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远征欧洲》(校对版全本)作者:鲇鱼头 - 第 92 页

  第二天,秦致远就从巴斯蒂亚调来了金泰和,由胡听风和金泰和共同负责这件事。

  秦致远只有一个要求,所有人必须归案,不论死活。

  需要注意的是,秦致远使用了所有“人”,而不是所有“案犯”。

  此时,第一旅的第二批部队已经抵达巴斯蒂亚,由葛立夫和刘子正负责带队。或许是因为秦致远凶名在外,葛立夫他们非常顺利的登陆,然后顺利实施秦致远的计划,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同时第三批人员也抵达了阿雅克肖,这批人是由以玛丽为首的妇孺组成,也包括秦致远留在黑天鹅城堡的吉拉尔丁等一群小家伙。

  玛丽他们被秦致远安置在阿雅克肖,秦致远划出了一个街区,专门用来安置和第一旅有关的家庭。玛丽他们负有特殊任务,她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成为阿雅克肖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秦致远的代言人。

  秦致远的孤儿院计划进展顺利,不到一个月时间,有近千名孩子进入黑天鹅城堡,黑天鹅城堡已经不堪重负,必须分出一部分人,才能继续接纳源源不断的孩子们。

  这还仅仅只是巴黎一地,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法国,还不知道孤儿院的规模会扩大多少倍。

  和吉拉尔丁一起抵达阿雅克肖的孩子超过了500人,这些孩子都被安置在第一旅驻扎的军营里。这座军营原本的名字叫做“炮校角”,或许是因为拿破仑曾经这里开设过炮兵学校的原因,但秦致远又给她取了个新名字,叫做“雷霆崖”。

  好吧,雷霆崖和魔兽世界没有任何关系,和波塞冬的三叉戟一样,雷霆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武器。

 

 

第160章 突发事件

  当巴斯蒂亚的行动展开之后,秦致远就开始了空中飞人的生活。

  老雷诺送来了两架飞机,根据秦致远的要求,加装了副油箱的。

  这大大延长了这两架萨尔姆松侦察机的飞行距离,可以从阿雅克肖一直飞到巴黎。但秦致远没有这么做,萨尔姆松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50公里,而在一月份,飞在天上简直就是受罪。

  这个时代的飞机没有驾驶舱盖,飞行员飞在天上时,实际上没有任何保护,御寒措施只能靠风镜和皮帽子,也就是聊胜于无。秦致远每次上天,最多飞十分钟眉毛上就会结霜,当飞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手脚就会麻木失去知觉,再长的时间秦致远没试过,因为秦致远感觉有可能会活活冻死。

  好在阿雅克肖距离巴斯蒂亚并不远,单程飞行用不完一个小时,秦致远还勉强能坚持,如果再远一些恐怕就不行了。

  葛立夫和刘子正俩人配合还算默契,巴斯蒂亚的工作进展比阿雅克肖要顺利,目前科西嘉岛北部的几乎所有农民都集中到了巴斯蒂亚,正在开始往大陆上搬迁,估计最多一两个月,就能搬迁完毕。

  巴斯蒂亚的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和奥尔巴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身为红衣主教,奥尔巴克已经有了调动人手的权利,为了配合秦致远的计划,奥尔巴克派来了四十多名神父,挨家挨户的劝说科西嘉岛上的居民。

  科西嘉岛上也有教堂,教堂里的神父和奥尔巴克派来的神父无论是在学识上还是在工作态度上都无法比拟。神父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巴斯蒂亚的居民纷纷感受到神的光辉,愿意服从神的意志搬迁到法国大陆。

  葛立夫和刘子正俩人分工明确,刘子正做事稳妥,因此率领他的部队驻扎在巴斯蒂亚,葛立夫则是沉默寡言,因此率领他的部队驻扎在科西嘉角。

  科西嘉角位于科西嘉岛的最北部,这里有一个不太大的港口,可以为往来的船只提供加煤加水服务。港口的自然条件不是太好,水深不够,不能作为军港使用,否则,这里应该能有所发展。

  虽然军舰进不来,但是民用船只却可以进来。

  秦致远和秦云鹏商量的有协议,从远东送过来的劳工要一分为二,一半归秦致远管理,一半归秦云鹏管理。说是劳工,其实就是部队,现在这些劳工在威海卫不仅要接受语言、基本工作技能训练,还要接受一部分的军事训练。

  益民公司扩大了招工范围,运抵法国的劳工从年前的每个月近5000人,已经提高到每个月近万人,如果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等不到明年,法国的华人就会超过十万人,就算是其中的一半加入外籍军团,也会成为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

