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648 页

  怎么说呢,虽然现在的日本人看上去已经驯服,但是秦致远从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日本人的警惕,日本这个民族在弱势的时候表现的确实是很顺服,但只要有机会,日本人肯定会变成养不熟的白眼狼。

  当然了,这些话没必要和爱因斯坦明说,爱因斯坦虽然在科研方面的天赋极高,但社会经验也没有多丰富,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爱因斯坦不一定能理解。

  或者说爱因斯坦能理解,但爱因斯坦之所以加入兰芳国籍就是因为受到德国纳粹的迫害,所以爱因斯坦在这种事上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

  米歇尔正在做实验,被海曼找来的时候甚至还穿着白大褂,听到秦致远提出的问题,米歇尔一脸迷茫:“学生——那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招生工作是由教育部负责的,我们没有权利招收学生——”

  啧,这个弯子绕得真大。

  既然问题牵涉到教育部,那么就超出了现场处理的范围,秦致远又命海曼给科技部长波特莱姆打电话。

  兰芳目前还没有单独的教育部,教育部和科技部是一体的,以后肯定会分拆,或者是把科技和教育部改成单独的教育部,而科技部终将会成为历史。

  这也是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兰芳立国的时候比较强调科技进步,以拉近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

  现在科技部分已经迎头赶上,全民教育成为重中之重,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第974章 日本人也是能够驯服的

  巧合的是,波特莱姆也在帝国大学。

  秦致远和威廉三世同时来到帝国大学,不管是来干什么的,都已经惊动了波特莱姆。

  事实上秦致远来兰芳帝国大学是临时起意,如果秦致远早就有这个行程规划,那么波特莱姆肯定是要随侍左右的。

  没过太长时间,波特莱姆就赶到教育学院的餐厅,正好赶上和秦致远、威廉三世、米歇尔以及爱因斯坦等人共进午餐。

  兰芳人的阶级意识还是很明显的,帝国大学的教授们平时就餐有专门的餐厅,秦致远也没有搞什么与民同乐和学生打成一片,就餐的地方是在教授餐厅的单独包厢内。

  兰芳社会还是有华人社会的习惯,习惯于在饭桌上交流,听完秦致远的问题,波特莱姆也是一脸懵逼:“陛下,推荐学生进入帝国大学学习的权力是掌握在各个高级中学的校长手中,教育部只负责审查推荐上来的名单是不是合适,并不负责查缺补遗,如果陛下感觉这样的流程并不合适,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

  波特莱姆和秦致远的关系很好,朱莉的大姐娜塔莉就嫁给了波特莱姆,所以波特莱姆和秦致远算是连襟,当然波特莱姆也没有多少夫凭妻贵的意思,回答的公事公办中规中矩。

  波特莱姆的意思很明白,不管在推荐入学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种族歧视”,这都是程序决定的,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臆断,所以这个锅,我们科技部也不背——

  “咱们目前有多少日裔学生?”秦致远不问流程只要结果。

  “八月份之前是大概十五万人,现在大约是二十三万,其中高级中学部分大概是四万人。”波特莱姆的业务还算精通,这些数字张口就来。

  日裔学生的这个高中部分比例有点高,这也和日本以前的国民教育普及的比较好有关,说实话,在兰芳成立之前,日本的国民教育和民国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日本是把国民教育当成是国家基本政策对待的,而民国——民国的头等大事是先统一国家。

  “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一个有资格进入帝国大学的?”秦致远不得不问,四万人连一个都找不到,这实在是说不过去,更何况这是爱因斯坦提出的问题,秦致远于情与理都要给出答案。

  “按照兰芳的法律来看,符合规定的确实是一个也没有。”波特莱姆老老实实摊手承认,一脸的坦荡荡。

  秦致远和威廉三世他们都没有说话,等待波特莱姆的下文。

  “兰芳法律规定,所有的归化人,在加入兰芳国籍之后,必须经过三年的考察期,然后才能取得真正的兰芳公民资格,同时科技部在去年下发了一项规定,只有真正的兰芳公民,才具备得到高中部的推荐资格,所以这些日裔现在都还没有资格获得推荐。”波特莱姆也很机灵的,说到这里时看到爱因斯坦的脸色不大好看,于是马上就加了一句:“如果那些日裔想要进入帝国大学,现在可以通过国际通道申请。”

  兰芳帝国大学和很多其他国家的高等学府都是有合作的,比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等等,交换生当然也有,所以兰芳帝国大学也有国际部,不过这个国际部也不是想进就进的,这也需要一定的资格。

