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636 页

  “巴黎世界博览会”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举办的。

  原本从兰芳和法国的关系来说,巴黎方面应该向兰芳发出邀请,邀请兰芳派出代表团参加巴黎世博会,不过也不知道是因为组织方的疏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兰芳方面并没有获得邀请,于是秦致远决定在椰城举办一个属于兰芳自己的博览会。

  椰城将要举办博览会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兰芳境内引起强烈反响,几乎所有的兰芳省份都积极响应,就连和殖民地性质差不多的日本都组建了一个代表团,以日本传统手工艺品为主打项目参加椰城世博会。

  日本人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也只剩传统手工艺品了,日本战败后,原本就不甚发达的重工业被兰芳全部摧毁,工厂要么是拆除要么是炸掉,轻工业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只剩下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可以代表日本的工业水平。

  椰城世博会的举办地是在椰城郊区,为了成功举办第一次世博会,兰芳政府批准了一块特别用地,用于建设展馆,酒店等配套设施。

  兰芳政府对于商人的热情还是估计不足,虽然兰芳政府准备了六个占地面积超过一千平米的展馆,但还是不足以容纳所有的展品,以至于连展馆附近的硬地和草坪都被利用上,这才勉强满足参展商人们的需求。

  老雷诺和让·皮尔斯来到会展区的时候,世博会已经进行到第五天,在兰芳政府的规划中,第一届世博会只有一个星期时间,不过现在看来,一个星期肯定是不够用的,还有的参展商甚至还在路上没有赶到椰城,因此兰芳政府已经宣布把时间延长到半个月。

  虽然已经是第五天,但会展区还是人潮汹涌,熙熙攘攘,最热闹的区域是翻译区,兰芳政府为了保证参展人员能够顺畅交流,准备了超过一百名翻译,现在这一百人已经追加到三百人,但还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老雷诺和让·皮尔斯不需要翻译,避开最热闹的民用品展区,老雷诺带着让·皮尔斯直接来到重工业展区。

  “——鹰雕运输机是我们兰芳目前最先进的运输机,这种运输机可以装载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五个小时之内飞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内的任何地方,具有非常广泛的适用性,鹰雕对于场地的要求不高,哪怕是在草地上,鹰雕也能顺利起降,这保证鹰雕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如果一个国家装备两百架鹰雕,那么足以保证这个国家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一个旅运到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这在处理紧急事务上具有极大优势——”军用运输机展馆内,来自金州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正在滔滔不绝,站在工程师对面的,是两位来自美国的军方代表。

  椰城世博会分为军用和民用两个大类,细分的话又有十几个小类,军用运输机肯定是重中之重,这几天美国、法国和英国的军方代表都对鹰雕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看看吧,这就是兰芳军工企业的杰作,很难想象,他们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大的进步,而且可能你还不知道,鹰雕并不是兰芳最强大的运输机,兰芳最强大的运输机比这个要先进百分之五十。”老雷诺等那几名美国人走远才对让·皮尔斯详细解说。

  虽然看上去让·皮尔斯没有什么表情,不过让·皮尔斯微微牵动的嘴角还是出卖了让·皮尔斯激动的内心。

  让·皮尔斯在几年前接触过运输机设计,当时的运输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载重能力最多不超过五百公斤,飞行距离在五百公里以内,这当然和鹰雕没法比,更比不上袋鼠的性能。

  估计如果让·皮尔斯知道袋鼠的具体数据,让·皮尔斯肯定会失态。

  再往旁边走几步,是装甲车的展区,这里的展品相对于运输机展区更为丰富,从最早的“斗牛犬”到最新的“斗牛士”,这里一应俱全。

  目前汽车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几乎每年都会有新技术出现,相对来说,兰芳汽车在世界范围内还是走在前列的,这要归功于秦致远的先进理念。

  “——这是我们专门为沙漠地区开发的装甲车,这种型号叫‘骆驼’,就和您看到的一样,‘骆驼’为了适应沙漠地形,拥有宽大的轮胎,这可以保证他们能在沙漠里飞驰,而不至于陷到沙子里,考虑到沙漠地区敌人的简陋武器,‘骆驼’虽然并没有太厚重的装甲,但却可以防御来自一百米距离上恩菲尔德步枪的射击,就连这些玻璃也一样,这些玻璃可以经得住子弹的考验而不会破碎四溅,乘坐在装甲车内的战士们就不会受到碎玻璃的困扰——”这里同样有人在参观,看身上的军服是法国人。

  解说员还是比较鸡贼的,面对法国人,他们就会拿英国人装备的恩菲尔德作比喻,如果是面对英国人,那么就是法国人装备的勒贝尔步枪就要倒霉。

  “如果法国政府能够大量装备‘骆驼’,那么北非地区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法国士兵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区域,这非常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时间就是一切不是吗?”为了获得订单,解说员也是蛮拼的。

