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667 页

  进入议会大厅之后,议员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秦致远和皮埃尔坐到临时设置的贵宾席上,埃里克来到发言席上,先来一个欢迎致辞:“——1917年以前的科西嘉是黑暗的,是暗无天日的,是看不到任何前途的,但从1917年的那个春天开始,科西嘉终于等到了他的‘救世主’——现在,让我们有请,伟大的‘天使’,巴黎的‘守护神’,科西嘉的‘缔造者’——致远——秦——”

  当介绍到秦致远的时候,埃里克的声音拉的有点长,就像是狂欢节里的DJ,这对于一位议会议长来说,确实是有点失态。

  不过也没有人在乎,埃里克说完,现场马上想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起立,欢迎秦致远上台致辞。

  这个鼓掌的时间就有点长,秦致远一直在发言席上站了五分钟,掌声还没有停止的意思,甚至秦致远几次想要开口说话,都被持续不断的掌声阻止。

  面对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庞,秦致远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1005章 家是放心的地方

  关于秦致远在科西嘉的付出“值不值”,很多人会有不同意见。

  明明是秦致远种下的参天大树,凭什么法国人来摘果子?

  明明是秦致远缔造的这一切,凭什么这一切创造的税赋都要交给法国人?

  明明有最先进的医疗和教育,为什么不全部搬到兰芳,还有留在科西嘉受到法国人的掣肘?

  这些问题真的没有答案,秦致远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科西嘉之所以有现在的一切,这和秦致远密不可分,但也绝对不是秦致远一个人的功劳。

  这个功劳属于所有科西嘉人,属于所有当初参与到科西嘉建设的华人、欧洲人、波斯人、甚至是非洲人。

  或许当看到仍然需要加强建设的兰芳的时候,或许想到仍然积贫积弱的民国的时候,秦致远也曾经动过把科西嘉岛上的一切全部搬回兰芳的念头,但聆听着此时此刻持续不断的掌声,面对一张张充满感激的脸庞,秦致远感觉一切都值得。

  秦致远来过、看到过、征服过,这已经足够了。

  掌声一直持续了十分钟之久,很多人的巴掌都拍红了仍然不舍得停息,秦致远不得不多次感谢,才能让议员们平复激动地心情:“首先,我要感谢皮埃尔的邀请,以及诸位议员们的热情欢迎,你们让我感动,让我找到家的感觉——”

  秦致远刚开口说了一句话,就再次被热情的鼓掌声打断。

  这一次议员们就矜持的多,等到秦致远一开口,掌声马上就停息:“科西嘉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和未来,不管这个世界如何风云变幻,这里始终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放心的地方,我是如此的热爱这里,以至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秦致远这是即兴发言,没有讲演稿的,这倒也没有妨碍,不加任何修辞的表达反而更能彰显真挚的感情。

  “——离开这里已经有很长时间,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如果当初没有离开这里,现在的科西嘉会是什么样,现在我自己会是怎么样,这或许没有意义,但能证明我的心始终在这里,从来没有离开过——”说到动情处,秦致远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凡尔赛合约》虽然签订,但矛盾并没有彻底消失,《椰城海军条约》虽然限制了军舰吨位,但新技术层出不穷,海军的主力舰越来越强大,所有的国家都没有任何收敛,《开罗协定》虽然规定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过看上去并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咱们的世界仍然被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警惕每一个令人不安的苗头,警惕所有的野心家,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我们的生活,危及我们的幸福,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么我们一定会送他下地狱!”秦致远用一个最强烈的感叹号结束了这个演讲,回报秦致远的是长久而激烈的掌声。

  第二天,兰芳的法国的所有报纸都全文刊登了秦致远的演讲,《每日新闻》以《我们决不允许》为标题刊发了福煦撰写的评论文章,这成了一个标志,标志着兰芳第一次以“秩序维护者”的方式正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意大利的《意大利人民报》就用《野心家的野心》来表示对秦致远的鄙视。

  《意大利人民报》就是墨索里尼在担任意大利总理之前任职的报社,在兰芳和意大利已经断交的前提下,又有秦致远访问撒丁共和国的这种事发生,《意大利人民报》有足够的理由抨击秦致远。

  在《意大利人民报》的评论文章中,秦致远成了那个贼喊捉贼的家伙,明明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野心家,却在提醒人们要警惕野心家,实在是令人贻笑大方。

  秦致远犯不上跟这样的报社打嘴炮,也不屑于回应他们,倒是《每日新闻》的意大利分部郑重其事的和《意大利人民报》开了战。

  《每日新闻》把反驳的着眼点放在了兰芳为境内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上,西部省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植树造林”成了最好的注脚,谁都知道沙漠地带不适合人类生存,但不管是波斯人还是欧洲人,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治理沙漠,正是因为兰芳人的到来,才为中东那片土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如果这样的行为叫做“野心”,那么就让“野心”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必须要说,欧洲人的社会责任感还是比较强的,《每日新闻》虽然是站在兰芳的立场上发声,但在意大利境内居然也有一部分拥趸。