  “就算是那些日裔通过国际部进入帝国大学,他们也无法加入实验室是不是?”爱因斯坦还没绕过弯来,科学家的无国界属性马上发作。

  “确实是这样,实验室里有太多兰芳的核心机密,严重牵涉到兰芳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所以只有真正的兰芳公民才有进入实验室的资格。”波特莱姆不犹豫,马上再一次确定红线。

  因为爱因斯坦他们这些科学家的特殊性,他们的实验室往往都是建在帝国大学内,和帝国大学是一体的,而这些科学家研究的项目,无一不是目前全世界的高精尖,兰芳政府肯定要重视保密工作,否则不管是任何形式的泄露,都会给兰芳政府造成极大损失,所以才有了这个奇葩的规定。

  也不算是奇葩,应该用严苛形容更合适,也不仅仅是兰芳,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一样,就连把“民主、自由”挂在嘴边上的美国人也一样。

  不,美国人更严苛,《排华法案》实施的时候,华人甚至连入学的资格都没有,社会地位甚至都不如美国黑人。

  “国家利益,好吧——但科学家没有国界的。”既然知道了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爱因斯坦也就不再苛求,只要不是针对某个种族的“种族歧视”就好,如果没有这件事,爱因斯坦并不怎么关心日本人的死活。

  管得着吗!

  “但科技成果却是有国界的。”波特莱姆不得不强调一句。

  二十一世纪的很多人总是喜欢用“无国界”这句话来表明自己的大公无私海纳百川,什么“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是无国界的”、“精神是无国界的”等等,这全都是断章取义,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国界的,连人本身都有国籍,还有什么是无国界的?

  如果按照那些人的说法,音乐就不会有“东方古典”和“西方现代”的区别,西方国家从东方掠走的那些文物就会合法化,至于精神的“无国界”,这就是个笑话,连社会主义都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就别再拿什么“无国界”来自欺欺人了。

  爱因斯坦没办法反驳波特莱姆的话,毕竟秦致远也不是圣人,兰芳帝国大学是兰芳政府使用国家收入建设的,理应为兰芳人民服务,爱因斯坦现在也是兰芳人,如果爱因斯坦反对波特莱姆的话,那么说句不好听的,爱因斯坦是在“卖国”。

  那算是什么奸?

  “这个问题不要讨论了——”秦致远终止这种没有意义的讨论,把精力用在正事上才是正经:“波特莱姆你回去后研究一下改进的方法,如果某个日裔学生的忠诚性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又具备一定潜力,那么就可以吸收到帝国大学中来,哪怕是刚进入大学无法加入实验室,也可以先跟随普通班级上课,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再加入也不迟。”

  秦致远这是要引入“政审”制度,为了人才也是不拘一格了。

  其实这个“政审”并不是东方特有,西方国家要求更严格,特别是军校,美国就有“政审”这个项目,要求同样是近乎严苛的“根红苗正”,如果个人档案上有任何污点,那么在美国同样是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是一样。

  其实秦致远对于日本人的看法还是有偏见,日本人虽然有点偏激,认定了某件事轻易不会改弦更张,但如果日本人忠诚的对象是兰芳,日本人同样是绝对忠诚。

  看看曾经的二战,二战中就有美国的日裔加入美军部队参加对日作战,人家下手同样是狠,枪口都不会抬高一寸的。

  兰芳在日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大清洗,可以说有反兰芳倾向的日本人现在已经所剩无几,而现在能够获得兰芳国籍的日本人,基本上都是死心塌地要跟着兰芳走,抛弃了自己祖宗的日本人,这些日本人其实是可以信任的。

  “好的,我马上就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争取在明年新生入学时拿出一个切实行之有效的办法。”波特莱姆答应的很干脆,波特莱姆可没有秦致远的“仇日心理”,只要是秦致远发话,波特莱姆执行起来没有心理障碍。

  “现在我们谈谈教育部的问题,有没有必要把教育部和科技部分开,甚至是把科技部变成教育部下属的一个分支,你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秦致远想要从事实上确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很有必要,教育部应该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教育工作对于兰芳的意义毋庸置疑,应该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专门为教育服务。”波特莱姆反应快,马上给出自己的建议。

  “没错,应该是这样。”爱因斯坦也赞成。

  “教育部本来就应该是单独的吧——”威廉三世还不大明白兰芳的政治机构,这也可以理解,威廉三世是德国人嘛。

  其实秦致远不应该和波特莱姆、爱因斯坦他们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和陆徵祥、黄博涵他们讨论,不过这也算是征求意见,程序上虽然不合法,但有它的合理性。

