那么英国的疆域就是两个或者三个“庞大”那么多,在兰芳和英国之间,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从国力上说,兰芳现在确实还不如英国,但如果从国际地位上说,兰芳和英国相比,并没有低人一等,最起码在本质上兰芳不必英国低。

  毕竟兰芳不是英国的属国,兰芳还有法国这个盟友,英国必须考虑兰芳和法国之间的联盟。

  “这样吧,北疆区就维持现状,等以后民国恢复平静,这个问题咱们到时候再讨论好不好?”欧文·乔纳开始和稀泥。

  “拖到那时候恐怕会更加难以解决,我想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议题,提交给国联来讨论。”格林顿·奥古斯丁向浑水摸鱼。

  “好啊,我们也可以把菲律宾的问题一样提交上去,你应该知道,菲律宾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吕宋’。”黄博涵马上反击。

  “哈,五个常任理事国现在房间里有四个,咱们在这里讨论也是一样的,有了结果通知意大利人一声就行。”欧文·乔纳唯恐天下不乱。

  “你们都疯了吗?有些问题是不能讨论的。”斯科特·詹姆斯擂着茶几的桌面吼。

  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斯科特·詹姆斯现在很想抓住格林顿·奥古斯丁打一顿,这都是什么狗屁提议,如果这个提议上了国联的仪式日程,那么国联恐怕当天就会解散。

  “没有必要讨论这些问题,北疆区和澳大利亚其实是一样,如果说澳大利亚是英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北疆去也是兰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说,咱们的心思不要总是纠结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而是应该展望未来,我想世界大战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我们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用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国联’的这个提议就很好,咱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把这种机制维持下去,同时恢复国家实力,让咱们的国民都能过得更好才是咱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重要的呢?”黄博涵不失时机的表明态度。

  英国对兰芳的担心,有一部分就体现在澳大利亚上。

  看看吧,澳大利亚距离兰芳本土有多近,如果兰芳对澳大利亚有了野心,英国又应该如何处置?难道再掀起一次世界大战?

  不,英国现在没有这个能力,英国的国民需要的不是战争,而是面包,至于北疆区,见鬼去吧,谁知道在哪个旮旯里,英国民众根本就不在乎。

  而黄博涵的话,非常明确的表明了兰芳对于澳大利亚没有野心,这无疑是给正处于焦虑中的英国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说实话,斯科特·詹姆斯和格林顿·奥古斯丁老赵黄博涵,只是为了表明英国和美国的态度,只要兰芳的野心能得到遏制,英国人也就放心了。

  至于兰芳的疆域进一步扩大,英国人并不怎么在意。

  就算是再扩大,还能大得过英国的疆域去?

  “好吧,我同意首相先生的意见。”

  所以当黄博涵征求斯科特·詹姆斯的意见时,斯科特·詹姆斯是这样回答的。

 

 

第524章 你为什么不去死?

  随着停战协定的签订,战争结束了。

  但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承认《椰城合约》,很多人认为这是全世界针对日本的不公正,他们不愿意承认失败,不愿意放下武器。

  对于这些妄图负隅顽抗的军人,兰芳并没有发起攻击,因为按照《椰城合约》的规定,日本人有十天时间用来将驻扎在海外领土内的军人撤回国内,所以纵然是要攻击,也要等十天以后才能发动。

  《椰城合约》签订之后的第五天,原敬和田中义一仍旧乘坐美军的军舰返回东京,在临上岸的那一刻,原敬走到舷梯胖有点迟疑。

  原敬和田中义一走的时候,兰芳还没有对东京进行轰炸,因此东京还是平静的。

  但当原敬和田中义一返回东京的时候,熟悉的港口建筑已经消失不见,视线所及尽是被烧成废墟的残垣断壁,在那些残垣断壁中,还有人正在寻找财物,试图挽回损失,也有人行尸走肉般游荡,更多的人目光呆滞或立或坐,事先没有焦点的看向远方。

