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秦妖孽⊙1-10卷,帝国锋烟469章 - 第 1594 页

将闾点点头:“张良隐藏在小圣贤庄,虽然证据确凿,但现在却不宜打草惊蛇,这个韩国公子,是联系叛逆的中枢,所以现在不易擒拿。

 

而大秦以法立国,在没拿到小圣贤庄谋逆的确凿证据之前,罗网只能铺助监察叛逆的行踪,而不能直接动手。”

 

嬴政点头道:“这件事你斟酌去办,但必须在明年开春以前,将事情办妥,到时候帝国才能全力应付匈奴狼族入侵。”随即看向万里长城的铜模:“只可惜听从了你和郑国的建议,延缓了修建万里长城。要不然又何必担心。”

 

将闾摇头一笑:“修建万里长城的工程太大,一旦启动就会民不聊生,帝国的根基不在一座长城,而是遍布天下的黎民百姓。”

 

“但现在九原直道已经完成,朕打算重启这个工程。”嬴政肃然道。

 

将闾看着跌宕起伏的长城铜模,沉思半响道:“修建万里长城并不是不可行,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计划,以几年为期,而最重要的是,涉及到的郡县极多,征调的民夫也数以几十万计,一旦将这些壮丁全部抽掉出来,田地就无人耕种,粮食的产量也会随之下将,到时候一旦天灾人祸,帝国就应付不暇。”

 

“那你说怎么办。”嬴政问道。

 

“这件事我还需要和郑国老令商量一下。才能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将闾笑嘻嘻道。

 

嬴政点点头,指着铜模道“匈奴长期为患北边,此时九原大军退守到了黄河以南的北郡地和上郡驻扎,就连靠近黄河的河南地,都成了匈奴的不固定领地,要一举占据河南地,并扫灭阴山草原的匈奴主力,将匈奴部族驱赶得远离华夏,便要大举歼灭匈奴的有生主力骑兵;而要真正做到一举大胜,没有通盘的战略筹划是不可能的。”

 

嬴政的大局观远远在朝臣之上,将闾笑道:“儿臣当年和蒙恬前往楼兰,已经预留下了一只伏兵,只不过楼兰太小养不下太多的军队,这件事儿臣和蒙恬会面之后,再拿出一个完整的战略方案。”

 

嬴政惊讶的看着他:“我还以为你会说豪言壮语,没想到变得这样谨慎起来了。”

 

将闾苦笑:“儿子总会长大的,匈奴占据的银山草原地域广大,而大秦的补给只有北郡和上郡,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而这一战的胜负关系到帝国长治久安,儿子怎么敢掉以轻心。”

 

嬴政大笑:“怪不得两位上将军说你大有长进。”

 

将闾只能苦笑,不管是王翦还是蒙武,行军打仗全都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就连蒙恬也是如此,遍观大将之中,唯有自己和王贲爱用奇兵,每一次出征都让两个上将军心惊胆跳。

 

第九十一章农家阴谋

 

“人穷才需要拼命,当年儿臣领军出征,那是因为当时的大秦实在承受不起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才率领玄甲直插敌人的心脏,快速的接受战争。”将闾看着沙盘:“但现在大秦今昔不容往日,国库富足粮草充盈,所以没必要冒险。”

 

嬴政微微点头。就听将闾又道:“而且,征战草原和征战山东六国也截然不同,即便是疆域最广的楚国,他的战略纵深也不过万里,而且人烟稠密,战略物资随手可得,大不了就纵兵去抢补充军需。

 

而阴山草原和大漠纵深何止万里,荒芜没有人烟,一旦孤军深入连食水都成问题,更别说损耗的兵器盔甲。所以,征战匈奴狼族,最好的办法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寻找敌人的主力大举围歼,让匈奴百年没有侵犯中原之力。而这时候,大秦也就有时间慢慢修建万里长城。”

 

“这件事你和蒙恬商量过吗!”嬴政蛮有兴趣的道。

 

“当年蒙恬陪我去楼兰,我们已经定好了大计。”将闾笑道:“只可惜这些年忙于清除内乱,一直没有顾上匈奴。”

 

“剿灭狼族,需要大军几多。”嬴政追问道。

 

“九原大军虽然号称有四十万,但是需要防守漫长的边防,所以能够出动的只有十万,而南阳大营再出十万铁骑足以。”将闾自信道。

 

“根据罗网密报,匈奴能够纠结的兵力在四十万,二十万对四十万,你还说没冒险。”嬴政奇怪的看着他。

 

嬴政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带兵上过战场。

 

将闾哑然失笑:“父皇,帐不是这么算的,虽然我们只是出动了二十万大军,但都是精锐骑兵。但是大秦的骑兵在精锐,也比不上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大秦最擅长的战阵,只要找到机会,就可以调集剩余的三十万大军,一举围歼匈奴主力,即便是有小股流兵窜入中原,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现在我们怕的是匈奴人跑,而不是战。”

 

嬴政大笑:“不错,现在我们不怕战,而是匈奴逃到草原深处,大秦军队战甲战剑精良,不是匈奴人可比的,这是我们的优势。”低头看着沙盘,有些话题是不可能避免的:“扶苏也在九原。”

 

将闾也是一叹:“长兄就是太仁德了,对一个将军来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上了战场,三军将士的生命全都掌握在将军手中,一旦决策失误,就会让大军陷入险地,几十万大军一旦葬送在草原,就是和匈奴两败俱伤,帝国的实力也会大损。一旦有变,就穷于应付了。”

 

“这是你的真心话。”嬴政凝视着他。

 

将闾郑重点头:“三军用命,国之安危系于一身,岂能因为一时的仁德让家国陷入危险境地。”

 

嬴政点点头:“关键时刻,由你全权处置。”

 

将闾一笑:“父皇多心了,我不会对长兄下手,必要的时候我会将长兄送回咸阳。”

 

嬴政摇摇头:“如果不到关键时刻,不要送他回来,扶苏虽然没有帝王之才,但是他的部署未必死心。”

 

将闾心中一动:“儒家。”

 

嬴政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以为儒家可能吗!”

 

将闾皱眉道:“儒家和山东六国叛逆纠缠在一起,他们的目的是取而代之,亡我大秦之心不死。所以儒家不会真心辅佐长兄,难道长兄还有其他的势力。”

 

“昌平君。”嬴政一个字一个字的崩出来:“你虽然已经得到了道家天宗和阴阳家的支持,并且焱妃掌控了罗网,但诸子百家之中,农家乃是人数最多的一派,先前大秦武安君白起多次带兵攻伐六国,杀人百万,与六国结仇颇深。后人只知道他是被赐死的,但真正的原因却是昌平君和范雎合谋陷害,让大秦痛失干城。”

 

· ········· ·····

 

“所以,父皇察觉到了农家异动,所以才断然驱逐长兄,免于长兄泥足深陷。”将闾轻声道。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都想在朝堂之上占一席之地。”嬴政傲然一笑:“但天下是朕的家国,岂容一群江湖草莽占据朝堂,左右朝政,这次你远赴桑海,一定要留心神农令,一旦抓住机会就聚而歼之,也算是大秦给武安君一个交代。”

 

“昌平君已死。”将闾也皱着眉头:“农家隐藏在江湖之中,人多势众,如果大动干戈就是官逼民反,所以这件事还是需要谋划一下才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40 , Processed in 0.07943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