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549 页

  相比劳合·乔治,陆徵祥这个首相做的真是轻松惬意,至少心情是舒畅的。

  “劳合·乔治这个首相也当不了几天了,英国国会正在考虑提前选举,估计在此之前,劳合·乔治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只要能维持住现状就行。”秦致远也在看劳合·乔治的笑话。

  现在的英国其实并不安定,英国毕竟就是这么点,人就是这么多,全世界最庞大的舰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摊子铺得太大,迟早是要出问题的。现在的英联邦中,加拿大闹着要自治、澳大利亚闹着要自治、非洲那一片也不稳当,法国人一直和英国人比着捅刀子,迟早也会出问题,曾经覆盖全世界的英联邦只剩下印度还老老实实,怪不得英国这么重视印度。

  其实根源还是在世界大战上,世界大战前,英联邦中的国家还都算老实,甚至世界大战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派出的部队是英联邦军队中的中流砥柱。但在世界大战之后,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惊愕的发现,他们参加了世界大战,但获得的和付出的并不成正比,而英国人因为自身也遭受到严重损失,一时半会的给不了什么补偿,于是这让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实在是光火,澳大利亚人还好点,没有表示的太明显,或者说因为西澳大利亚州的战事,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但加拿大就过分了,他们甚至已经把率领加拿大人参加世界大战的军方统帅送上审判席,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英国的抗议。

  不知道怎么着,秦致远看着现在的英国,真有种看晚清帝国的既视感,而劳合·乔治,就是英国这个破房子里的裱糊匠。

 

 

第817章 治国还是比做菜难

  裱糊匠也是分档次的,如果曾经的大清帝国是一间茅草房,那么现在的英国就是到处是破窗户的帝国大厦,这之间的差别还是有点大。

  修理破窗户可以是换块玻璃,也可以是把墙砸掉直接换窗户,效果不一样,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现在的劳合·乔治看上去手里拎着的是大锤,估计换玻璃是用不上的。

  这也是前车之鉴,所以陆徵祥就心有戚戚:“总督府改司令部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军政分离,英国这样的事,一定不能发生在咱们兰芳身上。”

  从年初开始,兰芳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调整,涉及到军政系统的方方面面。

  曾经的兰芳因为政务方面人手不足,在本土之外的领土全部实行的是总督制,陈康健、刘子正他们因此被分散到各地,成为封疆大吏,为兰芳镇守边疆。

  现在兰芳立国已经四年多,已经培养出来一大批有经验的基层公务员,如果再实行总督制,就有可能会引发各种不忍言的事。过年的时候,借助陈康健他们回来团聚的机会,秦致远表达了想把总督府改驻军司令部,军政分离的想法,这赢得了以陈康健为首的总督们的一致赞成。

  其实把总督府改为驻军司令部,对于陈康健他们这些总督手中的权利是个削弱,但陈康健他们还是表现出了对秦致远的衷心拥护,对秦致远的做法几乎没有任何抵触。

  改制之后的北疆区被划分为六个州,其他高丽和瀛洲都是单独的一个州,只有日本比较特殊,因为共管的原因,日本名义上还维持着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

  改制之后,陈康健从北疆区总督任上卸任,对于北疆区总司令没有丝毫兴趣,回到兰芳担任第一装甲集团军军长,同时兼任陆军部部长。

  很奇怪是不是,陆军部部长这个职务居然是兼任。但在陈康健看来,他对这个陆军部部长也没兴趣,只想担任一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在秦致远身边待在蓬莱岛上哪都不去。

  有陈康健的珠玉在前,刘子正、张添寿他们也不甘落后,刘子正担任曼谷军区司令官,张添寿则是去了望海州,接替金泰和的职务,担任驻扎在望海州的陆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金泰和则是去了外籍军团,担任外籍军团的总司令。

  这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调动下来,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点小混乱,不过从长远来看却是消除了各地总督们尾大不掉的隐忧,加强了兰芳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兰芳的长治久安意义非凡。

  “只要维持咱们华人在各地的人口优势,那些地方就算是想乱也乱不起来,现在的形势不比以往,咱们兰芳就算是国土广袤,从本土调动部队去北疆区也用不了一个月,所以不用担心。”秦致远倒不太担心英国的事情会发生在兰芳身上,对一手构建的国家结构还是有信心。