  西方民主政治这一点还是有点好处的,至少兰芳和意大利交恶,不会影响到《每日新闻》在意大利的分部,兰芳虽然关闭了驻意大利的大使馆,《每日新闻》的意大利分部却能够正常运行,不管是意大利分部记者的采访,还是意文版《每日新闻》的出版,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当然了,报纸销量的下降倒是也不可避免。

  诋毁秦致远的报纸不止是《意大利人民报》一家,英国的《太阳报》也来凑热闹。

  《太阳报》的着眼点倒是和《意大利人民报》不一样,《太阳报》把聚光灯放在了秦致远的私人生活上,因为朱莉和米夏两位妻子,秦致远受到《太阳报》的强烈指责,在《太阳报》口中,秦致远成了家庭生活中的另类,成了民主的破坏者,甚至成为负面人物的典型,为欧洲的下一代带来了非常恶劣的示范。

  《每日新闻》同样有英文版,而且因为更新鲜的资讯,和覆盖面更广的报道,《每日新闻》的销量要超过《太阳报》不少,这一次出人意料,《每日新闻》的英国分部都还没有进行反击,《太阳报》就已经普遍受到诟病。

  秦致远有两个妻子,这个西方人看来确实是民主的倒退,但退一步说,娶两个老婆在华人社会并不罕见,兰芳议长黄博涵甚至有八个老婆,兰芳的其他高官有三四个老婆的也很常见,和其他人相比,秦致远已经算是不错了。

  再说了,就算是在欧洲,虽然普遍意义上都是一夫一妻制,但实际上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拥有妻子之外的情人是普遍现象,一个稍微有点社会地位的男人,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是常态,这样的欧洲人,有什么资格去指责秦致远?

  至少秦致远当了这么久的国王,并没有什么丑闻发生,这已经很难得了。

  说到丑闻,一向以各种“丑闻”著称的英国王室最近又闹出了一则丑闻,大概从今年初开始,深受英国战士们爱戴的康沃尔公爵、罗撒西公爵、卡利克伯爵、仁弗鲁男爵、苏格兰外岛勋爵、苏格兰大管家、威尔士亲王和切斯特伯爵爱德华·阿尔伯特·克里斯蒂安·乔治·安德鲁·帕特里克·大卫再次爆出丑闻,这位英国的王位继承人被爆在伦敦和一些已婚女子发生了恋情。

  这个头衔和名字有点长,不过没关系,换一种方式来介绍这位有“恋母情结”的继承人,他就是未来的爱德华八世,也就是温莎公爵,那位为了爱情放弃了王位的痴情家伙。

  就在秦致远发表这个演说之前,几乎全英国媒体的目光都在这位继承人身上,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们拿着放大镜观察,如果不是因为这位继承人在世界大战中曾经参战而受到军人的拥戴,说不定这个风流的家伙已经被剥夺了王位继承权。

  看到陷入舆论风波的儿子,乔治五世无奈,让爱德华离开伦敦,去波克夏暂时避避风头。

  不过恐怕乔治五世要失望,如果没有意外,爱德华会在波克夏遇到辛普森夫人,那将是一场更大的风波。

  怪只能怪《太阳报》选错了切入点,自家王室的屁股还没有擦干净,实在是没有立场去指责秦致远。

  秦致远不关心英国王室的花边新闻,送走皮埃尔之后,秦致远等来了威廉三世。

  秦致远在兰芳的时候,威廉三世都能三天两头往兰芳跑,现在秦致远到了欧洲,威廉三世自然也是要来联络下感情的。

  威廉三世来科西嘉岛的时候乘坐的是秦致远赠送给威廉三世私人飞机,这是豪华版的“袋鼠”,从柏林起飞后,飞机可以直接飞到科西嘉,沿途并不需要停靠加油。

  科技的进步真令人欣喜。

  秦致远是以私人身份来的科西嘉岛,在岛上自然也不方便摆国王的派头,所以去机场的时候,秦致远甚至都没有带司机,自己一个人开了辆“斗牛士”,就这么轻车简从的离开雷霆崖。

  安全问题不用担心,特混舰队虽然去了马赛和法国海军进行交流,科西嘉岛上还是有不少卫兵,在这座岛屿上,秦致远不用担心生命安全,就像是秦致远在演说里说的那样,在这个岛屿上,秦致远很放心。

 

 

第1006章 背锅侠

  威廉三世也放心,在秦致远的地盘上,威廉三世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所以看到秦致远一个人开着车过来,威廉三世没有感觉到怠慢的意思,连塞西莉亚都顾不上,就这么嘻嘻哈哈的坐上秦致远的车,一溜烟的开回雷霆崖。

