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深蓝的故事2 - 第 18 页

然而,命运对张启德的打击还未结束。给女儿准备的8万块,是张启德夫妇原本打算带女儿去北京做手术的“救命钱”。这笔钱被张启德输了个一干二净,他又不敢对妻子明说,只好把女儿赴京手术的时间一拖再拖,导致女儿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没多久便离开了人世。

 

在妻子的严厉追问下,张启德只好把自己炒股的事情和盘托出。妻子一怒之下与张启德离了婚。

 

“辛辛苦苦十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张启德痛苦地低下头。

 

“借钱这事,老孔借给你是缘分,不借是本分,你女儿的事,分明就是你自己的责任。更何况,就算老孔给过你承诺,他一时半会儿去哪里给你弄那么多钱?”旁边的同事听到此,忍不住指责起张启德。

 

“他当时不是没有钱,就是见死不救!”张启德情绪突然激动起来。

 

张启德原本只是怨老孔不该跟自己说大话,但有一次去居委会办事时,却偶然间听到了一个令他火冒三丈的消息:就在2015年,老孔家一次性拿出100多万在省城全款买了一套商品房,准备以后把孙子孔安然的户口迁到省城去,以便就读更好的初中。而买房的时候,正是老孔以“没钱”为由拒绝张启德之后不久。

 

张启德追问居委会干事此事真假,居委会干事说:“那还有假?老孔过来给孙子办户口迁移的社区证明时亲口说的,还劝我说省城的房价要涨,赶紧趁早买一套,即便不住也是投资……”

 

这句话成了压垮张启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当时真的气炸了,脑袋轰的一声。他当初承诺得那么好,自己又明明有钱,为什么见死不救?他口口声声地说我是他‘干儿子’,这些年我鞍前马后地孝敬他,比亲儿子都用心……”

 

从居委会出来,愤怒和绝望让张启德忘掉了多年来老孔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彻底失去了理智。他决定报复老孔,就从他最疼爱的孙子身上下手,让他也感受一下失去亲人的痛苦。

 

尾声

 

后来,我把张启德的供述大致告诉了老孔一家,虽然语言尽量委婉,但老孔一家还是气得暴跳如雷。老孔更是怒急攻心住进了医院,至今仍未出院。

 

这场凶杀案便这样了结了。

 

2017年年初,法院传来消息,张启德涉嫌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坊间对于这起案子议论纷纷,有人指责“干儿子”张启德是“白眼狼”“畜生”“恩将仇报”“心理变态”,有人说“干爹”老孔这是“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也有人可怜张启德命不好,辛辛苦苦终于要混出头了,孩子摊上这么个要命的病,硬生生地又把他砸了下去。

 

第六章  二十万买来的重点录取通知书

 

2013年9月的一个下午,一对父子快步走进派出所。父亲一边打电话一边直奔楼梯口,儿子则背着书包,拉着拉杆箱,在楼下报案大厅站住。

 

我赶紧伸手拦那位父亲,告诉他二楼办公区有门禁,要报案的话跟我说,要找人的话提前打电话。那人冲我扬了扬手中的电话,说自己是所长的朋友,正在跟所长通话。

 

我看屏幕显示的号码确实是所长的,又听男人在电话这头,一口一个“大哥”地喊着,很是亲近。值班同事中有认识他的,冲他摆摆手算是打招呼。

 

看来真是所长的熟人,我便给他开了门禁。不多一会儿,那个男人就又走了下来,所长跟在他身后。

 

“有事你就报案,又不是不认识我就不给你查。”所长的语气中略有些不满。

 

男人尴尬地笑了笑,依然打着哈哈说:“陈姐真是我小学同学,我这就给她打个电话……”

 

男子所说的“陈姐”是所长的妻子,所长听了他的话,脸明显更黑了,撂下一句:“该报案报案,你扯她做什么!”说完扭头回了二楼办公室。

 

我诧异地看着那个男人,他也看了我一眼,又把自己和所长妻子是小学同学的事情重复一遍。我不便打断他,还是按部就班地问他有什么事情。

 

男子就把一封EMS邮件放在我面前,说要报案。我打开信封,里面是一份武汉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新生入学说明和一张缴费银行卡。

 

我拿出来看了一遍,也没看出什么特别,问他报什么案。男人高声说:“这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他说他被一个叫王杰的人骗去了20万。

 

1

 

报案人名叫陈桥,44岁,辖区个体工商户,同来的儿子小陈,18岁,市某高中应届毕业生。

 

陈桥称,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但只考了300多分,勉强能读个专科,他不想让儿子读专科,想方设法四处找门路,看能不能“花点钱”“找找关系”让儿子读个本科。

 

找来找去,陈桥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叫王杰的人,那人自称是省教育厅某领导的侄子,可以搞来“大学指标”,只要陈桥肯花钱,他就能帮小陈去武汉读个重点大学,而且还是那种免学费、不愁毕业找工作的专业。

 

听到这里,我暗自摇头,不出所料的话,这应该又是一起典型的“找关系被骗”的案子。

 

2

 

按照王杰给陈桥开出的价码,不同的学校需要花费不同的金额:独立学院8万,普通二本12万,重点本科20万。

 

陈桥选了“重点本科”,他觉得反正都是花钱,不如搞个最好的,可又觉得20万有些高,便跟王杰讨价还价。王杰说,价钱没得商量,想要“指标”的人排着队,晚了就给别人了。

 

陈桥很犹豫,20万不是个小数目,一家人省吃俭用得攒好多年。但那个“指标”,又像是悬在眼前的一块肥肉——重点大学,既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又是改变儿子一生命运的机会。

 

陈桥一时拿不定主意,私下里问了好些人。有人劝他千万别信,这年头骗子多,“高招”现在正规得很,根本没有暗箱操作的空间,也更不存在“买指标”这种事情,别中了骗子的套路。

 

但也有人劝他一定要“抓住机会”,说“高招”一直都黑得很,潜规则多了去了,“咱小老百姓能有机会沾点光,那是咱的福气啊,一定不能错过了”!

 

陈桥犹豫了很久,其间也打听了其他“路子”。有人给他出主意,说这分数统招本科基本没希望,但可以退一步让孩子读个自考,也是本科,将来也能考研考公务员的。陈桥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自考,说出去多丢人”。

 

也有人提议陈桥把儿子送出国,虽然贵点,但好歹可以对外宣称是“留学生”,这总不丢人吧。陈桥心中盘算了一番,出国读书一去好几年,那个花销实在有些难以承受,也只得作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53 , Processed in 0.03859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