  就在码头上,有长长的一望无际的白布蒙着的尸体,能看得出来,距离码头较远的那些尸体,都是用白布包裹的,后来估计白布不够用,于是包裹改成覆盖,再后来估计是白布用完了,床单、草席,甚至是一片瓦砾,都成了覆盖尸体的裹尸布。

  虽然原敬贵为日本首相,虽然田中义一贵为日本陆军大臣,虽然原敬在登船时已经向国内发送了电报,表示今天会回来。

  但码头上很明显没有什么人在准备迎接,自然也不用想鲜花和彩幅,就是这么无声无息的冷漠。

  “首相先生,该下船了……”田中义一能感受到原敬心中的悲怆,但田中义一毕竟军人,能够更快的从悲痛中平复过来。

  “我在想,二十多年前,当伊藤前辈从清帝国归来的时候,那时候该是什么场景……”原敬喃喃自语。

  “当时谈判是在马关进行的,伊藤前辈并没有前往清国,反倒是当时在外作战的军队返回时,在这里接受了整个东京的欢呼,虽然已经过去了24年,但当日的情景历历在目,从来没有没有忘记过。”田中义一脸上露出缅怀的神色。

  “你参加过那场战争?”原敬好奇。

  “是的,当时我在第一师团,第一师团虽然没有参战,但我的计划受到陆军部的欣赏,所以我得以随队进入民国。”田中义一脸上有骄傲。

  “你见过李鸿章吗?”原敬的脸上有向往。

  原敬是日本的第一位平民首相,原敬这一生做过外交官,做过报社主编,所过邮电大臣,做过银行总经理,当然还做过首相,但就是没有从军经历。

  “没有,我当时只是一个参谋,没有机会见到李鸿章,不过我看过很多当时的报道,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罢了。”田中义一感觉有点遗憾。

  “呵呵,不知道李鸿章从东京离开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原敬表情复杂。

  “首相先生,这并不是您一个人的错,不需要您一个人来承担责任。”田中义一试图开解原敬。

  “纵然是不需要我一个人承担责任,最起码,我也应该承担最大的那一部分。”原敬不打算逃避。

  说完这句话,原敬迈上舷梯,准备面对这一切。

  此时的东京港中,只有孤零零的几艘军舰,大多数上层建筑都已经被熏黑,只有原敬和田中义一乘坐的这艘美籍军舰看上去成色比较新,确实是相当显眼。

  当原敬踏上东京码头的时候,很多人都认出了原敬,但和以往的欢呼和追捧不同,今天在场的民众,看原敬的表情相当复杂。

  《椰城合约》对于日本来说确实是太苛刻了,以至于苛刻到日本人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曾几何时,日本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国家,可以逼迫着几千年的老大哥低头认输,曾几何时,日本可以把号称“欧洲宪兵”的俄罗斯打得俯首称臣,那可是亚洲国家面对欧洲列强的第一场胜利啊。

  但现在是怎么了?

  仅仅是面对于华人建立的一个还不足一年的国家,日本居然一败涂地,不仅仅是辛苦积攒了几十年的强大舰队全部被击沉,不仅仅是全国人民省吃俭用供养的陆军节节败退,更让兰芳对于日本的心脏进行了大屠杀,这还是日本吗?日本到底怎了?

  就在这几天,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在拷问自己这个问题。

  所以可以想象,当东京市民面对原敬这个签订《椰城合约》的罪魁祸首的时候,东京市民的心情该有多复杂。

  “啪!”一件物品突然掉在距离原敬不远处。

  原敬定睛一看,是一把肋差。

  向原敬扔肋差的是一名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巴嘎!”原敬的侍卫顿时冲过去,要把那个年轻人抓起啦加以惩罚。

  “不要伤害他……”原敬出声阻拦,颤颤巍巍的走到哪吧肋差前,躬身捡起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9:11 , Processed in 0.06471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