  雷霆崖早已经张灯结彩,就连山脚下的岗哨上都挂上了红灯笼。

  朱莉和米夏领着几个孩子在黑天鹅城堡门口等待威廉三世,见到孩子们,威廉三世很高兴,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几个泥娃娃分给孩子们。

  黑天鹅城堡面积虽然大,但并不是行宫,最多也就是度假山庄级别的所在,在这里也不用讲究什么繁文缛节,几个人站在门口等来塞西莉亚和威廉三世的孩子们,说说笑笑就进了大厅。

  按照惯例,朱莉和塞西莉亚她们领着孩子们去玩,秦致远和威廉三世先喝一杯联络下感情。

  因为最近研究炸鸡有点着迷,所以朱莉、米夏和塞西莉亚就去了厨房,这下秦致远和威廉三世彻底清静下来。

  来到阁楼,倒上葡萄酒,秦致远和威廉三世一人一张摇椅,看着远方的地平线,真是心旷神怡。

  “你说的确实没错,斯大林进攻波兰,是个向法国人提条件的好机会,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二十万陆军,虽然还是不能开设兵工厂,但这毕竟是个好兆头。”威廉三世心情不错。

  扩编陆军对于雄心勃勃的威廉三世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世界大战后英国和法国联手对德国编织的大网因为斯大林的野心终于出现了一丝缝隙,威廉三世抓住了这个机会。

  相对于英国人来说,法国人对德国更加警惕,对于重新武装德国也更加慎重,如果不是因为担心布尔什维克的蔓延,法国人绝对不会同意德国扩军。

  “其实你还可以获得更多,如果斯大林的动作再大一点的话。”秦致远笑得诡异,这才是真正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你的意思是——”威廉三世不敢确定秦致远的意思。

  “斯大林打到华沙,距离德国应该已经很近了吧——”秦致远说得再明白一点。

  确实很近,华沙距离柏林只有五百公里,如果威廉三世派人去找斯大林,斯大林应该不会拒绝。

  秦致远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威廉三世和斯大林建立联系,这样一来,斯大林可以获得更大权力,而德国也能恢复实力。

  “或许不需要那么麻烦——你可能不知道,最近高尔察克开始致力于恢复经济,联合政府又有了不少新的工人——”威廉三世也不是纯真善良之辈。

  “呵呵,工厂里总不能没有工人。”秦致远不在乎高尔察克的死活,如果能用斯大林重新在俄罗斯掌权换取德国的松绑,秦致远会毫不犹豫。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确实是无法调和,而无产阶级似乎是天生就具有优势,就像秦致远说的一样,工厂可以没有工厂主,但不能没有工人,而高尔察克如果想要恢复经济,那么联合政府境内就会出现新的无产阶级,这是个双刃剑,搞不好就会玩火自焚。

  兰芳也是有工人的,但兰芳的工人并不是无产阶级,应该说更近似与中产阶级。

  兰芳的国家福利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农民有自己的田地,工人有自己的工作,只要生活稳定,没有谁愿意提着脑袋干革命。

  秦致远一直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在兰芳,行会是普遍存在的组织,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公会,工人有工会,农民有农业协会,军人有军人服务社,甚至连监狱里的犯人,都有犯人自发组成的“自救会”,在这种环境下,布尔什维克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相对来说,英法德都有布尔什维克蔓延的问题,甚至法国在十九世纪末就有人打着布尔什维克的旗号组成了“工人党”,这个“工人党”发展很快,现在已经参政议政,甚至现任总统亚历山大·米勒兰就是从“工人党”中崭露头角。

  当然了,这个“工人党”所谓的“布尔什维克”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组织,和法国的其他政党没什么区别。

  “需要有人给他们加把火——”威廉三世也打得好算盘。

  “那你可要小心点。”秦致远不准备参与,有德国暗中支持就已经够了。

  说实话,现在的秦致远还真不怕斯大林,甚至秦致远根本没把斯大林放在心上。

  在曾经的历史上,如果没有英国和美国的支援,苏联不一定能顶住小胡子的疯狂进攻。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装甲部队在十天内突入苏联六百公里,仅仅是第一天的战斗就击毁了1200架苏军战机,其中八百架还没有起飞就被击毁。相比较装备方面的损失,人员方面的损失更加惨重,仅仅是半个月之内,苏联方面有一个方面军、19个集团军和250个师落入德军合围口袋而被歼,近360万军人被俘。

  苏联当时一共只有五百万军队。

  在战略防御阶段,也就是从1941年6月到1942年11月,苏军一共损失43000门火炮、32000辆坦克、以及近23000架飞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6:45 , Processed in 0.05263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