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秦妖孽⊙1-10卷,帝国锋烟469章 - 第 1536 页

第二十七章惊雷震天下

 

将闾很清楚,不怪李斯穷追猛打,荧惑守心的天象代表着帝国失政,需要承担责任的只有四个人,皇帝,丞相,太子和庶子。

 

现在一卷金藤让自己成功的脱身,李斯有几个胆子敢指责嬴政失去民心让上苍降下灾祸,但是李斯也不想担上这个恶名。所以,和一群大儒搀和在一起拥护诸侯分封制的扶苏,就成了替罪羔羊。

 

不把这个罪名推到扶苏的脑袋上,要不然就是嬴政退位,或者自己请辞宰相宝座。

 

几十年的辛苦打拼,才有了这个地位,荣耀帝国名留千古,厕中鼠出身的李斯如何甘心辞去宰相的位置。

 

谁让星象上还有一“一五零”说,除了皇帝,宰相和太子之外,还有一个庶子,而扶苏只能当仁不让当灾星了。

 

李斯的声音冰冷带着森寒的杀机:“今日大朝会驾前议政,还这样纷纭混乱,天下民间可想而知,这其中的根源,就是妄自议论国政引起的。如今天下以定,法令出自庙堂,民应当致力于农工商旅,士应当学习法律,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避开自己不应该做的是。做一个奉公守法国人。

 

但是,今日儒生士子不学今而师古,非议朝政,迷惑民众彰显才具。幸亏太子力挽狂澜,才让大秦免于走上弑君的逆途。古时天下纷乱,没有律法来统治天下,才有诸侯林立。

 

而非议朝政以古害今,以星象之说扰乱朝政,尔等即为儒生,可知道夫子曰,子不语乱离怪神,将孔孟二圣置于何地。

 

天下儒生尽出于私门,现在我大秦以一法治国,但是出自于私门的儒家学士依然非法传授私学,只要官府有法令颁布,就开始以其私学非议,信口雌黄为本派私学博取名声,不尊崇本派私学的就是异端特立独行,鼓噪天下,张扬诽谤。

 

这种恶风如果不禁止,将国家权威置于何地,私人朋党聚结于下,六国贵族失去国家的庇护依然能够兴风作浪,全都因为这股恶风,所以,臣请奏陛下,禁止民间私议朝政,去除庙堂下议之治,是国家事权一统。”

 

“我靠。”将闾瞠目结舌,李斯这一招何其歹毒,竟然用国家律法让诸子百家集体闭嘴。

 

“彩”帝国重臣们异口同声的一喝。

 

一群大儒却集体噤声,没有一个人试图反驳。但是李斯却还没完,向着皇帝陛下躬身一拜:”有鉴于此,臣请力行焚书法令。”

 

就像是一道滑过苍穹的惊雷,所有大儒唰的一声全都站了起来,震惊加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位枯瘦冷峻的宰相。

 

“议古论今者,全都是以史书为根据。”李斯对一群大儒森寒的眼光视而不见:“今太子以一卷金藤,证明了所谓的史书,全都是被儒家篡改的,已经不足为信。所以,臣奏请,除了没有被篡改过的秦国史书,除了博士宫藏书之外,所有山东六国之史书,其余任何人私藏诗、书及百家论政典籍者,悉交郡县官署一体烧之。

 

再有以篡改之后的史书攻击新政者,斩首弃市;再有混肴视听,议古论今者灭族,官吏视不见者,连坐,法令颁布,三十日之内家有藏书不交者,罚苦役邢徒。

 

只有不涉及政事的书籍,才可以保留,民人欲学法令,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狠,毒,将闾现在也钦佩起李斯来,这家伙大蛇随棍上的本领一流,管不得能从厕中鼠爬升到宰相宝座,位列三公九卿之首。就是善于抓住机会。

 

李斯拜入儒家学的却是法家,早就被天下所有大儒当成了叛徒,当年在小圣贤庄也遭受了不少的白眼,这才以微末之身入秦谋求富贵。

 

并不是说别的大儒就没这等眼光,而是当年孔老夫子留下的毛病,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却不入秦,就是嫌弃大秦是蛮夷之邦,不足以教化 ........以至于后来,小圣贤庄大儒游学天下,也有样学样,宁可在一偏远小国当一个官吏,也不享受大秦的尊崇。

 

现在的局面就是,将闾在儒家头上拉了一滩屎,李斯却直接将儒家推进了茅坑。

 

但现在将闾也只能紧闭尊口,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自己,推翻李斯的奏请就等于扇自己耳光,但是这厮从来就没想过,焚书的源头竟然来自于自己。现在将闾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李斯的奏请就像是寒风过秋林,全都是萧条零落肃杀之气蔓延,就连对儒家不感冒的帝国重臣,也是张了张嘴巴没有说话。

 

如果说去除了议事制度和禁止天下黎民非议朝政,老臣们还是赞同的,但是焚书却有点过火了。

 

谁都知道,自从商君书颁布以来,就有焚书的法令,但是商君过世之后,大秦并没有沿用这条律法。

 

也就是说,嬴政以前的五代秦王,也只是虚张声势的焚过一次书,但是却远远没有李斯这样铺天盖地,毕竟,老秦人对读书人还是很尊敬的,这也是一种被视为蛮夷的自卑。

 

但是,这件事却关系到扶苏争位,诸侯制和郡县制的制度之争,再加上嬴政和李斯,将闾才是这次的幕后黑手,而对于嬴政,李斯,将闾,帝国重臣全都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大秦能以区区蛮夷之地而席卷天下,这三个人功不可没。第一位统一天下的帝王,第一位大秦帝国的宰相,第一位大秦太子,所有的功勋地位,全都是靠自己拼搏而来,并不是任何人的恩赐。就像是大儒崇拜孔孟二圣,这三个人也是帝国重臣崇拜的对象。

 

第二十八章逃之夭夭

 

将闾不知道自己还有当邪教教主的潜质,但却明白自己也变成了焚书的罪魁祸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丈夫不能名留青史也要遗臭万年啊!

 

费元极,来俊臣,周兴,秦桧一个个光耀千古的人物在心头闪过,也不知道后世的大儒是不是也挥动如椽巨笔将自己和李斯,赵高,还有一干人等同时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

 

将闾心中郁闷到了极点,但幸好李斯提出的是焚书不是坑儒,对自己的计划没有什么大的妨碍,反而可以让小圣贤庄狗急跳墙露出破绽。

 

“诸位大臣,可有异议。”嬴政皇帝的声音就像是从九天之上飘了下来。

 

“父皇,不可呀,这是灭绝文明,灭绝天理啊!不可以啊!”扶苏绝望伏在金水池前,连连叩首。

 

这小子迂腐到了极点,李斯将矛头对准儒家,就是放你一条生路。

 

嬴政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大笑一声站起身来,熟悉皇帝的重臣这才发现,今天皇帝竟然是带剑临朝的。

 

嬴政握住天问的剑柄走下帝座,居高临下大笑道:“好一个文明,好一个天理,朕现在君临天下广有四海,造福黎民让天下免于战争的祸端。

 

灭绝文明,灭绝天理,这话应该是那些六国叛逆说的,但是他们怎么不问问,那些被他们迫害,流着血汗为人佣耕的农人,为什么不去问问天下百姓。

 

好话都是儒家说了,儒家就能代表文明,儒家就能代表天理?篡改的史书就是文明,王道仁政就是天理,好大的身份,好大的口气,复辟就是文明,乱政就是天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34 , Processed in 0.11144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