  兰芳虽然不允许有民族之分,其实在兰芳内部,小范围对这件事还是有讨论。目前的兰芳严格说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东方人、西方人都有,这是从兰芳刚立国时就事实存在的国情,如果仔细划分,西方人中有德裔、法裔、俄罗斯裔,东方人中有华裔、安南裔、高丽裔、爪哇裔、甚至是日本裔,还是相当复杂的。理想状态下,等过个几十上百年,将会出现民族大融合,到时候就将没有华裔、德裔、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裔之分,这其实是一个导向问题,只要官方不经常强调,没有政策倾斜,没有人愿意当少数派。

  “也还是有人说三道四,最近咱们学校里就有所谓的大师宣传皇汉论,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汉天威君临天下之类的,有几位教授牵头组织起了一个叫‘兴汉’的组织,主要是宣传汉文化的,还别说,他们学校里申请加入兰芳籍的还真不少。”陆徵祥有点乐见其成的意思。

  从五年前开始,兰芳就开始组建童子军,现在最早的那一批童子军中如海曼、吉拉尔丁之类的佼佼者已经开始工作,大多数童子军还在学习,兰芳为此已经建立起高等院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基础教育。

  既然有了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也已经提上日程,相对于科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重要,这能增强国民的信心,凝聚向心力,增强那些异族对于汉文化的兴趣和向往,是国民教育中的重点组成部分。

  其实兰芳的文化底蕴相对来说底子还是有点薄弱,因此很多汉文化方面的教授要从民国聘请,北洋政府对这方面倒是不加限制,但那些教授的表现实在是有点不尽如人意。

  “对于这样的组织要保持警惕,如果仅仅是宣传汉文化那还好说,如果他们开始挑唆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纷争,那么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以强制解散,如果是国民,可以以叛国罪论处,如果是其他国籍,全部驱逐出境。”秦致远心狠手辣。

  “叛国?不至于吧,一个寻畔滋事已经足够以儆效尤。”陆徵祥有不同意见。

  “不够的,必须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不可碰触的高压红线,否则的话肯定会有人趁机兴风作浪,你想想看,如果有人借助这个事借题发挥,那么后果是什么?轻点的话,国内会掀起一场没有任何益处的大讨论,重点的话甚至会引起国民中的分裂,必须要认识到这种思想的危害性。什么‘黄汉’、‘大汉’都有点太过偏激,根本就没有民族之分,只有兰芳一个民族。”秦致远再次强调兰芳的民族政策,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改变。

  秦致远对21世纪曾经的国情记忆犹新,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场面,秦致远就是要用强制手段杜绝那些可能的纷争。当然了,在兰芳,估计也不会发生那些纷争,要知道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涉,仅仅靠本国国民的情绪发酵,绝对到不了那种程度。现在的兰芳不去找其他国家的事,其他国家就谢天谢地了,想要真对兰芳没那么容易,兰芳有无数种手段加以反制。

  “应该——不会吧。”陆徵祥对这个严重后果认识的并不充分,从语气上可以听出来,陆徵祥并不怎么同意。

  “绝对会!咱们现在正在帕斯做什么你应该知道吧,你就不怕有人也这么在兰芳搞上一次?”秦致远拿事实教育陆徵祥。

  类似的事兰芳在帕斯正在做,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陆徵祥当然非常清楚。

  “这这这——必须要坚决制止!”陆徵祥马上就反应过来,然后就有点食不知味。

  虽然已经从外交官华丽蜕变为一国首相,但陆徵祥骨子里还是那个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陆徵祥,这倒不是说陆徵祥没有魄力,而是陆徵祥已经充分认识到职位越高责任越大,陆徵祥的每一个决定,都将会对兰芳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陆徵祥在处理政务时不得不小心,兰芳现在有如此良好的局面,如果因为陆徵祥的某个失误导致重大损失,陆徵祥就算是引咎辞职也不足以谢罪天下。

  “放心吃你的饭,国安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如果有其他势力插手,国安那边会及时处理。”秦致远随口给陆徵祥宽心。

