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深蓝的故事2 - 第 29 页

“当时事情闹得蛮大……”谢江说,警察初步了解情况后,一面通知了谢江的父母,一面出警四处寻找刘德一伙,当天夜里,就把参与殴打谢江的人全部带到了派出所,不少人的父母也陪同而来。

 

看到儿子被打成那样,谢江的母亲既心疼又愤怒,她要求主办民警一定要严惩施暴者。那位警官当时也承诺,谢江的伤情已构成轻伤,警方一定会给谢江讨个公道。

 

参与殴打谢江的人中,除刘德外还有三名同校学生,因此派出所也通知学校方面来人处置。当晚,谢江在派出所见到了自己的班主任和另外一名学校领导。班主任见到谢江的母亲时,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匆匆打了个招呼,便跟随警察进了办公室。不久之后,谢江母亲也被喊去了办公室,只留下谢江一个人坐在派出所值班大厅的沙发上。

 

在谢江的记忆中,那晚过得漫长又混乱。派出所值班大厅里不断有人来往走动,其中不乏在小胡同里殴打他的学生及其家长:有人走到他跟前来表示歉意,问他“还疼不疼”;有人只是瞥他一眼,一句话也不说;还有人就像没看到他一样,径直从他身边走过。

 

但那晚谢江很安心,他觉得派出所出面了,校领导来了,那些打他的人也都被抓进了派出所,自己之后就可以继续安心读书了。渐渐地,困意袭来,他便躺在值班大厅的沙发上睡着了。

 

被一夜未眠的母亲叫醒时,已是第二天早上六点了。谢江迷迷糊糊地站起来,跟母亲一起来到了主办民警的办公室,坐到办公桌旁,面前摆着一份《调解协议书》。

 

谢江的班主任老师和校领导也在,他们再次向谢江表达了歉意,还向他保证,等回校之后一定开除那几个殴打他的同学。谢江母亲补充说:“不是严惩,而是必须开除!”校领导斩钉截铁地说:“你放心,学校马上开会研究,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谢江坐在那里看《调解协议书》,上面写着:“刘德等八人向谢江赔礼道歉并赔偿谢江医药费、营养费共计2.5万元,并保证今后不再骚扰谢江,双方今后也不再因此事发生纠纷……”落款处,密密麻麻的,全是殴打他的学生以及他们家长的签名和手印。

 

在警察和老师的催促中,谢江与母亲也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了手印。

 

“就这么结束了?”我问谢江。

 

谢江无奈地“嗯”了一声。他说,当时16岁的他并不能完全明白那份《调解协议书》意味着什么,但他依旧觉得,自己挨打这件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5

 

一段时间后,谢江才从母亲口中知道自己在派出所沙发上睡着的那晚,众人在民警办公室里讨论了什么。

 

刘德一伙承认了殴打谢江的事实,派出所原本是要给他们“走程序”的。但除了刘德表哥,其余所有参与殴打谢江的人都是中学生,必须通知校方——正是因为学校的出面,使派出所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校领导们一到场,就建议派出所民警“内部处理”,恳请派出所“给学生们一个机会”,换句话说,就是不希望事情闹大,要息事宁人,这也是学校处理校园暴力问题的一贯套路。

 

涉事学生家长也不想警方按程序处理自己的孩子,派出所也不想和学校闹得太僵——毕竟相邻不远,彼此之间平时也少不了各种交流合作。于是,学校领导又给谢江母亲做工作,先是“承诺”一定严肃处理涉案学生,又“善意”地劝说道:“谢江还在学校读书,明年就要高考了,这事儿闹大了对双方都不好……”

 

在各方的“配合”下,谢江的母亲只好答应并接受了调解。

 

“刘德的那个表哥呢?他不是在校学生,也不属于未成年人,他扇你那几鞋跟怎么算的?”我追问谢江。

 

他摇摇头,说好像也没处理,刘德的家人找了关系,那事儿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刘德一伙学校是怎么处理的?”

 

“处理?”谢江冷笑了一声。

 

很快地,谢江就等来了学校对刘德一伙的处理结果:留校察看。

 

从字面上看,“留校察看”的确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处分,距离“开除学籍”仅一步之遥。但对刘德来说,这又是一个极轻的处分——此前,他因为打架斗殴早就背着两个“留校察看”,却始终也没能变为“开除学籍”,这反而成了他恐吓同学的资本。

 

谢江母亲向学校提出抗议,说之前校领导承诺过会开除刘德一伙学生。但那位校领导却狡辩,说自己只是承诺“严惩”,并未承诺“开除”,“留校察看处分也是校领导们开会集体讨论的结果,并非我的个人意见”。

 

谢江母亲担心儿子在学校会受到刘德一伙的骚扰,不依不饶,一再找学校,坚持要求开除刘德等人。一位校领导直接对她说:要开除可以,双方都开除,“谢江与刘德一伙在校外打架受伤,如果只开除刘德等人,是不公平的”。

 

“被打”变成了“互殴”,谢江母亲一怒之下把学校领导告到了教育局,但教育局的反馈却是:要学校“妥善处理”。

 

6

 

谢江在学校的处境也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母亲为他“讨说法”的行为,反而让学校方面开始反感。谢江说,母亲把校领导告到教育局后不久,学校领导几次在公开场合不点名地批评了他。

 

一次广播操结束后,校领导专门到讲话台上,愤怒地告诉同学们,这次全市的教学评估中,学校没能拿到好成绩,就是因为“有些同学自私自利,自己在学校处理不好同学关系,还唆使家长去教育局诬告学校,给学校荣誉抹黑”。

 

对此,校领导要求,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所有学生家长必须参加”。

 

谢江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他母亲去教育局告状的事情,纷纷向谢江侧目。很快,谢江在班里就被孤立了。

 

没过几天,继父竟然出乎意料地来学校接他放学。谢江起初很高兴,但在回家路上,继父却对谢江说,让他回去劝劝母亲,“不要再去教育局告状了”。

 

“为什么?”这让我都有些出乎意料——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要让谢江去开口?

 

谢江告诉我,那天他继父并不是专程来学校接他放学的,而是被弟弟的班主任叫来学校谈话的。弟弟的班主任“善意”地告诉他继父,他母亲的做法已经“给学校声誉带来了严重损害”,如果再这样下去,谢江弟弟今后在学校的生活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继父一直认为是谢江要求母亲去教育局告状,早就对此事颇有微词,一听说可能会“影响”到亲生儿子,心里更加焦躁。由于怕引起误会,他又不好直接阻止妻子,所以便想让谢江去讲。继父还对谢江说:“同学之间在学校发生矛盾很正常,谁上学的时候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呢?只要对方不再招惹你,这事就这样吧,不要搞得一家人都不安生。”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谢江只得答应了继父。

 

“实话说,虽然你继父的出发点也许有问题,但他说的这话也有些道理,如果刘德一伙之后没有再骚扰你,你也没有必要追着他们不放不是?”我对谢江说。

 

“可是他们就是追着我不放啊……”谢江说。

 

从派出所回来后,谢江在学校见到刘德的第一面,刘德便阴笑着对他说了三个字:“你等着。”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7年,但时至今日,想起曾经的场景,谢江依旧会感到些许恐惧。

 

谢江当即报告了班主任,班主任找到了政教处,政教处叫刘德来问话,刘德却矢口否认。

 

与此同时,刘德的“小弟”们也放出话来,说“德哥”长这么大没给人道过歉,谢江别以为报了警就万事大吉了,有本事让警察天天跟着他,否则说不好哪天他还会“挨顿更大的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46 , Processed in 0.02628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