  “这看上去很不错——”一名法军上校连连点头。

  “至少比雷诺公司的那个傻大个好——”另一名上校随声附和。

  法军部队需要装备的话,第一选择还是法国雷诺公司,不过没有了老雷诺的雷诺公司很明显已经名不副实,听这两名军官的对话,他们对雷诺公司提供的产品并不满意。

  “嘘——”开始说话的那名上校明显是发现了老雷诺,笑得有点尴尬。

  老雷诺在法国的知名程度,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特别是军人,恐怕所有的法国军人都会记得老雷诺的这个大鼻子。

  老雷诺也没有和人打招呼的意思,随意点点头就和让·皮尔斯继续向前走。

  “兰芳汽车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的速度很快,兰芳在金州的一个汽车厂,产量就超过整个雷诺公司,而这样的汽车厂,兰芳足足有三个。”老雷诺的语气中没有多少伤感,这些汽车厂都有老雷诺的股份。

  “不得不说,我们培养出来一个强大的对手。”让·皮尔斯终于无法保持沉默。

  客观上说,正是因为世界大战期间在雷诺工厂里工作的那些华人,才造就了兰芳工业的奇迹,这里面必须要表扬让·皮尔斯的作用,如果没有让·皮尔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华人一定不会学到这么多东西,而且还学的那么好。

  “面对现实吧,让,就算是兰芳不崛起,美国人也会把雷诺公司挤垮,听说过福特吗?他们一个月的产品就能让我们生产一年,我也是到了兰芳才知道,以前我们固守巴黎是一个多么愚蠢的选择,我们早就应该走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发展的有多快。”老雷诺并不认为兰芳人是法国人的对手,兰芳也不应该是法国的敌人。

  “美国人——他们是另一个麻烦!”让·皮尔斯不否认老雷诺的话。

  让·皮尔斯对美国人的印象不佳,为了得到美国人的支持,法国人和兰芳解除了盟约,结果美国给法国的远远没有法国人想象中的那么多,而且还有着非常多的附加条件,这让美国的“援助”看上去形同鸡肋。

  再往前走是轻武器展区,这里的人流有点少,相对来说冷清不少。

  这也在情理之中,世界大战刚刚过去没几年,各国轻武器的存量都不少,所以对于轻武器的需求不怎么大。

  这里同样也是亮点多多,尤其是B-2式步枪,这种半自动武器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美国人,美国人已经订购了一批步枪回去进行测试,如果通过验证,美国人将会从兰芳这里购买生产许可证。

  不过也有人不以为然,比如让·皮尔斯,在了解到B-2的卖点之后,让·皮尔斯不无鄙夷:“这个设计不怎么样,世界大战时期我就有过类似设想,不过最终没有通过论证,装备这样的步枪确实不错,但会拖垮兰芳的后勤,我怀疑兰芳的后勤有没有这么大的保障能力。”

  “保障?”老雷诺的表情有点奇怪,指着旁边的鹰雕和骆驼,老雷诺信心十足:“这些东西不仅能用来运送士兵,也能用来运送物资,这就是兰芳后勤的底气。”

  嗯嗯,确实是有底气。

 

 

第956章 半神

  所有人都知道自动武器的好处,能够使用冰冷的钢铁去消耗敌军战士宝贵的生命,这绝对是人类战争史的一大进步。

  当同样所有人都知道,自动武器装备的越多,对于后勤也就越发依赖,如果后勤供应不足,那么即使战士们人手一支自动武器也无法充分发挥战斗力。

  让·皮尔斯是武器设计专家,供职于雷诺公司期间,给让·皮尔斯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让·皮尔斯肯定不会忽略后勤这个重要因素。

  也正是因为以往的经验,让·皮尔斯忽略的整体的科技进步,在拥有大量军用车辆、运输机、甚至是直升机的情况下,兰芳军队已经摆脱了后勤的桎梏,装备自动武器不再是负担。

  这个发现让皮尔斯感觉有点跟不上节奏,在接下来参观的过程中,让·皮尔斯一直有点心不在焉、精神恍惚。

  直到让·皮尔斯和老雷诺遇见了尼古拉·特斯拉和爱因斯坦。

  秦致远批准爱因斯坦的交流申请之后,五月份,爱因斯坦来到兰芳帝国大学进行交流学术。

  和秦致远设想的一样,在这个一切都还没有尘埃落定的年代,想要诱惑一位科学家真的不太难,特别是在爱因斯坦还没有成名到人尽皆知地步的时候。

  兰芳帝国大学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就像是梦境中的天堂一般,在兰芳帝国大学,没有思想意识的倾轧,有的只是科学家之间的纯学术交流,在兰芳帝国大学,没有极端分子的威胁,有的只是求知若渴的学生以及近乎无限的科研项目,同样是在兰芳帝国大学,这里的教授和学生们生活的更加纯粹,他们仅仅是在进行知识的交流,其他诸如政治、军事、民族之类的问题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这对于一名学者来说,真的就是天堂。

  爱因斯坦来到兰芳之后,秦致远的黑计划马上开始实施,兰芳特工首先找到德国的纳粹分子,试图指使那些纳粹分子和原有的历史一样去烧掉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家。