  招工的范围扩大以后,劳工的素质就会参差不齐,这时候就看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抢先一步选人是很重要的。于是在科西嘉角,从国内过来的轮船都会被强制性的要求停靠在这里,葛立夫会先对劳工们进行挑选,挑剩下的才会送到马赛,交给秦云鹏和胡惟德分配。

  “咱们选人现在的要求标准很高,一律要25岁以下的,身体素质要能基本符合外籍军团的要求,能打能跳是基本要求,具备初步的语言基础更加重要。当然了,如果有某方面的特长,其他的要求也能放宽。”哪怕是面对秦致远,葛立夫也不愿意多说话,由他的副手徐盛加以解释。

  “现在这边有多少人。”手中有人才是根本,秦致远紧抓不放。

  “如果不算部队,现在蓬莱岛有四千五百二十人。”徐盛业务精通。

  蓬莱岛是科西嘉角外的一个小岛,说是小岛,也有两三平方公里的样子。蓬莱岛的原名并不是这个,而是一个极为拗口的名字,秦致远接下来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对科西嘉岛去法国化,因此对于各地的地名都要逐渐换成中文名字,蓬莱岛只是个开始。

  在蓬莱岛上,现在也有一个类似雷霆崖的营地,这个营地同样是依附于热那亚人修筑的城堡扩建而成,目前还没有大肆修建建筑,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会开始动工。

  四千多名从国内过来的劳工都在蓬莱岛上,等凑够了五千人,秦致远就会给老雷诺送去,充实老雷诺的工厂。

  “如果有合适的苗子,还是要主意补充进咱们的部队,必须保证部队扩张的势头。”秦致远强调。

  手里有军队,才会有话语权,才能更加受到重视,秦致远很确定这一点。

  “放心吧秦爷,一直都在扩编,现在的新兵营里有一千七百多人,多少都有点武术的底子,他们正在科西嘉角接受训练,等过段时间就分别送往阿雅克肖以及巴斯蒂亚。”徐盛不敢懈怠。

  “那就好,只要咱们手中的力量一直在膨胀就行,咱们不可能永远窝在科西嘉岛,最多半年,咱们就会返回大陆参加战斗,这段时间,要做好训练工作,把以前的短板补上来。”秦致远把眼光放长远。

  从福煦和老雷诺发来的电报中,秦致远能够感觉到巴黎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和已经陷入混乱的俄罗斯帝国统治阶层一样,巴黎现在也有动荡不安的苗头出现,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艰难,议会中针对白里安的不信任提案越来越多,这是白里安政府局面失控的表现,或许就在不久以后,巴黎就会传出白里安倒台的消息,秦致远届时将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

  “看,又有船过来了,上面都是咱们的劳工。”徐盛提醒。

  秦致远放眼望去,远处的海面上,一艘轮船正向着科西嘉角驶来,那是来自远东的轮船,每一艘可以运载将近800人,平均每个礼拜,都会有两到三艘这样的船抵达法国,为法国送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船舷边,甲板上,甚至窗户上,都能看到有人正在向这个方向张望,距离还比较远,肉眼还看不清楚这些人的面孔,但从他们招手挥动帽子示意的动作上,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期盼。

  “去吧,准备迎接咱们的弟兄们。”秦致远脸上下意识的挂上笑容。

  “好咧!”徐盛立正敬礼。

  就在此时,远处的轮船底部突然爆起一股浪花,然后就看到船上的劳工们开始惊慌失措的奔跑,足足过了四五秒,才有沉闷而又巨大的爆炸声传来。

  “鱼雷,有德国人的潜艇在附近!”葛立夫咬牙切齿。

  “快去组织救人,快!”秦致远带头冲向港口。

 

 

第161章 无限制潜艇战

  1916年的战争,几乎流干了德国人的血。

  这一年的德国,农业收成很不好,哪怕是征服了罗马尼亚,德国的粮食还是不够吃。因为农业的歉收,导致德国国内出现了粮食危机。德国1916年至1917年的冬天,被人称为“甘蓝之冬”,就是因为德国人不得不依赖甘蓝这种难吃的、丑陋的、平时令人不屑一顾的蔬菜。

  圣诞节期间,柏林一家主要医院的内科医师主任报告,整个冬天,大约有八万儿童死于饥饿,这还仅仅是这一家医院的数据。

  而英、法两国的情况好得多,英、法两国拥有广袤的殖民地,这使他们和德国人相比拥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再加上美国人的支持,英、法两国整体上还算能保持稳定。