  其实这类事都在高鸿仕的国安负责范围内,高鸿仕也在这方面下了大力气,对于舆情的监控还是很到位的,兰芳的新闻准入制度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就算是有些人想要兴风作浪,但没有发挥的平台,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其实相对于21世纪,目前的斗争层面还是更多集中在明面上,比如兰芳来说,看暹罗不顺眼,直接发兵打过去就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废话。当然了,如果对手换成英国人,兰芳也不会轻举妄动,必要的布置还是要有,比如兰芳国家安全局在英国就建有分部,虽然分部的办事处设在比利时,但在英伦三岛,兰芳国家安全局已经发展了上百名眼线,每天都有数百封情报汇聚到高鸿仕那里。同样的也可以断定,在兰芳肯定也有英国的类似组织,21世纪英国的情报机构已经差不多成了娱乐机构,007的大名人尽皆知,秦致远对此并不会掉以轻心,虽然英国的情报人员未必有007那么神奇,但可以肯定的是,英国人在兰芳肯定也有眼线。

  其实相对于英国来说,兰芳的保密工作还是比较好实施的,兰芳国内有数万座岛屿,这些岛屿星罗棋布,各式各样的都有,兰芳的重要研究所现在已经开始迁移,从繁华的闹市区迁移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别说是英国的特工,就算是曾经的007真从银幕上跳下来,想要渗透那些保卫人员也不容易。

 

 

第818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

  兰陵岛,潘多拉酒店。

  这是兰陵岛上面积最大,设施最豪华的赌场,同时也是最好的酒店,兰芳政府把会议地点设在这里,也算是独树一帜。

  名义上这次会议是为了讨论暹罗的局势,主角是兰芳、英国、法国三个国家,美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等国有列席,唯一少的是当事国暹罗的代表。

  拉玛六世全家都已经死于战火中,暹罗全国居然连个普遍意义上的民意代表都找不出来,其实人选还是不少,但兰芳找到的代表英国和法国不承认,同样的道理,英国人找的代表和法国人找的代表也没有获得通过,酒店外曾经有暹罗人抗议,不过那些人一无例外都在兰芳国家安全局的小黑屋里喝茶,所以就导致了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

  看上去这很像是帝国主义霸权的集中体现,但实际上这就是20世纪初国际会议的常态,拳头大就是真理,这句话的含义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会议进行的过程很不和谐,第一天英国政府的代表就态度激烈,兰芳和法国穿同一条裤子,自然对英国人寸步不让,然后激烈言辞上升为破口大骂,然后变成摔杯子,继而发展成拿记事本互相攻击,整个会场乌烟瘴气,很难想象,这是当世几个大国之间的“友好”典范。

  英国人态度激烈是有理由的,其实在会议之初,兰芳和法国就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对暹罗实施共管,具体的势力范围就以现在的局势划分。

  这个分配方式原本对英国比较有利,但鉴于英占区现在的紧张局势,英国人对这个分配方式非常不满。

  在英国占领的暹罗北部十个府内,反抗活动此起披伏,大大小小上百股打着“自由军”、“自治联盟”等旗号的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让英国人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英国人就算是用屁股想也能得出答案,这上百股势力未必都是兰芳人和法国人背后支持的,但其中最大的那几股,很定和法国人以及兰芳人脱不得关系,比如最近刚刚攻占清迈府城的清迈自由军,如果说背后没有兰芳人和法国人的支持,那简直能令人笑掉大牙。

  从世界大战中的表现来看,英国人确实是不如兰芳人和法国人,不过那是在面对德国的时候,如果面对那些土著组成的乌合之众,英国人还是有足够实力的。但现在的情况是英国人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竞争力,别说是那些殖民地军队,就算是全部由英国人组成的部队,也在那些土著手上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实在是太不正常。

  英国人进入暹罗的第一批军队确实是从印度抽调的殖民地军队,但随着暹罗北部反抗势力的声势越来越大,英国从利亚比抽调了两个师,用来稳定暹罗北部的局势,不过这没什么卵用,暹罗北部地形复杂,几乎全是山区,那些英军部队如果大规模清剿,那些反抗势力就会消失在山中无影无踪,如果那些英国人出动的部队不够多,那些反抗势力又会趁机偷袭,这让英国人实在是无所适从,他们在世界各地,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复杂的局面。

  在这种前提下,英国人绝对不可能接受兰芳人和法国人的提议。英国人从回忆一开始就要求兰芳和法国撤出在暹罗北部的人手,兰芳和法国自然是坚决不承认,于是会议陷入僵局。

  结束了一天的会议之后,兰芳代表黄博涵在自己的府邸宴请法方代表路易·赫伯特·利奥泰。

  兰陵岛是新兴旅游胜地,想在这里弄套房子并不容易,就算是威廉二世这样的身份,现在也是一直租住在潘多拉酒店。不过黄博涵毕竟是身份特殊,黄博涵在兰陵岛有一个别院,虽然不如在椰城的宅院宽大,但用来招待客人还是不成问题。