  也不对,这不用和黄博涵讨论,只要和陆徵祥就足够了,黄博涵领导的国会不负责这事,国会的责任是确定首相人选,政府部门的设立是首相府的工作内容。

  “那么波特莱姆你打一份报告,申请把教育部和科技部分开,或者是以后科技部的工作以教育为主,然后递交给子欣。”秦致远准备进行一定的调整,兰芳的国家建设也应该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975章 神药

  一直以来,秦致远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军队建设上,对于政府工作,秦致远并不怎么干涉。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秦致远信任陆徵祥和黄博涵,另一方面也是秦致远有意放权。

  权力是不能过于集中的,如果大权独揽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什么事都做不好,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秦致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兰芳不仅是秦致远的兰芳,也是陆徵祥和黄博涵他们的兰芳,想要充分调动陆徵祥和黄博涵他们的积极性,就要让陆徵祥和黄博涵他们掌握一部分权力,参与到兰芳的国家建设中,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平衡。

  “士大夫共天下”这个还是很有道理的。

  好吧,以上都是瞎扯淡,秦致远不管政务的根本原因是想偷懒,秦致远可不想被繁重的政务束缚住,有那个时间,秦致远不如和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反正陆徵祥也没孩子,就让陆徵祥为了兰芳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吧。

  陆徵祥毕竟还是有局限性的,直到和陆徵祥交流后,秦致远才明白兰芳政府机构的现状。

  相对于二十一世纪常见的国家部委,兰芳的政府机构还是比较简单,到目前为止,兰芳一共就只有财政部、卫生部、科技部、民政部、商业部、工业部、外交部、国防部、文化部等几个部门,其他部门基本没有,或者是集中在其它部门内,并没有单列出来以示重视,相对于日新月异的兰芳发展来说,这肯定是有所滞后的。

  经过和陆徵祥的沟通,秦致远决定把教育从科技部中分离出来,把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也从民政部中分离出来单列,再加上新成立的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交通部和水利部,兰芳的政府机构总算是基本齐备。

  基本齐备的同时也有副作用,当陆徵祥看到秦致远拟定的机构设置后,陆徵祥感觉有点牙疼:“嘶——这么一来,九个部门增加到十七个,功能是更全面了,不过人手肯定要增加,还要新建办公场所,办公经费肯定又会大幅增加,明年又要勒紧裤腰带!”

  陆徵祥确实是头疼,因为兰芳政府不负责军费,所以兰芳政府这几年的税率虽然不高,不过陆徵祥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也能拿出更多资金进行国家建设,不过现在看来好日子要到头了。

  兰芳提倡“高薪养廉”,一名公务员的收入基本上负担一个四口之家的生活没问题,再加上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兰芳政府总体上来说还算是清廉,建国这么长时间,兰芳政府并没有“涌现出”什么大老虎,更没有在民国动不动就出现的“窝案”,总体上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高薪养廉”也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一名普通公务员的薪水大概和一名职业装甲兵的薪水差不多,这在兰芳的工资体系中属于是中等水平,不过兰芳政府可没有秦致远这样的敛财能力,也没有秦致远手中丰富的财源,兰芳政府甚至是不征收农业税的,这让兰芳政府手中也没有多少余钱。

  “开源节流,最重要的还是开源,省能省下几个钱来?还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才能有更多余地。”秦致远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您说的倒是轻巧,开源、开源,连农税都没有您让我怎么开?要不——把商税调高一点?”陆徵祥的表情有点幽怨,不过也是一闪即逝,提出建议的时候都有点两眼放光。

  农税是不用想了,商税,是陆徵祥能想到的唯一法子。

  秦致远虽然是家大业大,不过已经负担起兰芳的军费,陆徵祥也不好意思要求秦致远付出更多,那么就只能从内部挖掘潜力。

  “哈,这可真是个好主意,我是没问题,不过具体的细节你要去和泰源谈——”秦致远不动声色把锅扔给黄博涵。

  陆徵祥虽然没有明说,也等于是从秦致远兜里掏钱,秦致远本人就是兰芳最大的商人,如果要加商税,那么秦致远麾下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进而影响到秦致远的收入,然后影响到兰芳的军队建设——

  这可真是个馊主意。

  “找泰源还是算了吧,和您说还有几分可能,找泰源那等于是自找不自在。”陆徵祥连连摆手,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秦致远是兰芳最大的商人,黄博涵也不差,黄博涵以前可是世界排行第十四的富豪,现在虽然麾下的产业有所萎缩,不过规模也是不小,黄博涵手中拥有兰芳唯一的私人银行,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兰芳的国有银行是兰芳皇家银行,这其实是秦致远的私人产业,总行的行长是加斯帕德,同时兼任兰芳财政部部长。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2:21 , Processed in 0.05371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