  美国此时并未参战,作为一个中立国,美国人的支援不仅仅是给英、法两国,同时也面向德国。

  但是德国人买不起,他们没钱,仅有的那点战争储备,已经在1916年被消耗一空。

  于是看上去,德国人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如果不切断英、法两国的海上支援,德国人战败是迟早的事。事实上,哪怕是切断了,德国人也迟早会战败,只不过目前来说,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再这样一个阴暗的背景下,德国人在1917年的一月份,召开了一次关于潜艇战的会议,会议的级别很高,德皇威廉二世和兴登堡、鲁登道夫都参加了会议,同时参加的,还有海军总参谋长亨宁·冯·霍尔钦多夫,最后到场的是首相倍特曼·霍尔威格。

  “我们要取消针对潜艇战的限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断英国人的海上补给线,迫使英国人放弃战争。”因为是海军主持的会议,所以霍尔钦多夫率先发言,他总是精力旺盛。

  海军总长霍尔钦多夫是潜艇战的拥趸,他对潜艇战充满热情,坚持只有使用无限制潜艇战才能令英国人屈服。

  “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取消对潜艇战的限制,我们或许可以在某方面降低英国人的优势,使我们在某些方面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那样一来,我们也将会面对美国人的压力,现在的德国,我认为承受不起美国人参战的后果。”倍特曼持反对态度。

  倍特曼虽然部分同意霍尔钦多夫的看法,但是更担心美国人的介入。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军队将领都反对倍特曼,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

  作为一名文官,倍特曼有自己的考量。一旦开始无限制潜艇战,那就是不分国籍的,在1914年,德国人这么干过,但是遭到了美国人的强烈反对,之后德国人迫于美国人的压力,在1915年9月份停止了潜艇战。

  “美国人是不会参战的!他们只想做生意,只想赚钱,商人控制着这个国家。而美国人的军队,我不认为他们具有改变态势的能力。想象吧,美国人的陆军有什么出名的战绩吗?根本没有!他们甚至还不如最近声名大噪的华人。而美国人的海军,不管是他们参不参战,我们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必须开展潜艇战,没有任何限制的潜艇战。”霍尔钦多夫坚持。

  “华人?他们不是没有加入战争吗?”威廉二世搞不清楚状况。

  “陛下,已经宣战了,就在三天前。”倍特曼表情沉重,华人的人口数量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派出了军队抵达法国,虽然是以外籍军团的名义,但确实参与了战争。”

  “是这样吗?”威廉二世很生气。

  华人给威廉二世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威廉二世本身是一个顽固的种族主义者,他歧视所有的有色人种,也包括华人。

  “是这样的,陛下。”鲁登道夫刚从西线返回柏林,他现在是西线的德军指挥官,对此最有发言权:“华人军队由一名叫秦致远的将领率领,他们参与了战争,战斗力很强,而且战斗方式很灵活。对于这个秦致远,或许陛下有印象,他就是前段时间教廷宣传的那个天使。”

  “哦……我想起他了,他收养了几个生活在法国的德裔。”威廉二世确实对秦致远有印象,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才更值得人尊重。

  “现在这个数字是一千多名,而且正在继续增加。”鲁登道夫说得很痛苦,这个数字越大,就表明生活在法国的德裔生存环境越糟糕。

  如果可能,鲁登道夫希望这个数字是“0”。

  “唔……”威廉二世低下头面无表情,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请回到主题上来吧,如果开战无限制的潜艇战,我们将在六个月内迫使英国人屈服,这是结束战争最快的方式。”霍尔钦多夫给出承诺。

  “真是太糟糕了,在两年之前,海军部的承诺是六个星期,现在却变成了六个月,而这段时间,你们的军费增加了三倍,潜艇的数量也翻了一番,为什么需要的时间却更长了?”倍特曼不解。

  在1915年初,海军上将们要求取消潜艇战限制,并且坚信会在六个星期内制服英国。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潜艇部队规模扩大了许多,但看上去战斗力却在下降,这令倍特曼百思不得其解。

  “和两年前的英国海军相比,现在的英国海军也更加强大。而且如果任由美国人肆无忌惮的运输物资,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霍尔钦多夫也是满腹牢骚。

  “西线正在建设新的防线,需要更多物资,更多的支援。”鲁登道夫也有怨言。

  鲁登道夫上任后,在西线改变了作战方式,他要修筑一条坚固的防线,用来抵御英、法联军计划中的反攻。在巴黎的军备会议上,尼维勒自以为得计,提出了一份作战计划,计划在四月份发起反攻。

  这份作战计划,现在就在鲁登道夫的抽屉里。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4:54 , Processed in 0.04319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