  黄博涵可是全世界都有数的富豪,别院的装饰自然是美轮美奂,因为兰芳的国家结构,整个别院的装修是中西合璧,包括餐厅在内,既有传统的中式餐厅,又有充满欧陆风情的西餐厅。

  利奥泰是法国人,所以宴会在西餐厅进行。

  刚进宴会大厅,利奥泰的眼睛就被墙上的壁画所吸引,利奥泰也算是位高权重,对于各种绘画大师也是耳熟能详,自然能一眼看出,餐厅墙上挂着的居然是德拉科瓦罗的作品。

  不知道德拉科瓦罗是谁?

  没关系,知道《自由引导人民》吧,就是这位的代表作。

  挂在黄博涵餐厅里的自然不可能是《自由引导人民》,但从绘画手法以及结构布局上看,这也是一副德拉科瓦罗成熟时期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更应该出现在博物馆,而不是出现在餐桌旁。

  如果是公众场合,利奥泰可以当做没看见,就这么糊弄过去,但在私人场合,又在会议期间和黄博涵已经比较熟悉,两个人配合还算默契,利奥泰说话也就比较随便。

  “真是令人绝望,我知道您是位有钱的阔佬,但也不需要使用这种方式向我证明。”利奥泰半真半假的抱怨。

  “并没有炫耀的意思,仅仅是因为比较好看,如果还能入您的法眼,等会您可以到我的库房里去挑几幅,要知道正是因为您过来,所以才挂上了这个。”黄博涵的炫耀方式很独特。

  听黄博涵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一位法国人来做客,德拉科瓦罗的画还没资格挂在这里,这让利奥泰马上就感觉血气上涌,一连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压制住想要爆发的冲动。

  “那我就不客气了!”利奥泰才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黄博涵这里占便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进入黄博涵私人珍藏室随意挑选的机会:“真难以想象,到底有多少我们国家的好东西被你们弄到了兰芳,我觉得你们应该还回来,就像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样。”

  毋庸置疑,世界大战给法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无数的艺术品在战火中化为飞灰,这不仅仅是法国人的灾难,更是全人类文明的浩劫。

  利奥泰所说的“还回去”,指的是世界大战末期,法国政府还给兰芳的那一批艺术品,当时战争处于关键时期,外籍军团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法国人还是比较大方的,任由秦致远搬空了卢浮宫的中国馆。

  秦致远也不是白拿,严格说来这是一次交换行为,秦致远也给了卢浮宫不少收购来的艺术品,在这之间,老雷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毕竟交换价值并不平等。

  “真个问题争论起来没意义,我所有的藏品都是我用真金白银换回来的,你现在轻轻松松一句话,就要全部还给你们,那我得到的是什么?”黄博涵不置可否。

  听到黄博涵的话,利奥泰马上有感觉呼吸不畅。说实话,利奥泰还真想不出什么东西能让黄博涵动心,说到钱,人家富可敌国,曾经是全世界有数的富豪,说到名,黄博涵的头像都已经印到了钞票上,还能怎么着才能提高名气呢?

  “友谊,来自法国的友谊。”利奥泰搜肠刮肚总算是找到了个借口。

  “呵呵,我本人并不需要,需要法国友谊的是兰芳,而法国不会因为我的个人行为改变对蓝方的态度。”黄博涵有恃无恐。

  哪怕利奥泰是法国最聪明的殖民地军人,但和黄博涵这个奸商比起来还是要稍逊一筹,要应付利奥泰这样的人对于黄博涵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好了,咱们今天是为了联络感情,而不是为了讨论德拉科瓦罗是谁,说说吧,你对英国人的建议怎么看?”黄博涵不再调戏利奥泰,直接把话题切换回正常模式。

  在今天的会议上,英国人要求美国人和白俄罗斯人也获得发言权,黄博涵和利奥泰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这种事,总要先商量一下,打成统一战线再说。

  兰芳人和法国人沆瀣一气,英国人在会议上明显感觉到势单力孤,因此英国人要扩大范围,找几个能在会议上给自己帮腔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关系历来是统一战线,白俄罗斯则是因为英国人的支援才得以存在,所以英国人想把美国人和白俄罗斯拉进“战场”。

  “没什么用处,他们可以找帮忙的,咱们也可以。”利奥泰不大放在心上。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1:13 , Processed in 0.04711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