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帝师县令 - 第 341 页

  今天十三明天十四,后天又降低成十三,就好像有意灾调戏这些粮商一般。

  你卖不卖?

  现在不卖明天恐怕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这样搞了几次,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商户,只能满心郁闷的将粮食卖出去,然而暗骂一声假情报害人,

  但要说最难受的,还是聚集在青州城内的粮商。

  作为青州的枢纽中心,青州城人口超过十万,占地面积极其广大。

  平日里就没有个拥堵的说法,但这些天即便秋雨不停,大街上却依旧是人挤人。

  随便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大群外地人,凑在一起,询问今天有没有哪里收粮食。

  谁家又来了多少,顺便再骂几声。

  “狗日的,谁说青州的粮食好卖的!还特么随随便便就能够卖出三四十!十三四还差不多!”

  一处酒楼中。

  几名穿着富态的中年男子凑在一桌,他们便是外地粮商中,运来粮食最多的几人。

  几乎是每一家都超过了万石,粮车都分布在青州各地。

  一人皱着眉,看了眼外面连绵的雨势,担忧道:“这雨要是再这么下下去,搞不好咱们的麦子都要受潮发芽啊!”

  “可不是!他娘的这南方天就是气人,我说咱们不能这样干耗下去吧?”

  一人吊着烟杆砸吧着嘴皮:“可是还有不少人发了疯一样往这青州赶,今天官府出价十四要不干脆卖了得了。”

  “那不是白跑一趟了?”一人气呼呼道。

  拿着烟杆的男子吐了口白烟,翻了个白烟:“白跑?再过几天怕是就不是白跑而是裤衩子都要亏掉了!”

  “就这些天下面的人吃喝住的钱,老子都花出去上百两银子了。”

  “再加上这鬼天气,还有那些赶着来的人,我估摸着最多五六天,这青州除了粮食就他娘的啥都没有!”

  “真他娘的邪了门了!”

  一人骂了句,起身道:“行了行了,老子不陪你们憋了,找官府收粮的人去了。这趟就当来游山玩水了!”

  当即就有同样撑不住气的三四人离开了酒楼去找了官府收粮的人。

  秦阳马山这两天也没闲着,那真是睡觉都睡不好,每天都派人去城内打探消息,要不就是派人去吴家希望能够见赵康一面。

  他们的心思赵康自然明白,但就是不见。

  终于这一天他们憋不住了,联合几个运粮最多的外地商人一同带着礼物来到了吴家。

  听吴心怡说完,赵康啧一声:“哟呵,都找上门来了。”

  “要不,我去打发他们走?”吴心怡笑道。

  如今局势已经彻底被赵康控制下来,不用担心什么了。

  “不了,也差不多该收尾了。”

  赵康笑了一声,让吴心怡将人带到大堂,自己换了一身衣服随后来到。

  “赵先生!”

  一见赵康,秦阳和马山就坐不住了,连忙着急的起身。

  “都坐都坐,这天真是冷死人了。”

  赵康压了压手,让场中的粮商们都坐下说话,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之后,他才装模作样道:“诸位,你们这么着急着见我,是有什么大事不成?”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还是秦阳硬着头皮开口:“赵先生,不知道官府最近有没有收粮的打算,我们这些人都想要将手上的粮食卖出去。”

  “收啊,这不一直在收着?”赵康神色玩味。

  马山思索着开口:“赵先生,我们这些人手上都有不少粮食,不知道官府能给个什么价格,您要不透露一下,价格合适咱们这就交易!”

  等的就是你问。

  赵康立马长叹一声:“马老哥啊,我也知道你们的心思。这些天闭门不见你们,不是我不想帮你们啊,实在也是有心无力啊!”

  “赵先生,您说,咱们都听着的。”秦阳赶忙道。

  赵康揣着袖子,幽幽道:“首先,官府肯定是收粮的,但是恐怕不会收马老哥还有秦老哥你们的粮食啊!”

  秦阳马山两人直接懵逼了,连忙追问:“赵先生这是何意啊!”

  怎么就说不收咱们的粮食?

  赵康冷哼一声:“你们还问我?真当朝廷来的赈灾大臣他们是瞎子啊!”

  “是,你们是商人,买卖定价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谁也管不了,可不代表那些朝廷大臣对此没有意见啊!”

  “前段时间粮食价格那么高,你们不会要说和你们没有关系吧?”

  秦阳马山两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尴尬。

  这时候赵康神秘兮兮道:“而且两位啊,就我得到的最新的消息。赈灾大臣中领头的齐云山齐大人,已经拟好了一份名单。”

  “上面写的,可都是这段时间你们青州各地的粮商门阀,那些参与哄抬粮食价格,售卖买高价粮的人,各个都在上面呢!”

  “说是要准备这次灾情得到缓解之后,就要将这份名单上交到陛下手中,被记上名字的人其家族子孙,二十年之内都不得参与科举,要说这些当官的小气呢。”

  “这是记恨上你们了啊!真要这样我估摸着啊,这未来二十年之内青州内怕是不会出什么举人进士老爷咯!”

  秦阳和马山眼珠子都瞪得老大,竟然还有此事!其余外地的粮商也都有些惊奇。

 

 

第三百八十六章 赈灾功成

  赵康的话就像是一颗炸弹,震得秦阳和马山久久无言。

  几次想要开口询问赵康说的是不是,最后都选择沉默下来。

  封建王朝的时代,科举是唯一一条能够逆天改命的道路。

  并非是说科举高中当了官就一定能够大富大贵,一辈子当个芝麻大小的知县,才是大多数人真实的写照。

  但关键是当了官之后的身份改变。

  尤其是对于商人来说,士农工商,他们的地位最为低下,都不如普通的工人阶级。

  一句无奸不商就将他们钉死了。

  纵然他们再富有又如何?

  但是如果他们的家族中能够有人科举高中,那就截然不同了。

  他们的家族就能慢慢摆脱商贾的身份,继而让家族中所有的后辈子孙都能够有科举的机会。

  这便是商人削尖了脑袋,愿意花大把的银子去巴结官员士族的根本原因!

  但现在赵康说,他们这些青州商人门阀子弟,都已经被齐云山记恨上了。

  这麻烦可就大了!

  一名正三品户部侍郎,朝廷大员!

  他要是存了心不让青州这些商人氏族的年轻后生有科举的机会。

  那类似秦阳他们这样的商户,就连给官员送银子打点的机会都没有!

  何谈将来摆脱商人的身份?

  见两人沉默下来,赵康叹了口气:“所以啊,我才说官府现在是收粮,但可能不会收秦老哥还有马老哥你们的粮食啊,你们这都被人记恨上了。人家还怎么会收你们的粮食呢?”

  一名外地粮商一听赶忙道:“赵先生,我们可没有哄抬粮价,都是来正经做生意的啊!”

  听到这话赵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话你自己信吗?

  他道:“你说的不错,这事儿是和你们没有关系。不过呢既然你们跟着秦老哥他们来,那我也给你们透漏个消息。”

  众人连忙竖起耳朵,就连有些失神的秦阳和马山都反应过来,仔细听着。

  赵康煞有其事道:“跟你们说啊,再过两天,官府收粮的价格恐怕就不是十三十四了,而是要奔着十一十二去了!”

  众人顿时哗然。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15 , Processed in 0.05349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