  不过这个“阴谋”没有得逞,威廉三世治下的德国还是比较有序的,威廉三世确实是正在利用德国的那些纳粹分子,利用这些纳粹分子的爱国心,进行一些官方不方便出面的工作,不过威廉三世同时也接受了秦致远的提醒,对纳粹分子并没有纵容,所以德国的纳粹分子确实是和原有的历史一样已经出现,不过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大,只要威廉三世愿意,随时能把那些纳粹分子连根拔起。

  这样的“纳粹”,其实并没有多少执行力,他们甚至不敢突破柏林警察的底线。

  既然无法假手于人,兰芳特工们只好赤膊上阵。

  六月中的一天,就在兰芳军队即将准备空降利雅得的时候,一场大火突然在柏林爱因斯坦的家中爆发,随后一个名为“德国统一阵线”的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这个组织同时宣布了对爱因斯坦这个“叛国贼”的追杀令。

  兰芳政府的反应速度很快,在德国政府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兰芳政府已经宣布要为爱因斯坦提供保护,不管爱因斯坦会不会为兰芳政府服务,兰芳政府都不会允许向爱因斯坦这么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受到死亡威胁。

  在沉寂了一个星期之后,爱因斯坦在六月底向兰芳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这份申请在第一时间被批准,所以爱因斯坦现在是一名兰芳人,出现在椰城博览会上并不稀奇。

  在兰芳帝国大学,爱因斯坦拥有无数朋友,米歇尔、桑迪——他们和爱因斯坦原本就相识;马克斯·普朗克——这是爱因斯坦从瑞士回到德国的领路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人,他们都和爱因斯坦关系很好。

  在所有人中,尼古拉·特斯拉绝对是最特殊的那一个,虽然尼古拉·特斯拉和爱因斯坦研究的领域不同,但作为各自领域内的“神”,爱因斯坦和尼古拉·特斯拉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对于研究工作的执着,这令他们很快就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让·皮尔斯见到尼古拉·特斯拉和爱因斯坦的时候,爱因斯坦正在赞美尼古拉·特斯拉改良的收音机:“这可真是天才的发明,这个发明能让国王陛下的声音在一秒钟内传遍兰芳的每一个角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甚至堪比交流电——”

  爱因斯坦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在需要的时候,爱因斯坦的赞美也能滔滔不绝,这很明显令尼古拉·特斯拉很受用。

  在这个世界上,第一台收音机就诞生在兰芳,严格说来,收音机其实并不算发明,而应该是其他人发明的综合体,其中运用到了赫尔兹发明的线圈天线、洛治发明的调谐器及接收器、以及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火花器。

  尼古拉·特斯拉在电力运用方面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来到兰芳之后,尼古拉·特斯拉对收音机进行了改良,不仅进一步缩小了体积,而且具有更灵敏的接收能力,这为继续进行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能。

  对于正在进行的研究,尼古拉·特斯拉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这个并不算什么,我正在进行无线通话方面的实验,一旦试验完成,我们就能进行长距离的无线通话,您应该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长距离的无线通话,尼古拉·特斯拉指的是步话机。

  在收音机已经出现的前提下,步话机的出现已经具备了所有的先决条件,秦致远只是向尼古拉·特斯拉提了提这方面的想法,马上就激发了尼古拉·特斯拉的灵感。

  尼古拉·特斯拉的研究进度很快,目前已经研究出第一代步话机,相对于可以单兵携带的步话机,这个步话机现在还有点重,一台机器的重量达到了二百公斤,还需要尼古拉·特斯拉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缩小重量。

  对于兰芳来说,步话机是最新产品,所以现在还没有到公开的时候,因此在这次椰城世博会上,并没有出现步话机的成品。

  爱因斯坦并不怎么了解尼古拉·特斯拉的工作,听到尼古拉·特斯拉的介绍后,爱因斯坦表现出了适度的惊讶:“无线通话?真是个天才的想法,我简直迫不及待想要体验一番。”

  “会有机会的,或许用不了太长时间,你就能在飞机上和艾尔莎讨论晚饭吃什么。”尼古拉·特斯拉信心足。

  艾尔莎是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同时也是爱因斯坦的表姐。

  人都不是完美的,即使是科技领域的“神”也一样,爱因斯坦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令人炫目,但同时,爱因斯坦的私生活却不是那么完美。

  1903年,爱因斯坦和他的同班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在此之前,米列娃为了生下她和爱因斯坦的女儿,中断了自己的学业,从瑞士联邦工学院退学。

  婚后的米列娃把所有心思放在了丈夫身上,尽一切努力帮助爱因斯坦。米列娃包揽了全部家务活,为了挣钱补贴家用,米列娃甚至还办了一个大学生家庭旅店。

  1909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获得教授职位。也就是在这一年,爱因斯坦与其他女人的桃色新闻四处传播,米列娃对此伤心欲绝。1911年,当时已经是知名教授的爱因斯坦前往布拉格。

  凭借着女人的直觉,米列娃感到大祸临头。

  果然,爱因斯坦不久之后就开始跟他的表姐爱尔莎热恋。

  ——

  好吧,原谅他,因为他叫爱因斯坦。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22:14 , Processed in 0.07009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